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有人喜歡雪,有人喜歡厚厚的棉被,有人喜歡壁爐裡的火,有人喜歡彩虹下的冰,但估計沒人喜歡冷。


這種天氣,如果碰巧再撞上朋友圈“性冷淡們”的個人營銷秀,瞬間覺得自己不過是一隻在尋找過年方式的企鵝,馬上就要回到那片白茫茫的土地。


如果企鵝也會拍照的話。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很多人都想告訴我,“性冷淡”早就過時了,現在是XX風,XX感的天下。


要不是我還有手機,差點就信了。


畢竟單單把自己的地區設在“挪威”的朋友,就有32個,還有257個朋友還遍佈世界各個鮮為人知的角落;他們分享的所見所聞,都在試圖讓煩躁的票圈變得冷靜。


“性冷淡風”伴隨著“小眾”、“高級”的標籤,依然是他們對抗花花綠綠的庸俗世界,彰顯自我價值的戰袍。


“高級感”進化論


“性冷淡風”在國內的走紅程度,和這個詞自帶的孤高氣質背道而馳。


當年三股風掛遍全球,“北歐風”、“ins風”和“性冷淡風”,這三者共有的“極簡”、“冷色調”、“乾淨利落”、“素雅”等標籤,隨著MUJI在國內的崛起,都被國人大手一揮地混在了一起,統稱為“性冷淡風”。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素雅”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追求


性冷淡風的正式稱呼應該是:Normcore。由Normal和Hardcore兩個詞組成,在2013年10月19日被創造出來的,K-hole發佈了“青年模式:關於自由的報告”,創造了這個詞。


概念往往會在被定義的一瞬間昇華,這種風格快速被時尚界接納,很多設計師開始了這場“禁慾”狂歡。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馬修米勒在2017的秋冬時裝發佈會大行其道


而這種風格被喬布斯看上後,APPLE終於湊齊了成功的所有條件,並以令人咋舌的創新和價格,給工業性冷淡風套上了“高級感”的標籤。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這種風格樸素的如此濃烈,甚至給人一種非“冷”即“俗”的混亂感,在接受了這種設定後,一度認為自己邁入了審美新臺階。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英國旅遊雜誌“CEREAL”是網紅們統一的背景板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一種審美能在如此短的時間獲得各行各業的追捧,無疑代表了大家的共感是如此接近,讓小眾蛻變成經典。


但這種現象在國內還有另一層含義,即中國新一代對老一代審美的無聲嘲諷,是年輕人們想把家裡電視、桌子、遙控器、冰箱、洗衣機、馬桶...上的大紅布套掀開的決心。


但一邊炫耀自己的美,一邊diss別人的品味,就有點low了。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無論是穿搭、科技產品、裝修風格都能代表一個人的品味,這背後的支撐無疑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態度”。


從脫下校服那一刻起,我們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在豆瓣發現的冷門電影,在網易雲音樂找到的小眾歌單,都能另我們狂喜不已,如果沒有這些,我們就會被淹沒在人群裡,自己都找不著自己。


性冷淡風自帶的“高級感”,讓我們抓到了希望的稻草。


當“性冷淡”成為模板


問:“一個女生宿舍4個人,有多少個微信群?”

答:“15個。”


如今社會割裂化實在過於嚴重,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小交集,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地點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享受利益的同時,難免心累。


然後性冷淡風就出現到了你的面前。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它乾淨,清爽,既簡約又高雅,想到這種簡約的生活方式,再回頭看看身邊這些破事,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入它的懷抱。


一個人的理念是個很簡單的詞,而一群人的理念,往往雜糅了太多,所以“性冷淡風”這個本來就很概念化的詞,也很容易被人曲解。


簡約的生活意味著需求不多,簡約的態度意味著需要放棄很多,說起簡約和放棄,就不得不提到“斷舍離”。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極簡”=“性冷淡風”=“斷舍離”這個奇妙的公式從何時出現已經無從知曉,但這種日式理念在傳入中國後,很多人就自動把它和“極簡”畫上等號。


也許國內至今對於斷舍離仍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在抵制和崇拜間徘徊,不過日本年輕人已經迷戀瘋了。


普通的勺子可以用來調料,計量勺就扔了;大碗可以用來洗菜,洗菜盆就扔了;兩條毛巾可以替代浴巾,浴巾就扔了。


佔空間的沙發會讓房間變小,扔了;老公送的第一個生日禮物,完全沒用過,扔了;最後甚至連不經常帶的結婚對戒也扔了。


最後家裡真的空無一物。


上述情節出自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諷刺了日本一些年輕人對於“斷舍離”的過度扭曲解讀。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女主完全迷失在了虛擬的追求上,她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只能感覺到空虛和痛苦。


