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学生不会报考师范类院校,什么原因?

尘埃未落定


充分说明尊师重教还未在现实社会中广泛真实的得到根本有效落地,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价值未能得到全面而充分体现。一方面我们渴望自己和小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个个成功成才;另一方面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又不能有效的吸收优秀人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未能有效破解,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任正非说过,"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把教育做好,国家就有未来"。

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就如我们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粟裕、许光达、恽代英……都出身于师范学校一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管理观察


我是一名老师,我承认当时上师范并不是主动的,而且上师范的同学,也千方百计跳出教育专业。

优秀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报师范类的学校,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两个词:“前途”和“钱途”。

首先,上了师范,前途一眼就看到头了,去学校当老师就是归宿。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式憧憬未来的时候,是心气很高的年龄,对于从学校到学校这种结局,他们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即便有优秀选择师范的多数也属于无奈,记得我上大学时,班级一百人左右,辅导员问有几个是主动报的师范?当时举手的只有3人。所以我班上大学时,优秀的学生都自学法学专业,千方百计拜托当老师的命运。



其次,老师现在的待遇,远远达不到他们对未来的需求。对于一心想去大城市,想去大企业,想挣大钱的他们,这样的职业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记得我大四去应聘时,东营一所学校给我说,来我们这吧,我们这待遇很好,一个月工资1800,还有其他补贴,我当时不屑一顾,但是后来另一个学校,才知道原来多数学校工资不超过1500元。记得招聘会上,一个制药厂的岗位,引起了众多毕业生的争夺。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如何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是以后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赢在高三


虽说高考结束了,但是在这一段时间家长和考生并没有闲着,因为后续的工作更为重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所以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优质专业是所有考生和家长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只是在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时,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的考生只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学,有的考生只选择离家最近的大学,有的考生只选择南方或者是北方的大学,然而有一部分高考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对师范类院校的兴趣并不浓厚,忽视了师范类院校。

那么,为什么很多高分的考生不报考师范类院校呢?

一方面是因为文理分科导致的。师范类高校更多的还是比较适合文科的学生,对于学理科的学生一定不会将师范类高校作为自己的首选大学,而且一般学理科的学生是不会报考师范类高校,因此理科的高分学生势必是这一部分学生。


二是学生和家长的错误观念所造成的。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我国很多家长以及考生的心中都认为读师范类高校时一种没有前途的选择,大学毕业之后所能够从事的工作,也仅仅只是教师,就业面受到限制,同时还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师范类高校更多的应该是女学生应该去的,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高分学生并没有报考师范类高校的想法。

三是当前教师职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关于教师的相关新闻总是会引起大众的关注,例如教师待遇问题、教师工作压力问题、教师编制问题等等 ,这样的社会舆论令很多的家长和学生都将教师这份职业当做是不可选择的,所以很多学生因为不想当教师于是不报考师范类高校。

但是师范类高校从全国来看依然非常受欢迎

每年有大量的学生顺利的进入了师范类高校,并且选择了师范类专业,因为他们都是有志于从事教师年行业的的学生,他们热爱教师这份工作,并且也相信这份工作会越来越好,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福利待遇会越来越好。

同时,每年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类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甚至是年年都在增加,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前有大量的考生都将自己的目标院校设定为比较好的师范院校,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说,师范类高校在现在如今的高考学生心目中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依然是需要通过自己考取较高的分数才能够顺利进入的大学。

总之,不可否认有的高分学生确实是没有选择报考师范类高校,但是我们同时也绝对不能否认有很多高分学生选择报考师范类高校,更不能单一的认为师范类高校不受考生的欢迎。


领略教育魅力


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臭老九“,教书匠这些词语一直是教师的代名词。“学而优则仕”,人们的观点就是,学而优的人都去奔仕途了,而学不优的人当了教书匠,社会地位是很低下的。认为教师就是只不过是学不优的人,教师是一个养家糊口的一个讨生计的行业。

二、国家想让国人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地位,增加教师收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多,造成中国的教师队伍基数庞大,中国还处在经济底子薄的时期,虽然多年来逐步提高了教师收入,但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渐的长期过程。这造成了许多人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认可度不高!在现在这个经济时代,有钱虽然不是大爷,但是钱也绝定了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所以教师行业不被认好! 三、一部分教师行业的败类把教师推到风口浪尖上!

教师人口庞大,自会良莠不齐,难免出现一些败类!诸如教师性侵学生,体罚学生,教师在外补课办班,再经过新闻媒体传播,使教师在公众的形象大跌,造成口碑不好也是一大原因!

四、教师入职门槛低!不管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教师。导致很多人把教师行业当作是就业的最后备胎! 可喜的是:现在很多对教育感兴趣的高分考生,随着国家的政策大力向教育行业倾斜,教师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收入也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正准备着加入教师这一行业!所以这几年的师范专业分居高不下!

