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春日之虎


一千贯是铜钱,不是银子,但宋代货币流通规则是,一两银子=一贯铜钱,一千贯就是相当于千两白银。

按南宋经济水平,一两白银可购大米6至8石,一石相等于今66公斤,6石就是330公斤,现今大米价在5元每公斤,即一两银子购买力相当于现今330×5=1650元。一千两银子相当于今天1650000,即165万。

相必施老爷是夸大其辞了,一个县今是拿不出这么多的,更不会轻易赏人这么多。

武松不受奖赏,实际上是施老爷的安排,故意把武松写成行侠仗义不爱财之人。试想,后来打家劫舍抢富户官府不是为了财吗?


玄林斋随笔


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当时武松跟着哥哥生活,长得人高马大,力气也大,有一次喝醉酒,一拳把人打得不省人事,他还以为出人命了,怕连累哥哥,便离家避难,而后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住了一年多。


后来打听到那人没死,这才告别柴大官人动身回家,走到景阳冈前的酒家,喝了十八碗烈酒,店主见天色已黑,武松要继续赶路,过这景阳冈,便问他道:“客官,您进来时没有看门外的旗子?我这酒很厉害的,喝到三碗就非醉不可,就过不去前面的山冈了,所以叫三碗不过冈”,但是他不听,觉得是店家想要忽悠他住店,便继续赶路。


结果在上冈后看到官府的公文告示,才知这冈上确实有老虎,天黑后酒劲就来了,这时候撤回去很没有面子,心里也存着侥幸,不会这么巧合就被他遇到这老虎。天黑了,酒劲也上头了,刚准备在青石上躺下,刮起了一阵狂风,一头斑斓猛虎就这么出现在武松面前,一场惊险刺激的搏斗,打得武松是精疲力尽,在钳制住老虎后,武松使出拳头,打了四五十拳,这才把老虎打死。

继续赶路的武松听到路上有动静,以为还有一头老虎,心里一惊,庆幸碰到的是两个打猎的猎户,也为这老虎而来,武松对猎户说老虎已被他打死,猎户纷纷表示不信,但在亲眼见证了被打死的老虎后,这才一路迎着武松,扛着打死的老虎,见人便说武松是打虎英雄,越来越多的人到街上游行,抬着武松也抬着老虎,最后来到县衙,知县得知害人的老虎被除掉了,很高兴,便把大户们凑得赏钱一千贯发给武松,武松不肯领赏,而是说:“打虎只是碰巧,辛苦的是猎户,为了老虎被官府责罚,就把赏钱分给他们”。



武松不收这钱,一是他不爱财,二是他觉得他不应该拿,而把钱分给猎户,更加体现他的忠厚仁义,仗义疏财的品性,三是打虎也是保命之举而已。


北宋时期的一贯铜钱便是一两银子,大约等于37.5克。一千贯,相当于白银37500克的价值。现在白银的价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币之间。取中间值,以每克6元计算,一千贯就值225000元人民币。是一笔不小的财产。


狂热历史


查了一下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宋代的一千贯相当于现在的25万人民币。

大概的换算关系如下: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1两黄金=2500元人民币 1两银子=1贯铜钱=25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 照这个换算公式来说,1000贯=25万人民币。

具体的换算过程很复杂,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才能彻底搞清楚的,我就不装蒜了,感兴趣的可以找专门的文献看一下。

下面具体谈谈第二个问题,武松为何不要这一千贯。


25万人民币啊!即使搁到现在,如果不是特别奢侈的话,这些钱也够一个县级市一家四口三年的生活费的。

那武松怎么就没打一点儿磕巴,谈笑间就送出去了呢?

是武松不需要吗?

肯定不是。

武松和哥哥武大郎从小相依为命,靠武大郎卖炊饼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窘迫。这还不考虑武松大了以后经常在外面惹是生非,需要三天两头给人家赔偿。

他如果有了这笔钱,回到清河县,也算是小小的衣锦还乡了。对于哥哥武大郎,也算是一种补偿和交待。家里以后的经济生活,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保障。

他需要这笔钱。

那是武松不爱财吗?

