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好像很多都采用发射药包与弹头分离的方式,而我国采用弹筒弹头一体,为什么?

中原烈火


发射药筒是有重量的,小口径不太明显,大口径这个矛盾很突出。

九十年代前,我们的大炮都是有发射药筒的,小口径是定装药,在工厂装配好的。大中口径是弹筒分离的,打开包装箱,拧开弹丸防潮塞,装上引信,设定好引信触发方式后将弹丸推入炮堂,取出药筒,按标准装药、减装药、强装药来增减药包,除了按发射距离计算装药方式外,还要看弹丸上的标识来参考。弹丸上有+、—、+-、标识,表示弹重,甚至有的弹丸会有几个+或-。讲药筒推入炮堂后就可以发射了。

现在大口径如155榴弹,已经不需要发射药筒了,就是所谓的模块化装药,炮堂推入弹丸后再直接放入模块化的药包就可以了。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极大地减轻了后勤保障压力,弹药成本也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发射药的防潮、保质期、安全存放的要求比过去的成本高了。

大家说美国的大炮都是用模块化装药,那是人家的理念跟我们不同,他的理念是:炮弹生产出来就是用来打仗滴,每年全世界到处大炮,到处卖弹药,他不发愁过期的问题。

我们的炮弹生产出来是用来储备的,是用来演习的,首先考虑的就是过期的问题了。


大灰狼yyj


药包和弹头分离的叫分装弹,药包和弹头一体叫整装弹。认为我国采用弹头弹筒一体的炮弹完全是一种误解。其实我国的大口径火炮也都是分装弹的,之所以给你一种弹头和弹筒一体的印象,是因为我们的炮弹药筒一般是黄铜药筒,所以才会误认为炮弹是整装弹。

叙利亚战场上的中国制造155mm炮弹,可以看到把弹丸和药筒合起来很像一枚整体式的炮弹,这恐怕就是大家认为中国使用整装弹的原因


西方的榴弹炮装药一般是这种一节一节的全可燃药包

实际上目前我国只有122mm以下口径的火炮才在用整装弹,比如100mm、105mm突击炮,100mm防空炮等等,这些炮弹重量不大,完全可以使用定装弹药。

02式100mm轮式突击炮内部,装的是100mm杀爆榴弹,可见是定装弹形式

中间和下方的分别是100mm和105mm轮突用的APFSDS整装弹

在大口径榴弹炮领域,从152mm榴弹炮开始我国就已经在用分装弹了。下图为国产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所使用的152mm炮弹,采用分装弹,发射药装在黄铜药筒里。这种装药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最新式的PLZ05式自行榴弹炮上仍然采用。

83式自行榴弹炮的弹药

PLZ05式炮塔内部自动装弹的过程,装弹机要先把弹头推进火炮,这就是典型的分装弹模式


大口径火炮已经不可能采用整装弹的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重量问题的限制,这个规律在我国仍然适用。像152mm,155mm榴弹炮的弹头都达到了45kg左右的重量,长度就有800mm左右,一个人抱着都已经很吃力了,这要再加上十几kg的药包。。。那就是一枚一米多长60多kg的炮弹,这人抱起来还得推到炮膛里,不得吐血了?

别说我国没有黑叔叔人肉装弹机,就算有,他也不能连药筒带弹头一起装填啊


目前现役的PLZ05式155mm自行榴弹炮,PLZ07式122mm自行榴弹炮以及各种卡车炮和牵引式火炮,其实都以分装弹为主。只不过这种带药筒的分装弹比起发射药柱,无法实现模块化装药,这一点不够灵活。不过其实我国早就掌握了可燃药筒和模块化装药技术。早在203mm榴弹炮上我们就尝试过全可燃药筒技术,这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了。目前我国外贸的PLZ45自行榴弹炮也是不使用黄铜药筒的模块化装药,足以说明分装弹对我国完全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还是装备选型上的取舍。

