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所认为的书法的千年之衰,谁能与古代大家一争长短?你怎么看?

小周四哥


我认为书法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特殊的思维方式,特殊的书写工具,在中华经典艺术氛围之中产生的,集诗学,美学,文字学,文学,史学,绘画,音乐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

书法不会因时间长短而衰退,只能在后人的传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它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会随后来人对它的不断深入理解,书法的魅力会越来越大。

我个人观点,非要和古人争个所谓长短的想法很狭隘。在历史的长河中,书法门派各俱特色,大师们把自己对艺术,对汉字的不同理解,变成一个个具体的载体展现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思维的美,看到大师们从各个角度去展示汉字的美。正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贺兰燕语


 我认为这并不是真实的情况,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解析一下:

第一、从传统的审美角度来说,书法水平确实下降了很多。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话,那么中国书法水平确实是下降的,比较有力的证据就是我们去看国家一些大型的比赛展览中,参加比赛的作品、获奖的作品以及最后入围的作品,他们的风格水平就能够很清楚的表明这一点。传统的书法审美范式已经在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衰落了。

因此,在这一趋势的发展下,我们才看到,有很多人发表了非常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当代书法很多人哗众取宠,写的字无比丑陋,如果站在传统书法的视角上来说 ,此言不虚。

几乎很少能够见到端庄秀丽的楷书书法入展了,虽然这有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一件也没有入展就显得很不寻常,即便是我们认为这种风格过于传统和保守,也应该至少给传统曾经拥有的辉煌留下一席之地。

所以,从传统视角来看,之所以书法水平每况愈下,就是因为传统力量的缺失和传统书法的缺席。

很多自称大师的书法家不会写楷书,对于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只不过是略懂皮毛,这样的书法家自然写不出符合传统规范的书法作品。

二、对于传统过分的迷信。

对于传统的继承可以是我们书法水平提高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们书法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立刻起来指责我两面派、和稀泥。

但是如果站在艺术真实的发展角度来看,恐怕情况确实如此。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叫“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仅得乎次”。

这句话不进告诉我们要取法乎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取法一定要有所超越性,不能一味只盯着传统,否则只会一路下滑,越学水平越低。

因此,传统的学习虽然会给我们的书法带来很多规范和提高,但是一味盲目取法传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就好像我们能不能今天去效仿唐朝贞观之治来治理我们现代社会?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不管唐朝当时有多么厉害,国际地位有多么高,只要把古代那一套传统治理的东西搬来,恐怕你我根本就不能在这里心安理得的享受各种现代化平等社会的任何好处了,反而会因为各种出身、血缘关系而不能做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可能会说:没有传统的学习,我们的书法怎可能成为一个有法度、有规范、成的体系的艺术形式呢?你这是在鼓吹歪理邪说。

我没有那样的心思,也没有鼓吹歪理邪说的能力。我只想谈谈自己真实的想法罢了。我当然不反对任何人崇拜传统、学习传统。

传统那么好、那么美,谁不喜欢呢?而且学习书法,毫无疑问要从传统书法入手,楷书篆书隶书等古人书法打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如果要想达到技法上的熟练、考究,无疑要取法传统。

但是取法传统不是说唯传统是瞻,处处以传统为第一要务。而是要对传统有所超越,有所发展。如果没有对传统的发展,在唐诗之后的诗歌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了,宋诗之所以能独树一帜的原因,自然在于宋人不仅知道要学习唐朝,还知道如何超越唐朝。

我们书法也是这样,绘画界有这样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其实说的就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第三、厚古薄今的传统思想作祟

很多人认为今天的书法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人始终相信,古代的书法一定要比现在的好,现在的书法一定比不了过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厚古薄今,这是非常害人的思想。

实际上我们当代书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不管是在理论上的构建、研究探讨还是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的努力都应该是有所建树的。

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错误思想,只会造成我们停留在传统的泥沼中停滞不前,看不到当今世界艺术的本质和发展脉络,局限于传统一隅世界,固步自封,成井底之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这一错误思想的关键在于不平等,即古今态度的不平等,应该来说传统和当代书法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造成今天这样的现状也是艺术自觉发展的结果,没有其他原因,您要是看不惯,也别在旁边叽叽喳喳说些没有用的话,用自己的行动做出努力吧,只要您坚持的观点是对的,总有一天您的观点会成为现实。

所以总结一下,今天书法水平每况愈下这个问题看似很有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要看你站在哪个视角上,哪个视野上了。