应该也不是。

后来武松充军发配去了孟州,在张都监的府中任职的时候,也收了很多别人送给他的金银珠宝,并还还专门为盛放这些财宝买了个柳藤箱子。

这说明,武松也喜欢钱。

那他既需要,又爱钱,却为何独独不收这一千贯钱呢?

我觉得,这是因为相对于钱财而言,武松更爱面子,说狠一点儿,他不收这一千贯钱,是虚荣心在作祟。

没错,武松在有高超的武艺的同时,也拥有强烈的虚荣心。

在十字坡,武松正要收拾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时,张青回来,对着武松一番吹捧,什么打虎英雄啦,武都头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啦一顿招呼。武松很受用,立刻就放了孙二娘,也不再追究她开黑店,草菅人命的事了。因为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在孟州牢城营,金眼彪施恩像伺候大爷一样伺候武松,也是极尽溢美之词,武松也是感到非常舒服。听了他的诉求后,立马就要去快活林打蒋门神,根本不再考虑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黑吃黑。

以至于,每次他报名号的时候,都要把“打虎英雄”这四个字说出来。

这些都证明,武松有一颗虚荣心……

在阳谷县的县衙,这一千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赏赐给他的,如果他当场要了,虽然也不算不妥当,但势必会减弱打虎给他带来的声誉。

与其这样,不如好事做到底,大手一挥,把这些钱财赏给众猎户,虽然经济上吃点亏,但是在名声上的收获上算是尽善尽美了。

武松应该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没有要这一千贯钱,把“穷大方”做到了极致。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武松也因为这种近乎完美的表现被知县提拔为都头,如果后来不是意外出了西门庆和潘金莲那档子事儿,武松最后的收获肯定不止这一千贯。


田获三狐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后,阳谷知县赏他的是一千贯钱,而不是一千贯银子,武松之所以不要,主要是因为他觉得猎户辛苦,就分给了众猎户。

其实一千贯并不等于一千两银子,因为银子的购买力更高,若问一千贯大概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可以先看看书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在水浒世界中,一贯钱是足够两个人吃一顿饭的,而且还有酒,而现在两个人去小馆子吃喝,一百元也足够吃饱了,并且也能喝两瓶啤酒,所以以此来推测,一贯钱也就是相当于目前的一百元。

这样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按1:100来算的话

金翠莲的典身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万

通缉鲁智深的赏金就是十万

通缉李逵的赏金就是三十万

生辰纲价值一千万

张横私渡报价就是五十元,到江心后就地涨价到三百元

林冲买宝刀花了十万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百万

——

这样一看其实还蛮合理的哦





月亮城


北宋的一千贯(是铜钱,并非白银)价值多少呢?

1贯钱名义上是1000文铜钱,但从五代开始,1贯钱的实数就是750文铜钱。虽然历朝有所变动,但差别不大。

因此1千贯,就是75万文铜钱。在当时价值多少呢?

宋朝时宰相、枢密使的月俸禄的300贯,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三师、三公月俸禄是120贯,河南、洛阳县令月俸禄30贯,万户以上县令月俸禄20贯,县主簿、县尉月俸禄12贯。

根据《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黄金=20贯。1000贯铜钱等于50两黄金。1两黄金为1.76盎司,50两黄金就是88盎司,黄金现价1553元每盎司,88盎司就是13.6664万元。

西汉海昏侯陵墓出土的一贯五铢钱

以下是史料记载的北宋物价

1斗米价格在40-100钱,1贯钱可以买200斤大米;

1匹绢(42尺长)价格在1贯到1.5贯之间;

1斤盐20-160钱;

1斤茶15-900钱;

好酒70-80千一角(4升);