我国开发的203mm炮弹就采用了全可燃药筒

PLZ45就采用模块化装药的方式,在国际市场非常受欢迎


纸上的宣仔


并不是说土鳖只用定装弹,分装弹用的还是很多的。

比如125mm坦克炮的二期弹,都是分装的。

更早一些的一期弹也是分装的。

99A这个我觉得真的很明显了,就是俄式轮盘装弹机+分装弹。

陆军的PLZ-45自行火炮也不是定装弹,这个还比较复杂干脆叫模块化弹药系统。

VT-4,也是采用的分装弹系统。

至于这个整装弹,这个是国产的100mm线膛炮用的弹,人工装弹的。国产105mm线膛炮,也就是59D上面那个用的也是定装弹。

我国的主战坦克自动装弹机走的是俄式轮盘装弹机的路线,原理上就不支持定装弹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自行火炮方面,采用分装的设计主要是方便多发炮弹同时落地的要求。

要满足这个要求,就必须通过不同的发射药剂量,让多发炮弹拥有不同的初速,配合各自不同的弹道最终在同一时间落地。

而采用定装弹的PLZ-07 122mm自行榴弹炮最多就只能通过2个弹道的方式支持两发炮弹同时落地。


战斗机解说家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世界上大口径火炮(包括火力压制的火箭弹)都是弹头弹筒是一体的,而小口径的火炮(榴弹炮不包括掷弹筒)大都采用弹筒和弹头分开。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炮弹的构造!

弹筒内有大量的火药,这是决定炮弹射程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弹头,弹头一般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让炮弹拥有很强的杀伤力。引信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一下弹筒和弹头一体和不一体的分别:

1、分开式。弹头和弹头一体是应用最早技术最成熟的军事武器,小到子弹大到发型火炮困采用非一体体式的。优点:这种分开的相对比较安全,在运输和制作都是可以大批量进行的,而且对数字化要求不高,发出去就行了,一般用在炮火覆盖,火力压制,缺点:火力射程近,装填浪费时间,开打之前需要人员进行组装。

2、一体式。一体式火炮应用还不算广泛,但技术大多国家都能研发出来,我国采用这种炮弹可能也是前期试用,优点:一体式的可以进行快速打击,快速装填,射程要远一些一般一体式的弹体比较长,火药量大,缺点:运输和使用时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这种弹药运输需要相应的保障车辆,比较麻烦。

目前我国采用这种炮弹说明我国军事装备保障系统有新的提高,而且作战需求应该有新的变化。





小缘观世界


装弹和定装弹主要的区别在于定装弹是将弹丸和发射药筒合二为一组合成一个整体,可以一次性装填发射,分装弹则是两者分离,装填弹药时也是先装弹丸,后装药筒。从整个世界军事流派来看,我国火炮装备更多的采用分装弹,而西方各国则倾向于定装弹。出人意料的是,这居然和东西方士兵体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155毫米炮弹弹丸,重量40公斤以上,举炮弹是炮兵日常科目之一!)

定装弹因为发射药集成的原因,一般都比同口径的分装弹要重,因此想要驾驭好定装弹,没有一副好体格是万万不能的。西方因为饮食中摄入蛋白质和脂肪较多,普遍体格较为强壮,因此在搬运弹药时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所以更偏向于定装弹,而东方因为更偏爱吃素,士兵虽然长途行军的耐力更好,但是肌肉发达程度不如西方士兵,力气相对也更小,因此更愿意使用分装弹。

(86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弹丸和金属发射药筒)

然而一切都有一个上限,在口径超过一定程度后,即使壮如牦牛也只能开始使用分装弹,这个口径分水岭就是150毫米。超过150毫米的火炮弹丸重量通常达到50公斤左右,如果再加上20公斤左右的发射药包,总重将会达到70公斤以上,即使强壮如黑人,依旧很难搬动如此之重的弹药,所以在大口径榴弹炮的弹药选择方面,东西方都不约而同的倾向于分装弹,只不过我国一般是可回收的金属发射药筒,而西方则多使用一次性的全燃纸包或者纺布发射药包。

