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拜读了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所著的《华为的冬天》一文,个人感触颇深。华为2000年销售额达152亿元,利润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正是该喝庆功酒的时候,华为老总任正非却站出来大谈危机和失败。“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任正非如是说。如今华为成为了世界IT行业的领头羊,还有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让我们钦佩任总智慧的同时,也深深考虑到我们企业的冬天。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感想!

一、保持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古人常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于现状会使企业停滞不前,会使企业进入严冬。《华为的冬天》是任正非先生教导华为人未雨绸缪、时刻准备过冬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人们总是习惯在安逸中享受,总是习惯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总是习惯说好不说坏。但是运动才是万物不变的真理,市场、政策的变化和发展是必然的。居安思危是长胜的保障,更是一种深远的积极。成功的人总想的是失败,在顺境中保持危机意识,才能逆流而上,位于不败之地。不只是公司,作为个人也应该抛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不因一时的成功而一世骄傲,把自傲感变成危机感,居安思危、奋发进取,才能在发展中不断成长、不断强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逸常生惰性,骄矜易得“短视症”。当我们飘飘然满足于昨日取得的成绩时,潜伏的危机就将很快浮出水面。诺基亚就是很好的例子。2005年-2008年诺基亚占世界手机市场的37%份额(是世界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当2009年以后其他杂牌或小品牌的手机都开始使用安卓系统的时候,诺基亚还是坚持己见,仍投入大量资金开发自己的塞班系统。导致已经损失了很大一片市场。接着随着杂牌手机的崛起,大部分厂商都捕捉到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始研制大屏手机,而诺基亚还是停留在自己领头羊的喜悦里,并没有考虑用户感受!最终从世界第一大厂沦落到倒闭被收购的结果。

相对于2019年我们来说,我们的经营将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国际环境将更加严峻,行业规模将继续下滑,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进逐渐提高,利润越来越薄,冬天不期而至。怎么样才能度过这个寒冬?需要我们所有长城人集思广益 。

当时,任正非提出的应对冬天的措施是: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上增长速度可以下滑,但不能低于别人。要把质量提高,把服务做好,同时把成本降低。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在目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宁亏华为不能亏产业链同盟,因为华为亏一点能亏得起,同盟军亏一点就死掉了。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如代理分销商等就可以生龙活虎出去抢单,华为就缓过来了。”任正非说。

我个人是非常赞同任总的观点,研发采购生产要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不和同行搞价格战。优化渠道结构。加大主业务开发投入。积极探索未来主业务发展方向。从卖硬件到软硬兼卖方向发展。目前的主业务市场缺乏创新。未来走向价格只会日以透明。假如能在传统的业务加大投入软件控制或者体积缩小,利润可能会比传统的要好很多。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让公司度过每一个冬天。

二、抓好“短板”建设 实现“均衡”发展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一个企业要均衡发展,取得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应该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弱项。企业的发展壮大,无论是业务的发展还是管理流程的优化,关键在于抓好短板,只有把最弱的环节抓好了,才能实现企业的均衡发展。

真正让企业陷入窘境的不仅仅是市场,更关键的是企业的管理。员工要管,流程要理。对我公司而言,和优秀公司的差距是多方位的,公司的业务流程已基本建立,但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和个人管理能力上的差异,加上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导致公司整体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从而形成了公司管理流程上的“短板”。另外,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发展不均衡,公司业绩绝大部分来源于单一业务的创收,形成了公司业务发展上的“短板”。因此,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实现各项业务的均衡发展,解决公司管理流程和经营业务上的“短板”,才能提升公司管理利润,才能实现公司均衡的、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从业务部门来看,建议公司加大电源市场宣传(专业展会等等),不能让公司品牌停留在PC电源的层面上。随着社会的发展,PC电源市场日益锐减,相对于服务器和通讯电源,反倒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加大服务器通讯市场的投入。必须有自己的产品画册和专业的公司简介,业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效率和工作技能。积极收集市场资源,反馈给公司研发产品部门,做好有效的衔接。研发部门也要积极听取业务部门意见,不能闭门造车。要敢于创新和实践,在电源行业做领航者。

三、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献身精神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员工,需要人尽其才,需要掌握流程,需要一以贯之;干部,需要担当,需要表率,需要居安思危,需要革新。干部,顾名思义,得自己会干、能干,其次要会部署其他人干,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干。人都有软肋,能共苦,不能同甘。忧患的时候,大家能抱团取暖,同仇敌忾。安乐的时候,大家飘飘然,乐悠美,窝里斗。一个优秀的企业,是在安逸的时候,能够号召员工提高忧患意识,能未雨绸缪,能相互协作。