铁80钱每斤;

战马25-30贯每匹。


《水浒传》中的消费水平

15回:吴用让阮小七用1两银子购买1瓮酒,20斤生熟牛肉,2只大鸡,1两银子是1.5贯;

44回:杨志卖刀,牛二曾说30文买一把菜刀;

鲁智深在五台山用5两银子(7.5贯)定制好铁打造的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

智取生辰纲时,白胜在黄泥岗卖酒给杨志5贯——2.5贯一坛酒,卖天价了。

《乙编卷五 俭约》记录了南宋绍兴七年明州太守和下属关于家用的对话。

明州太守问下属每月家用多少钱?

下属说自己全家10人,每月要消费1贯钱。

明州太守就吃惊:怎么用这么多钱?

下属就说:每天早餐吃点肉,晚上吃素。

明州太守就说:我是太守,平时不敢吃肉,你一个小官,天天吃肉,肯定是个贪官。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主要是这一千贯钱太重了!景阳冈老虎前后共伤了四十几条人命,其中还包含了搜捕这只老虎的十几名猎户。这些猎户大都是拖家带口的,他们死于搜捕老虎他们应该可以算工伤,但是当时给的钱毕竟少,起不到作用,武松是自愿把这些钱散发给猎户家小作为安家抚恤金的。

至于说宋朝的一千贯钱值多少钱这个得从吴用请客那里来计算,吴用请三阮吃饭,总共花了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钱,然后切了三十斤熟牛肉,两瓮酒(一坛带走),一对大鸡,这就是当时的物价水平。我们通过计算得知,现在一斤牛肉的价格大约是30~40元,宋代的牛肉会贵一点,我们取顶点按40元一斤计算,30斤牛肉大约要1200元;一对大鸡的价格现在大约在300元左右;两坛酒都是十斤装,总共20斤,大致在每斤10元,共200元。所以呢,这一两银子在当时的购买力最少也达到了1700元,如果算上酒店的利润加工费,那么大约可以达到2500元左右。

1000贯钱折算下来大约是250万到400万之间,也能够算得上是一笔大钱了。不过如果均分给10几个猎户自己那40多名过客樵夫等人,分到手也就几万块而已。


优己


首先纠正一下,一千贯是铜钱,不是银子。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钱,武大郎卖馒头,一个馒头五个铜钱,按照现在的物价,就是五毛钱,基本差不多。一贯就是五百块,一千贯就是五十万。这笔钱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巨款,虽然在帝都买不了一个卫生间,但是在阳谷县这样的小县城,一套精装小二楼肯定能拿下。武大郎在阳谷县租了小二楼住,辛苦卖馒头还得交房租,如果武松把这笔钱给哥哥买了房,估计老婆也不至于出轨,也吃不了砒霜。



说笑了,言归正传。武松为啥不要这五十万?三条。

第一,武松是光棍,没家没口。俗话说得好,男儿无妻财无主,一条光棍要钱是没啥用处的,除了吃喝嫖赌花掉。因为他不用养家糊口,没有经济负担,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鲁智深为啥给金莲钱,就是因为没家。如果他有老婆孩子,也不会这么大方,毕竟老婆孩子得吃饭啊。宋江为啥是及时雨,也是因为没老婆。卢俊义钱比宋江多了去了,但是因为有老婆,从来不给人。



第二,武松是江湖人物,生性慷慨,视金钱如粪土。当然了,不是所有的江湖人物都慷慨,李忠周通王英这种货就非常吝啬。但是武松恰恰是宋江鲁智深一类人物,仗义疏财,对钱没概念。

