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前些天,很多镇江朋友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唱衰”镇江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刷屏,这篇题为《长三角经济溃于镇江》的文章,洋洋洒洒罗列了镇江的房地产、GDP、产业数据、财政收入等各种数据,进而得出实体经济、楼市等方面的负面结论,还不忘在括号注明“本文数据均来源于镇江市统计局官网”。

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看完文章,身为镇江人的我,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夸张。上个月回家时,我记得市区商业中心的人气依旧旺,吃饭、买奶茶还是要排队,刚生完宝宝的朋友还说正在考虑换房……镇江人的生活,哪有这么水深火热?

果然,没多久,反驳文章跟着来了。一些专业财经人士纷纷指出,原文中的数据对比、信息来源都存在明显漏洞。

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我和我妈顺便也聊了聊“房价暴跌”问题,她很惊讶:“啊?没听说啊。”她从事建筑业多年,对楼市比较了解。她感觉市中心的房价一点没跌,前阵子反倒涨了些,特别是学区房,郊区房价现在也很稳定。

又问了我爸,一个基层医院的院长。他对地方财政问题比较敏感,因为用他的话说,医院是个“纯粹靠财政养活”的地方。但他告诉我,今年医院的财政预算不减反增。

当然,他们的感受不能反映镇江经济的全貌。也不得不承认,镇江去年经济放缓。2018年,镇江GDP名义增速只有0.99%,很大原因是由于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将“三高”企业、不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和企业大量淘汰。

其实,镇江面积全江苏最小,人口只有300万出头,在江苏省内存在度一直不高。身处苏南,GDP总量比不上周边的南京和苏锡常,这是经常被“黑”的一个点。实际上,如果看人均数据,镇江的经济并不算差。即便增速放缓,人均GDP也超过12万元,依旧位列全省第五,在全国也属于前20名的水平。加上山青水秀、交通便利,房价比周边城市低,镇江一直以“宜居”闻名。大批污染企业已关停,镇江人民更是实实在在感觉到了生活环境的改善。

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但与之相对的,就业机会可能变少了。不少本地年轻人的共同感受是,镇江一直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强有力的大企业,除了进体制内,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从前几年的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毕业生去向来看,没有多少留在镇江,大多选择回家或去其他城市。而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镇江正在经历更大考验。但归根结底,一座城市的繁荣离不开人才和创新。

镇江的人才外流一直为人诟病,也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突破点。去年,镇江开始推出自己的“抢人”政策,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7万人,其中驻镇高校毕业生的留镇人数3875人、留镇率达21%。正在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留下。

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镇江也正在抢抓机遇。比如航空产业,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镇江、嘉兴、丹阳等地为支撑的航空产业集群,再比如前不久,润州区表示要在未来以产业承接为关键,围绕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和南京都市圈建设,配置要素资源。我相信,不管被不被“唱衰”,镇江人民都会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用实力反驳质疑。更欢迎八方来客亲自来这走走看看,感受冷冰冰的数据之外,这座江南小城的真实魅力。

长三角溃于镇江?把下巴托住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