无论治国、治企,或是管理部门,其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现代新型企业管理理论提倡:要把管理回归到直接对每一个员工进行沟通的“人文管理”上。管理者要及时调度员工的情绪和心态,把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力凝聚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上,从而使企业的各项微观管理工作能得到健康实施。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以“为员工创造福祉”为愿景、以“实现员工收入稳步增长”为目标、为员工准备生日礼物、对职工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和鼓励等,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使得员工更加的敬业爱岗,更加无怨无悔的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四、工作流程化 管理精细化,要学会创新改革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精细化管理即把各自的工作流程逐级细化,在细化的过程中,找出相互的关联,简化甚至是删除臃肿或是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最后再把细化后的步骤组合起来。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建立标准、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自合并重组以后,公司各项工作的流程化和制度化建设已在逐步完善,但依然存在流程较为复杂、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过长、过复杂的流程对工作效率产生了制约作用。

企业的结构精简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但企业的结构如何才能精简?减少不必要的犯错,提高办事能力,规章上已成流程的事情就不请示领导,部门间有效沟通,这样就能为企业少生产出很多的工作垃圾,也就为企业省下了清理这些垃圾的部门,当然也就为企业节省了庞大的人事费用。但这里并不是批判我们犯错的同事,反而一些错误,我们应该持有鼓励态度。那些真正可行的创新、改革有时候会被市场考验,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修正就好了。但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而这样的人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假如我们不创新,不改革,一味循规蹈矩,我们还会犯错误吗?诚如此,员工是听话了,但这种企业,有市场竞争力吗?这样的企业何尝不是一个老态龙钟的暮年之人。创新和改革是什么?个人认为,创新和改革是一个在犯错中不断使个人、企业、国家进步的一种行为方式,他可以是个人的行为,也可以是集体的头脑风暴式的行为。当然,上述观点,不切实际的创新和改革是不能允许的,这样的创新和改革只能加重企业的负担。

五、自我批判 自我改进

读《华为的冬天》一文心得体会(有删减修改)

在工作中,每个员工尤其是管理工作者需要学会并勇于“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不是否定,而是找出不足、改进自我、取得进步的工具。敢于批判才能有事物的发展,才能取得工作的创新。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不犯错误是很难的,其实错误并不要紧,只要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承担责任,最终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并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自我批判不光是个人进行自我批判,组织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批判。通过自我批判,各级骨干要努力塑造自己,逐步走向职业化、走向国际化。公司认为自我批判是个人进步的好方法,还不能掌握这个武器的员工,希望各级部门不要对他们再提拔了。两年后,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这个武器的干部要降低使用。在职在位的干部要奋斗不息、进取不止。

“磨难是一种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在当前社会,我们要直面失业的问题:如果企业在竞争中失利,停滞不前,甚至倒闭,就会有人失业;如果个人不能适应竞争,也会被淘汰;还有因为特殊原因而失业和许多在职的隐性失业者。凡此种种,构成了我国巨大的失业人群。面对失业的压力,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首先,要自信,切不可自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怨天尤人,不消极放弃,不断鼓励自己,认准方向,找准时机,巧借东风,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再者,要自省,切不可自满。“吾日三省吾身”,经常进行自我批判,看到自己的短处,并日益改进。改进一点,进步一点,才会在竞争中增加一份筹码。更重要的是,要自强,切不可过谦。在心理上,谦逊但是更加尊崇强者风范,自强不息,勇争第一。“少年强而中国强”,如果没有人敢做“出头鸟”,何来强大的中国?心理上的强势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技能方面,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管理技能、创新能力等亟待提高,要参与国际竞争更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国际范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能比别人更快地掌握好最先进的技能,就难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想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人们生活在一个天下太平的年代,有一位小妇人在每次做饭的时候,都拿一把米存起来,邻居门问她:“为何这样?”她说:“今天存一把,明天存一把,等到有一天战乱到来时,我们就有吃的了。”

人生更是如此,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爱你自己所选择的工作,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居安思危,让自己时刻跑在前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强者的状态,也是胜利者的状态,我们应时刻记注:“春天已经过去,冬天即将到来。

“冬天”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希望。我们经历过“冬天”,也迎来了“春天”。但是不吸取经验,没有预见、没有预防、没有实现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我们将会再面临下一个“冬天”。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在一片歌舞升平的背后,孕育着更加残酷的经济竞争。21世纪的钟声,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祖国的美好的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