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之下,威尼斯运河变清,天鹅和海豚都来了。所以问题来了,我们人类对于地球其他生物来讲算不算病毒?

我爱你871123


人类对其他生物称之为病毒没有错。

所有生物共享一个地球,人类因为有了智慧所以占据了这颗星球的所有资源。其他的生物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有达到某种平衡才能让地球上的生物共存。任何一种生物过剩对其他生物来说都是灾难。

总有人说拯救地球之类的话,岂不知地球环境在亿万年前是多么恶劣。那时可没有人类呀!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需要自己拯救自己

救不救地球一直在,人类历史和地球历史比九牛一毛都不到


不吃猫的鱼894


据The Art Newspaper(国际艺术新闻)报道,意大利因疫情封城后,威尼斯运河变得非常干净,清澈见底。

威尼斯运河罕见的出现了海豚,鸭子,据当地人表示,在此生活了60年,从未见过如此景色。

人类的社会活动减少,河清了,野生动物回来了。

知道真相的我们是该高兴还是沉默?

前几天我在推特上看到关于因疫情的原因,导致人人足不出户,一直浑浊的威尼斯运河变得干净如斯。

当时内心是有些波动,身边的环境少了人类活动印记,突然变的干净了,海豚、鸭子回来了,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威尼斯是画派的发源地,在建筑、雕塑方面有着无论的文化地位,继而衍生出发达的旅游业,它和中国的西塘古镇一样,生活在水上。

古人常用“风水宝地”形容某处环境和地理位置不错,说明有水的地方环境自然不差。

没有人类社会活动的时候,这种地方是比较适合动物生存。

而威尼斯城市开始运转时,每天大大小小船只,载着游客不断穿梭,河水被螺旋桨搅拌成“稀泥”,随处可见垃圾。

恶劣的环境已然不适合生物生存,唯恐避之不及。

难道人类就是大自然的“寄生虫”?

意大利发生的事情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的缩影,却给我们很多启示。

我不由的想起了霍金老先生对人类的警告,在未来的一百年内,地球会变得越发危险,人类会面临许多环境问题问题,是时候准备寻找第二个家园。

很难想象,平时喜欢幽默的霍老先生会如此的不看好地球的未来。

的确如霍老先生所说,地球的环境越来越差了。

自从人类打开了“蒸汽时代”,煤、石油成为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释放出海量的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砍伐树木做成各种精美的家具,排放与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例失调,无处安置的气体“逆流而上”,全球温室效应日益凸显。

殊不知,我们的双眼已经被眼前繁华的高楼大厦所遮盖住。能透过现象看本源的人少之又少。

当然我也是后知后觉的类型。

我们到底是扮演着什么身份,是创造者还是破坏者?

自然体系中,我们扮演着怎样的身份,从历史的角度看,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是偏居一隅,当时人类的活动范围不过几百里范围。到处都是野生动物的天下,百万年后,一切反过来了。

但是我们却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20年初,环境问题接二连三的被爆出来,澳洲大火、非洲虫灾、南极高温,南极西瓜雪(哥伦布时期被发现),北极甲烷爆发,珠峰长草。

它们的同时出现可能是意外也可能不是,我希望不是。

人类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创造发达的科技是全球共享,破坏环境,恶果承担者依然还是我们。

享受的同时,请我们一起“回头”看看,曾经我看过一个短片:人类发展中,渐渐变强,狐狸成了身上的衣服,蛇成了腰间的皮带,鳄鱼成了脚下的靴子…,直至人类登上了“王座”,转身发现天空灰蒙蒙,到处都是垃圾,已经无容身之处,孤零零的跌倒。

总结:

我们所追求理想是和谐自然,在发展的途中,给其他生物留一条“路”,也是为我们留有一条退路。


会讲故事的外星人


万事万物都是这个纷繁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也是这个有机组成体的一部分,自然应与其他组成体有机结合。但是作为地球生命体最高端的人类,却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世界,随意践踏生命,改造自然,成为地球一切生命体的克星,成为万恶之源!