(金属发射药筒及其内部发射药包)

分装弹之所以在大口径榴弹炮中占据主流,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分装弹本身的优势。分装弹因为可以通过调整发射药的重量来增加或者缩短射程,因此不仅节约弹药消耗,而且在射程覆盖上能够灵活搭配。而定转弹因为生产出来就是固定死的,想要射击更远或者更近的目标只能通过调整火炮射角来实现,在关键的最远射程上明显不及使用全号强化装药的分装弹。

(美军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装填弹丸)

(美军M198型155毫米榴弹炮装填全燃发射药包)

关于定装弹和分装弹东西方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坦克炮,坦克炮大多采用120和125毫米口径,而这个口径恰恰是比较尴尬的存在。这个口径的炮弹通常在30公斤左右,发射药重量在10公斤左右,加起来重量约为40公斤,东方士兵处于能够搬动,但是却很难持续搬动的进退两难的处境,而坦克炮又比较注重射速,因此就偏好使用自动装弹机进行分装弹自动装填。

(豹1坦克的105毫米炮弹,绝对比你想象中要大!)

而西方士兵特别是强壮的黑人装弹手,运用其天天吃炸鸡和牛肉汉堡练就的麒麟臂,由于省却了繁琐的发射药包装填环节,爆发射速甚至能达到10发以上,而这与自动装弹机已经不相上下,妥妥的人力自动装弹机,这也是西方三代坦克至今仍然不肯大规模推广自动装弹机的原因,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装自动装弹机的空间省出来装个车长豪华座椅,美滋滋!打仗就是需要仪式感!

(美军M1A2坦克黑人装弹手的这一波操作)

当然了,坦克炮使用定装弹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高穿甲弹的长径比,主流的坦克穿甲弹都是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弹芯就是一根细长的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钢针,理论上弹芯长度越大,穿甲能力也就越强。

(尾稳脱壳穿甲弹)

理论上使用定装弹可以将弹芯穿入发射药内,因此长度就更大,而分装弹因为不具备这样的先天优势,而且受制于自动装弹机的尺寸,弹芯相对也就更短,穿甲能力上就有差距。不过目前大国已经通过技术优势弥补了分装弹这一劣势,最新的钨合金尾稳穿甲弹穿甲深度达到1000毫米以上,足以比肩甚至超越美军最新型号贫铀穿甲弹,由此看来分装弹加自动装弹机才是未来坦克炮发展的趋势,黑人装弹手肌肉再强,能比得上烧油的机器?大国早已将这一技术趋势看得清清楚楚!





共和国程局


火炮的炮弹分成两种,一种是定装弹,一种是分装弹。一般来说,大口径榴弹炮都是采用分装,就是弹丸和发射药不是在一起的,象中国和俄国的分装弹都是有一个金属的药筒,发射药是放在这个药筒里边的,西方国家一般是没有这个药筒,发射药是在装填完弹丸以后直接把药包放进去,然后安装起爆管。



美军的105榴弹炮的炮弹,再重一点人就抱不动了。




大口径炮弹在使用以前,都是要把弹丸引信安装起来再装填使用。

定装弹由于是装填只有一个动作,所以射速快,不过对于炮弹的重量还是有一定要求,不然的话装填手弄不动,象155/152这个级别的炮弹普遍都在40-50公斤,如果采取定装炮弹可真的是装填手的噩梦。



中国的155榴弹炮使用的炮弹,右边的就是模块化药包,现在这种模块化药包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这是一战时期的大口径炮弹,真的不是人力可以搬动的了。

