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是汉语,写的是汉字,为什么学得叫中文呢?不能称汉文吗?

居行卫士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汉唐时期中国与周边的各国各民族因战爭、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有关!大家知道,外国人称中国人多称为唐人,聚居地又称唐人街。也是因为当时唐朝强盛,与各国交流密切的原因。而中国周边国家或民族却多称中国人为汉人。就是中国国内一些少数民族也称呼汉人,以区分自己民族与汉民族的区别。汉文帝、汉武帝也是汉朝较为强盛的时期。因此此时的文化交流较为频繁。而文化、文明的载体当然就是语言和文字了。这成为了古代各国对中国汉语言及汉文字的基本认知。致于中文则是指今天我国统一的、规范的、唯一的国家主体文字。


阿廖沙廖广文


汉语是因为汉族占的比例为国家主体民族,讲的都是汉语,所以称呼为汉语。中文,汉族语言代表中国的国语,所以称呼为中文。


雅阁居士闲逸雅居


只有对外才会宣称“中国话”“中国字”,官方对内一直都是用“汉字”“汉语”来称呼的啊?你刚睡醒吗?


玖玖啾啾


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汉文,华文,中文,华人,华侨,华语,中国人,中华。华夏,中华民族。


珍惜友爱1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国家一定是大于民族的。这是个概念问题,中文说的就是中国文化,也就包括文字和语言,而中国文化的代表汉语和汉字,仅此而已…(个人观点)


风吹淡草香


对一个事务的定义,是为了与其它事物相区别。

我的说的语言、文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场合的叫法不同,就是因为区别的对象不同。

为什么叫汉字、汉语?

汉字和汉语,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字共同语。中华民族是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满、蒙、回、藏等其它少数民族。其它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汉语和汉字,就是相对于这些语言文字而来的。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多朝代,为什么以“汉”来命名我们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呢?这是因为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统一语言和文字的中央集权国家。

车同轨、书同文虽然是秦代完成的。也就是说,秦代时候,已经实现了文字的统一的。为什么不把汉字叫“秦字”呢?这个原因很简单,秦虽然最后统一了全国,但它很快就灭亡了。统一后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是在汉代。如果没有李斯规范的小篆,可能就没有汉代的隶书,也就不会有魏晋时期楷书的成熟。另外,用“秦字”可能会产生歧义,秦在春秋战国的五六百年时期里,是与其它各国并立的,当时有秦字,也有赵字,齐字,语言上的差别也是有的。所以,秦语不是华夏民族多部落多地域融合而形成的共同语,只有秦统一之后,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华夏民族共同语言文字才统一。而这种语言文字在汉朝成为官方统一语言文字。这就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语被称为汉字汉语的原因。

汉语在几千年实用的过程中,与之相分别的其它语言不是以现在国家为标志,而是以民族为标志的。汉人说汉语,满人说满语,但他们都是中国人。齐人说齐语,吴人说吴语,但他们都是汉族华夏族。与汉语相对的满语、藏语、梵语等等,都是以民族为分别的,而不是以国家为分别的。

语言以国家为分别,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产生的。这时,以前民族之间的竞争变成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语言的分别,就带上国家的痕迹。在民国以前,上学没有中文外文之别,也无所谓分科。都学的都是文。到民国之后,教育进入现代时期,除了文之外,还有理了。文的也有分科了。于是,就有了中文和外文的区分。

中文和汉语的内涵虽然有很大的重合,但意思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学,重点在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而中文,着重点在于中国,是中国文化的简单称。汉文的侧重点在于历史的传承,中文,除了传承之外,我们当代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文化。所以,当代研究和传播的中国文化当然应该叫中文。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七月流火140400643


这个问题复杂吗?相对于外国人用英语,中国人的语言叫中文有问题吗?外国人的语言也可以叫外语。这都是相对地区来说的。当然严格的话叫中语也没问题,只是不习惯。汉语是另一个问题。汉语作为类别涵盖在中文里面。中文里不止有汉语,这个汉族人使用的语言。中文还包含蒙,满,藏,彝,维等少数民族日常使用的,同时拥有语言文字,并被经常使用的文字。所以不能偷换概念,混为一谈。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人讲的使用的是中文。使用最多的是汉语。


孙悟空的棒


第一 先说汉语与汉字

顾名思义,汉语就是汉民族用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语言。

严格的说,在秦汉之前,汉语就是汉民族交流沟通的专用语言,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只因汉民族在我国的众多民族中,人口数量庞大,其他少数民族数量较少,为了便于交流,部分少数民族也就开始演习汉语说话。

据《礼记·王制》就有“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的记载,而周朝“周初分封八百诸侯”,为了便于管理和交流,在中朝就已经实行了以汉语为主的统一的语言了。无非是各民族内部交流时仍然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但在于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交流时就使用了统一语言。例如现在的新疆维族,在内部仍然使用自己民族的原因。汉语期初不叫“汉语”,称之为“雅韵”,先秦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称为"雅言"的共同语。这一点,可以在《论语·述而》中找到依据。《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直至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汉语被采纳为中国官方语言的标准。其实现在,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台湾依旧称国语。所以,随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汉语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唯一使用的语言。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之所以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是因为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例如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至于汉字的产生于发展,因为与本提问的关系不太密切,故这里不多做做赘述。

第二 再说中文

中文实际上就是中国语言文字或中国语言文学的简称。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汉语和汉字)或汉语言文学 。在汉字文化圈和海外华人社区中,中文也被称为汉文、华文。由于民间"语言"和"文字"两个概念不分,因此中文便成为汉语言文字的民间通俗统称。

至于汉字、汉语和中文之间的区别,涉及到词义的范围与大小。

1、汉字,仅指单独的字,汉语既包括汉字,又包括语言。

2、汉字,代表不了言语,更代表不了中文。

3、中文既包含了汉字,又包含了汉语,应该说是中华民族文字语言的总称。

4、现在所使用的普通话就是建国以后,国家以法律的形势加以确认和规范,确立了中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并且联合国也把中文确认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珍珠河


汉高祖公元前206年建立大汉王朝,除少数民族外,统一称为汉人和大汉民族。因大汉国力强盛,延续的时间长,所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字。以后各朝各代以人口纵多的汉民族为主,汉语汉字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民国时期不知怎么称呼,现台湾地区还是将汉字汉语称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字为中国在国际的官方文字,简称中文,中国的官方语言为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国家,但绝不多数人口为汉族,以传承二千年的汉语汉字为统一语言文字,实施教育大纲。汉语汉字顺口易懂,幽默深奥,普遍得到国外人士的认可和喜爱,如今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孔子汉语学院,中国汉语汉字得到更高层次的传承和发展。


刘坤忠120


汉语,汉字,是汉民族语言文学的字符,它是具有民族特性的。在中国不仅只有汉语汉字一种,还有藏文,维吾尔文和蒙古文等。国家是行政区域有效管辖的总称,自然包括很多管辖内的多个民族,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由于汉民族人口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自古以来官方文字语言就以汉字为通用文字使用,这在世界各国也是惯例。汉语汉字作为中国的官方文字之一,其他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作为地方性语言使用也是可以的,但不能作为“中文”在国际上被公认。简单地讲,汉字是汉民族的,叫汉字,作为中国官方文字它又被称为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