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蕭遠山的武功bug問題,是怎麼回事?

一人生指北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蕭遠山30年前武功並不是很高,只是對手太菜。

當時21名中原高手,圍攻蕭遠山夫妻和一群契丹兵。

大家注意,21名高手中,有不少是很菜的人。

比如智光大師,當時才20出頭,也就是宋兵甲的角色。大家注意,他攻擊蕭遠山是縱馬過去然後一刀砍下,這不就是尋常宋兵嗎?

結果一掌就被打掛了。

這21名高手中,真正厲害的應該就是堅持到最後的玄慈大師和汪劍通,還有被嚇暈的趙錢孫。

趙錢孫的武功不錯,但也只是二流水平。趙錢孫和錢婆在船中夾擊喬峰,沒幾招就被打倒。

再說玄慈大師,當時還不是少林寺方丈,只是30歲的年輕僧人,應該也是少林派二流角色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

話說回來,30多年後擔任方丈的玄慈他們師兄弟三人聯手,尚且不能打敗喬峰,當年就更弱了。

唯一武功不能確定的就是汪劍通。

但汪劍通未必有很高的武功。他曾被契丹五名高手設伏捉走,囚於祁連山黑風洞中。

大家注意,契丹其實並沒有什麼高手。

蕭遠山的武功,也是學習的宋朝高手的武功。後來喬峰的所謂燕雲十八騎,就是契丹頂尖高手。然而,這十八騎被星宿派的弟子暗中下毒,將坐騎全部毒死,他們都不知道,可見武功也沒什麼了不起。估計這十八個人的武功,也就是比星宿派弟子高一些。

然而,這五個所謂契丹高手聯手,竟然能活捉丐幫幫主汪劍通。

有人說,丐幫幫主武功怎麼這麼弱?

其實,當年丐幫幫主魯有腳武功就不強,被霍都打死了。

後來繼任的耶律齊,甚至打不過李莫愁。

後來倚天屠龍記的那個史火龍,被成昆活活打死。

總之,丐幫幫主未必武功很高,關鍵要有統率力。

汪劍通的武功,恐怕也就是比丐幫4大長老要高,但高不到哪裡去。

其餘18人都是嘍囉,不值得一提。

汪劍通、年輕的玄慈、趙錢孫3個高手聯手,比後來的老年版玄慈三師兄弟的武功,要差太遠了。

而老年版玄慈三師兄弟聯手,尚且對付不了喬峰。

何談汪劍通一夥,自然也對付不了當年的蕭遠山。

然而,蕭遠山武功那時候還不是登峰造極,只是相當高而已,可能也就是年輕時代慕容博的水平。

而30多歲的慕容博,武功未必比慕容復高出多少。

隨後蕭遠山潛入少林寺,學習72絕技,武功又有很大進步,至少提高了一倍。

如果此時蕭遠山同慕容復過招,後者2人聯手未必能贏他。


薩沙


並不是蕭遠山武功出現BUG,而是新修版慕容博前後武功差異太大,導致了蕭遠山實力表現力不夠!

新舊兩版慕容博武功設定才是問題的根源

蕭遠山雁門關前殺的中原武林人士肝膽俱裂,三十年後回想起來都是膽戰心驚,懼怕不已!他潛入少林寺三十年期間,為的是找到少林寺武學的破解之法,雖然也練了許多少林絕學,但更多的是為了找出其中的破綻!三十年後,蕭遠山其實也有過多次出手,像趙錢孫、單正、玄苦等人仍然不是其對手,而且大多是一掌斃命,依舊是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何雁門關前的碾壓式勝利並無不同!


題主所說,不過是蕭遠山少林寺的表現不如雁門關前那麼亮眼,這根源並不是蕭遠山實力三十年並未寸進的問題,而是慕容博在三聯版和新修版武功設定的問題!

少林寺之戰,蕭遠山面對玄慈方丈依舊佔據著絕對優勢(參照蕭峰與慕容復、遊坦之等人的差距),佛門武功,越到後面越是精深,兩人武功實力有所縮短,是理所當然!但是蕭遠山和慕容博實力差距問題,是造成蕭遠山武功定位出現問題的最大根源!

修訂版中兩人平分秋色,新修版中,變成了蕭遠山遠勝慕容博!

