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辰良

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解小東對記者說:慢工出細活


彩燈閃爍,掌聲擂動,鮮花簇擁。不久前,著名歌手解小東以一曲深沉的《必須堅持》,贏得眾多海南觀眾的讚譽。雖然曲盡人散,掌聲遠去,但解小東發自內心的“慢工出細活,我必須堅持唱下去”的心聲,至今縈繞在記者的心坎。


出生在安徽一個藝術家庭的解小東,1980年考入安微省藝術學校,進行長達6年之久的聲樂和舞蹈學習。那陣子,他為練吉他把手指甲撥裂了,弦上不時沾上殷紅的血跡;又為練舞蹈而練掉了腳趾甲,痛得直揪心。畢業後,他進入合肥市歌舞團擔當主要演員,渾身散發著音樂與舞蹈完美結合的靈氣。

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解小東的舞臺由安徽延伸到北京,那是1988年。起初,他與各大文藝團體合作演出,並參與錄製音樂磁帶,他那優美、清晰、莊重之中飽含親切的聲帶,有種撩人心魄的殷殷情愫。那年,他在中國文聯舉辦的“精英歌手大賽”中,捧走了“精英獎”,同時被京城音樂權威人士相中;而他的身材頎長,面龐紅潤,高鼻大眼,氣宇軒昂,英俊瀟灑,足以耀人眼睛,儼然一副青春偶像。此後,他的歌聲常在國內國際的大型音樂會上回蕩。“奧林匹克夢”晚會上的《為我加油》、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今兒高興》等被評為“觀眾最喜愛的歌曲”,為他捧回了“中國流行歌壇四大天王”等一連串殊榮。在中央電視臺’96、’97春節聯歡晚會上,他分別演唱了《火火的北京》《中國娃》蟬聯“春蘭杯”二等獎;在中國1997至1998年度音樂電視大賽中,他獲得個人最佳演唱獎;他身著長袍馬褂,扮演“爺爺”,與范曉萱合拍的MTⅤ《健康歌》,以“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絕配,獲得中央電視臺頒發的金獎。難怪人們說:“小至8歲小孩,大至80歲老人,都有解小東的歌迷。”1993年冬,在日本舉行的“第二屆日中友好交流音樂會”上,解小東獻上由日本著名青年教祖尾崎豐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傷痕累累的羅拉》,引起轟動。36歲便死於癌症的尾崎豐以其獨特的人生態度,曾影響了一代日本青年,他創作的這首歌也曾風靡日本一時。解小東唱得迴腸蕩氣,如泣如訴,極富感染力。許多觀眾的眼裡閃動著淚花;不少女孩不顧日本“劇場不準用閃光燈”的規定,紛紛把照相機對準解小東“咔嚓、咔嚓”照個不停,還掏出潔白的紙巾為解小東擦汗。

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慈善隨和”是長期來人們給解小東的口碑。那天傍晚,在海南演唱之前,解小東正在寰島泰得大酒店餐廳用餐,省工商局的領導請他為正在該餐廳對面開會的全省工商系統的與會代表唱一曲。解小東筷子一擱即時登臺放歌,儘管沒有音樂伴奏,但他以一曲寓意深長、應情應景的《今兒高興》,博得人們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或許不僅僅是對他的演唱肯定,更多的是對他人品的讚揚;這掌聲彷彿從他在安徽阜陽、山東濟陽捐建的“小東希望小學”傳來朗朗書聲。

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慢工出細活,”是解小東常掛在嘴邊的話。解小東的名聲大了,在流行歌壇紅了12年,但勤學苦練的功夫一天也沒有停過,選歌,寫歌,唱歌,都慢慢地打磨,以求完美。精品意識讓他一進練音房就忘了白天和黑夜。那天凌晨2時,他的鄰居杭天琪被他的練唱聲吵醒:“小東,都什麼時候了還練唱?”面對杭天琪的電話,他竟然說:“對不起,再讓我多練半個小時吧!”正是這股韌勁的驅使,解小東的新專輯《相信》最近在歌迷的千呼萬喚中面世了。這是繼1996年首張專輯《珍惜》後的新奉獻,標誌著解小東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歌手,而是開始向音樂人領域進發。


“我的音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我喜歡的隨意性音樂,都收集在唱片裡;另一部分是在晚會上唱的主題歌。這兩者之間的風格有所不同。”解小東說,“我的演唱過去大多數屬於歌舞風格;現在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希望能給歌迷帶來不同的感受。”


“我從藝快20年了,是個小老藝人。剛開始,好像有個看得見的目標,但越做越覺得目標遙遠。因為這個目標達到了,下個目標又來,目標是無終止的。”在談到個人目標時,解小東說,“不管目標實現與否,我都必須堅持自己的信念。”是啊,他最近出版的單曲《必須堅持》,表明了他對人生和事業的態度,讓你我都品嚐到這些年來他苦苦的奮鬥與追求。他說:“我願以這首歌與朋友們共勉: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遭到任何挫折,都必須堅持自己的信念,執著地追求自己的事業!”

1999年10月20日

辰良>解小東,慢工出細活

敬請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陳介雄詩文書畫”公眾號,更多內容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