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陆续开学,马上就要二模考试了,模考意味着什么?一定要重视

近期,各省市已经陆续公布高三开学时间,开学后,高三生立马面临的就是“二模考试”,一般二模块都安排在

4月份,这个阶段考生开始变得比较浮躁,很多考生出现厌学情绪,对高考又期盼又害怕,甚至有“高考怎么还那么久,赶紧考完算了”的想法。所以,二模考试也有一个潜在目的,就是帮助考生降温,给各位浇一盆冷水。因此二模考试相对比较难,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由于二模考试距离高考较近,也是为了让考生适应高考进行的考试,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所以,要重视成绩,为最后的高考和填报志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查看不足 针对复习

通过对模考试卷的分析,你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有针对性的复习。模考后第一时间翻看试卷,回想做题时你的想法和解题思路,是否存在知识点掌握不牢的情况。很多情况下,你在复习知识点时,看似掌握了,实际上只了解到了皮毛,并未真正掌握,因此到考试做题时才会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翻看试卷的过程中,你或许还会发现,有些题是你会做的,但是为什么当时没做出来呢?其实这就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并不熟练,或者并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这时你就需要找出相关知识点过一遍,再练习相关的试题,有针对性的刷题,将此类解题技巧能够熟练掌握为止。另外还需要将此类试题记录到错题本中,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想法标注清楚,在考试前翻看一遍,可以加深你对此类题型的印象。


所以通过模考发现错误或者没有解题思路的试题也是件好事,通过这些题可以反射出你的知识漏洞,从而让你更有针对性的复习知识点和练习相关习题,以达到夯实基础的效果。

重视模考后的总结 善用错题本

模考后的总结是决定你成绩提升快慢的重要因素。比如选择题,虽不如大题那般难,但除了正确答案外的三个选项都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你对知识点是否足够的熟悉,从做选择题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如果做题时经常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不定,不知道哪项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就能说明你这块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透彻。模考结束后,仍需拿起课本,填补知识漏洞。

至于错题本,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通过分析错题,总结出自己做错的原因,是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还是概念理解不够全面,是因为公式混淆,还是因为解题能力欠缺,审题出现偏差,解题步骤不够规范,计算马虎等问题。

当然不是记录了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你时常翻看,温故知新,这样你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水平才能不断精进。

熟悉考试流程

调整考试心态

虽然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久经考场了,但毕竟高考是会决定命运的一场考试,因此想到还是会惊慌失措,手心冒汗。而模考也是为了让你体验高考,找到应试感觉,学着合理安排自己的考试时间。遇到难题一时找不到解题切入点,及时跳出做其他试题,在确保正确率的情况下,提高解题速度,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拿最多的分数。

决定你高考成绩的除了自身的实力外,同样重要的是心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良好的心态可以激发出你的潜能,虽不能说可以保证你能够在考场上超常发挥,但起码是不会让你因为紧张而导致平时会做的题失分!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次竞争,其实到最后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管你的成绩处于哪个水平,即时模考成绩比你平时测试的水平还要低,也只能说明你某些知识点还不够熟练,不要怕做错,错是好事,高考前错的每一道题对你可能都是个帮助,早发现早解决,没到考完那一刻,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