她扔掉了煙火氣生活的快樂,扔掉了追求的簡約風,從“性冷淡風”變成了“性冷淡”。


比起過度解讀,刻意模仿更加幼稚。


去年,上海浦東出現了一家“性冷淡風幼兒園”,一時間引起熱議。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超低飽和度的黑白灰,毫無生氣的藍和黃,讓家長們痛斥這不過是一間廠房。


想象一下,孩子們從隔壁的整齊小區中走出,看了看背後的“鋼鐵森林”,又走進了另一個“工業廠房”,日復一日,他們做夢都是後現代主義的憂傷。


東施效顰, 最尷尬的就是對比,我們來看看這家幼兒園的參考原型,日本熊本縣的Dai-ichiYochien幼兒園: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別的不說,單單這原木和純白的搭配,就夠國內這個設計師學到孩子們畢業。


“簡約而不簡單”是現在很多品牌的口號,可惜,很多品牌僅僅做到了簡單。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圖標可以換色,內部必須相同


“你的XXX不錯,可惜下一秒就是我的了”,這種很方便的思想價值觀在國內也非一天兩天,性冷淡風只不過恰巧被推到了這些年審美的缺口之上。


於是,cutipol goa的刀叉才是早餐的標配,莫蘭迪色才是藝術的根基,無腦黑白灰才是有品的成年人...想把人生過出高級感,最終活成了別人的翻版。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顏色本無好壞,線條也無對錯,一切的差距都來自有沒有彰顯真實的自我。


憑什麼叫高級臉


這幾年,和“性冷淡風”一樣變成模板的,還有“網紅臉”。


半年前,有人跟我說倪妮是高級臉。我問她,那什麼是低級臉,她隨口說了一句,就那些網紅臉唄。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截圖選髮型


大歐雙、高翹鼻、圓潤的額頭、飽滿的蘋果肌、半永久的一字眉……這些流水化的印象讓不懂醫美的人本能地對於整個醫美行業嗤之以鼻。


一邊說抄就抄,另一邊說審美疲勞就審美疲勞,如今有些人的三觀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能把臉都劃分三六九等的人,是有多害怕沒有標籤的身份?


他們也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受到什麼人的審美薰陶。


木心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但如今,很多“知識”甚至會成為審美的阻力。


舉個例子,一說到整容,有個標題絕對是營銷號的愛,“在沒有整容,沒有PS的80年代,這些香港女星才是真的美”。要說80年代香港女星美,我服,但要說80年代沒有整容,鬧呢?


別說80年代的香港整容業正值黃金期,甚至早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明星都已經開始靠整容上熱搜玩炒作了。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當年紅的發紫的女星白楊和男星白雲都公開承認整容,並把照片放進了廣告裡


這些基本常識都一無所知的“媒體”,舉著“天然”的大旗,一邊抵制醫美,一邊靠接著各種“美容合作”賺錢。


“網紅臉”和“高級臉”的對立,正如“俗世”與“性冷淡風”之間的矛盾,建起審美界的新型鄙視鏈。


多元不一定美,但美一定要多元,審美本來就是很主觀的事兒,所有人都有發言權。


而這一切鄙視的源泉,無外乎一個觀點:我對待審美有意見,你對待審美很隨便。


一些人也確實缺乏對美的理解,乾脆做一張別人的臉: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大家還記得這個把自己整成范冰冰的女孩吧


這稱不上追求美,這隻算COSPLAY。如果靠著這種行為得到了什麼,也多半會招黑。


女人變美是為了取悅自己,別把臉當成工具。變美也不是換成別人的臉,而是發現自己的特點。


你可以是花400萬去打造完美的吳曉辰: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也可以是157cm200斤,但活出自信的渡邊直美: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只要你能夠因此變得自信,那有何不可?


接受真實的自己,才會發現你想要的美,到時候無論多醜多禿的頭,多濃多狂的妝,你都能活出自己的囂張。


而一味的套模板,只會讓你迷失在鄙視與被鄙視的輪迴裡,填滿尷尬與不適的回憶。


灰姑娘恰恰塞進水晶鞋的腳是恰到好處的完美,兩個姐姐割掉腳塞進去則是強扭的瓜,永遠都不會甜。


該不該diss朋友圈裡的“性冷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