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故事:街頭巷尾,那些從不缺席、從未停歇的橙色身影

點擊上圖觀看視頻

3月24日凌晨4點50分,一個橘黃色的身影,踩著三輪車,在夜色中若隱若現。離得近了,隱約還能聽見車上叮叮噹噹的聲響。原來,這是剛吃過早飯的江汝海,急急忙忙往自己負責的片區趕。車上裝著的,是他的全部裝備:掃帚、簸箕、消毒液和抹布。

江汝海,是安徽省廣德市的一名環衛工人,負責城區昇平街及附近商業街區的保潔工作。在這兒工作了8年的他,對片區各個角落都很熟悉。別看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幹起活兒來卻是一把好手。因工作認真踏實,又樂於助人,附近的居民、商戶都親切地叫他“老江”。

位於老城區的昇平街,后街背巷錯綜複雜,周邊商業街店鋪多、人流量大。在這幹環衛是個累活,可江汝海從不抱怨。為保證街道乾淨整潔,老江揚起的掃帚,從早到晚都沒停下。有時一天忙下來,他的腿又酸又疼,坐在椅子上半天起不來身。“都習慣了,既然領了這份工作,就要幹好。”他一邊將地上的垃圾掃進簸箕,一邊笑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大街小巷人、車稀少,但老江的環衛工作一天都沒落下。除了日常路面清掃外,他還多了一項任務——給垃圾桶消毒。轄區內的14個垃圾桶,江汝海每天都要清洗一遍,沒有一絲含糊。

徽故事:街头巷尾,那些从不缺席、从未停歇的橙色身影

夜晚,江汝海在清掃沿街的落葉。陳政 攝

“垃圾桶的桶蓋、桶身,尤其把手,這些大家可能接觸到的地方,都要消毒。”只見老江先將消毒水均勻噴在垃圾桶上,再用抹布來回擦拭,裡裡外外,連死角都不放過。等到最後一個垃圾桶擦拭乾淨,66歲的老江早已汗流浹背。談及為何這麼認真,他表示:“消毒工作做好了,大家出行才更安全”。

正說著話,老江的電話響了,是兒子江學兵打來。他在電話裡,不停地向兒子解釋著什麼。一問才知,兒子又在勸他早點退休回去享清福。

“這兩年家裡條件好了,爸媽年紀也大了,我不想他們再這麼辛苦。”江學兵直言,“特別是疫情期間,他們每天都在外面,多不安全啊!”

“再幹一段時間”,面對兒子的勸說,老江總這樣回覆。“說實話,不是想掙那份工資。而是看到大家都在為抗擊疫情努力,我也想出份力!”他指了指臉上的口罩說道,“再說了,單位也會定期給我們發口罩、手套,前些日子還專門給我們環衛工做了場疫情防控培訓。只要按規定操作,沒事的。”

近期,眼瞅著商業街又熱鬧起來。“商店開了,人也多了,不過這兩年我們在創全國文明城市,大家素質高了不少,我的活兒也比前幾年更輕鬆。”老江邊說,邊擦拭著臉上的汗珠。不一會兒,他就又拿起掃帚和簸箕,忙碌起來。

晚上9點多,隨著商業街最後一家店鋪拉下捲簾門,老江才開始收拾清掃工具,準備回家。其實,保潔公司只要求大家工作到晚上8點半,但他的下班時間總是推遲。“商店不關門,還會有人來,萬一有了垃圾,我能及時清理掉。”老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記者 遊儀)

(彭浩參與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