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流亡海外,拿巨資購買一島命名為“康有為”,現狀如何?

寧玉新


康有為是清朝末期變法維新運動的主要領袖之一,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主要人物。

康有為早年接觸到西方文化,然後組織了一批人聯名發起了公車上書,請求變法。隨後組織了戊戌變法,但是失敗,逃亡日本。


康有為不是一個徹底的資產階級改革派,擁護保皇制,他支持的革命不是徹底的革命。

於是在逃亡日本期間謊稱自己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了一批保皇黨,鼓吹希望繼續清朝的統治,反對資產階級革命。


康有為人品是有問題的,在戊戌變法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組織變法維新,他卻進入天津,時刻準備離開大陸逃離清政府的統治區域,以備戊戌運動之失敗所導致的最壞結果。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康有為背叛了革命同胞,捨棄革命同胞於不顧,捨棄革命成果於不顧,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領袖。

在革命失敗後流亡海外期間,謊稱自己受到皇命,在外組織保皇黨,隱瞞國內真實情況用以套取國外華僑的金錢。

但是在康有為拿到了錢之後就一直在國外揮霍,華僑支持康有為做革命的錢全都被康有為收入囊中。並且康有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不停的來回跑動鼓吹保皇黨,實際的目的也許只是騙取華人的錢財。當康有為擁有了鉅額資金之後,來到了瑞典,發現一個島嶼風景優美,於是斥鉅款買下,在島上建造了中國式的建築。

但是在康有為離開此時之後,便再也沒有回去過,於是該島被瑞典收回。



康有為島被瑞典政府收回後,便拆掉了島上的中國園林,建造了西式的歐洲建築。

然後瑞典政府在這裡面建造了許多的房屋別墅供富人居住,從前因為一家飯店被燒燬,於是現在這座島改名叫做飯店島。

此地風景優美,適合居住,現在這個島仍然很受歡迎。


小司馬遷論史


“康有為島”的由來及現狀

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康有為逃亡國外,於1904年,來到北歐的瑞典,立刻被這裡的風情所吸引。康有為在遊記中寫道:“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據史記載,康有為買此島花費2.8萬克朗,又花了7999克朗進行奢華裝修。當年的瑞典報紙這樣描述“房屋雖非廣大,但約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傢俱及裝飾極其豪華,似乎頗為富裕。”

結合當時的世界經濟水平,有人統計,當年康有為買島費用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億美金,這是個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

這所小島被當地華裔稱為“康有為島”,它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東南15公里處的富人區海濱小鎮沙丘巴登(鹽湖浴場的意思)。



康有為在這島上建造了房子後,詩意盎然地將它命名為北海草堂。據記載,康有為是第三個登上瑞典國土的華人,他一到來,就這麼一個大手筆,著實讓當地人大吃一驚。

康有為雖說是買了此島,估計是“租”的形式,因為這所島沒有能傳給他的後代。現在,島的所有權早就屬於瑞典政府了。




康有為……

康有為,既受到傳統文化薰陶,又接受西方立憲思想,自以為找到救世良方,但他沒有看封建體制根深蒂固的弊端,更沒有看清時局的複雜。

那時的晚清已經病人膏肓,不是你康有為改良就能改變的。他既想革命,又想保皇。

康有為也是一個空想家,他在《大同書》裡構思的社會是,無私產,無階級,人人相敬,世界可以是人人平等的人間天堂。

康有為是一個一本正經忽悠全世界的人,他拼命推行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妻妾成群。但凡遇見了自己喜歡的姑娘,想盡辦法也要將這位女子娶回家,因此在康有為離世之前,身邊總共陪伴了六位佳人。1917年的時候,康有為已經62歲時, 娶了一個年僅19歲的姑娘,後來他為姑娘取名張光!

康有為早期被後人認為的先進思想是,聯合一些讀書人“公車上書”,後來影響光緒帝企圖推行維新變法------即著名的“戊戌變法”。對於“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史上褒貶不一,每個人心中也自有定論,這裡我不想做討論。

但“戊戌變法”被老慈禧打壓胎死腹中後,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但康有為在老慈禧下手前,卻成功逃到了香港。此後,康有為的流亡之路可謂逍遙自在,說神仙遊也差不多。有人統計,自1898年他離開,到1913年12月1日回國,期間他足跡遍佈31個國家,60萬公里行程。妻妾成群、兒女滿堂、富甲天下。世界上很多地方有他的房產,而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在瑞典買了一個島----“康有為島”。

康有為的大量錢財從哪裡來的呢?

