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斑馬在古代沒有被馴化,在近代歐洲人嘗試馴化斑馬,但都失敗了。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的選育,才能將野生動物變成家禽家畜。開始馴化野生動物的地區,就是最早誕生文明的地區,而斑馬生存的非洲大陸文明歷程非常緩慢。除了北非璀璨的古埃及文明之外,撒哈拉以南的地區很少有發展程度很高的古代文明,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不需要家畜,也不需要戰馬,所以古代非洲土著一直沒有馴化斑馬。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馬在亞歐草原被早期的遊牧部落馴化,時間約在6000年前,最早的馬匹馴養遺址於烏克蘭草原發現。家馬的祖先是歐洲野馬,又稱泰班野馬,曾經廣泛分佈於亞歐大陸中西部的溫帶草原上。1876年最後一匹野生的歐洲野馬在烏克蘭死亡,1909年最後一匹純種的歐洲野馬在俄羅斯動物園裡死亡。

後來有人嘗試復活歐洲野馬,培育出一些外貌與歐洲野馬非常相似的馬種,比如海克馬和柯尼克波蘭小馬,但也都似是而非。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歐洲野馬雖然消失了,但它的馴化種,也就家馬,卻被譽為“對人類貢獻最大的家畜”,馬在古代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沒有馬人類的文明進程將會變得非常緩慢,馬已經成為無比重要的文明象徵。

斑馬和經過人類長期選育的家馬比起來,並沒有多大的優勢。

斑馬體型

馬屬於奇蹄目,奇蹄目現存僅三科——馬科、犀科、貘科,物種共17種,其中馬科有8種。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野生馬科分佈圖

分別為普通斑馬、山斑馬、細紋斑馬、非洲野驢(家驢的祖先)、亞洲野驢、藏野驢、普氏野馬、家馬前三種就是我們常說的斑馬,這三種斑馬身上的花紋有極大的差別,體型也有差別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普通斑馬,又稱平原斑馬,肩高1.27-1.4米,體重175-320公斤。是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斑馬,分佈在東非和南非,約有50萬匹。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山斑馬,肩高1.2-1.5米,體重240-380公斤。分佈在非洲南部,野生數量2.5-3萬匹。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細紋斑馬,是最大的斑馬,肩高1.4-1.6米,體重350-450公斤。分佈在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數量僅存2500匹。

斑馬的肩高範圍在1.2-1.6米,體重175-450公斤。對比一下一些古老的家馬品種。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可以看出,斑馬和大多數家馬體型相似,所以有人說“斑馬比家馬小”是不對的。斑馬的速度可達70公里/時,並不比家馬慢,而且斑馬還有一個家馬比不了的優勢,那就是對采采蠅的抵抗能力很強。

采采蠅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廣泛分佈,是動物錐蟲病和昏睡病的主要傳播者。近代歐洲人進入非洲開拓,他們從歐洲帶來的家畜無法抵禦采采蠅的侵襲,也無法適應非洲的氣候,不管是多麼優質的良馬,進入非洲後都會變得病怏怏的甚至成批死亡。而斑馬作為本土物種,對采采蠅傳播的疾病具有免疫力,於是歐洲人就嘗試馴化斑馬作為坐騎,但隨之也發現斑馬的很多缺陷。

斑馬的性格是馴化的最大阻礙

1871年弗里德里希·塞盧斯來到非洲,他把在非洲的經歷寫成書籍《獵人的徘徊》,在英國極為暢銷,引發了歐洲人馴化非洲動物的狂潮。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1891年德國人海因斯捕捉一匹雄斑馬並騎行兩天。1907年肯尼亞內羅畢的一名醫生羅森多·裡貝羅騎斑馬出診。19世紀中期,喬治·格雷把他在南非的斑馬運到了新西蘭卡瓦烏島用來拉車