第三,武松有怜悯心。孟子说过,无怜悯心者,非人也。但是好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人们都埋没了这种人之本心。武松久历江湖,遍尝人间冷暖,所以对辛苦可怜的猎户们非常同情,就把钱都散掉了。这些猎户都有家有口,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打虎,完不成任务还得受罚,收入却非常少。其实五十万散给十几个猎户每人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但是这也是他们一年的收入,足够老婆孩子过个好年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因为武松这一壮举,知县才给了他一个都头的职位,委以重任,后来还让他押送给上司的贺礼。如果武松是李忠这种打虎将,知县肯定不敢把钱交给他押送,半道跑了咋整。

有因才有果。


唐风宋月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一只白额吊睛猛虎,被阳谷县的猎户一轿子抬到一个上户家那里。第二天,上户便把武松打虎的事迹上报给了阳谷县。

阳谷县令在县衙亲自接见了武松,拿出上户人家凑的一千贯银子,赏赐给武松。武松没有接受,反倒建议把这一千贯上前散给景阳冈上的猎户。县令照准,武松就把这一千贯钱分赏给了猎户。那么,这一千贯钱价值多少?武松为何不要呢?

一千贯钱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25000元

北宋时期,钱币的基本计量单位为“贯”。所谓贯,就是把铜钱从方孔中穿起来,每一千个为一串,也就是一贯,一个铜钱为一文,每贯就是一千文。一千贯,就是1000000万文。一文钱换算成人民币,每贯大概是0.2元~0.25元。一千贯,大约就是20至25万元人民币。的确是一笔不小的钱。

以简单方法换算,北宋时期的一贯便是一两(以白银为硬通货计算),大约等于37.5克。一千贯,相当于白银37500克的价值。现在白银的价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币之间。取中间值,以每克6元计算,一千贯就值225000元人民币。如果赶上好行市,定格价格卖出,则一千贯有可能换成人民币45万元!

看起来挺吓人的,等于是上户人家给武松送了一台宝马5系。武松傻了吧,一台豪车就这样散给了一群被老虎吓得不敢露头的猎户?

一千贯确实很值钱,武松不要怪可惜的

有人说,这笔赏钱并不值什么,也就林冲一把刀的花销而已。因为,北宋时期消费水平很高,一个知府,年薪可以达到几百万元人民币。包拯年奉换算成白银,达到21878贯,按照武松一千贯的价值算账,包大人的年薪能达到近500万元,是武松赏钱的二十倍还不止。同样,以白银最高价算,包黑子年入1000万还不止。武松所得一千贯钱又值得什么?

其实,北宋时期高薪养廉,官员按品级给薪俸,到了知县这一级,年奉大约在12万至20万元人民币。如宋江这样的小吏,月奉也就是10~12贯钱,一年下来,只有100多贯钱。照这样计算,一千贯就相当于宋江10年左右的薪俸。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赏钱了,难怪这个上户人家一个人拿不出,还要四处去凑。

林冲买的是一把宝刀,具有收藏价值,算作是奢侈品投资吧,一般人是玩不起这个的。郓哥得了武松五两银子,便能盘缠他爷俩三五个月的用度。武松当时也只是清河县一个普通市民,这笔赏钱无异于一大笔财富。

一千贯不算少了,武松不拿,还是很可惜的。武松为什么不拿这一千贯赏钱,而要把他散给猎户呢?

武松是性情中人,受不了众人抬举

老虎刚被打死,几个猎户便探头探脑的从林子里钻了出来,见这个大汉打死了老虎,简直不敢相信。于是,一路抬举武松,把武二郎抬到上户人家那里。二三十个猎户,以及上户猛夸武松“真乃英雄好汉!”都把出野味来给武松下酒。

第二天,众多上户牵一腔羊,挑一担酒,都在厅前伺候。众人陪武松吃了一早晨酒,正合武二郎之意。然后,将武松披红挂彩,当做大英雄和大恩人敬着。阳谷县了得知消息,使人来接武松进城,众人又用轿子把武松抬进了县衙。父母官这等礼遇,武松也是很受用的。

到了县衙,阳谷县令相公在厅上接见武松,请他做打虎英雄事迹报告。武松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打虎经过,众人都表示惊讶,自然也少不了夸赞之词。