支撐康有為奢侈愜意生活需要大筆的資金,一個流王海外的“落魄”之人,錢從哪裡來呢?康有為很“聰明”,可謂“生財有道”。

據說,康有為的最初財富來源於一個大謊言,就是所謂的“衣帶詔”。此“衣帶詔”是光緒帝寫給““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的,上面有“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等語。後來康有為說,是他受此“衣帶詔”。他以為詔書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無對證。但想不到的是,楊銳被殺後,他的兒子楊慶昶趁扶柩回四川,縫到四川舉人黃尚毅的衣領中,帶回老家,後來又拿出來。皇帝的手書,是鐵證,偽造不了。“衣帶詔”之事大白於天下。但是康有為逃到海外後,以“衣帶詔”向世界各地的華人籌款,斂了很多財。


但靠“衣帶詔”籌的款,相比於他奢侈生活所需鉅款只是杯水車薪。他的鉅款主要來自於“保皇會"的會員投資。

康有為在加拿大成立“保救大清皇帝會”,簡稱”保皇會“,在全世界招募會員,會員入費要交會員費。會員費最低為美洲銀一元;並許以子虛烏有的成功後的封爵拜相、開礦權等等,吸引更多人投資。

捐給保皇會的錢越來越多,康有為信誓旦旦地說,這些錢一定用在刀刃上,為大清的江山作出貢獻,為四萬萬之百姓謀福祉。但是在他手中的錢,全部用於開公司,這些公司遍佈世界各地,這些公司的控制權在康有為手中,康有為從未向股東公開過帳目,這些公司實際上成了康有為的私家財產。



康有為的晚年

辛亥革命後,康有為於民國二年(1913年)以母喪歸。康有為去國時是一個進步的維新運動領袖,回國時卻是一個保守的人了。他主張“以孔子為國教,配享天壇”。

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軍閥張勳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然而不久,他們被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打得落花流水。康有為遭通緝,潛逃上海,此後長期隱居茅山。

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在青島,去廣東同鄉家裡作客喝茶,回家後喝了一杯檸檬紅茶,接著肚子劇痛。被診斷為食物中毒,苟延殘喘20多小時,於1927年3月31日去世,據說死時七竅溢血,屍體不僵。

後世部分名人對康有為的評價

安維峻:“惑世誣民,非聖無法”。

章太炎:“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茅海建:“康有為的言論多有誇張自揚之處,須得處處小心”。


我就是竹韻


康有為島還是那個島,房子也還是那一個房子。只不過這個島,他現在既不屬於康有為,也不屬於他的後輩了。


雖然說,當年康有為他是花費了很大的代價才把這一個島納入自己的財產當中,而且還在這裡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養了不少的女人,悠哉悠哉,但是終歸有一天,這座島被他的所屬國家給收了回去。

當然,這個時候康有為已經死了。實際上他康有為買下這座島,其實也不算什麼。雖然說用的是自己的錢,但是實際上也不是自己的錢。


這麼說應該是合適的。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逃往日本之後,實際上應該就是一個乞丐。只是比起那些拿著碗蹲在路邊上的那一些人要高級一些罷了。

他有著自己的名頭,還有著團隊。打著保皇黨名義,在除了大清國以外的地方四處要錢。然後,這一些錢不知道有多少是流入了他自己的口袋。

而大清朝呢?還是亡了,皇帝呢?也就這樣消失了,而且還是徹徹底底的消失。對於康有為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一個諷刺。


一寸三分


1904年,康有為到達了瑞典,在這裡居住了一段時間後,他認為這裡風景秀麗,是最理想的居住地,所以斥巨資在斯德哥爾摩購買了一個小型島嶼。從此之後,這個島嶼也成為了他一生無數次人渣行為的見證之一。



從“逃犯”到“旅遊達人”,康有為完成了齷齪的逆襲

康有為出生於廣東南海,祖上數輩都是地主官僚,因此到了他這一代也以考取功名為使命。

1898年,康有為成為了戊戌變法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在戊戌變法期間,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訪華,這時的康有為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竟然上書清廷,希望付伊藤博文以事權,讓伊藤博文治理中國。

