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如何用2%的土地養活17%人口的?

鹽荒子孫V


一個國家領土面積大,則不代表它的耕地面積就多。印度雖然領土面積不算太大,居世界第7位,但它的耕地面積居世界第2位,比我國還多不少。



從印度的國土面積看,它有298萬平方公里,但它的耕地面積並不小,僅僅次於美國,居世界耕地第二位,在亞洲居第一位。


從印度官方統計的數據看,它的耕地面積達1.6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51.6%,達150萬平方公里,高於我國的1.3億公頃,這個數據還是非常大的。

我們知道,印度有13.5億人口,它們是如何用世界2%的土地養活17%的人口的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耕地面積肥沃。印度的地理位置較好,處在恆河平源,土地非常肥沃,每年降雨非常充沛,溫度適宜,氣候不冷,非常適宜農作物生長和種植。許多農作物都是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印度每年的糧食總產量雖然比不上我們國家的產量,但是總產量也是很高的,達全世界第三名。


第二,生活水平較低。印度人其實骨架並不小,但一般都是又黑又瘦,看起來非常瘦小。因為印度的貧民窟很多,生活水平很低,有許多家庭在溫飽線上下徘徊。如此較低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消耗糧食較少。


第三,釀酒業不發達。印度人大多是佛教徒。印度佛教有戒律,規定既不能抽菸也不能喝酒。這就造成了印度的釀酒業很不發達。我們知道,釀酒需要耗費很多的糧食,印度人很少喝酒,則不需要浪費大量的糧食。這也是印度人消耗糧食數量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印度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而且生活水平又低,養活13億多印度人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小甜嘟爸爸


印度以2%土地養活17%人口?知道真相的我笑出了豬叫

現在印度的人口數量已經基本和中國持平,預計要不了多久,印度人口穩穩超過中國。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用7%土地養活21%人口"馬上就能變成印度版的"2%的土地養活17%的人口"。

首先必須確定的是,印度的以300萬平方公里土地,養活13億人口,確實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之一。印度講的以2%土地,養活17%人口,也絕非虛妄的自誇,也確實是印度農業的驕傲。

仔細研究印度農業發展,也許對我們有一絲絲的借鑑意義。

曾幾何時,印度長期缺少糧食,無法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為了幫助緩解印度的糧荒,在自己非常缺糧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 66 萬噸大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印度的50年代糧荒。50年代糧荒,對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來說是刺激很大,因為啟動了農業現代化改革。可是,這場改革很不成功,從 1950 年至 1960 年的 10 年間,印度的糧食生產的增長率僅為 2.5%,無法滿足國人對糧食需求,不得不採取定量供應的措施,每人每天只有 394.9 克,最高至 408 克。

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在發展農業上比老爸強不少,至少政策上重視農業,而非重工業。通過事實"綠色革命"印度在高產良種、水利設施、財政投入、農業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1990年,印度糧食產量達到了1.7億噸,實現了自給自足,並且能夠出口一部分。

90年代,尼赫魯甘地家終於不當總理了,曼莫漢·辛格不甘人後,開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這一次綠色革命,全印度人實現了基本的有飯吃有衣穿。到今年為止,印度開始向中國輸出糧油和優質農產品,縮小貿易逆差。

單純看印度,你會發現這個國家真是太不容易了。可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同樣是人口大國,自然稟賦遠不如印度的中國,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

先來一組數據對比,2018年全球糧食產量是25.87億噸,而中國的產量則是6.25億噸,佔比24%。而印度,產量則是2.8億噸,還沒有中國總產量的一半多。而耕地面積上看,國耕地面積1.282億公頃(18億畝紅線),而印度的耕地面積是1.6億公頃,僅次於美國的1.97億公頃。

我們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印度用比中國多得多的耕地面積,出產了還不如中國一半的糧食。

這還遠遠不夠。

印度的耕地,不僅面積大,降水和溫度條件還好得多。印度的大部分國土都處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一年可以做到三熟甚至以上。印度的氣候條件更好,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特別適合水稻等農作物生長。