而且象大口径榴弹炮,通常是要根据目标的不同而调整药包的多少,定装炮弹调整起来了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况且现在的地面压制火炮,自动装填还只是在自行火炮中才能使用,一般的牵引火炮用的还不多,还是采用人工装填的时候多。如果是一个整装的炮弹,装填手可真的抱不动。

中国现在的火炮体系受苏联的影响比较大,苏俄火炮中习惯使用弹筒这一点中国也是继承了下来,使用弹筒有个好处,就是发射药在弹筒的保护下不容易受到污染,并且对于炮栓的密封性能要求相对低一点,而且容易使用自动装填,那个软塌塌的药包很容易就被弄破了。

不过,有好处就要有坏处。药筒的缺点是一个浪费大量的金属,别看这个药筒,原来都是要用黄铜制造,而中国本身是缺乏铜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实验成功用钢来制造药筒,这个还是得了一个国家级的奖。



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最后的进攻在苏军的炮火下被打垮这个片段中,苏军的152榴弹炮在开火中,苏军的炮兵里边,专门有一个人用棍子把退下来弹筒挑走。

还有就是在射击完以后,空的弹筒堆积阵地,还要有专人清理,否则影响战术动作。


红色手电筒


兔哥回答;首先我国的火炮并非都采取弹头与发射药筒有体的形式。炮弹的弹头与发射药筒一体的被称为定装弹药,而与弹头分离的属于分装弹药。采取那种形式取决于火炮的口径,火炮弹药的装填需要人工搬运,这就必须要考虑到人的能力,如果火炮口径过大,采用整体装药的炮弹重量就很重,人员装填就会困难,所以,分装弹药就发明出来。分装弹药的好处,一是可以减轻重量,方便搬运装填。二是可以方便调整发射药的装药量,适应不同的射程要求,增大射击距离的覆盖跨度。


火炮的射程和发射药的装药量有很大的关系,火炮本身炮管角度的最大射程角是45°,此时的火炮射程最大。定装药炮弹到这个角度也就到了火炮最大射程的极限了,不能在远了。分装弹药则不同,可以利用加大装药量来进一步提高射程,或是减小射程。当然最大的膛压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严格的限制,否则就会炸膛了。但分装炮弹可通过调整药包的数量来实现更远的射程,或是最小打击距离,这是分装炮弹的一个优点。

分装炮弹通常都是大口径的火炮,我国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采取的就是分装炮弹,并且还采取了自动装弹机。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也是分装炮弹,155毫米自行火炮更是分装炮弹。早期的152毫米加浓榴弹炮,130毫米加浓炮都是分装炮弹。采用药包调整膛压也是一个发展,早期130加浓炮和152榴弹炮虽然是分装,但并不采用药包,而是发射药柱,它的发射药像是杂面的面条,褐色的,通过调整发射药的数量根数来调整膛压,这样也就调整了火炮的射程。
后来就是药包了,这样更方便,而且是有多种药包,火炮通常分全装药,也是最大发射药量,减装


药,药包的调整目的是为了增加火炮对不同距离的打击能力。130毫米加浓炮的射程,精度远高于152毫米加榴炮,为什么被淘汰,一是膛压高,炮管寿命低,二是弹道直,对不同距离的目标打击范围小,而152加榴炮虽然射程近,初速低,但寿命长,而且同过调整药包用量,能够覆盖的距离由近至远比130要跨度大很多。

所以,我们的火炮的炮弹只有口径小的,比如早期的85㎜炮,57㎜,37㎜高炮的炮弹和部分的105㎜炮弹是定装,其它的大部分都是分装的。并不存在都采用定装炮弹的说法。有些炮射导弹,为了保证发射时对导弹的保护采用定装形式,而且多数是这样。炮射导弹不需要很多发射药,只要能把导弹推送出炮口即可,所以导弹都采取深入发射药筒的方式,有的则是很少的发射药包就行了,因此,炮射导弹有采用定装形式的。





