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28年,糖友总结出控糖秘诀,记录药物、饮食、运动不能少

糖友档案

本期糖友:罗叔,76岁

糖龄:28年

基本情况:早晚注射胰岛素,有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变。

———————————————

糖友秘笈

1.恒定给药。

2.每餐的饮食不要有很大的增减。

3.合理适量的运动是稳定和调节血糖高低的重要措施。

4.使用其他药物必须了解所用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一边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5.糖尿病人对用药、饮食、运动要全面考虑,彼此协调进行,不可顾此失彼。


患病28年,糖友总结出控糖秘诀,记录药物、饮食、运动不能少


血糖监测应事无巨细,高低成因需要详细分析

罗叔患糖尿病已有28年,自从患糖尿病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并且一直在做血糖监测记录工作。他的记录表包含了日期、详细的检测时间、血糖数值、血糖状况、饮食运动情况的记录以及出现异常的分析。

每次复诊的时候,罗叔总会带着他的这份巨细无遗的血糖记录,让医生能够对他的血糖波动原因能够一目了然。

即使血糖波动较大,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医生也据此作出最精准的调控,从而避免并发症恶化等情况的出现。


患病28年,糖友总结出控糖秘诀,记录药物、饮食、运动不能少

上述表格是罗叔做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血糖情况(节选),由于需要做白内障手术,他的运动量出现较大变化。

虽然胰岛素用量恒定,但使用了其他药物,所以罗叔增加了测血糖的频率,分别测了每天四个时间点的血糖,即三餐前和晚餐后。

同时,罗叔也分析了出现问题的时间点以及原因,如14日的中餐前血糖14毫摩尔每升,偏高,主要原因是因手术当天没有运动以及激素类药物影响,分析非常到位。

专家点评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韩亚娟

这位糖友做的记录表非常完善,表格非常清晰,分析也非常到位。但是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

仔细观察该患者的血糖情况,可以发现,其空腹血糖(早餐前)5.3毫摩尔每升,其实是偏低的,这意味着前一天晚上的胰岛素用量偏大。

另外,晚餐前血糖6.3毫摩尔每升,也是偏低的,这意味着早晨注射的胰岛素用量也偏大。

对于一般糖友来说,空腹小于7毫摩尔每升,餐后小于10毫摩尔每升为达标。但对于老年糖友来说,标准需要适当放宽,通常空腹小于8毫摩尔每升,餐后小于11毫摩尔每升为达标,而且应遵循宁高勿低的原则。

因为一次低血糖就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而只有长期高血糖,才会导致脏器损害。

但这位糖友的血糖状况除特别标注的高血糖的情况,其他血糖整体偏低。建议患者找专科医生协商,重新制定更为合适的血糖目标,调整胰岛素用量。

此外,患者监测了四个时间点的血糖,建议加测睡前血糖,睡前血糖可以帮助间接判断夜间是否出现低血糖情况,如睡前血糖低于7毫摩尔每升,则需要加餐。

根据这位糖友的整体情况,最好能够测下凌晨2~3点的血糖,观察是否存在低血糖情况,如有条件,可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



通讯员/吴佳仪

图/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