这一番礼遇加在好汉武松身上,令这个快意恩仇的武二爷难免有点晕。此时,阳谷县令拿出上户凑的一千贯赏钱,正陶醉在荣誉之中的武松,很洒脱的把赏钱散给了猎户。

的确,在荣誉面前,金钱算不了什么。好汉武二郎就是这么一个爽快的性情中人。

武松心思缜密,谦虚谨慎

知县相公要给一千贯赏钱,武松说:

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

在柴大官人庄上,武松脾气很坏,很不受待见。自从结识了宋江,“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也就是说,在宋江的带挈下,武松改了脾性。此番,众人越抬举,武松越是谦虚谨慎,这也是他秉性使然。怎么讲?

武松后来在破获哥哥遇害案的时候,显得细致如发,心思异常缜密。搞清楚全部案情后,武二爷一改此前喝酒打架,动辄撸拳头的坏性子,没有鲁莽行事,先走法律程序。这是武松本来就具备的秉性,经人点醒,便能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换句话说,武松从根子上就不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武松在县衙大厅上讲的那番斯文话,并不是假装客套,他的内心就是这么想的。后来,县令让他往家里转移藏银,也是武松谦恭谨慎的换来的信任。虽然这事对于县令来说很不地道,但武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对照推辞奖励这番话,便一点都不虚假。

再者,武松在打虎后,反复强调自己是清河县人,此地却是阳谷县,武松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在《水浒传》的大背景中,武松的心思显得很合时宜。也正是这样的言行,县令当即任命他为阳谷县都头。

武松大仁大义,怜恤猎户

武松接着说: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在景阳冈前,武松看到了阳谷县的榜文,知道这只猛虎伤了很多人命。虽然他不是有意打虎上山,但确实是为民除害,可算是行侠仗义了。

打死猛虎后,众猎户非常感激武松,因为,为这只猛虎,猎户们吃了不少苦头:

被这个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今日幸得壮士来到,除了这个大害。第一,乡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侣通行:实出壮士之赐!

武松非常同情猎户们的遭遇,不仅要吃县令的限棒,而且,每夜上山值守,也吃了不少惊吓。农活、打猎是干不成了,家中用度必然拮据。一千贯钱散给二三十个猎户,每人可以分得三四十贯钱,解决了猎户的生活问题,也是对受了苦的猎户们的宽慰。众猎户越发感激武松了。

武松这么做,显得很仁义,也很智慧。猎户高兴,也替知县挣了个人情,得了个好名声。

这里头,还有武松的正直。武松知道,这一千贯钱是上户凑的,并不是县令的钱。拿别人的钱做人情,好汉武松心中应当有点不屑,自然也就不肯要了。这等于打了知县相关的脸。


绿野萍踪01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钱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武松为何不要?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后,阳谷知县赏他的是一千贯钱,武松之所以不要,因为他觉得猎户辛苦,就分给了众猎户。

宋朝时宰相、枢密使的月俸禄的300贯,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三师、三公月俸禄是120贯,河南、洛阳县令月俸禄30贯,万户以上县令月俸禄20贯,县主簿、县尉月俸禄12贯。

根据《三朝北盟汇编》的记载,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两黄金=20贯。1000贯铜钱等于50两黄金。1两黄金为1.76盎司,50两黄金就是88盎司,黄金现价1553元每盎司,88盎司就是13.6664万元。

若问一千贯大概在当时算多有钱,可以先看看书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在水浒世界中,一贯钱是足够两个人吃一顿饭的,而且还有酒,而现在两个人去小馆子吃喝,一百元也足够吃饱了,并且也能喝两瓶啤酒,所以以此来推测,一贯钱也就是相当于目前的一百元。