兔哥42928


所谓分装弹和定装弹,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射药筒与杀伤弹丸是否归为一体,这二者虽然各有千秋,但是承袭苏系衣钵的我军实际上从建国以来就在某些型号的火炮上独爱分装弹,对定装弹嗤之以鼻,而反观美系装备国家就更青睐定装弹,分装弹在小口径火炮中几乎难得一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苏系之间的区别呢?
(我军152毫米分装弹)

对于小口径火炮而言,不管是哪种流派,大多数都是使用定装弹,因为射程有限,利用火炮射角可以比较灵活调整打击距离,附加多余药包并没有多大意义,小口径火炮的炮膛承压能力也非常有限,使用强装药还容易发生炸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口径火炮重量小,即使将发射药包和弹丸装在一起也没多重,一个普通士兵完全能够搬动,完全不影响战斗。


(小口径定装弹,其实就是放大版子弹而已)

而对于大口径的身管火炮而言,东西方都是偏向于分装弹,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重量太大,以美军普遍使用的M107系列155毫米炮弹为例,其弹丸质量43千克,标准装药约7千克,如果两者结合成定装弹,总重量将会超过50千克,即使是强壮的黑人大兵也很难搬动。因此从全世界来看,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多采用分装弹也就不足为奇了。
(155毫米炮弹太重,装弹不容易)

除了质量考虑外,分装弹还具备一些其他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药包的数量自由的调整火炮的射程,尤其是使用强化装药后能够比较明显的提高炮弹初速和射程。只不过在药包的使用上,美系使用较多的是全可燃药包,直接用纸或者纺布包住发射药,炮弹发射完毕后,药包全部燃烧成烟,基本不留灰烬。而苏系的金属药包在发射药燃烧完毕后还要进行退壳,弹壳一般回收利用后还可以进行复装。

(先装弹丸,再装药包)

美苏系炮弹区别最大的其实是坦克用尾稳穿甲弹,美英等国坦克多使用120毫米定装弹药,而中俄等国则多采用125毫米分装弹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中俄两国坦克大多安装转盘式自动装弹机,而装弹机受限于坦克内部的狭小体积也做不了太大,因此对于弹药的长度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为了减少炮弹长度,只能被迫采用发射药包和弹丸分离的方式。


第二、采用定装弹装填弹药时,只需要将炮弹一次性推进炮膛就完事,而分装弹却只能先装弹丸,再装发射药,而西方认为坦克的生死主要决定于前十发炮弹,使用定装弹加人工装填持续射速虽然比不上自动装弹机,但是前十发爆发射速绝对不落下风,既然二者不分伯仲,何必使用结构复杂而且可靠性不佳的自动装弹机呢?

第三、稳翼稳定穿甲弹的穿甲深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炮弹长径比,简单点说就是穿甲弹的弹芯越长越有利于穿甲!定装弹因为发射药筒与弹丸一体,可以将弹芯直接深入发射药筒,相比分装弹只有弹丸长度的弹芯而言,更有优势。正是因为同口径下,分装穿甲弹穿深不如定装穿甲弹,因此苏联将坦克主炮口径提高至125毫米,而西方目前还大多停留在120毫米口径。不过我军的最新的99A式坦克已经安装了新型的竖置转盘装弹机,完全能够使用长径比更大的穿甲弹,性能完全不输西方最新产品!
(竖制自动装弹机)