印度得天獨厚的糧食生產條件,如果這些土地和氣候給了中國人,妥妥的生產10億噸以上的糧食,稱霸世界糧食貿易。但印度每年僅僅出口1100萬噸大米,這樣的出口量,還常常被泰國所超越。世界大米出口第三大國則是600萬噸,遠不如這兩個國家。

中國出產世界上最多的糧食,為何還需要向印度進口?別說向印度進口了。我們還向美國、巴西和俄羅斯進口糧食了。我們向巴西和美國分別進口了9000萬噸和3200萬噸的大豆,還向俄羅斯進口了4200萬噸的小麥。毫不過分的說,中國進口的糧食,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大國的糧食產量。

為什麼我們生產了6億噸糧食,還要進口1億噸甚至更多的糧食?

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中國人太能吃了!這是一個吃貨的國家。

難道印度人就不喜歡吃嗎?確實是不喜歡,因為太貴了。

印度人13億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宣稱自己是素食主義者,難道豬排、雞腿不香嗎?印度人會回答,不知道,沒吃過,也不想吃。

記得環遊世界的張昕宇梁紅在一次節目中談到,印度人看到張昕宇吃肉,能不能讓他嘗一嘗。吃完之後,印度人後悔了,這太好吃了,這以後可咋辦啊!

目前印度的糧食勉強可以養活印度大部分人,但想要向中國這樣變著花樣吃,基本不可能!

所以,當印度人在誇口自己用2%土地養活了17%人口時,原諒我不厚道地笑出了豬叫。

為何印度人不是地裡面糧食長得好,也不是糧食比較耐吃頂飽,主要是印度人比較能抗餓!


歷史知事


印度的國土面積不足300萬平方公里,而我國約960萬平方公里,住著幾乎同樣多的人口。很容易發出感嘆,怎麼在這麼少的土地上養活14億人口。我國這麼大的面積,以前還在為溫飽問題發愁。

其實國土面積少,不一定代表耕地面積少。印度就是這麼一個國家,領土面積世界第7,耕地面積世界第一。



是不是很神奇,下面看一張世界耕地耕地分佈圖就直觀了。



從圖上可以看到,印度全境幾乎都是可以耕種的土地。

有了足夠的耕地才有生存的根本。

印度種植的農作物又以水稻為主,南亞次大陸的氣候,可以一年2~3熟。3所以印度飲食的主食就是稻米。可以勉強維持這麼多人的口糧。未來可以考慮引進我國的雜交水稻,哈哈~


從糧食產量上看,印度的糧食產量則是世界第三,2017年約為2.8億噸,並且印度也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泰國的第二大大米出口國)。

此外印度處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盛產水果以及蔬菜,國土東西兩側又臨海,提供了漁業環境。這些又增加了印度獲取食物的來源。

印度能在這樣的條件下,養活這麼多人口,確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環球博覽匯


記得20多年前的我國中學地理課本中有這樣一句話,說是我國以世界8%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如果用這個比例來形容印度,該是多少呢?

有人說印度是以世界2%的土地養活世界17%的人口,很顯然,這樣的表述跟我們中學課本中說的表述是不一樣的,因為它這裡說的世界2%的土地是說的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世界陸地總面積大約為1.49億平方公里,印度國土總面積為29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近2%,如果按印度這樣的說法來講的話,用現在的數據來說,那麼我國就是以佔世界6.45%的陸地面積,養活了佔世界18.12%的人口(如今我國人口約為13.95億)。


若論耕地面積的話,那印度就不能說是佔世界2%了,因為印度這個國家雖然面積還不到我國的1/3,然而它的耕地面積卻比我國還多不少,印度的耕地面積佔其國土總面積的51.6%,有150萬平方公里左右;而我國耕地只佔國土總面積的14%左右,約為135萬平方公里。所以如果用耕地面積來說的話,那麼說法就不能是那樣的啦。