後來在伊藤博文的蠱惑下,康有竟然認為中、日、美、英應該合邦,同時,清廷應該把中國的軍權、財政大權,以及外交權力全部賦予伊藤博文。

這一行為無異於賣國,最終在清廷保守派的反對下,戊戌變法走到了盡頭,慈禧也囚禁了光緒,並且將維新派官員一網打盡。而康有為卻事先知道了風聲,由上海轉道香港逃往了日本。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雖為逃亡,但實際上卻是旅行。在其後16年的生涯中,他四次橫渡太平洋,八次經過印度洋,九次往返大西洋,還曾經到達過人跡罕至的北冰洋,足跡踏遍了歐、亞、美、非在內的30多個國家。

很多人疑問,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家族的所有資產都被清廷抄沒,他是從哪兒弄來這麼多的資金旅遊的呢?

實際上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詐騙,包括他購買島嶼的錢也是詐騙而來。



康有為的詐騙集資以及瘋狂揮霍

逃亡日本後,康有為又去了加拿大,在這裡,康有為成立了保皇會,自任會長。然後成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開始非法集資,詐騙華僑手中的錢財,其手段卑劣類似於我們現代的傳銷。

入會者需“捐美洲銀一圓,以為本公司支用……公司中捐款,無論多少,將來作為五金煤礦股份。凡捐款萬圓以上,可破格給予世爵,子孫襲封。捐五千圓以上者,有欲承辦開礦工商等事者,皆優予權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

入會需要一銀元,捐款就可以封爵,甚至可以世襲。後來據張之洞上奏清廷,康有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至少擁有六十萬洋銀的現金流,每年的電報費用就超過了十萬洋銀。



加拿大成功詐騙後,康有為又把分公司開到了香港、日本、新加坡,但凡有華僑的地方,康有為一個也不放過,為的就是爭取多騙一些華僑。

就這樣,康有為打著愛國、保皇、封官拜爵的幌子詐騙了上百萬銀元,積累下了大量的現銀開始了瘋狂揮霍。

在康有為的揮霍中支出最多的就是旅行和購買古董,以及購買地產了。

旅行費用佔比多是因為娶妾生子太多,每次出遊都屬於親子游。比如43歲時娶了18歲的少女梁隨覺,50歲時娶了17歲的美籍華裔女子何旃理,56歲時娶了16歲的日本女子市岡鶴子。

雖然康有為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卻用實際行動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臉。後來回國之後還在58歲時娶了17歲的廖定徵,61歲時娶了18歲的張光。

除了娶妾,康有為還購買了大量古董,如今的康有為故居中還有大量奇珍異寶。



最後說一下瑞典的島嶼。康有為購買的時候花了2.8萬瑞典克朗,裝修費用花了8千瑞典克朗,一共3.6萬克朗。在這裡住了三年之後,康有為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他揮霍詐騙錢財的罪證之一。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康有為曾經在島上建造的北海草堂早已不見,留下的只是當地華人對“康有為島”的稱呼。似乎這個名字也在告訴人們,當年康有為是如何揮霍詐騙而來的錢財的。


我是越關


常人的印象中,流亡海外的人日子過得是很辛苦的,衣不蔽體、居無定所,而康有為是個特例,不僅奢華無度、而且康有為還在不同的國家娶了4個老婆,62歲的時候還娶了一個18歲的姑娘作妻子,這和康有為本身倡導“一夫一妻制”的理念頗為不合,可謂是打臉的最高境界了。

康有為在瑞典買了一個島,用來當行宮

1904年,逃亡6年的康有為風光無限,周遊列國,用他引以為傲的演講本事,打著“團結海外500萬華人 ”的口號,過著奢華無度的生活。

來到北歐的瑞典,康有為看到這裡風景優美,斥巨資2.8萬克朗買下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的沙丘巴登(意為鹽湖浴場)地區的一座小島,命名為“康有為島”。

並在上面建造了中國式的園林和一座行宮,命名為“北海草堂”,在此夜夜笙歌,度過了三年美好的時光。可是1907年康有為離島之後,便再未回來,康有為島便慢慢的荒廢了。

100多年過去了,瑞典早已收回“康有為島”的所有權,畢竟大清都亡了。但當地華人仍然喜歡叫這個島為“康有為島”,足見康有為的影響力。

康有為作為一個逃亡的人,哪來的錢?

