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晚期肾癌患者急需做手术时,当地医院停诊了”,薛蔚:天平的两端都是生命,并无轻重之分

“68岁的晚期肾癌患者急需做手术时,当地医院停诊了”,薛蔚:天平的两端都是生命,并无轻重之分

本期嘉宾:薛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泌尿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员




上海的早春阴冷、寒湿,加上疫情的阴霾,整个城市更显孤冷。


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以前喧嚣忙碌的医院,现在就诊人数大幅减少。此时,出现在医院中的患者身影便十分引人注目。这种时候能坚持过来的医院的,一定不是患有普通疾病的患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主任薛蔚教授的判断非常准确。


一位68岁的晚期肾癌患者急需做手术时 当地医院停诊了


“医生,我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我是急需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如果一直在家里等着,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焦急地向薛蔚教授发出求助的是一位68岁的晚期肾癌患者。


问诊后得知,这位患者原本被告知吃完3个月的靶向药后,需在年后到医院做手术,但到了约定手术时间时,当地医院却因疫情原因暂停了相关科室的门诊和手术。对患者来说,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


薛蔚教授也感叹这位患者实在是命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停药且没有及时手术,前三个月的药有可能白吃了不说,任由病情发展下去,其后将面临的结果更是令人担心。


患者全家焦急万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上海仁济医院还可以做相关手术,赶紧找了过来。由于这位患者病情紧急,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医院疫情防护工作又是重中之重,走完医院相关流程,在做好所有防护措施后,薛蔚教授全副武装地为这位患者成功完成了手术。


当疫情来临时,所有人都严阵以待。毋庸置疑,减少外出、少去医院是疫情防控的有力举措,但当对象是一位急需治疗的肿瘤患者时,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置?对处于抗疫前线的医生来说,他们永远会选择“救治”这条路,哪怕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在从医者心中,天平的两端都是生命,并无轻重之分。


上海仁济医院一直以“仁术济世”为己任,薛蔚教授介绍,疫情期间,针对必须紧急做手术的重症及急症患者,仁济医院都在克服万难,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为这些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疫情期间,泌尿科手术量是平时的1/4,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对每一位必须手术的重症及急症患者,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薛蔚教授最担心的是那些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时就诊的非新冠肺炎感染的急症患者,害怕他们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无法得到帮助,在采访中总是透露出这种忧心。


不得不说,相对于更多求助无门,不知道哪家医院还可接诊,也没有渠道去了解,仍在家苦苦等待的患者而言,这位患者是幸运的。


疫情期间,医院部分科室停诊是无奈之举也是切实之举,毕竟医院是特殊场所,一旦发生感染,传染的人数将难以预料,且当时各地医院防护物资不足。采取部分科室停诊这一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部分患者求医的脚步。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家鸿院士就曾发出“打赢疫情阻击战,后方医院门诊停诊不可取”的呼吁。


好在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也非常重视。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 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维护合理医疗服务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上海仁济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一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依据“互联网+医疗”优势作用,加强线上就医指导,加强门急诊患者就诊预检分诊,减少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


互联网+医疗为抗疫后方做强大保障


曾经历过SARS的薛蔚教授告诉记者,此次疫情防控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让人感觉到更加严格,也因此让人更感安心。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他表示,为响应政府的号召,担起救死扶伤的医者责任,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泌尿科便全员参与了防疫培训工作,全力做好驰援前线的备战工作。同时,在后方,对那些急需手术的重症及急症患者,也及时给予相应的手术的安排,当然前提一定是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做好所有防控的措施,符合规范的诊治流程。


“68岁的晚期肾癌患者急需做手术时,当地医院停诊了”,薛蔚:天平的两端都是生命,并无轻重之分

工作中的薛蔚教授


疫情发生后,医院拥挤的人流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国内,有这样一个特色,无论是慢性病患者还是急性病患者,一旦需就医,都会一窝蜂地涌入当地的大型医院。如此一来,传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何通过社区医院分诊,给予慢病患者一个更好的延续性治疗,通过合理安排,给予急症患者及时的诊治至关重要,但目前的社区医院分诊效果不是很明显。