如今全世界的耕地面積為1829萬平方公里,全世界的人口數量大致為77億(2018年初聯合國公佈數據為76億,一年半的時間中增長1億比較正常),以這兩個數值來估算的話,那麼印度如今的數值應該是以佔世界8.2%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世界17.6%的人口(如今印度人口約為13.58億);而我國則是以佔世界7.4%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18.12%的人口。



從這個數值中也能看出我國的耕地面積和人口數量,相比於世界總量來說都下降了,這是因為我國的城鎮化發展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佔用了一部分耕地,導致了我國耕地面積的減少,而我國人口出生率又趕不上世界人口平均出生率,而且比其要低不少,所以我國人口數量從佔世界22%已經下降到了18%左右。

人口的下降也導致我國社會發展面臨著老齡化趨勢的困擾,目前我國每年的人口增長數量只有500萬左右,但是印度的人口增長數量卻達到了1700萬左右,有人口學家預言未來三年之中印度人口將會超越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也使得印度有著大量的年輕勞動力,這也是世界大量人口密集型產業向印度轉移的一大原因,而為了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我國制定新的人口發展政策或已是當務之急。


人類的方向


關於這一問題,我只想說兩點:
首先,印度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世界第七),但是耕地面積驚人(微弱劣勢位居第二,美國第一,中國第三)!
其次,印度糧食產量不是特別高,人均糧食消費量低(僅為中國的一半左右),而且飢餓人口數量世界第一。

印度:不大的國土面積,驚人的耕地面積!

如果從國土面積來看,印度確實不大,只有不足300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與中國,美國等世界面積大國有很大的差距,可是在耕地面積上,印度足以令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羨慕和汗顏。即便是像俄羅斯這樣的世界國土面積第一大國,美國這樣的世界糧食出口第一大國以及中國這個世界糧食產量第一大國,在農業先天條件方面,都要比印度有著非常明顯的差距。
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並不算特別大,但是耕地面積與國土面積之間的比例非常高,超過了一半,而中國的這一數值僅為15%不到,美國也是在17%左右,俄羅斯則耕地,只有大約在10%。可是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印度的耕地面積竟然達到了驚人的160萬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23億畝以上,僅次於美國,超過了中國,成為世界上耕地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也就說,印度的國土面積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耕地,約佔全球耕地總面積的8%左右。所以,從耕地面積上來看,不如說印度用世界上耕地面積總量的8%養活了全世界人口總量的18%以上。

簡單一句話來形容印度的耕地與國土之間的關係,那就是國土面積不大,但是耕地面積驚人!

印度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優越!

熟悉世界地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而印度當地的自然環境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適合稻穀的生長種植,甚至可以輕易的做到一年三熟!單憑這一點就足以令中國農業生產羨慕不已。
不過,由於該國的農業生產力相對落後,生產率水平較低,所以不管是在糧食畝產還是總產量方面,都不是特別突出。2018年,印度農業部門統計稱,2018/19年度糧食產量在2.837億噸,其中稻穀所佔比例超過了40%,達到了1.15億噸左右。

與此同時,印度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稻米出口國之一,但是本國卻存在著世界上總量最大的飢餓人口數量,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鍾情三農


印度到2018年總人口為13.53億,我國為13.95億,印度人口數量僅次於我國,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國家。而印度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僅為我國國土面積的31%。那麼國土面積相差這麼大,印度是如何養活與我國人口相近的13億多人口的呢?