这样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按1:100来算的话

金翠莲的典身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万

通缉鲁智深的赏金就是十万

通缉李逵的赏金就是三十万

生辰纲价值一千万

张横私渡报价就是五十元,到江心后就地涨价到三百元

林冲买宝刀花了十万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百万。

但是武松没有这么干,不过人家送完了钱以后,可是有后文的。原来这县令一看,这大汉既威猛,又慷慨,何不给他个差事?于是直接提拔他做了步兵都头。虽说是个低级武官,可是手下额管着不少人,有刀手8人,枪兵16人,还有70多个弓箭手,也就是说这十万块居然换来了一个连长级别的官,也算划算了。

以下是史料记载的北宋物价

1斗米价格在40-100钱,1贯钱可以买200斤大米;

1匹绢(42尺长)价格在1贯到1.5贯之间;

1斤盐20-160钱;

1斤茶15-900钱;

好酒70-80千一角(4升);

铁80钱每斤;

战马25-30贯每匹。


小马谈古今


《水浒传》最精彩的就是各个英雄人物了,对于主要英雄,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的刻画,都特别丰满,栩栩如生,特别真实,接地气。武松也是其中被重点描述的人物之一,要不怎么让读者都喜欢上他呢。


为了刻画人物性格,施耐庵是用了不少的笔墨描写。相比之下,《金瓶梅》里面的武松就没有《水浒传》中的武松,那么立体全面。


一千贯

小编深深的觉得这个18碗的酒,和一千贯的赏金这两处的数字是虚指,主要为了表示极致,喝的多,奖给的多,巨款,以此烘托武松的人物性格,都说明武松这人很真性情,他绝对不是那种功利的人。而且宋时期的货币标准,变化很大。到了明朝的施耐庵,真的能完全反应当时的价值嘛,怕是有难度,但这些对作品不会有什么影响。


说回武松为啥不领赏金呢?

心情好。

前因是一年多前,武松自以为“误杀”了人,怕吃官司,跑路在外乡。

从宋江口里得知“误杀”的那人只是昏过去了,他不用做亡命徒了,心里这个高兴啊,开心往家赶路呢。

高兴到什么程度呢,见到好酒,直接喝上了18碗!

现在又打死了凶猛的老虎,这可是个大事儿,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真是是喜上加喜。


做英雄。

人心情好的时候,正能量就比较容易激发出来。一不做二不休,即为民除了害,还要为民谋福利,钱也不要了,分给辛苦的猎户们。这下就不仅仅是无罪释放的感觉,那是直接从地下十八层,跑到金字塔上层了,这种滋味是最爽的。

而且在武松的内心里,被尊重应该是第一需求,比钱重要多了。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这点有点像“穷大方”的那种感觉,人没那么有钱,其实反而会更慷慨一些,更重义气,又一股英雄气概。


信温暖

武松在外乡时,不怎么受别人待见,人生很无望。直到遇到宋江,宋江对他很好,临走的时候,还送了他的10两银子,这在当时肯定也不少,不然武松喝酒时咋就一点都不在乎饭费呢。

武松这样的家庭的孩子,从小父母双亡,武大郎卖着烧饼,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了,人情冷暖他早已见识了。宋江的温暖,让他感受到了力量。

而现在他也有这样的机会,帮助常年受压迫的猎户,他就毫不犹豫的干了。


总结

可见,武松真的是一片诚心、一片天真、一片大义。后面发生的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事,也反应了武松的这个性格特点。


难怪金圣叹对武松如此评价: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孟子曾谈过何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想必施公的眼里,武松就是这顶天立地的中华大丈夫!


而在观众眼里,武松有着极其鲜明的优点,又有点缺点。而他有的缺点,甚至会让我们觉得,这不就是我们嘛?

高兴了,一醉方休!

遇到难处,全力拼搏!

路见不平,一声吼!

甚至,我们不敢做到那么极致的,武松他都做到了,这让我怎么能不爱这个人物呢!

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


欢迎关注我@易生说,一个致力于提高幸福感的文史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