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春天來了”

“新基建”催生新機遇 服務機器人產業加速成長


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幾名新冠肺炎患者仍在接受治療。隔離病區內,一臺物資配送機器人在走廊和樓道間來回穿梭,為患者運送餐食。在病房門口,機器人緩緩停下,醫務人員取下餐食後,它又再次啟動,“走”向下一間病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配送、巡檢等方面大顯身手,兒童陪伴機器人、掃地機器人、拖地機器人等家用服務機器人亦加速落地。隨著包括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在內的“新基建”按下快進鍵,雙重因素疊加,服務機器人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新機遇。


記者梳理發現,當前投入抗“疫”一線的服務機器人大多由原用於公共場所的服務機器人改造而來。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的服務機器人參與抗“疫”前,已在中國二十多個省份的公共場所投用。電子科大馳援武漢方艙醫院的“小護士”機器人也源於該校承接的科研課題——警用看守監視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春天來了”


電子科大機器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洪介紹,受“中國人力成本偏低”等傳統觀念影響,製造業與AI結合後的顯性終端產品服務型機器人一度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此次疫情催生的“無接觸服務”讓服務機器人市場發育度迅速提升。當前5G商用正加速推進,電子科大也已開始進行6G技術的研究,這將進一步促進服務機器人“上雲”。


“疫情是對機器人開發平臺和AI基礎能力的一次考驗,極大地鍛鍊了我們產品的研發、併發能力。”智能疫情機器人項目負責人、阿里巴巴達摩院資深總監趙昆介紹,阿里巴巴達摩院在疫情發生後只花了五天時間就快速開發出智能疫情機器人,截至3月17日已累計完成1600多萬通外呼電話和200多萬人次的在線諮詢。


機器人“春天來了”


疫情期間多所小區封閉式管理,家政業復工相對較慢,不少之前沒有過多關注掃地機器人、擦地機器人這一品類的消費者開始購買相關產品。


“整個機器人行業都在此次疫情中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加快了市場對機器人行業,包括家用機器人行業潛力的認識。”在iRobot市場及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張莉看來,當前正處於機器人“黃金時代”的初級階段。在實現智能家居願景方面,家用服務機器人最大的挑戰是對物理空間的理解能力,iRobot正加速投入機器人對於空間理解的相關研發。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機器人產業投融資事件中,被投企業多數為服務機器人企業,佔比達83.5%;中國服務機器人發展增速高於全球增速,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


機器人“春天來了”


“疫情下民眾對於家用服務型機器人的消費認知會有所深入,消費意願會加強,但要真正維繫消費熱情、建立使用習慣,還是取決於產品的應用價值。”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王禕表示,在中國加快“新基建”進度背景下,服務機器人行業無疑有了外部的政策推動,但急需解決的還是技術以及產品層面的根本問題。隨著基礎設施以及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相信服務型機器人產業會有快速增長。


本月早些時候,位於疫情最初暴發的中國武漢的洪山體育中心,開設了一家配備機器人的方艙醫院。該設施被稱為智能方艙醫院,是一個由武漢武昌醫院、中國移動和達闥科技共同參與的項目。該設施中的所有醫療服務均由機器人和其他物聯網設備執行。通過連接5G的體溫計對患者進行篩查。患者佩戴與人工智能平臺同步的智能手環和戒指,用以監測其體溫、心率和血氧水平等生命體徵。醫生和護士也戴上這種設備,以便發現任何早期的感染跡象。此外還有機器人向患者提供食物、飲料和藥物以及信息,還通過跳舞娛樂患者,也有自動機器人噴灑消毒劑並清潔地板。


機器人“春天來了”


丹麥UVD Robots機器人公司向抗疫一線,如武漢以及意大利羅馬和威尼託大區送去消毒機器人。該機器人能發出強大的紫外線,可對物體表面消毒。


遠程醫療是存在多年的另一項技術,但在此次疫情中發現了新的需求。據《經濟學人》雜誌報道,自疫情暴發以來,電商巨頭京東旗下在線平臺京東健康的月諮詢量增長了10倍。

美國菲尼克斯的流行病學家和感染預防專家波佩斯庫說:“機器人和遠程醫療是很好的工具,能補益基本的感染預防措施。如果醫生短缺,遠程醫療可以幫助減輕壓力,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減少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技術可以為感染預防增加一層保障——紫外線消毒就是其中之一。”


機器人領域或迎來新局面


特殊時期,由於人力不足,人力使用效率顯得異常關鍵。更少的人意味著需要更敏捷、更高效的組織方式。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疫情會對很多經營者的意識產生巨大沖擊。疫情發生以前,企業普遍認為消耗巨大成本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其產生的效用在短時間內無法顯現,所以經營者更願意投入更多人力而非技術來解決問題。這次疫情期間的人力不足,讓更多人意識到機器替代人工所發揮的長期價值。這種意識層面的變化將為後續機器替換人工提供長期動力。在微觀方面,勞動力相對短缺的情況客觀存在,勞動力資源在不同行業、不同時間分佈不均衡的現象同樣存在。2019年“雙11”期間發貨人力短缺, 菜鳥無錫倉庫通過使用近1000臺機器人,在沒有增加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取得了天貓超市全網發貨量第一的好成績,這無疑是對機器人能力的一個很好證明。


機器人“春天來了”


業界人士認為,疫情過後更多行業將加速推動“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發展。這必然使相關產業和行業加快調整,那些最先搭上先進技術、越早完成智能化生產線部署的廠商,會提早享受效率和成本優勢,增強自身競爭力。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會在個別細分領域獲得新的需求拉動,如3C行業中的智能穿戴、半導體等細分領域等。短期內,醫藥領域自動化需求有望暴增,這對於包裝、分揀等相關廠商而言十分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