在以前的版本中,並沒有具體的說明雁門關前,慕容博當時實力如何,只是介紹了蕭遠山和慕容博少林寺三次交手都是平分秋色,兩人對彼此都佩服的厲害!在以前的設定當中,兩人的武功應當是相差無幾,後來兩人在少林寺所得也是各有所長,導致多次交手仍是不分勝負!

黑衣僧道:“我藏身少林寺中,也為了找尋一些東西。我要找的東西,已經找到了,你要找的,想來也已找到。否則的話,咱們三場較量,該當分出了高下。”灰衣僧道:“不錯,尊駕武功了得,實為在下生平罕見,今日還再比不比?”黑衣僧道:“兄弟對閣下的武功也十分佩服,便再比下去,只怕也不易分出勝敗。”修訂版《天龍八部 第四十二章》


但是在新修版當中,為了解釋慕容博和蕭遠山三十年中的籌謀,詳細的介紹了慕容博的武功情況。並描述了慕容博和蕭遠山交手的三次情形,這當中蕭遠山為了破解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將慕容博當成了練招的對象,雖然三次看起來都是不相伯仲,實則蕭遠山武功遠勝,第一次只交手一招,第二次鬥了一百多招,第三次接近兩三百來招,每次慕容博感覺要輸,便停手不打了!因此,在新修版中,慕容博和蕭遠山蒙面相見後,言語便發生了變化!

灰衣僧道:“我藏身少林寺旁,為了借閱一些東西。”黑衣人道:“我藏身少林寺旁,也為了借閱一些東西。咱們三場較量,該當已分出了高下。”灰衣僧道:“不錯。尊駕武功了得,多蒙指點,甚為感激。”黑衣人道:“閣下心不自滿,精進不懈,兄弟甚為佩服。”


蕭遠山對三場比試的態度不同了,修訂版中是勝負未分,而新修版則成了勝負已分。蕭遠山只是誇慕容博進展神速,並沒有了兩人不分勝敗的話,而慕容博則變成了虛心指點,明顯兩人心中有了高下之別!然而在藏經閣發生的故事,依然沿用了修訂版的內容,而且在新修版中好加入了陰陽的概念來解釋掃地僧為兩人治病的原因!慕容博實力高低起伏不定,也導致了蕭遠山實力差異太大,這就是蕭遠山武功BUG問題!

我是隨波逐流卻又獨具風格的浮萍,為您解讀金庸小說背後的故事!不對請直言,期待你的關注!


浮萍談文史


這主要有三點

第一,蕭家都是練武奇才,當兒子的蕭峰在三十歲左右的年紀武功也幾乎成為中原武林第一的水平了,他老子跳崖的時候和他年紀差不多,更何況蕭遠山的師傅金老兩次明示暗示了就是當年在遼國的楊四郎,從時間和年齡上看,楊四郎很有可能是蕭遠山的老姨夫。名師教導再加上天賦異凜,可能不及兒子的水平但是也不算太差。

第二,伏擊的人中高手不多。從劇情上看,當年伏擊的人,幾乎全都是當時武林年輕一代,帶頭大哥的的玄慈也不過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年輕人們想立功,在武林上揚名立萬,所以參與這次活動很正常,所以這30多人中真正高手不過三五個人,而這三五個人中汪劍通的降龍十八掌應該還沒練成。智光大師沒戲份,趙錢孫膽子小。蕭遠山狂暴加成比較高,整體狀態遠勝聚賢莊時期的蕭峰,所以才大殺四方。

第三,武林迭代水平不同,近三十年來,武林後起之秀輩出,一些隱藏高手也浮出水面,蕭峰時代鳩摩智,慕容復,段延慶等等高手都登上舞臺,蕭遠山時代都沒過有什麼高手出江湖。在劇情中新一代和老一代整體實力差距太大。才會有這種錯覺。

其實從蕭遠山聚賢莊救蕭峰就可以看出來,寶刀不老,就是對比問題


穆景天


雁門關之戰就沒有活人離開,包括蕭遠山、慕容博、玄慈和汪劍通~其中唯一存疑的是汪劍通。

人類之前已經成了某種生物的奴隸,這種生物像異形一樣寄居在人體中。你名字其實是你體內那異形的名字,你名字死了,其實就是你體內那個東西死了,然後你就成了死人,但死人也是人,只是你沒有了之前的名字,死之前的所有東西也都與你無關。死人是沒有輪迴的,但你體內那個異形找到新的宿主就是輪迴一道了,這異形貌似能自我複製。