要養人口,肯定還是得有糧食,民以食為天嘛。雖然我國國土面積比印度大得多,但實際上因為地理結構的原因,我國有很多地區都是山地,無法耕種,印度的大耕種面積比我國還要大,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第二大耕地面積國家。

所以印度其實並不缺可耕種的土地,而印度本身就是農業大國,所以通過自食其力養活13.53億印度人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比如說印度的大米,除了供印度本國外,還進行了大量的出口。年出口量一般在1100萬噸到1200萬噸之間。

不過印度糧食總產量其實並不充裕,雖然印度的可大耕種面積比我國要大,但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只有我國的一半,這是因為印度的工業化不發達,農業主要都是依賴於手工勞作,生產效率較低。

而印度的大米之所以能出口,主要是因為很多印度人的信仰一天只吃兩餐,消耗需求下降,再加上印度貧富分化相當嚴重,有些地方在出口大米,而有些地方的人溫飽卻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對比較而言,我國的糧食完全可以養活全國人民,只所以我國仍在大量進口,主要是因為大豆方面的產量不足,以及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烘焙業等對西方原產小麥也有進口,基本的溫飽糧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財經宋建文


印度是如何用佔有世界2%的土地養活世界17%的人口的?

乍一聽好像這個問題,好像是我們中學地理教科書上介紹我國的實際情況,當年中學地理教科書就有“中國是如何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的?”相關課題,後來解釋了一大堆,這其實都是一種比較誤導人的問題,只不過為了實際宣傳效果而已。



印度的實際狀況則是:

按理說,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七,雖然印度國土面積只有我國的1/3不到,但耕地面積卻超過我國。據統計,印度的耕地面積有1.6 億公頃,在世界耕地面積國家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在亞洲位居第一,高於我國的1.3億公頃耕地。

如可以說,從單純的地理環境來看,印度的地理環境是比我國優越多了,印度的平原就佔國土面積的40%,山地之佔25%,高原佔1/3,且這些高原、山地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海拔不超過1000米;印度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絕大部分地區,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地處在熱帶季風氣候帶,非常適宜農業生產,特別還有上游河流等沖積的熱帶黑土等肥沃的條件,配合大部分土地都是可以進行農業開發的土地,還可實現農作物一年四季的生長。可以說,印度的農業發展環境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比我們中國強的太多了。



當然以上是從地理環境來看的,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印度的佔有世界2%的土地養活這17%的人口,和我們國家養活人口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印度到現在都沒有徹底解決溫飽問題,也就是說,印度的土地養活的人口質量非常之差,大部分民眾常常都處於勉強度日的狀況,和我國有天壤之別。

糧食產量來講,根據已知的統計數據來看,2018年印度的糧食產量在創造新高的情況下,也只有2.85 億噸,同期我國的糧食產量為6.58億噸,我國在耕地面積總體少於印度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卻是印度的2.5倍多。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印度是糧食出口大國,印度的糧食出口是主要創匯產業。而我們中國則是糧食進口大國,就在2017年,中國進口大豆高達9554萬噸,這部分大豆大部分都是用於榨油和養殖用的。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印度的人口有13.5億人,而我國有13.95億人,中印兩國人口數量相差不大,只有不到5000萬人的差距。從這些數據一對比可知,印度所謂的“養活的人口”能不能吃飽飯都是一個大問題,根據根據國際機構已披露的數據來看,印度大約有一半人口吃不飽飯,處於飢餓狀態,大部分兒童營養不良。

這進一步證實,印度所謂的養活人口非常之虛,溫飽都沒有解決,生活質量更無從談起。


大正看世界


這是刻意的混淆視聽,印度有著全世界最大的耕地面積!雖然印度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可是它的國土平坦,氣候統一,耕地面積佔比極大。

(圖:世界耕地面積排行榜)

上圖是維基百科給出的國家耕地面積排行榜,印度穩妥妥的居於第一位,其耕地面積佔了全球耕地面積11%,比中國真正高出了33%之多!所以你應該更感嘆,中國耕地面積比印度少三分之一,可是養活了比它更多的人口,這才是真正的奇蹟!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印度養活了這些人口,但是並沒有養好,許多人甚至都吃不飽飯!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在《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估計,印度有1.944億人營養不良。按照這個標準,印度14.5%的人口營養不良。此外,15至49歲育齡婦女中有51.4%貧血。根據報告,37.9%的印度5歲以下兒童發育不良(與他們的年齡相比太矮),而20.8%的兒童遭受營養不良,這意味著他們的體重與身高相比太低。營養不良的兒童死於腹瀉等常見兒童疾病的風險更高。



所以印度如何能夠自豪的說他用2%的土地養活17%的人口?應該說印度用11%的耕地勉強養活了17%的人口!