康有為流亡海外之後,自稱是帝師,擁有光緒皇帝的密詔,可以自行分封大臣,卻從未示人。憑藉著西方媒體中對於“清國維新變法”的寥寥記錄,康有為在海外華人界有著不凡的地位。

所以一到加拿大就受到了當地華人的追捧,在加拿大成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建立了“保皇會”,又名中國維新會,意圖聯合海外500萬華人,共同維護清政府的統治,並施行變法維新。可是康有為後來的所作所為似乎並沒有表現“保皇會”的宗旨。

保皇會是個很奇怪的組織,會規中明確規定“只要入會的,捐美洲銀一圓(也有說是兩塊的)”,入會就得交錢,和今天傳銷的性質差不多。

“捐萬元以上的直接授予爵位,子孫可以襲封;捐五千元以上者,破格封爵”;

“能救皇帝的,平民百姓也可以當丞相”……

這樣滑稽卑劣的規定簡直是司馬昭之心,憑藉“衣帶詔”隨意封官斂財,富可敵國。

康有為的納妾之路,一路坦蕩

康有為在開始流亡生活後,起初在日本不受待見,終日戰戰兢兢,被逐出日本,隨後來到加拿大,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春,然後依次又娶了4個老婆。

1、美籍華人何旃理:1907年,流亡第9年,康有為在美國西部演講,有一位16歲的美國華裔女孩何旃(zhān)理在聽眾人群中格外扎眼,精通四國語言,能文能武,比粗通文墨的妻子梁隨覺可差遠了,康有為立刻展開行動,和何旃理(作為三姨太)結婚;

2、日籍少女岡鶴子:1911年,康有為帶著何旃理、梁隨覺來到日本,為懷孕的何旃理找了一個16歲的神戶少女岡鶴子做貼身照顧,結果,沒多久,康有為就和岡鶴子搞到了一起。終於一份厚禮,和岡鶴子結婚;

3、主僕一同娶,中國少女廖定徵:1914年康有為帶著梁隨覺、何旃理、岡鶴子回到中國上海,次年何旃理去世了,康有為大哭焚香祭拜,還請徐悲鴻為妻子畫像。於是為了紀念何旃理,康有為火速迎娶了何旃理的貼身丫頭廖定徵作為第五房太太,可能是愛屋及烏;

4、中國少女張阿翠:1919年62歲的康有為在杭州西湖泛舟,無意發現一個浣紗的女子張阿翠,家境十分貧寒。康有為大喜,迅速提親,娶了18歲的張阿翠,並改名為張方,作為第六房姨太太。此事張阿翠的年紀比康有為的很多兒子都小。

諷刺的是,早期康有為和梁啟超曾作為“一夫一妻制”的發起人,在中國大肆倡導,可自己……。

康有為前半生所經歷的“戊戌變法”讓他名聲大噪,在中國的歷史課本上也一直是“絕對正面”的光輝形象,但是長大後,多瞭解康有為的後半生,發現康有為也是為了追求“名和利”。

在1911年聽聞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康有為撰寫了《救亡論》《共和政體論》,明確反對共和政體,提出“虛君共和”的政治主張。畢竟清朝皇帝是他的後臺,他也是憑藉光緒帝的名號在海外封官斂財的,如果共和了,就沒人當自己小弟了。

無論怎樣,康有為作為百日維新的領導者,在時代的潮流中,逆流而上施行變法,這份情懷值得讚賞,但是其為人便不及他的徒弟譚嗣同了。

史味人生


答:康有為是一個幸福指數非常高的人。

他妻妾成群,生活奢靡,坐擁敵國之富,暢遊全球,閱遍人間春色,實乃一人生贏家。

康有為曾冶有一方大印,上有二十七個字,雲:“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

端的是睥睨天下,顧盼自雄。

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提文鳳女士曾驕傲地對記者說:“康有為是19世紀末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國行世界之路最長的思想者。”

提文鳳這一說法的依據,其實就是把康有為印文裡二十七個字進行詳細解釋,說康在16年間,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遊歷過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臘、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實吧,康有為這些被冠以“考察”、“跨文化對話”等等高大上形容詞的行為,只不過是一個吃吃喝喝的遊山玩水過程。

說到這裡,有人會納悶,康有為只玩樂,不事生產,他所大把大把揮霍的財富是從哪裡來的?

不得不說,康有為生財有道!

