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喜劇團體,為何個人感覺德雲社遇到的阻力最大?

觀天下39648853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四家喜劇團體而言,發展的方向和側重點不同,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吧。

本山傳媒、大碗娛樂、開心麻花雖然是同行,也有競爭,但他們處於良性競爭狀態,他們主要的壓力來自於觀眾對新作品的期待、對作品的評價,來自於同行的蓬勃發展,害怕自己止步不前,被他人落後太多而被淘汰。

德雲社與他們不同之處是,德雲社將日漸衰敗的相聲行業,注入了新的生命,煥發了新的青春,成為相聲行業的領軍隊伍。他面臨的不是壓力,而是阻力,來自同行的阻力。欲將之清除出相聲行業而後快。

郭德綱說過:同行之間是赤裸裸的仇恨,這句話清晰的刻畫了相聲界的現狀。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與某些人的相聲理念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站到了彼此的對立面上。郭德綱面臨著內憂外患,徒弟的背叛,外界的擠壓,這麼多年老郭堅持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


一抹山茶花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國內四大喜劇團體,大碗娛樂、遼寧民間藝術團、開心麻花、德雲社,為何德雲社遇到的阻力最大?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爬坡越到上面越難爬,何況德雲社已經到了巔峰。

眾所周知,在整個曲藝界,相聲行業德雲社一家獨大,德雲社已然站在了山巔,爬得越高,前面的路越難走,這是自然規律。

如果要說阻力,德雲社最大的阻力是獨孤求敗,沒有對手,它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別人沒有走過的新路,自然荊棘叢生,或者泥濘不堪。別人學技術,可以跟前輩,相聲大家學習,但是德雲社,郭德綱早就把從古至今的相聲藝術家遠遠甩在身後!


以前的老相聲演員,如果進園子說有人買票聽,上電臺,上晚會,上電視有人請,這人就可以稱之為藝術家!郭德綱全部做到了,而且青出於藍而遠勝於藍。德雲社的發展,遠遠超出預期,是前人沒有到達過的高度。

第二:德雲社動了別人的奶酪

相比較遼寧藝術團、開心麻花他們擅長的喜劇、小品等新型藝術形式,相聲有100多年曆史,盤根錯節,派系林立,自然有權威怕動搖自己的根基。大家知道,早十幾二十年,就有相聲三大家族:侯家、馬家、常家。雖然時過境遷,三大門派的大家長都相繼離世,但是子孫徒弟依然盤根一方。



其實郭德綱也脫胎於候門,他是侯耀文的徒弟,但是現在算是自立門戶,算是離經叛道,侯家現在的當家人侯耀華自然是不高興。

同時,現在相聲界還有主流一派,還有曲協組織,郭德綱不在組織之列,不服從管理,自然也是批判的對象。加上郭德綱演出受到觀眾的喜歡,更讓這些主流相聲坐如針氈,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不打壓才怪!


再一個,郭德綱現在是紅,但是沒有背景,但是在東北,看那個徒弟或者團隊敢蹦噠,你不服偷偷搞一下試試!


第一娛記


這很正常,“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只要德雲社繼續堅持自我、努力開拓創新,用實力用作品說話,任何阻力都會變成動力!

喜劇界的“四大家族”



1. 大碗娛樂。一看這名字就很有“食慾”,果然這很“賈玲”。作為大碗娛樂的聯合創始人,賈玲近年來多活躍於各種喜劇節目的舞臺,許君聰、張小斐等都是大碗旗下的藝人。但是大碗娛樂的曝光度一多半得益於賈玲,張小斐、許君聰等就算出現在節目裡,也多是助演、搭檔之類的尷尬身份。大碗娛樂想要取得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必須在其他演員身上投入更多資源,創造更多可能。



2. 遼寧民藝(“遼寧民間藝術團”前身就是9/8更名的本山傳媒),紮根於東北大地的遼寧民藝,創造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個奇蹟,一個小山村,家長裡短的《鄉村愛情故事》竟然拍到了11部。但是二人轉出身的民藝演員們,除了小瀋陽近些年還在電影中扮演一些廣受詬病的角色之外,丫蛋、程野、文松等人東北風濃烈的喜劇作品很難在其他衛視的喜劇節目中脫穎而出,這是遼寧民藝需要面對和反思的一個問題。



3. 開心麻花。沈騰、馬麗、艾倫、常遠可以說是麻花的四員猛將,特別是沈騰因為《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而火爆大銀幕。但是這四人目前都已經不能算是百分之百的“麻花人”了,他們大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公司,與開心麻花的關係也就是公司對公司的合作關係,他們的自由度更廣,合作空間更大。因此麻花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爭奪市場。喜劇江湖暗流湧動,不進則退,稍不留神就會被“大浪淘沙”!