穿美國望世界


據《世界人口展望2019》人口報告描述,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量達到了14.3億,印度人口達到了13.7億,中印兩國的人口數量分別佔據全球總人口數量的19%和18%。

這份報告還指出,2027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擁有960萬公里國土的中國養活14億人已經極為吃力,人們實在難以想象,僅佔據世界陸地總面積2%的印度,究竟如何養活世界總人口的18%(實際數據為17.8%)?

印度密集的人口

畢竟,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為中國國土面積的1/3,世界上從來沒有另一個國家能夠像印度一樣,在擁有並不算龐大國土面積的同時,又有這麼稠密的人口。

以2%的土地養活18%的人口,這種現狀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當然,事實告訴我們,印度這個國家確確實實生活著這麼多人口,那麼,素來以“開掛”著稱的印度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印度地形圖

第一: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印度的可耕地面積卻非常多。資料顯示,印度總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它的可耕地面積卻高達160萬,超過了國土總面積的50%。

再來看其他國家,我國國土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約有144萬平方公里,僅佔據國土總面積的15%,中國の耕地還沒有印度多;美國和俄羅斯的的耕地面積,分別佔據國土總面積的17%與10%。如此龐大的可耕地面積,讓印度成為了全球可耕地第二大國家,自然能夠負擔得起這將近18%的世界人口。

種植水稻的印度農民

第二:印度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種植自然條件,滿足國民的糧食需求。印度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為主,其中以能夠種植糧食的平原地形居多,約佔據了國土面積的40%。比如被印度人奉為母親河的恆河流域,這裡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又有著較好的灌溉條件。

據資料顯示,光是恆河流域人口密度就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000人。再加上該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自然環境,為水稻的種植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據說這裡的稻穀能夠做到一年三熟,如此一來,印度的糧食產量,對於本國人民而言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甚至猶有餘力出口,養活這麼多人口自然不成問題。

印度可耕地

第三:印度在取得獨立以後,在發展農業與糧食生產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如在1950—1951年度,糧食總產量僅有5080萬噸,到了1977—1978年度,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2600萬噸。

這是由於,自1968年開始,印度就對於農業技術和農業種植品種進行了“綠色革命”。這場農業改革促使印度每年糧食產量迅速增加,到了1971年,印度第1次向世界宣佈,本國糧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得出答案,印度充足的耕地面積,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獨立以後所推出的農業政策,讓印度足以用全世界2%的土地養活全球將近18%的人。


鳶飛九天2018


印度能以佔全世界2%的土地養活佔全世界17%的人口,是因為印度的耕地面積相當大,而且氣候也相當好。

如果按國土面積來看,排在前五名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171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998萬平方公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7萬平方公里)和巴西(852萬平方公里)。而人口規模即將超越我國的印度,國土面積則排在世界第七,約為298萬平方公里,還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一。

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它的耕地面積卻是高居世界第二,達到153.5萬平方公里,僅次於美國(其耕地面積為166.9萬平方公里),比我國150.4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還要多出幾萬平方公里。

印度的耕地面積佔到其國土總面積的51.61%,這一佔比在世界各主要大國中,可是高居第一的,遠高於我們國家!

而且印度不僅耕地面積比我們大,氣候也比我們好。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氣候溼熱,降雨量相當充沛,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耕種。加上印度農業技術的不斷提升,糧產量自然也是不斷增長。

再說了吃得飽,不見得就吃得好,更何況印度目前還有很多人是連溫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的。雖然,這些年來印度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當前印度民眾的普遍生活水平還是遠不如我國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養活”了17%的人口,其實只是保證他們沒有被餓死而已,這對於耕地面積本就比我國要大,氣候也比我國要好的印度來說,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更算不上什麼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