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名人就会有名言,不是名人,出口成章也泯然众人。这不,一代儒家圣人孔子,骂人却骂出了经典名言,作为小喽啰的我不得不向孔圣人奉上自己的膝盖。

话说,孔子到底说了什么样的脏话被流传了千年,甚至还成为现代人的口头禅?事不宜迟,让我们快马加鞭,赶紧去了解一下这名人骂句吧!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第五》

这个引用段落中的“朽木不可雕也”,大家熟悉吗?是否想起了老师或家长恨铁不成钢时叹息的模样?

作为长辈,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教出好的学生,可每当看到自己的儿女或学生不认真不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发出这样无可奈何的感叹,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的痛惜感。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孔子会发出这样的话,和我们所处的意境大大致相同,当时他是在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很不听话,常常无视老师孔子,在孔子专心授课时候,他最擅长的是和“周大娘”梦中约会,做白日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孔子大佬认为这个学生太难教导,上学的大好时光却在睡觉,就像那腐烂的木头不能再雕刻,粪土的墙面不能再涂抹。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都说是人都有三分火,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当时应该是真生气了,透露出了深深的无奈感,痛心疾首。宰予本是个天资聪慧,是有过人之处的好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见和价值观念,敢于对孔子提出来的思想诉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奈何总是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

对宰予给予厚望的孔子自然是怒其不上道,对他十分的失望,才会对他说出这样不堪的话语,可见孔子那一刻很失落。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倘若我们的老师或者家长对我们说出“朽木不可雕也”这样的话,我们一定不要沮丧,因为这说明他们对我们仍重寓期待,我们要知耻而后勇,改正错误,好好学习。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圣人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孔子不止对学生怒其不争,还会常常因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怒怼自己的小伙伴。

某天,孔子的好友原壤可能是有些乏累,没有正襟危坐,也就是俗话说的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不,孔子就就看不过眼了,脱口而出:“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直白来说,孔子在讽刺自己的朋友,语气还很毒辣:你从小就没有仁义道德,长大了还没有长者风范,真是个到老不死,是实实在在的祸害。

孔圣人很有毒舌风范啊,在现代的话去吐槽大会应该能说的人哑口无言,说出来的话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不过实话实话,孔子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对于原壤来说,很伤人,倘若原壤小心眼,二者甚至可能绝交,我们可千万别效仿这句话。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曾是我上学时的口头禅,在嬉笑玩耍时,常常拿来怼我的女同学。不过这句话中的“女子”一直以来颇有争议。

有的人认为该“女子”特指小人,是“缺德者”的意思;有的人则认为“女子”泛为女性,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是被人看不起的,与“小人”同等地位。

不过,以现在流传的意思,应该是仍偏向于第二种。不过,人都是善变且多变的,人前人后两种面具,两种身份,这与性别无关,为人处世最重要,千万别被挂上小人的“尊称”。

孔圣人说的脏话,成为名言流传于世,我们还都耳熟能详

结语:

能够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自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它们是名人机智的精华、睿智的展现,也是警醒后人的灵丹妙药。它们的产生都来源于生活,但也正是生活的结晶才能更好的回馈生活,最起码孔子的这些话不会让我们出口成脏,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