1899年7月,康有為利用所謂光緒皇帝給自己的“衣帶詔”,在溫哥華成立了一個保皇會,然後打著“保皇”、“保大清”、“愛國”等旗號,大肆招收會員。

這個會員可不能輕易可以入的,每人需“捐美洲銀一圓,以為本公司支用”方可。

他以皇帝的口吻承諾:“凡捐款萬圓以上,可破格給予世爵,子孫襲封。捐五千圓以上者,有欲承辦開礦工商等事者,皆優予權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駕有功者,布衣可至將相。”

這麼一來,財源滾滾,日進萬金。

據當時兩湖總督張之洞的奏報:康有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擁有至少六十萬洋銀的現金流。

實際上,張之洞的估計是非常保守的。

梁啟超說了,“自乙亥年此會設立以來,至今蒸蒸日上,……儼然一小政府之雛形也。”

所以,說康有為手頭的資產富可敵國,一點兒也不過分。

而且,這些資產,康有為壓根就沒用於“保皇”事業中,全是中飽私囊,海吃海花去了。

花巨資購島,不過是他眾多揮霍行為中的一個小插曲。

來來來,我們來看他的購島和棄島過程吧。

話說,1904年,康有為來到了瑞典,被這景色宜人所吸,頓生流連忘返之感,他在《歐洲十一國遊記》中寫:“瑞典的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既然“欲徙宅居之”,而手上又有海量錢財,那還用猶豫什麼?

康有為沒有一絲絲顧慮,立刻買下了位於斯德哥爾摩東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區的一座小島,並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他在這座小島上修建了一座中式園林,取名為北海草堂。

據廣東省社科院的趙立人研究員考證,康有為買島的花費是2.8萬克朗,建築園林的花費是7999克朗,“傢俱及裝飾極其豪華,似乎頗為富裕。”

不過,康有為僅僅在這兒住了三年,就棄若敝屣一樣,將島和島上的一切園林棄之不要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瀟灑而去。

無怪乎章太炎罵他:“國之將亡是有,老而不死是為。”

康有為既然棄島而去,他的後人又無人來過問,小島在長達近百年內無人居住,當年的園林已經垮塌而不復存在,雜草叢生、蕭條孤寂,那麼,瑞典就理所當然地收回歸國有了。

現在,該島已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搞得還是不錯的。


覃仕勇說史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郊區有一個小島,名叫“康有為島”。康有為島不僅在當地十分出名,而且是世界遊人的必去之地,算得上是一個世界馳名的旅遊勝地!

這個小島又是怎麼和中國大名人康有為扯到一起的呢?


原來此島是1904年康有為在瑞典時買下的,當時康有為買這座島的時候花了2.8萬克朗,又花了8千克朗進行了建築和裝修。

康有為為什麼跑瑞典去了

康有為等人與光緒皇帝共同主張的“百日維新”令慈禧老頑固有種火燒屁股的感覺,於是在1898年9月21日,慈禧老太后宣佈“臨朝聽政”,光緒皇帝開始了為期十年的軟禁生活,戊戌六君子被抓捕並慘遭殺害。

而戊戌變法的帶頭大哥康有為卻在光緒皇帝的提醒下於9月20日悄悄的逃離了北京城,經過吳淞、香港走海路到達日本避難。


康有為在日本期間表示自己是“奉召外出求救”,並列舉了慈禧的數十條罪過,請求日本、英國、美國等國救助,幫助光緒奪回政權。

1899年清政府向日本交涉,要求日本不得收留康有為。於是日本政府給了康有為一些路費,給送走了。

於是康有為開始了他的美洲、歐洲之旅。1904年,康有為來到瑞典以後立即被這裡的景色吸引了。還比較小資的進行了描寫:

“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康有為哪來的錢

要說這3.6萬克朗可不是小數目,放到現在相當於十來億人民幣。那一個在外流亡的人哪來的如此鉅款呢?