张红伟书法创作室


此时之书法非彼时之书法,彼时之书法千年之衰是历史的必然,不必感叹。然彼时之书法毕竟是民族文化之精粹,是瑰宝,当长存记忆,永加珍惜。

当代书法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与弘扬,令人欣慰,也令人鼓舞,书法热更是让我们看到薪火相传的投入与担当。但务必要看到当代书法与书法热都是此时书法,是某种意义上的独立书法。而被时书法则深植于历史的土壤,亦即彼时现实生活的土壤。那土壤是鼓励书法茁壮成长的土壤,书法也因之成为全民的文化现象。书家辈出,大家辈出是自然而然不足为奇的理所应当。

但今之书法再热,也是小众之热。至于和古人一较短长,较什么呢?古人多我字写我诗,我书写我文。而今人则我书录古人,先在这上面就短了一截了。如果说跟古人较书法艺术之短长,我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可能立不住。即使在古人那里,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姿态,也是各领风骚的事。艺术还是百花园,百花齐放好。一较短长还是交给武无第二的拳击手们去争更合适。

一家之言,不当请指正。附一张我的字。



一真随笔


书法艺术的高低受诸多因素影响,现分析如下:

1.书法艺术特别是毛笔书法的普及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古代,普通大众日常文案工作生活也是通过毛笔来完成的。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也就是在毛笔书法高度普及的环境中不断专研,勤学苦练,百花齐放,自成一体。涌现出象欧阳修,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等书法名人。他们是亿万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他们对书法的成就影响了一代代书法爱好者。

书法艺术可谓来自于大众,服务于大众。

近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书画书法艺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立了国家级,省级书法协会,开设了艺术类考试。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书画家。如:于佑任,舒同等。

毛笔书法的艺术鉴赏价值远高于其使用价值。

如果一定要说,现代人谁能超过古人?其判断标准是多元化的。比如:古人通常擅长于一种书体,而现代人可以涉猎众家之长,能书写若干种书体。这算不算超越呢?

对于书法艺术,古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书法。后人传承并发扬了书法艺术。水平高低其实并不太重要。

随着现代办公自动化及网络的发展,人们实际使用毛笔的机会没有了。更好地普及书法知识,让其不断发扬光大才是现代人的任务。

千年万年后,书法艺术人才还能在为表现中国汉字之美,才是现代人超过古人的地方。









王寿传书法


个人以为书法并没有千年之衰,反而更灿烂了,但能超越古人的不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今人普遍基础薄弱,因为上学拿的是硬笔,而古代读书人自幼要拿毛笔。但是古代读书人少,人口也少,而且几乎没有靠书法吃饭的。今人靠书法吃饭混名声的太多了,所以其实若以市场论,今人书法市场更灿烂。

但为什么说没太有超越古名家的呢,这个也可比较一下。

第一,社会上普遍基础不行,底蕴便不足,鉴赏力也不够。可以想像一下,今人只要写得稍有形体,人们便会贊叹,哎呀不错,某某人书法真好。其实称赞的人大都是慕名而叹,并不太深入了解。只要形体好就行。

但过去的人呢?只要是个读书人,答卷书法稍有毛病,会分数大打折扣,所以几乎人人一手好书法,至少功力甚深,书写得体规范,鉴赏力自然普遍的高,今人不服的可以网一搜一下古人那些状元卷,进士考卷,什么的。相互对比一下。古人要是谁稍有点功底便自吹自擂的怕被人笑掉大牙,但是今人就敢胡吹,我至少在网上见到过三次吹嘘超过王義之的,丑书还不是很好笑,自创体也不好笑,最好笑的是有一次我网上浏览一页面,忽见一标题,说某某人书法比王羲之写得还好,我点开一看,是一张临摹兰亭序的字贴,应当说有点功力,挺规整的,咱确实也写不出那样来,但是,你说你临摹人家法贴,还吹嘘超过人家,是不有毛病,再说了,那字也就是刚有个形象,其实并不耐看,仔细看便形僵无气,与兰亭序唐摹本差了大了,简直天壤之别,当时我真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又一看下面介绍,更生气了,原来是一个人吹捧晚辈,在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在临摹字贴,他感觉孩子写了好几年了,那字应当不次于兰亭序了。你说你鼓励孩子无可厚非,可你这样大张旗鼓发到网上去,大标题写着超过了王義之,算怎么会事。

后来我想了想书法界这种现象,大约应当就象刚练了三五年功夫,自认可开宗创派,天下无敌了。

其实古人书法大家,大多不以书法为生,几乎都有公职,但人性情大抵都骨梗,甚有操守,但任体自然,王羲之东床坦腹这样,苏东坡也这样,颜真卿更是有骨气操守,书法其实含有修养道理,虽讲气韵神釆但气越法度,则为泻欲过量,书易失法不说,人肯定修养不足,一味求气显,精神易大耗,容易痴狂疯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米芾,虽不失法,但字体八面显锋,其实那是魔道,于人生修养不利。但好在米芾书不失体法,人虽疯颠还不算过分。

而今人几人有王羲之的功力与修养,此地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人生修短,宇宙无穷那是切切实实,真心真意的自然流露,里头有不是人能通过学习学来的东西。

颜真卿以楷书名世,但祭侄季明文稿是行书,世人评价却超过了他的楷书,为什么?谁有他那等功力,又有他那遭遇,那等刺骨锥心之痛的情绪下提笔,数抺数改,难道颜真卿平时写篇文章还会那么涂改么?

