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展靠實體經濟,強大還要靠實體經濟。那麼電商還有前景嗎?

東震木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說是電商乾死了實體經濟,還有些傻噴說是要遏制電商了,電商搞壟斷,電商影響了公平競爭!但你想過沒?為什麼電商可以大行其道,越來越火了,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電商了!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大家需要電商,電商符合民生需要!這是利民的好事,具體惠不惠國就不清楚了。

實體經濟,和實體店是倆個概念!但實體店絕對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好多傻噴說是電商搞死了實體店的生意!真正搞死實體店的是高房價!高房租!只是國家和部分人不願承認。在現如今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高利潤和高回報,是多麼透明!任何一件商品的出廠價,流通費用,及到店後價格是沒有秘密可言的!所以想保證高利潤,來維持高房租的!是不可能的。

就像過去的實體店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潤,就很好做了,費用肯定是能出來的,好好做生意的一年下來還有可觀的盈利。但現在即使百分之百的利潤都保證不了店面的費用。就像一間商品,出廠價80,流通費用20,到店後成品價100,銷售價200。作為顧客,中間費用基本大家都明白,但銷售價就加那麼多,作為顧客的你,你心裡平衡嗎?但實體店,即使加價百分之百了,也不能保證它的店面費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都是高房價,高GDP給忽悠上去的。所以消費者也不是傻子,商品的合理加價都認可,可你實體店百分之百的加價,這就有點不合理了吧!在這信息如此透明,房租如此高的時代,實體店能存活下來的,只有更高的利潤行業和電商觸及不到的領域了。

就像理髮是電商影響不到的,但過去理髮8元,10元,現在理個髮最低30,40,50。大家說電商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所以乾死實體店的不是電商而是現在的國策,高房價高房租。影響到實體經濟的不是電商而是現在的高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