康有為確實是一個有頭腦的人,也是個不要臉的人。在各個國家流連途中多次進行公眾演講募捐。慌稱自己奉有光緒皇帝的“衣帶詔”,現在在向世界各地的華人尋求幫助。

不知情的華僑們大多慷慨解囊,畢竟康有為也算是轟動世界的正面人物。然而為了得到更多的錢財用來揮霍,康有為又搞了一個“保救大清皇帝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招收會員。想入會的必須繳納會員費,同時為了鼓勵大家多套銀子,又煞有介事的搞了個許願封官的制度:

“捐萬元以上的直接授予爵位,子孫可以襲封;捐五千元以上者,破格封爵”;“能救皇帝的,平民百姓也可以當丞相”。

活脫脫一個傳銷組織,搞笑的是因為古代通訊不發達,再加上康有為的這張厚臉以及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入會並繳納鉅款的不計其數,大概有錢人都想弄個王爺噹噹。

於是大家以為將要用來解救光緒皇帝,推倒慈禧老頑固,為祖國振興做貢獻的錢全進入了康有為的私人小金庫,利用這些錢他又是辦公司,又是搞收藏,掙了大把大把的銀子供他世界各地遊玩和揮霍。光緒皇帝如果知道自己值這麼多錢估計也含笑九泉了……

康有為島和康有為的結局

康有為在島上僱人建起一座中國式的園林,並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叫“北海草堂”。在上面逍遙快活的過著小資的日子,渾然忘了在北京被軟禁自己號稱要搭救的光緒老鐵。

在小島上住了3年後,康有為終於想起自己貌似還有個什麼會要打理,皇帝老鐵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於是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康有為島。離開後因為又要鼓勵會員交錢,又忙著周遊地球探索物種起源,順便看看北極有沒有可能成為營救光緒的根據地,所以再也沒回來過。

1927年3月29日,康有為去老鄉家做客,喝了一杯檸檬紅茶,沒多久就腹痛難忍,最後七竅流血而死。

時過境遷,康有為島早已被瑞典政府回收,島上的園林建築也在時間的摧殘下損失殆盡。

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前確實為除舊革新,中國圖存做出了一定貢獻;可是在失敗逃亡的日子裡,他的所做所為卻令人不恥。關於他的一生,章太炎先生的評價最為準確:“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以史勵人


那座島自然還在,不過島上早就舊貌無存物是人非,除了當地華人津津樂道之外,幾乎完全就看不出那座島與康有為之間有啥關係。當年康有為購下此島之後,也就住了三年時間然後就離開了,再也沒有回去過,而那以後瑞典就將這座島給收回去了。

雖說當年的康有為是逃亡到海外的,但他過得卻並不差,不僅不差甚至可以說過得還相當好。不同於專心事業不忘初心的梁啟超,更不同於就義的戊戌六君子,康有為離了清土,在海外完全就是瀟灑走一回,在瑞典買島,也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


康有為,在清末也算得上是個風雲人物,尤其在其故鄉廣東,也是地方上響噹噹的名人。康有為從小也是非常聰明,五歲就能背誦上百首詩詞,所以周圍人對其也是寄以厚望。而康有為自己,那也是自負得很,覺得自己將來必然能有大出息,能有大成就。

在學習讀書這方面,康有為也是很有意思,那就是學一樣扔一樣,新學一樣就鄙視舊學。他學習了宋明理學後,就鄙棄漢學家的煩瑣考據,而後來又開始沉迷於西方的各種文化。當時清朝江山風雨飄搖,而東邊的日本在改革以後實力越來越強盛,康有為覺得引入西方文化模仿日本進行改革,才能夠力挽狂瀾。


說來也怪,康有為連年科舉卻連年不中,屢屢落第,這種情況下康有為直接就撂挑子不考了,直接在老家進行講學,宣揚西方文化。康有為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他也得了個“康聖人”的名聲,而甲午戰爭中清廷慘敗,也就牽扯出了後來的公車上書與戊戌變法。

不過只會紙上談兵的一群讀書人,加上個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自然不是慈禧等人對手,變法還沒百日就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黯然收場。

光緒二十四年,光緒帝被幽禁瀛臺,慈禧太后再次垂簾,譚嗣同等人被斬於菜市口,而康有為躲過一劫,匆忙逃到日本。之後清朝交涉不準日本留下康有為,而日本贈送了康有為經費,讓其橫渡太平洋,康有為開始了他的“環球旅行”。


康有為雖然科舉屢屢不中,變法的那一套也多屬於假大空不切實際,不過後來他的經歷證明了,他是個經商奇才,要是在戰國時期,他應該叫做“縱橫家”,靠一張嘴吃遍八方。康有為抵達美洲以後,先後遊歷墨西哥、加拿大等國,謊稱自己有光緒帝的“衣帶詔”成立了“保皇會”,開始了瘋狂聚攏財富的進程。