不悔老师


如果说人类依旧不知道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依旧的是一味索取,人类对大自然和地球来说就是病毒


克利斯多夫斯基


不用对于其他生物,人和细菌啊病毒啊猪啊狗啊,没什么区别,都是啃食地球的


只是一棵树178


近日,意大利的有关媒体报道,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强度逐渐减弱,原来意大利威尼斯河上船只密布、人流密集的情况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由于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河水不再混浊,天鹅、鱼、鸭子甚至海豚都重现这一水域,有人拍出了画面,并附文说“20多年来都没见过这么清澈的河水了”。与此相类似的情形,对于这两个月来宅在家里的我们来说应该也司空见惯了,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少了,蓝天多了,雾霾出现的频次和强度都降低了,自然环境正在向着恢复良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情形,从侧面反映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以及在降低干扰强度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的恢复速度远超我们的想像。人类是地球上的高智慧生物,是拥有灿烂文化和自我约束力、自我革新力的物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凭借着高超的智力,充分利用自然给予我们的物质条件,来创造更加适合生存和发展的文明环境,逐渐站到了地球绝对主宰者的舞台上,形成了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人类整体文明进程不断地向前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本身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的承载,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容纳,伴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我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也越来越强,主要的表现为:

一是对地球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索取和利用越来越多,无论是水资源、矿石、木材,还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只有靠提升这些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数量和程度,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增加的需求。

二是对生态空间的占用越来越强,一方面是人口的增长,必须以扩张聚集地和活动空间的形式来实现正常的平衡和运转;另一方面就是在索取和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必须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空间为代价。

三是排入到自然环境中的那些被人类视为“无用”的废弃物越来越多,无论是白色垃圾、固体废物,还是各种大气、水污染物等,在持续、大量地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从而破坏了水气土等区域生态要素对输入物质转移、稀释、扩散和降解的平衡能力,超过了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就引发了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包括各种生物从自然环境中汲取必要物质的能力和潜力受到挤压,形成恶性循环。

正是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使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近现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上各种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局面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引发的诸如全球气候变暖、沙漠化扩张、海平面上升、环境各要素的污染、大量动植物灭绝等等问题,反过来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当某个区域人类活动强度降低时,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向着原有的平衡状态演变。疫情期间的环境变化,包括切尔诺贝利周围区域野生动植物的恢复,都是很好的证明。

人类对于地球以及其它生物来说是“病毒”的说法,只是人们形象的一种比喻,我们人类不是寄生体,虽然有欲望,但可以去控制;虽然会贪婪,但可以去节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人们的群体性、智慧性,可以确保经受大灾大难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然后应用更加优化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是与病毒最根本的区别。只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去面对,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们的所做所为,然后应用更加优化的方法去适应,我们人类将不单单是地球的主宰者,也将会成为所有生物的保护者。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人类的表现最接近病毒。人类几乎无法控制地扩张,摧毁自己的宿主(地球),如果不扩张到一个新的星球,我们就会自己消灭自己。 这些主要特征把人类看做一种病毒,人类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生物,但是是什么聪明的东西不断摧毁他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每一种动物都与自然共存,它们的家园不是通过摧毁自然而是通过利用它们所需要的,仅此而已。

动物生活在森林中,但不破坏它们,创造出滋养的生态系统来支持它们和周围的许多其他动物,这是一种平衡。还有人类,摧毁整个森林来建造家园,摧毁脆弱的生态系统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为了利益,而不是需要,甚至只是为了娱乐,而把其他物种从地球上完全抹去。我们让环境适应我们,而不是像病毒一样适应环境。人类摧毁了自己的家园,污染了空气和水,破坏了世界脆弱的生态系统。

消灭一种动物,它最终会以消极的方式报复我们自己。像蚊子这样的小昆虫消失可能会对食物链产生负面影响,还有蜜蜂,蜜蜂实际上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动物。人类有转基因作物,使动物更难吃到它们,这意味着食物对依赖它们的动物来说变得稀缺(有点像一个被病毒攻击的细胞系统),作为人类,我们确实没有为地球做任何积极的事情。现在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我们就像癌症,我们正以最快的速度让世界走向死亡。

当事情发展到最后,未来的孩子会问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会说什么?"钱是好的"或"我们别无选择\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确实,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我们对自然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而这种改造并非都是好的:



比如我们过分的城市化,把大量的土地变成高楼,让许多野生动物逝去家园,甚至有些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还有我们不断制造污染,把整个地球大气弄得乌烟瘴气,小时候的蓝天白云,现在确实雾霾重重。小时候可以吃到无公害蔬菜,现在哪有蔬菜不打药啊?我们吃的各种东西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品,而人类的癌症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