薛蔚教授补充说,“对于这些患者,首先,我们首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医疗”这一新组合,在网上即可为患者做一个简单的会诊、及时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给与患者合理的治疗。”其次,可推动前列腺肿瘤患者长处方使用,减少其来院次数。第三,对于慢病患者的治疗,或许可以通过完善社区医院的分诊预约制度,与社区医院做好对接,及时随访,形成联动机制,给患者最安全的保障。当然,最后这一条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每年居高不下的肿瘤增长率及此类患者的医疗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客观存在的。疫情期间,如何让更多患者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哪些医院可以帮助做更及时的救治?“现在最常用的就是互联网。”薛蔚教授介绍。


日前,“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已经上线,所有泌尿科医生均在线参与问诊,希望此举能实现既满足百姓就医需求,又尽可能减少院内感染的目标。薛蔚教授表示,日后,互联网医院工作的推进或许会是医院发展中一个重要方向。


除了利用好互联网+医疗,尽可能在诊疗一线便给予患者相对完整的诊治流程,减少其来院次数,也是做好医院后方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措施。薛蔚教授介绍,仁济医院泌尿科经常组织一些高年资的医生在诊疗一线,用最短的时间给患者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疗,减少患者反复来院的风险,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医疗资源。


如果再有类似的疫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医院部分科室停诊等情况,是否可以选择性地开放几家医院,在做好严格防护、筛查等措施的前提下,让那些焦急等待的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就诊,“这可能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薛蔚教授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勇敢逆行 医者担当 愿赤子平安回


此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白衣战士们的勇敢。“当驰援武汉的通知发来时,我们科室所有人都报名了。”看到那一摞厚厚的请愿书时,薛蔚教授深受感动,此时此刻,身为医者,都在拼搏。因为母亲是医生,又从小在医院大院中长大,自小薛蔚教授便知道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责任,这次“疫情大考”更让他对医者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


后来,因为专业的原因,泌尿科最后派出了6位护理人员援鄂,其中不少都是年轻的孩子。“所谓白衣战士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罢了。”这句曾流传甚广的话也让薛蔚教授感同身受。


“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是他对前方的白衣战士们最想说的一句话。很多人可能都没经历过这样的大事,或许我们今后应该考虑建设一个稳定、长期的队伍,专门培养一些人才应对类似的疫情。这次疫情也让他对中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警惕就诊患者数量出现报复性增长

在薛蔚教授看来,疫情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做好防控的同时,尽快将临床的一些工作恢复到常态中,让急者有所医,有序地解决患者的需求是目前最迫切的一项工作。


据悉,截至目前,大部分的医院的诊疗秩序都在逐渐恢复中,“目前泌尿科门诊约恢复到了平时的60%左右的数量。”薛蔚教授言谈中终于透出了一丝欣慰。“就诊的患者数量,估计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报复性的增长,很多患者可能都是年前积累的, 医院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积极地尽快地帮助这些患者。”薛蔚教授最担心的还是这些需要救治的患者们。


抗疫前线与医院后方犹如两个车轮,两者相互配合,同时奔跑才能使健康这座车辆平稳地运行。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一个车轮已经在加快速度,第二个车轮也要紧跟其上。


“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早日结束,让医院的秩序重新回归,所有人皆能有所医。”这是这位医者目前最大的心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并蔓延至全国。危难时刻,一线医务工作者构筑起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迅速奔赴各条“战线”,冲锋在最危险的抗疫前沿。无论是在抗疫前线还是在后方,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疫情防控,为救死扶伤而奋斗。在抗疫前线,救援队伍领头人的果断决策,科学、高效的抗疫防疫方向、路线和举措,对疫情防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展现抗疫抗疫医护人员的风采,《医师报》联合阿斯利康启动了“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之“走在前列 急难有情”系列人物访谈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