康有為假稱自己有光緒帝衣帶詔,然後利用海外華人們的熱情畫大餅,以“事情成功以後給予封爵富貴”為誘餌,讓很多人交錢進入保皇會,到了後來就直接明碼標價了,交多少錢,將來就獲得多大的封賞。在如今看來,康聖人的這種把戲實在有點拙劣,可在那個信息不暢的時代,加上康有為的名氣,倒還真騙了很多人。


原本康有為斂財的說辭是,將這些錢用於支持變法,用於清朝的強盛,然而實際上那些財富進了康有為的腰包,都被其用於個人消費與投資。康有為也是挺有眼光,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很多地方大力投資房地產,而且還大獲成功。如此一來,康有為憑藉著其三寸不爛之舌還有獨到的經營手段,短時間內聚攏了數量相當驚人的大筆財富。

這麼多的錢投入清朝的救亡,那不是太可惜了麼,康有為也這麼覺得,所以用所謂衣帶詔聚攏來的錢,康有為花得那叫一個爽。比如,變法中主張一夫一妻的康聖人,先後娶了六個夫人,還有東洋女子,62歲時還娶了個十幾歲的妙齡夫人。康有為1904年抵達北歐的瑞典,深感當地風光旖旎,所以心中很喜歡,於是順帶手在斯德哥爾摩外海買了個島。


“天下山水之美瑞典第一,瑞典山水之美,以稍士巴頓第一,而吾得之。”康有為當時看中了一座叫“稍士巴頓”的小島,將其稱作“避島”,為買島花費高達2.8萬瑞典克朗,又花費近萬瑞典克朗在島上建了一處中式園林,稱為“北海廬”。康有為買島跟買菜一樣,而他在島上住了三年之後就覺得厭倦了,跟他當年讀書一樣,而康有為離開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

當時涉足北歐的華人極少,康有為是有記載的第三個到過瑞典的華人,所以他住過的島自然也有點名氣。不過康有為離開後,小島就荒廢了,島上的北海廬也就此破敗,如今蕩然無存。後來瑞典將小島收回,如今的“康有為島”只是華人圈的叫法,當地人將其稱作“飯店島”,而這裡也是斯德哥爾摩著名的富人居住區,看來康聖人當年的眼光還真是獨到。


澹奕


想當初康有為聯名“公車上書”,發動“戊戌變法”,端的是一個名滿天下!

想必大家覺得康有為也應當是如此吧,可他也有那不為人知的一面。當譚嗣同在獄中憤然寫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之際,他已經逃亡日本,組織保皇會,開辦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以滿清名義來募捐鉅款,卻把募捐到的錢在海外到處買房產,娶各國姨太太。



前後的反差之大著實令我大跌眼鏡,不禁讓我想起章太炎老先生在其古稀大壽之際送出“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這一對聯。瑞典的“康有為島”亦是那時康有為買下的。

康有為島的現狀

百年前康有為花了2.8萬克朗買下了這座小島,還花了8000克朗在島上修建起了一座中式園林,稱其為“北海草堂”,真是雅興十足吶!按當時的物價換算過來,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50萬人民幣,他僅僅住了三年,不可謂不是出手闊綽。

時光如梭,白駒過隙,轉眼間已是百年過去。讓我們先去看看那雅興十足的“北海草堂”吧,可為何怎麼也尋不到它的蹤跡呢?原來是因康有為走後,北海草堂長期無人打理,海風吹呀吹呀,這片建築早已沒了蹤跡。

而島的歸屬權問題也是種歷史遺留問題,早已被瑞典政府收回了。據說康有為是第三個到瑞典的華人,而且還是個名人,也許是以此為豪吧,瑞典華僑都依舊願意稱之為“康有為島”,國人到此時,此島總會被華僑津津樂道,現在瑞典華人中的康姓人還以此為驕傲。此島遠離紅塵喧囂,在別人看來倒是個不錯的頤養休閒的好去處。

忽有一句詩湧上心頭

“人生代代無窮矣,江月年年望相似”,往日島上再怎麼繁華,如今也已物是人非。望大家守著初心,別學那康老爺子,變法變著變著心也變了。

關注九山疑 與我一起看東看西!