军武吐槽君


大家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了解火炮的定装式弹药和分装式弹药。定装式弹药是指弹丸与发射药筒安装在一起,为一体式的弹药;分装式弹药是指弹丸与发射药筒各为一体的弹药,通常口径在120毫米以下的火炮大多采用定装式弹药,而大口径火炮则使用分装式弹药。大口径火炮采用分装式弹药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弹药过于沉重,弹丸和药筒分开便于装填,比如我军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高爆弹的弹丸重量约为43.5公斤,一名士兵勉强能抱起来塞进炮膛内,如果把12公斤的发射药筒与弹丸安装为定装式,那么一发炮弹的重量就已经超过55公斤,一名根本不能从容搬动;第二个原因是分装式弹药可根据不同打击任务需求调整发射药量,同样以我军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为例,药号分为1号到4号,其中4号药是全药号,表示药筒里装满四个发射药包,当需要火炮进行最大射程打击时就使用全药号,当需要打击近距离目标时根据距离调整药号,将药筒里的四个药包拿掉一个就是3号药,以此类推。下图为我国陆军炮兵士兵正在训练零视线条件下为药筒安装发射药,我军大口径火炮仍然使用传统的黄铜药筒乘装发射药,图中的药筒为152mm牵引榴弹炮的发射药筒。

火炮定装式弹药的运用

定装式弹药主要运用在小口径火炮上,包括高射炮、加榴炮、坦克炮、舰炮、机炮等等。这些火炮的口径一般在120毫米以下,同时对射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使用重量较轻的定装式弹药,比如二战时期德国的88炮(88毫米高射炮),该型火炮既能对空射击,又可用于反坦克,其炮弹重量只有10.2公斤,对空射击时的爆发射速为23发/分钟;还有现在大多数军舰装备的76毫米“奥托·梅莱拉”舰炮,其炮弹重量为仅为7.6公斤,对空射击时的射速高达300发/分钟;机炮和高射炮的射速就更高了,比如我军飞机上普遍装备的双管23mm23-3型航空机炮的射速高达3000发/分钟。小口径火炮的弹药因重量轻,装填不受重量和体积制约,所以使用弹、筒合一的定装式弹药,60mm口径的火炮甚至能够使用弹夹、弹匣、弹链供弹,以提高火炮的射速。下图为美军士兵正在为AC-130空中炮艇补给弹药,士兵手中拿的是机载105mm火炮的定装式炮弹(高爆榴弹)。

火炮分装式弹药的运用

为了提高火炮的威力,人们将火炮口径造得越来越大。大口径的火炮具备对敌输送大威力火力的功能,但是也牺牲火炮的射速,毕竟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实在太重了,根本不具备兼顾射速的条件,比如人类史上最大口径的火炮——口径为800mm的二战德国古斯塔夫巨炮,该炮弹丸重量为7.1吨(穿甲弹),发射药筒重2吨;还有美军密苏里战列舰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其炮弹重量为1225公斤(穿甲弹),使用全药号射击时(6个药包)发射药全重349公斤,这类大口径火炮是无法使用定装式弹药的。即使巨炮时代已经过去,各国军队装备的火炮大都在200毫米以下,但是这些120mm以上的火炮弹丸重量依旧很大,为了便于装填,只能采用分装式弹药。下图为美军炮兵正在装填M777型155mm榴弹炮,美军的155mm榴弹炮的发射药不使用药筒,而是直接使用发射药包,图中士兵向堂内装入四个发射药包,说明他们正在使用4号全药号实施远程炮击。

大口径火炮使用定装式弹药的情况

凡事总有例外,在一些特殊用途的大口径火炮上也会使用定装式弹药,比如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舰炮就是用定装式弹药。“现代”级驱逐舰采用双管130mm70倍径的AK-130作为舰炮,因为舰炮除了对海、对陆打击以外还要兼顾防空任务,所以AK-130舰炮双炮对空射击时的射速达40发/分钟,为了达到这个高射速,该型舰炮使用定装式弹药,炮管上有水冷循环系统,炮塔下面是庞大而复杂的自动供弹系统,整个AK-130舰炮重量为94吨。另外口径为120mm~125mm坦克炮也使用定装式弹药,读者朋友们应该知道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弹芯越长,穿甲能力越强,所以很多坦克炮弹因此恨不得把弹芯从头加到尾,而这种情形,也只有定装弹才能做到,因此欧美派系的120mm坦克炮全部采用定装式弹药;而中俄系的125mm坦克炮却因为使用自动装弹机而不得不采用分装式弹药(定装式弹药太长,无法在自动装弹机上使用)。比如我国最新研发的BTA-4型125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自用型称为125mm三期弹)的长度达1.08米!在2000米的距离上能击穿600mm的均质钢装甲,像这么长的炮弹如果做成定装式的话是绝对不能使用自动装弹机的。下图为正在为96式坦克补给弹药的我军士兵,红圈中那位上等兵扛着一期脱穿弹的弹头,他身后的士官班组扛着发射药筒,弹头和发射药会被安放在坦克弹药舱自动装弹机上。一期脱穿弹2000米的穿甲能力为500mm均质钢装甲。

