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这座茅草屋

情牵这座茅草屋



春天回到老家,满目的绿。尤其是这五间茅檐泥壁的农舍,镶嵌在一片密集的绿树林中,一看就“美到心醉!”这就是我的老家。

听爷爷说过,在这个茅草屋里,包括我们这一代在内的住过五代人。

情牵这座茅草屋

(上图:我的老家)

虽然这是几间不起眼的土坯草房,但它是我们老祖宗最初的“美丽”家园。大约二百年前,他们就在这里编织着生活、在这里开荒种地、在这里哼着自编的号子、在这里纺纱织布、在这里生儿育女。祖祖辈辈就是在这里繁衍生息……从这浓浓的农村的生活气息和淡雅的民风民情里,仿佛看到了茅草屋的历史——贫穷、无助、墙壁斑驳。老一辈们,穿着打了补钉的粗布衣服,足板底、手掌心,磨成厚厚的老茧。仿佛一切旧梦新想,就是以往的一切回旋在我的脑海之中。

屋后有一片参差不齐的竹园,常常看到那清淡的炊烟,从屋顶升起,飘散在稀疏不匀的翠竹间,给古旧的茅草屋增添了生机。记得在这屋里,蜷缩着枯瘦柔弱的老人身躯,那是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都是因为营养不良浮肿病和现在看来非常简单可治的钩虫病,却无法医治而早早离去。

情牵这座茅草屋

每当回想起老一辈的艰苦,内心总是酸酸的。尤其是解放前,在那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里,老一辈带着他的儿女们度日如年。春天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日子更难熬,饿得头晕眼花。母亲在过年的时候,从自己的嘴边省下一点点花生藏到坛子里,等到来年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上学时,妈妈一声:“来”此时我们兄妹四个就知道有好事了,立即跟在妈妈后面进房间排成队,妈妈到柜子里给我们各人带上一把花生去学校。妈妈同时吩咐我们不许在一二节课之前吃掉,要在三节课之后,肚子饿了的时候充充饥。

当年虽然家庭贫穷,但是我们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读书。而同村的几个富人家,也没让孩子读书。他们是看中眼前的好日子,不愁吃穿,孩子天天玩乐不做事,也不愁今后没饭吃。可是我们家的父母是,再穷困,再艰难,甚至到了那种无路可走的地步,也把我们兄妹几个送去学校读书。他们说:没有文化知识,将来找不到出路。这叫“穷则思变”。正是这样,我们学业结束后,都走出了这个家,参加了工作。

所以别看这几间简陋的茅草屋,到了第五代,我们全部从这个茅房里走出去了,有主任医师兼职教授、高级工程师、医院检验师、作家等。 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老一辈,在那种穷得没饭吃的日子里,还要供我们四个孩子读书。可想而知,当年他们的思想境界是多么的不一般。不过当时他们所经受的苦难,也是一般人家不可能做到的。例如:高中三年,父亲推粮送草到学校,走一趟来回120里。送到学校后再晚也得回家,就这样一走就是三年。考取大学后,更让他们发愁的是经费问题,只好东借西凑,家里凡是一点点值钱的东西,例如铜面盆、铜脚盆等等,只要能变卖的都卖光了。直到毕业后我们有了工作,才让一家人走出了困境。

情牵这座茅草屋

现在好了,更可喜的是:到了我们的下两代,比我们又更上了一层楼。现在我们的后代有:中国青年设计专家、书法家、高级工程师、钢琴家、中奥音乐文化大使、萨尔茨堡旅游大使。(这都是国家级颁发的证书)但他们的出生,追溯到他们的长辈,都是从这所不起眼、破旧的茅屋里繁衍出来的。

漫长的岁月里,老榆树与茅屋相依相偎,濡沫与共,年代久远了,屋檐上生了绿苔。在乡村人们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们一家人来说,却是最大的拥有。

岁月回眸,坐在月色昏黄、树影婆娑的老榆树下,我是那么的熟悉,一下子穿透时间的屏障,接通了往日岁月亲切的感受。想当年,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在这浓荫蔽日、华盖如伞的老榆树下。一起做作业、打球玩耍。如今老家的茅草屋留下做个纪念。只不过是,孤零零的茅舍夹杂在一排排群楼中间,像个打盹的老人,无依无助地蜷伏在那几棵老树下。百年风吹雨打,墙壁斑驳苍桑。这是为了给在外地工作的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们,留下一个完整的记忆。我把后代带回去看看,对他们说:“想想过去,就会珍惜现在,如果忘记了这个茅草屋,就不能承受你们今后人生中,太多太重太苦的负荷了。说句老实话,就是怕我们的后辈们忘掉过去,忘了农村,我们才留下这个茅草屋。无论到什么时候,这个茅草屋,绝对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茅屋虽然破旧,但它标志着我们几代人在这里成长的过程。”

情牵这座茅草屋

所以,每当看到这个茅草屋,总觉得像窖起的陈年老酒,一旦启开如醍醐灌顶。对我们的下一代是个教育,他们也读懂了它,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它,因为这是一种记忆,也能从这里看出历史的变迁。它是伴随我们成长的足迹,更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就因为当年有了这几间“屋顶漏雨,四壁透风”的茅草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它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也使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因为从这座茅屋里,走出了一批生龙活虎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每次回老家,都进去看看,当我打开门,弯着腰走进去,阳光穿过蜘蛛网进来,好像在说:“还记得吗?这就是你们的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