在馴化斑馬的眾多嘗試當中,最著名也最成功的就是英國銀行家和政治家,也是古怪的動物學家,第二代羅斯柴爾德男爵——沃爾特·羅斯柴爾德。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他耗費了很多努力,訓練斑馬拉車,最終駕著6匹斑馬拉著的車抵達白金漢宮,以此向人們證實斑馬是可以被馴服的。但這僅僅是馴服,離馴化還差得遠。

羅斯柴爾德也發現兩個問題,令他覺得斑馬不適合騎乘。

首先,斑馬的身軀沒有家馬那麼強健,耐力也差,無法揹負重物長途行走,用來拉車最合適。其次,斑馬桀驁難馴,這是馴化斑馬的最大阻礙。斑馬名為馬,看起來也像馬,但基因上更接近驢,但它的脾氣比驢還差勁。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斑馬是一種群居動物,小的十幾匹,多的數百匹,群體由一匹強壯的雄馬(牡馬)帶領,一群雌性(牝馬)和馬駒跟隨雄馬,雌馬也有等級,最強勢的走在前面,弱勢的走在後面,馬駒的地位和母親的地位保持一致。遇到危險時,領頭的雄馬會站出來保護群體。雄馬相互之間打鬥時除了踢踹之外,還會用嘴相互啃咬。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斑馬也會使用後腿踢踹食肉動物,斑馬可以將兩條後腿並排,奮力抬起給後方追擊的食肉動物重重一擊,能夠給食肉動物頭部造成重傷,也能踢碎下顎使其無法進食而餓死。

從已有記錄來看,斑馬踢死過母獅和獵豹,踢傷過雄獅,甚至還用嘴咬過獅子和斑鬣狗。斑馬對待同類更狠,成年雄斑馬會殺死非親生的斑馬幼崽,將它踢死或者咬住頭部按到水裡淹死。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在上世紀80年代津巴布韋,一群斑馬被捕獲,其中16匹斑馬被裝上一輛卡車運走,抵達目的地時人們驚訝的發現,居然只有一匹存活,其他的都在相互踩踏中死亡,這是因為斑馬很容易受驚,而且恐懼情緒還會在群體裡蔓延,一匹斑馬受驚後,一群斑馬都會躁動起來。

在1970-1980年代,津巴布韋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管理局就嘗試馴化斑馬作為畜力,但最終項目被擱置,因為想要馴化斑馬就要快速磨滅它暴躁的脾氣,要達成這個目的所作出的行為無異於虐待。

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斑馬是一種群居的食草動物,存在馴化的基礎,但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一代代選育,最終將動物的繁育過程完全掌控在人類手裡,並根據人類的需要而創造出不同的品種。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名少女謝伊·英曼就購買了一匹斑馬,並訓練用來騎乘。她耐著性子使用各種溫柔的方式讓斑馬變得服服帖帖,說明斑馬這種動物或許“吃軟不吃硬”,也可能她買下的這匹斑馬脾氣好些。

所以馴化斑馬需要耐心。

每匹斑馬性格不同,我們就抓住一大群斑馬,從中挑選出脾氣比較溫順的個體,讓它們繁衍下一代,再從下一代中再次挑選溫順的個體,這樣幾代下去,就能逐漸改善斑馬的壞脾氣。如果要培育大個的斑馬,那就挑選強壯的個體,但強壯的斑馬和溫順的斑馬可能不是同一批,這倒有點麻煩,不過只要多挑選幾代,就能解決。

斑馬為什麼沒有成為家畜?斑馬可以被馴化嗎?

近代那些人太過急功近利,因此功敗垂成,但他們是明智的,沒有將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費在選育斑馬上,因為這是毫無意義的。即使馴化了斑馬,其作用也比不上選育了幾千年的家馬。

如果斑馬生活在亞歐大陸,說不定在幾千年前就被人類馴化了。

總結一下人類沒有馴化斑馬的原因。

1、斑馬主要分佈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裡文明起步晚,發展緩慢,沒有馴化斑馬的需求。

2、斑馬脾氣暴躁,馴化成本高,在近代人們曾做出嘗試但都失敗了。

3、馴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近代想要馴化斑馬已經來不及了,而且沒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