弹药的定装式和分装式设计是根据装备用途来决定的,国内国外皆无例外。就像文前提到的155mm榴弹炮,全世界的155mm榴弹炮都采用分装式弹药,就连二战时期的日军155mm高射炮同样使用分装式弹药;而120mm口径以下的火炮也是无一例外都采用定装式弹药,就像上面提到的欧美系120mm坦克炮(欧美系坦克不使用自动装弹机),还有我国的105mm反坦克突击炮都是使用定装式炮弹(中俄没有120mm系列身管火炮)。因此定装式和分装式弹药的使用区别并不是国情,而是用途。下图为我军99式和96式主战坦克使用的分装式弹药,中间为三期脱穿弹,两边为破甲弹。


兵器知识谱


热兵器在诞生后的很长时间里,弹药前装、膛管一体,弹头和发射药都是分装的,装填起来很麻烦很慢。为追求射速,研制了定装弹,也就是用易燃的纸或丝绸将弹头和定量的发射药包裹在一起,可以一次填入发射,发射效率显著提高。

在后膛装弹技术发明后,人们开始寻求解决泄气问题提高弹药射程和威力,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铜蛋壳的枪用子弹最早出现。弹壳一体弹药的便携性、可靠性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迅速得到推广和扩展,中小口径火炮也开始使用此类一体弹药。但在大口径火炮的使用上,如152左右口径,人们发现一体弹药体积大重量大,装填不便,所以弹头、弹药筒分装的装填方式出现。而203及以上口径的巨炮,使用弹药筒不光超重而且不经济,还是从闭气技术上解决,如各种巨口径舰炮。

所以现代身管火炮就基本形成了两种闭锁方式,一种是采用药筒发射的楔式炮闩,一种是采用药包发射的螺式炮闩。

因为东西方主要是美苏的作战理论不同,同时还有技术实力的问题,苏系的122、130、152口径火炮使用药筒发射、楔式炮闩,美系的155及以上口径火炮采用药包发射、螺式炮闩。双方122以下口径的火炮及枪械均是一体弹药。

我国军队师从苏联,122、152口径火炮也是弹药分装、药筒发射、楔式炮闩,近年来引进西方大口径火炮先进技术,列装的155口径火炮依然是药筒发射、楔式炮闩,出口版本的改为药包发射、螺式炮闩,同时还具备模块化药包能力。此外我国还掌握了一个绝活,就是焊接药筒技术,国外的大口径火炮药筒是制造麻烦需要一次成型成本高而且打一发废一个,我们是成本低同时还可以多次使用。

现代主战坦克火炮的主流口径是120和125,弹药重了不利于装填,坦克又空间狭小,发射后的弹壳堆积起来也是问题。所以研制出了可燃药筒和半可燃药筒,西方主战坦克主要使用一体化半可燃药筒的弹药,发射后只剩一点弹尾留在坦克里。苏系主战坦克的125口径弹药因为重量过大,分成前部弹头及可燃药筒和后部半可燃药筒两部分组成,发射后所剩弹尾拋出坦克。

还有两种另类火炮的弹药属于药筒和药包兼用,就是迫击炮和无后座力炮。二者都自带药筒可用于标准射程发射,又可以通过增减药包调整射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