4. 德雲社。目前公認的業內最大、最火的相聲團體。旗下藝人包括郭德綱、于謙、欒雲平、高峰、岳雲鵬、孟鶴堂、郭麒麟、閆鶴翔、周九良、張雲雷、楊九郎、張鶴倫、郎鶴炎、張九齡、王九龍、秦霄賢等。任何一位都是可以獨當一面,單獨幹商演的角兒。

德雲社的機遇與挑戰

1. 有名的“角兒”一多,面對的利益誘惑就多,如何確保他們能夠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不膨脹、不自滿、甚至於不退出,是所有演員和德雲社管理層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 演員有了名氣之後,其他演藝活動自然會增多,將不可避免的擠壓、侵佔屬於他們的創作時間。“某些人”一直把德雲社“舊包袱、老段子、炒冷飯”等批評之詞掛在嘴上,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不得不引起重視,一個演員的藝術生命想要長青,持續創新為基本要素。我覺得除了演員自身需要提高創新能力外,不妨考慮效仿其他喜劇廠牌,引進優秀的喜劇創作團隊,為演員們“私人定製”喜劇作品。



3. 今年的“張雲雷事件”、“輕鬆籌事件”都曾將德雲社推入風口浪尖。面對越來越發達的網絡環境,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平臺,德雲社迫切需要一個善於處理各種危機、善後各種輿論事件的危機公關團隊。一方面可以正本清源,打擊網絡噴子的不實言論;這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輿論,維護髮展好德雲社這塊金字招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國內喜劇市場的第一廠牌---德雲社未來的發展必定不會平平坦坦、一帆風順,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意識,堅持用實力、用作品說話,那麼任何阻力都可以轉化為前進的不絕動力!


天雷娛樂


德雲社的阻力主要分內因和外因

首先呢就是外因,侯耀文說過:郭德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最後也說對了,郭德綱在走過大風大浪,大紅之後收到了主流相聲的抵制。不反抗呢體系不容你,反抗呢就是現在的格局,相聲界沒事就開個會,批評一下“三俗”,說什麼馬三立,侯寶林大師把相聲從小院子帶到了人民大會堂,郭德綱又把相聲從人民大會堂拉回了小院子。也是因為跟主流相聲的對抗,跟電視媒體鬧的不愉快,才讓人覺得受到了層層阻力。

其次呢,郭德綱也說過相聲太簡單了,簡單到你會說話會聊天就能說相聲,所以啊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往這一行裡面進,門檻太低或者沒有門檻,真正往上走真正去挖掘相聲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多的沒有基礎的人把相聲行業攪得烏煙瘴氣,像是隻有譁眾取寵只有跟郭德綱跟德雲社掛上關係才能出名,或者之後得罪郭德綱得罪德雲社也能出名,而得罪郭德綱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在網上罵幾句就行,實在是太簡單了。

還有就是德雲社現在在相聲市場相聲行業一家獨大,德雲社已然站在了山巔,前方的路在哪裡?怎麼走?都是擺在郭德綱面前的問題。在摸索的途中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被媒體報道出來,不管事實如何,都會讓德雲社的粉絲覺得被誣陷了的感覺。

其實不管怎麼感覺,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郭德綱身上,郭德綱的敢說敢做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如果不說,會被排擠會被拋棄,郭德綱是被逼到了這個份上的。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桔梗不哭


我個人覺得

喜劇團體這麼來歸納下,本山傳媒的二人轉,德雲社的相聲,開心麻花的話劇,大碗娛樂新式綜合形式。

二人轉當年本山大叔也是吃了多少苦的啊,只不過不像後來信息化傳播的廣罷了,而且地區特色明顯,所以別人覺得不怎麼樣,其實同類比德雲社,二人轉也很苦的開創在當地,還是那麼彪悍的地區。

開心麻花呢,話劇起家,更多的是小品類影視類喜劇,傳統喜劇類別,就像總有一代代喜劇影視人一樣。

大碗娛樂,相聲出身的賈玲,新時代喜劇類型,綜合小品相聲脫口秀話劇等表演形式合併的,不同於傳統形式,什麼搞笑什麼來。

德雲社,那就是開山頭的經歷了,這行業傳統行業,特別看中師承,中國特色,在他這代之前的兩三代,已經形成了行業特色,國家管控,進協會,國家養,地區義演。他打破了那幾代的傳統,迴歸到之前的傳統,進劇場,市場經濟。就像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碰撞,在這個行業展示了出來,所以他頂的壓力不亞於剛開始改革開放時的個體戶們的壓力。只不過他們的碰撞晚了這麼多年。現在好多老行業同樣存在這種觀念,你看鐵飯碗越來越少了,都要經歷市場的碰撞了,鐵道部也成總公司了,一些事業單位編制取消,要進入市場了,能不能存活。所以其他團體只是各自自己的發展問題,而德雲社碰撞的行業,體制的矛盾激化,當然人們覺得很困難。


崬皇太一


德雲社不謙虛,尤其是郭德綱,如果郭德綱在講到如今的成績都是在曲協領導的正確領導,獲取的,就沒事了。


蕭灑逸叟


郭德綱確實張著一張人臉 但在關鍵時刻 他卻在魚翁得利 你能確定他是一個好人嗎 現今社會就是這樣一批人最可惡


3695017590364


為什麼德雲社的壓力最大呢,可能有一個絕大的因素在裡面,首先是相聲這門藝術,一個人逗哏,一個人捧哏,這兩者需要相互配合,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個東西需要兩個人有著很高的默契合作,然而這種默契也是很多年來磨合出來的,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次吧,相聲形式有些單一,一張案板,兩個人一站,全靠兩個人說的話去摔包袱,一旦有個包袱沒甩成功,也許就是有瑕疵的一次表演,而另外三家都是以小品為主,小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肢體表情等,相對於觀眾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如果真的有神


德雲社直面曲協“反三俗”巨大阻力當然壓力最大。如果說俗,還有哪種曲藝形式能俗過二人轉?但二人轉照樣俗著轉,沒人過問,這就是原因。


觀瀾石


一是它賺錢最多;二是它聲譽最高;三是它就在帝都;四是掌門從不低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