总之:不少考分高的高考学生不会报考师范类院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行业,使更优秀的人才教出更优秀的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课题。


忧优纵横侃教育


确实是这样的,想想自己身边这几年参加高考的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记忆中好像只有一个因为学费问题而上的师范类学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老师的待遇问题

老师的工资低,福利待遇不太好是根本原因。以前我们都认为老师这份工作是铁饭碗,一方面是待遇不错,一方面是稳定。现在这两方面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学校招聘的都是合同工,三年之后续签。特别是身边有当老师的亲戚朋友,一般都不建议去当老师,所以,很多人不愿去当老师,不报考师范类院校就很正常了。

2.不是上师范才能当老师

我身边有不少同事,都不是师范毕业的,不过是有个教师资格证,现在也是老师。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扩建扩招,所以对老师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学校在招聘老师方面会放松要求,所以说,上师范不是当老师的唯一途径。

3.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当老师的一个理由。

现在的孩子聪明,但是不好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见过一个实习老师被学生气哭气走。很多人不愿意和一群孩子打交道,也是很多人不愿意报考师范的原因。

4.社会关系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医患关系”影响了不少人不愿意当医生。同时网络上曝光了那么多学生、老师、家长间的矛盾,这个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

所以说,其实大家都不愿意去包括师范院校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然规教育说


高分的学生不报师范类学校,这现象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原因如下:

一.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光环已经有名无实。近几年由于“商品社会意识”陡增。当教师的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从现实待遇来看,“老师子”的收入的确比不上高大上的阶层。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在逐渐滑坡。现在一些媒体夸大报道违犯职业道德的个别老师,使老师这一整体行业倍受指责,“老师子”们优越感荡然无存。社会上教舞蹈的,练杂技的,培训保安的都叫某某老师,甚至耍猴子的也叫老师...满大街的老师,违背“物以稀为贵”的潜规则。

三.随着独生子女被宠为“土皇上”的无奈恶果,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成风,又过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老师子”处境尴尬。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说不得。使有些孩子有恃无恐,少有不慎,家长不依不饶。老师温柔对待孩子,又使一些淘气孩子“猴子称霸王”弄得班级一团糟...

四.优生置身于学生当中,对“老师子”的处境耳濡目染,所以不想当老师。

五.“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之说也有负面影响。

六.不知从何起,老师这个职业已经变成一个有风险的职业,所以优生看不上这一职业。不报师范类不足为怪。


一鸣男


看到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份调查:



一家知名的社会调查机构,对上海两所高中的高二年级各抽取300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调查。调查题目中,是否将来报考师范类院校。第一所中学300名学生中,只有3人选择愿意。

第二所高中300人的调查问卷中,经过对比发现,毕业时有意愿报考师范类院校,只有个位数,而且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大多成绩排名在年级200名左右。

虽然上面的调查只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个的群体,它从侧面反映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高分的考生报考师范类院校人数可能不是很多。



教师职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教师这个群体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低, 在报考愿志愿时,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不愿意去,报考试师范类院校,我国教育部属的,及所师范类院校都开设有,免费师范教育,但是往往都会受到条件限制,毕业以后必须,到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从教几年的规定,就业面比较窄,而且待遇不高是很多人不愿意报考的根本原因。

谈到教师的待遇,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的两则招聘新闻。

深圳中学一次招聘了35名研究生进入教师队伍。这35人中,有八人是博士,三人是博士后。还。其中有20人来自于清华和北大的研究生,还有一名是哈佛大学毕业。被网友称作,最豪华的教师队伍。



其实究其原因,在于深圳中学给来自名校的毕业生,解决户口编制,并解决他们的住房,让他们在深圳工作可能没有很多后顾之忧,全心是铺在教学上。

与这样的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西省2019年的教师招聘中,有不少岗位是无人报考。究其原因,在招聘简章中,这些岗位是在农村山区和贫困山区,工作环境差,待遇水平不高。

据我了解,广西南宁教师普遍工资可能在4000元左右,这相对现在的高物价,高房价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相对于毕业以后外出打工,可能都要比选择教师这样的职业更有吸引力。



除了待遇之外,在很多家长跟考生的眼里,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可能更适合于女生选择,而且一旦上了师范类院校,将来的就业面可能选择的余地不大,对人生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汇智坊


今年学校里有三位老师家的孩子也参加了高考,估分情况都很不错,按去年的分数线来看,都在一本线以上。但在办公室讨论要报什么学校的时候,没有一人会选择师范院校。我们学校的所有教师子女,已经读大学的也没有一人读师范院校。

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待遇低

说到教师待遇,网上很多人就开始各种不平,说什么教师工资比农民工、环卫工高多了,还有额外的收入,而且年平均工资那么高。但真的有那么高?身处一线的教师心里最清楚。有点脑子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吧!如果工资待遇那么高,为何名牌大学的学生,优秀人才不来考教师,而是选择公务员或五百强企业?

二、地位低

当前教师的地位可谓是低到了尘埃里,网上对教师的各种口诛笔伐比比皆是。让原本待遇就不高的教师们感受不到受人尊敬,让人感受不到职业幸福感。


三、杂事多压力大

很多人认为教师这一职业就是每天上上课,备备课改改作业,如果仅仅就这些工作,那教师这一职业确实让人羡慕。但应付各种检查的文件,各种会议,还有各种学习。扶贫工作,控辍保学!经常进村入户!周末经常都得奔走在去学生家的路上!而且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责任重

当前的学校教育以安全为首要,一旦孩子在学校里出现任何的事故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学校有责任了,那领导教师一层层追责,最后谁疏忽谁就担责了。很多时候一个老师要看管几十个学生,防不胜防啊!网上那么多校闹的,最后老师受到的结局又是怎么样?教师职业被称为三大高危职业之一,不是无来由的啊!


结语:老师们只想安安静静的教书,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校园一片安宁的净土!这也是为什么当前高分的人不愿意报师范大学的原因吧!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你觉得当前高分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报师范院校?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山村老师看教育


大多数都不愿意,待遇马马虎虎,责任比以前要大的多,职业一眼望到头,终身就是这个了,其它专业,可以考研,可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好的国企,电力,石油,优秀的名企,阿里巴巴,华为,等等见识的更多,对个人的业务成长,交友圈子,婚姻大事都比师范好些,我说的是学校对等的情况下比较,211.985的专业和普通本的专业没有可比性


文武12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