这次新冠病毒虽说给我们带来的沉重的打击,但在疫情期间,通过卫星地图竟然发现我国的污染降低了,这要归功于停工停产。现在意大利疫情严重,也采取了封城措施,意大利的的环境竟然也有变好的趋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人类已经在严重的影响着地球,危害着地球。



所以,地球也会惩罚我们。各种干旱,各种因捕杀野生动物的传染病,已经是对我们的警示。假如我们不做出改变,不响应号召保护环境,不注重科学环保发展,人类一定还会付出比着更大的代价。


科学探秘频道


近日新闻报道意大利威尼斯的运河变清,天鹅和海豚都出现了,这种美好的景象给受疫情困扰的当地居民带来一丝慰藉。

意大利现在的疫情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9138例,较昨日新增5560例,目前死亡人数5476例,这个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远超我国。而在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的排名中,意大利排在第三位,每百万人确诊病例986人。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可能很快就要追上中国了,当然美国也在意大利后边奋起直追。


在疫情较严重的时刻,意大利已经学着中国采取了严厉的防控手段,封锁各个城市。而威尼斯作为意大利的旅游城市,现在在街口路边也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影了。但可能就是因为人类的活动减少,让威尼斯运河的水变的越来越清澈。一位推特网友评论称:“我在威尼斯待了有20年,从未见过如此清澈的运河,而海豚更是难以见到了”。

动物是对于环境最敏感的,当环境变好就会有动物聚集,这也可以说明人类的一些活动的的确确对自然环境有着破坏性的影响,当人类都被“禁足”家中,环境真的变好了,水上天鹅游荡,水中鱼儿嬉戏,连海豚都参与其中,在和煦的春风下阳光淡淡的撒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和美好。

说人类是大自然的“病毒”,这种说法虽然不太好听,但我们的很多所作所为的确是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首先人类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就因为发展演化出智慧文明,可以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这样对于大自然的索取就更加的信手拈来肆无忌惮。人类制造的塑料垃圾已经在海洋中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出现了,这是多么大的破坏力难以想象。


人类因为要快速的发展,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太严重了,这也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释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在《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论文称现在地球上的平均温度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了1.2摄氏度,如果当升高至1.5摄氏度的时候就可能影响局部地区5亿人,当气温升高2摄氏度,影响人数将达到8亿。如果目前还不加以控制,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在2100年也就是进入22世纪,全球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那个时候就会有超过12亿人面临热应激反应。


在地球上数百万个物种,论破坏力人类可以毫无意外的排在首位,因为其他物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地球可以自愈。但人类带给地球的影响,是让地球超负荷“工作”,要记住地球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都会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不要太肆无忌惮的破坏了。



科学黑洞


看了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有一幕印象特别深刻。一只企鹅去下水觅食,被海豹猎食了。又有一个企鹅饿得受不了冒着风险下水。那只海豹很快又追上了企鹅,当我觉得企鹅要被吃掉了。但是海豹追上后只是用头顶了下企鹅。并没有吃。企鹅就势跳上了一块很小的浮冰,无路可去。海豹也上了浮冰。有爱的一幕出现了,俩个不同的物种,一段突破天际的对话。海豹自行离去。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只是为了温饱。吃饱了不会做贪婪的猎杀。这就牵扯出了一个貌似没有答案的辩证,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人之初真的性本善么?不然,出生幼儿没有觅食能力,喝的是母亲的奶水,也是母亲血水。母亲牺牲自身的营养去喂养孩子,等孩子有了天性,有选择食物的欲望开始,首先是喜欢吃肉,肉的那种香味是寡淡的蔬菜难以比拟的。所以有人性就开始对另一种动物肉的渴望。这就是为何修行的人开始戒杀生,戒荤腥。也有有人说那食草动物是算得上性本善了吧,不吃肉啊。自非草,焉知草无生命意识?草生长被食草动物吃,食草动物被肉食动物吃,肉食动物死后尸体腐烂滋润土壤,繁殖青草,这是一个有序的轮回。人类恰在这时候不合时宜的出现了,植物也吃,食草动物也吃,肉食动物也吃。死后还得用坚实不易腐坏的棺材裹起来,秃自腐败。到了近代,直接火化了。真的是天育万物以养人,人无一事能报天。又有人会反驳我,人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的,不可否认,但是,社会的进步只是成就了人类一支。多少动物灭绝,所谓的保护也就是把他们关进了动物园而已。没有人类他们并不需要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