後來人類慢慢進化的比體內的異形先進,就利用體內的異形來實施輪迴和歷史週期,也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奇怪的人,體內也有東西,而且不是主流人類體內那種,於是出現了神、仙、精、靈、妖、魔、鬼、怪、魑、魅、魍、魎、殭屍等等,國外還有狼人、吸血鬼、喪屍等等。而且歷史週期率並不是簡單粗暴的一個王朝300年~而是在人類文明這20多萬年裡面,重複一切可令人類文明進步的朝代和歷史時期。。。所以才會出現短短几十年科學超快發展的局面,其實一道現在普通的數學公式,經歷了幾萬年甚至不同種族和文明的提煉。也就是說在某些星球甚至可能出現過宿主是大象的愛因斯坦,也曾提出過相對論,寫出了質能方程。。。而滅世就是絕對裁判聯合會覺得這個世代的人和體內的異形發展得極為不堪,要把人清理一遍,進行甄別進入神界,進行下一世代的建設,而異形全部強行輪迴。

前三者都是長期在少林寺青燈古佛練武功,幾乎不參與江湖紛爭。少林寺不管多大事情,玄慈貌似都沒有出少林一步,跟方證大師滿天下跑截然不同。

汪劍通(能否叫這名字,是輪迴過的異形還是死人存疑)卻一直在江湖中活躍~還能以自身的死設局把喬峰趕出丐幫。

說到蕭遠山(應該不能叫這名字了)的武功,在雁門關外確實算不上頂尖,估計是二流中,而且是有狼人血加成的。但圍攻他的一幫中原武林的志願者,也只能算是愛國青年,武功估計也得參考令狐沖出場時的三流水平,最強的慕容博估計也只是二流弱。

但三十多年後,玄慈(死人叫法號估計沒問題,且佛門估計已經換過異形了)已經是一流水準,慕容博(不能叫這名字了,但復國的慾望太強,估計已成邪魔)一流強。蕭遠山是超一流,如果不是報仇心切走火入魔,估計能到準絕頂。這在蕭遠山和不開BGM超一流,開了BGM準絕頂的蕭峰(估計在聚賢莊喬峰陣亡,但蕭遠山救活,並換異形,成為蕭峰)交手時能看出來,蕭峰一不留神還吃了他老爸的耳光。。。

三十年時間從二流到超一流,而且是沒有名師指點,幾乎全是自學,這進境不算慢了。。。畢竟不少人窮極一生連三流都練不到~


站烽


蕭遠山三十年前武功表現確實厲害,遠高過當時的中原高手。他憑藉著一己之力大戰玄慈汪劍通在內的二十一位高手最終還殺了十七人,如果不是顧念著不殺漢人的誓言,雁門關外伏擊的二十一人必然全軍覆沒。

三十年後當我們以為蕭遠山可以橫掃天下的時候他卻顯得力不從心了。與重傷之下的蕭峰交手二十招佔不到絲毫上風,與蕭峰比試腳力時間長了會落敗,在掃地僧面前直接被秒殺。難道是蕭遠山不進反退了?



答案當然不是。首先當時的武林高手並沒有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試想一下趙錢孫之流到了三十年後不過是稍勝丐幫四大長老的高手,三十年前能有多厲害?玄慈雖然是少林百年難遇的奇才,但是當時還沒練佛門最厲害的掌法般若掌,三四十歲的玄慈能強到哪去?