九山疑


毛澤東說: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而福垊則是: 吾觀近人,就服康南海。康有為一生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留萬年名。遺憾的是,他儘管很想創萬世業,卻功虧一簣。在戊戌變法上,他的方法也許不對,但他改良的方向卻是正確的!1898年9月28日(光緒廿三年八月十三日)下午三點半,戊戌六君子同時伏法。這天,戊戌變法的領袖康有為,卻安全地逃到了香港。直到1913年12月1日,才回國。期間遊歷了31個國家,行走了60萬里。環遊世界、浪跡天涯、擁躉無數、妻妾成群、兒女滿堂、富甲天下,康有為的人生真愜意,為此也讓人痛恨。最為人津津樂道還是他海外買島建別墅的事兒。

一位自稱康有為的中國老先生,19日從挪威來到了斯德哥爾摩。——瑞典日報

據瑞典漢學家馬悅然所說。1904年8月19日清晨,長袍男康有為與旗袍女康同璧抵達了瑞典王國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長途汽車站。大概康有為他們在挪威過得不愉快吧,康有為把挪威王國說的一無是處。其實直到今天挪威王國都是世界上歷年來民主、自由指數最高的國家。康有為與康同璧對這個有一千兩百個島嶼的瑞典王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陪著愛女逛街的康有為表示:"流觀道路之廣潔,仰視樓閣之崇麗,周遭邂逅士女(未婚女,特指街頭妙齡女)之昌豐妙麗……乃可冠冕歐洲。"康有為感覺瑞典乾淨、大氣,妙齡女也美不可言,簡直就是歐洲第一。他還和她的愛女,在斯德哥爾摩東部海域遊玩。這時,秋高氣爽;這裡,島湖環抱。康有為原話是:“環島以湖,環湖以島,湖島輾轉,相環無盡。”康有為以為此地最宜居,乃養老、隱居之聖地。

1909年,康有為大手一揮,我買了。這一揮連買島、建設園林(北海草堂)、還有配套的豪華傢俱,花費共計35999克朗(據廣東省社科院的趙立人研究員考證)。也許我們對35999克朗沒什麼概念,福垊轉成人民幣,合人民幣25558.40元。看起來,是非常便宜。但我們不能考慮現在的匯率以及現在的購買力。能買到一塊島嶼,並且還大建別墅,配備豪華傢俱,而且還是在瑞典王國首都不遠處,更能感受那種春暖花開,面朝大海。說起來,怎麼也相當於現在10億左右人民幣吧。

那康有為怎麼來這麼多錢呢?原來他逃到海外後,一方面積極為改良奔走,企圖東山再起,在加拿大組建保皇黨。他是保皇黨黨魁,他女兒是保皇會會長,而保皇會的全稱竟然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看看,是公司,神馬未必都是浮雲,但一定是生意。康有為天才演說家,把華人說得五體投地。據說,就連孫文他哥孫眉都給保皇會捐款了。另一方面打造實業,創建股份公司,任“董事長”就是賺錢。他以救國保君安民的名義,得到了很多捐助,回來頗有點詐捐的味道了。並且肆意揮霍,這些錢財,像瑞典王國買島建別墅這種任性勁還挺常見。

我們來看看改島的現狀。

福垊認為島主康有為所謂的“買島”,其本質還是租島。在一定時期內,他擁有對該島的開發權,但並沒有所有權。要不然,國王源自拿破崙手下的瑞典王國,那不是賣地嗎?如果康有為有對該島的所有權,至少傳之其後人吧。甚至還會把該島,當做清廷復辟之地。至於瑞典什麼時候將康有為“收回”去,我們尚沒有詳細答案。

康有為島,在斯德哥爾摩市區約15公里,面積約為0.0274平方公里。其面積大小跟我們所熟悉的北嶼(大北小島)面積相當。瑞典名稱是飯店島,瑞典語為Restaurangholmen。上圖(擺渡地圖)多了一個字母“h”。人口數據不詳。據傳,改島曾有一個飯店,非常火爆,故而該島俗氣地被稱為飯店島。後來,因為失火而化為灰燼。福垊這裡大膽猜想,這個飯店很可能就是北海草堂的改造而成的。故而,在康有為島上是沒有康有為的遺蹟的。不過在瑞典的華人尤其是康姓人眼中,都會親切地稱呼該島為康有為島。而你在當地一跟他們說:“康有為。”他們都知道是“才霓日”的康有為。

斯德哥爾摩瑞典的意思是木島,那麼康有為島能否翻譯成康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