其沉痛之极,思绪凌乱呀!手追书划,便纯以神行,其气发露,憾人摄魂呀!

我不知道今人凭什么敢说超过他们,但我想,也许今人有人可能超过一些名实不符的古名家,但想超过钟王,颜柳,等人,极难,

能超过兰亭序与祭侄文稿的人近一千多年名家辈出,也没有听说那个超越他们,今人不深琢磨道理还想超越。无人能够,差得太远。也许再等一两千年或许有人能够。

当代书法家,我孤陋寡闻些,并没见过太多,也不知谁名大名少,但见过两副作品,相对来说有点特别吧!有古风古韵。

一副是启功的,虽是楷书,但里头带着行书的动势,感觉味道有点特别。

一副是弘一大师的,也不知是用朱砂还是什么写的。字迹是红色的,也是楷书,笔划很疏郎,好象要散

架了,但部首体位组合又极好,感觉很清新,也很特别。

其余再没太见特别的,大抵功力不到便去画书,积气未厚便求发扬,不踏实。


默玄吟雷


可以說,書法從殷商甲骨文開始,就具備了一定的雛形,經歷不同朝代,書法也漸進攀越一座座高峰。周朝的金文,秦統一六國文字的小篆,從繁入簡的漢隸,魏晉的繁榮昌盛,以及盛唐時期的,法度森嚴的楷書。除甲骨文和金文外,歷朝歷代書寫的工具都是以毛筆為主。這就使得這一領域內,獨一無二的王者,被使用者尊寵。

從殷商甲骨文開始,負責在龜甲和獸骨上鐫刻文字者,被稱為真人,據說真人在殷商上層中地位極高。商周時期,乃至秦漢,對鑄造鐫刻書寫者,倍加重視。到了盛唐時期,更是推崇備至,這一時期的書法才達到了無可逾越的高峰。近、現代的,特別是自來水硬筆的出現,便取代了圓筆。軟筆的地位也隨之下滑,只是被少數的書法領域所使用,以及當政者重視程度不夠,這就是今天的書法,無法超越鼎盛時期的主要原因。










李门德哈啦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在社会的发展中,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个要求。古代研究书法的人大都是文人墨客,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再加上当时的时代特点,不论是文学家、艺术家、还是市井民众。要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要想把自己的观点等等告诉别人,只能去用笔书写。这样就加大了练习书法的时间,也为当时喜欢书法的人创造了习字之机会。而当代之人,不论是文学家、艺术家、还是市井民众要想把自己的情感、观点告诉世人,大多数是不用动笔书写的。这就是时代发展的特点,导致人们习字之机会少而又少。所以当今的书法家,也都只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习字了。再加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有所不同,所以书法也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古代有古代的风格,现在有现代的风格。所以我觉得不能说“谁能与古人争雄”


jgk弘扬传统文化


支持这个观点。

古人书法好是因为:1、古人从小学习写字就用软笔;2、古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他们从小就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后是四书五经等,没有数理化的教育,因此,传统文化根底深厚。3、学而优则仕,字写不好会影响做官。如董其昌就因为考试时字写的不好,受到影响,然后发奋学习书法并成为大书法家的。

今天,我们从小就用硬笔写字;从小上学就数学、语文、外语,初中以后更是物理、化学、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等,不是这些不应该学,而是这些让人有了更全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挤掉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书法的学习时间 ;另外写不好字并不影响当官及就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基本都不需要用手写字了,提笔忘字是普遍现象。

总之我们现代人不具备古人的生活环境,所以书法不可能超越古人。


松云斋主


时代不同,社会承载的文化形式也不同,古人记录工具基本上只有毛笔,而毛笔在今天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毛笔所体现出的书法形式我们只能以传承的方式去推广和继承。而今天我记录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只要把传承书法做的更好,发样光大就好了,为什么要跟古人一争长短的,你怎么不拿电脑印刷体去一争长短的呢?时代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Dazuzi


所有流行且被关注的东西都有一个因素:必不可少的应用。

书法衰败是因为应用的人少了,所以创作的人就少了,欣赏的也就少了,没人关心的东西怎么发展创新?

现在写字都少了,谁还去练字及创新写法?就一小撮人在练书法,所以衰败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