其次,在當時真正有實力的高手都在隱居階段。枯榮大師在大理天龍寺出家,不管中原武林的事,掃地僧在藏經閣隱居,逍遙三老要麼隱居要麼從不涉足中原,如此一來就顯得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了。

最後,蕭遠山本身已經到了百尺竿頭難更進一步的地步,而過於貪多又使自己練出了隱患。武功從來不在於多,蕭遠山來到少林,見獵心起,看到什麼武功都想練。各項絕技本來就會有牴觸,而且各有各自的內功心法,修煉時既要以佛法化解,又得有慈悲心。蕭遠山一樣沒佔,而是抱著一種我要練成武功,我要報仇的心態,自然把自己練出內傷來了。三十年前蕭遠山正當壯年,武功精力都處在巔峰,而三十年的偷學武藝雖然讓自己的武功有所增長,但是帶來了身體的隱患和歲月的磨練,此時的蕭遠山會有精力的衰退,如此一進一退之間蕭遠山實力並沒有明顯提升。三十年前蕭遠山雁門關的表現直接嚇傻了慕容博,幾天幾夜都魂不守舍,長期處在驚恐之中,三十年後慕容博卻已經趕上了蕭遠山。



事實上,武學與資質,武藏和心胸都有關係,蕭遠山的資質已經充分發揮了,倘若能修煉更高級別的武學典籍或者擁有為國為民,心懷天下的仁者之心,自然不會這樣停滯不前了。


諸葛正我


他本來就是大遼第一高手,後來為了復仇又躲在少林寺藏經閣偷學少林絕學。在少林寺期間,曽經和化身灰衣僧而且同樣潛入閣中抄錄武功秘笈的慕容博三度交手;第一次只是對掌,交代雙方目的;第二次蕭遠山再約灰衣僧再去試掌,兩人二度交手,拆近百餘;第三次蕭遠山的掌法變幻多端,兩人已拆鬥三百餘招,仍不分勝負。

當蕭遠山再一次出現的時候,老對手慕容博也出現了,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了,當年蕭遠山大戰二十一人,更是嚇得慕容博逃竄,但再一次見面,他們兩個人的武功竟然相差無幾,這又是為何?是蕭遠山退步了還是慕容博進步太快?

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當年的蕭遠山武功已經接近巔峰,但他之後又去少林偷學絕技,雖然少林的絕技是好,但與他所練的卻大相徑庭,讓他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更使得武功之間相互排斥,給他的身體造成創傷,而慕容博同樣如此,他雖這些年進步神速,但到了後面,身體同樣出了問題。身體一出問題,實力就會受到影響。






小怪瘦來了


蕭遠山,為人正直好爽。偷學少林功夫得不償失。後來大徹大悟,皈依佛門。善哉善哉



村東頭一帥哥


金庸武俠小說體系中,會有這麼一種“進步不等速”的情況。大致來說,就是如果書跨度時間比較長,那麼雖然書中經常會說很多人都在進步“遠勝當年”,但除了主角之外,其中多數人的武藝水平相對位置基本保持不變(可能有微調)。換句話說,大家都在進步等於大家都不進步,而主角進步則可能比大多數人快(但還是有可能少數人會跟上主角的速度)。

這並不是絕對的真理,存在例外。但確實是常見的一種規律。

用這個規律來解釋蕭遠山的武藝就很正常了。

蕭遠山的武藝,用誰來作為參照系呢?用當年在雁門關圍攻他的主力部隊一般水準,也就是趙錢孫、譚公譚婆等人就可以評價了。

這幫人,大致屬於武林中的普通高手。在三十年前的雁門關,他們被蕭遠山秒殺;在三十年後的聚賢莊,他們照樣被蕭峰秒殺。蕭遠山的實力大致和蕭峰相當,所以他們和蕭遠山的實力差距,基本上保持不變。當然,從書中描寫看,似乎蕭遠山殺他們比蕭峰殺他們顯得更加狠辣一些,簡直是一招一個。但那部分原因是蕭峰最開始沒有打算下殺手。再者,雁門關圍攻蕭遠山的不過20人,聚賢莊圍攻蕭峰的卻有數百人,實力本身雄厚,也就更加能持久:

忽聽得趙錢孫大聲叫道:“管他使什麼拳法,此人殺父、殺母、殺師父,就該斃了!大夥兒上啊!”他口中叫嚷,跟著就衝了上去。跟著譚公、譚婆,丐幫徐長老、陳長老、鐵面判官單氏父子等數十人同時攻上。這些人都是武功甚高的好手,人數雖多,相互間卻並不混亂,此上彼落,宛如車輪戰相似。
……他(蕭峰)口中侃侃道來,手上卻絲毫不停,拳打單叔山、腳踢趙錢孫、肘撞未見其貌的青衣大漢、掌擊不知姓名的白鬚老者,說話之間,連續打倒了四人。他知道這些人都非奸惡之輩,是以手上始終留有餘地,被他擊倒的已有十七八人,卻不曾傷了一人性命。至於丐幫兄弟,卻碰也不碰,徐長老攻到身前,他便即閃身避開。

所以,蕭遠山和譚公譚婆這些人的實力差距,30年保持不變,這符合金庸武俠中非主角武藝的一般規律,沒什麼好奇怪的。至於說蕭遠山入了少林寺藏經閣,是否應該進展更快,這個並不一定,畢竟百尺高樓更進一步難度更大。在少林寺與之對戰的慕容博這種高手,和譚公譚婆等人不可同年而語。

當然,這個團隊中也有少數人的進步比蕭遠山大,比如玄慈方丈,他和蕭遠山的差距,可能30年後反而縮短了。但這也沒啥好奇怪的。蕭遠山的進步是一般程度,蕭峰的進步程度是主角程度,玄慈畢竟是另一個主角虛竹的親爹,因為劇情需要進步介於主角程度和路人程度之間,也可以理解。

另外慕容博的進步應該是比蕭遠山更大,從不如蕭遠山進步到和蕭遠山相當,但進步速度依然不如主角。加之慕容博家學淵源,獲得更快的進步也談不上bug。


巴山夜雨涮鍋


蕭遠山蕭峰這對父子武功氣質在金庸小說中是比較的異類。金庸小說小說中的高手要麼飄逸。透著些許仙氣,要麼剛猛大氣。要麼妖媚詭異。一般把人打死就好了。蕭遠山是把人打成零件狀態。雖是父子。天賦一脈相承,但打鬥氣質完全不同。蕭遠山像一匹塞北的餓狼。兇,狠,快,凌冽。寒性剛猛。彪悍。有撕裂感 而蕭峰的打鬥氣質更像一隻猛虎。猛,霸氣,捨我其誰。陽性剛猛。無可相抗。

另外二絕 氣質完全不同。慕容博出手輕描淡寫但威力巨大 有世外高人之感。鳩摩智則是博學天才的氣質。 前者是狐狸。陰謀家。 後者像只熊貓。比較愛現。非常猛(網傳熊貓其實非常猛),但從不殺生。

說實話,這30年,蕭遠山高度上沒什麼精進。是寬度上增加了。不管是三十年前,還是三十年後。這些人其實都不是他的對手。


大王說球


三十年前雁門關一戰,蕭遠山以一己之力擊殺了少林玄慈帶頭的中原武林高手中的十七個,這樣的武力值讓人驚歎。可是三十年後,蕭遠山在藏經閣對上掃地僧,有種被秒殺的感覺。是蕭遠山躲在少林寺苦練三十年沒有進步,還是金庸先生疏忽了?其實都不是。


首先,三十年前蕭遠山的武功就很高這是肯定的,要不中原武林也不用出動數十名高手圍擊他。關鍵是當時蕭遠山親眼目睹妻子無辜被殺,悲憤之情激發了他以死相搏的決心。而所謂的數十名武林高手,因為殺死婦孺,本來就心虛;再加上這些人不是個個武功像玄慈、汪劍通這樣的好手,故而瞬間被狂暴的蕭遠山擊殺十七人是完全可能的。

其次,蕭遠山躲在少林寺學的武功太雜。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貪多嚼不爛。蕭遠山因為復仇心切,心智迷亂,一旦偷得少林秘籍便學,結果不但不精通,反而原本的武功也不能大幅提高。如果這三十年他能靜下心來精研他自己的武功,再苦練少林內功來加持,應該不會遜色於掃地僧太多。



最後,應該說蕭遠山的武功比三十年前有進步,但包括掃地僧、慕容博等人的武功也有精進,兩廂抵消,得失平衡。更主要的是,掃地僧精煉的是少林的《易筋經》。少林武功博大精深,就是以《易筋經》為基礎的。掃地僧苦練數十年,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蕭遠山當然不是他的對手。

總之,蕭遠山因為貪多嚼不爛,還給自身帶來了副作用,和慕容博、鳩摩智等人如出一轍。最後幸虧掃地僧出手相救,終於大徹大悟,皈依佛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