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大公司病,納德拉給微軟開出什麼“藥方”?

專治大公司病,納德拉給微軟開出什麼“藥方”?

當納德拉1992年入職微軟時,這家公司如日中天。

微軟的Windows系統雖然在技術上拼不過IBM的OS/2,但在商業上卻取得了最終的成功。微軟“夠好就行”,IBM則是追求至善至美。

郭士納“讓大象起舞”的故事已廣為人知,他充分認識到了“硅谷新秀”的優勢所在,並用實際的改革行動帶領公司向微軟靠齊。

二十多年後,當納德拉從鮑爾默手中接過權力棒時,他發現微軟竟然遭遇了上世紀90年代初“IBM式”的問題:各部門各自為戰,公司政治掩蓋了客戶的聲音,反應不再敏捷。與正在發力雲計算的亞馬遜相比,微軟的差距肉眼可見。

納德拉該怎麼辦?

微軟“不應該”掉隊

剛到微軟的時候,納德拉是Windows NT系統的“技術佈道師”,主要工作是將原來基於UNIX系統的應用程序遷移到Windows上。為了開拓企業級市場上,納德拉所在的團隊常常帶著應用原型拜訪行業客戶,並展示運行效果。

納德拉在回憶推廣服務器系統這段歷史時,用的詞彙是“懇求”客戶、保持“謙遜”的態度。在敘述工作成果的時候,納德拉用的主語是指向虛化的“我們”,而不是“我”,充滿了團隊意識。他們從無到有,首次確立了一套軟件標準規範,讓零售的後端會計和庫存系統協同工作。

這些被納德拉看做是微軟歷史中的寶貴遺產,這也是後來推廣雲服務所必需的精神。

微軟也是一家很早便意識到“在線”的重要性的公司。

微軟在很久之前便創造了“用戶體驗改進計劃”。在Windows 2003發佈時,微軟把預先寫好的代碼埋進軟件裡,當用戶點擊同意參與這一計劃時,特定的點擊動作數據會被傳回微軟的數據中心。在當時,因為用戶參與這個計劃的熱情太高,微軟甚至不得不設計出一種丟掉部分數據的算法。

這個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它標誌著微軟首次將軟件體驗部分在線化,當一個東西處於在線狀態,隨時傳輸信息,它就能夠隨時“刷新”。

通過SQM,Word應用在90天內記錄了3.5億次命令行的點擊,微軟從那時候便清楚的知道,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用戶使用最多的就是粘貼、保存、複製、撤銷和加粗五個功能——它們佔據了所有使用頻次的三成。

除此之外,微軟還擁有著強大的企業營銷網絡,在“雲”尚未興起之前就積累了大數據的服務經驗。

但是,一家有著強大“雲服務基因”的公司為什麼掉隊了?

“微軟的轉型必須從內部開始”

微軟一隻腳踏進了在線化的互聯網服務時代,另一隻腳陷在傳統的軟件時代,拔也拔不出來。

危機感的喪失是一個重要標誌。當所有員工都認為外界客戶會自然的接受微軟的產品時,大家的結論就是,為“現金牛”產品工作是最沒風險的,而對充滿風險的新業務的嘗試可能被視為“流放”。

為什麼會這樣?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反壟斷訴訟有關,這場訴訟對公司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打擊。這種影響直接體現在公司的話語體系上。

這像極了當年的IBM,當IBM遭遇反壟斷訴訟時,公司內部將帶有“市場份額”、“競爭對手”、“主宰”、“擊敗”這種詞彙的材料統統清理了出去。

相似的事情在微軟重演。公司的語言體系受到了桎梏,戰略思想的進化受到了阻礙,公司原地踏步,內部山頭文化出現了,大家不想著去做大蛋糕,都想著去分蛋糕。封地文化深刻的阻礙了公司新業務的發展。

在負責搜索引擎必應(bing)業務時,納德拉便發現了這一點。

他在與負責雲服務產品“赤犬”的服務器與工具事業部(STB)溝通時發現,STB的領導層只顧著服務現有客戶,根本沒有嘗試新業務的勇氣,“赤犬”被邊緣化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已經建立起擁有十幾萬開發者的雲服務平臺的亞馬遜。

兩年後,微軟“赤犬”項目負責人在離職郵件中寫道:微軟的轉型必須從內部開始。

2011年,納德拉接管STB事業部。微軟的雲服務收入仍然只有幾百萬,但亞馬遜的雲服務收入已增長至數十億美元。納德拉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組織內部的分裂——

部門負責人們一方面應承著要孵化雲業務,另一方面又“警告”必須把重點放在服務器上面,因為他們的部門有大把鈔票可收

納德拉感嘆,服務器已經阻礙了他們的創新精神——雲服務正在重構ICT產業,如果不向雲端轉型,STB提供的服務器與數據庫誰來買?他們又如何應對新一代基於雲服務的辦公軟件、雲遊戲、雲視頻?

決定改革的納德拉並沒有啟用他在必應的老部下,而是選擇從部門內部開始轉型。他認為,由核心向外擴散,這是確保變革持續的唯一路徑。

納德拉在雲服務業務上做出了幾項決策。首先,他提出了“混合雲”的架構,來改變團隊對雲服務根深蒂固的偏見。然後,基於市場的即時反饋和Azure項目的技術路線圖,他從公司內外找來了技術大牛,將雲服務的重注下在了Azure上,並在一開始就致力於使得雲服務差異化、AI化。

STB事業部的轉型也獲得了微軟內部Office成功經驗的加持,原來在Office團隊推進雲訂購業務的關鍵人物沼本健加盟STB,負責針對客戶需求提供產品組合、並建立計費標準。

技術有了,商業規劃也有了,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隨之而來:公司文化。

微軟的靈魂是什麼?

當微軟需要支持Linux系統以擴大雲服務業務的基礎,納德拉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文化問題。

“在線即時優先解決”,納德拉精準地概括出了雲服務的本質。沒錯,Windows一直以來把開源的Linux視為敵人,但廣大的客戶現在就需要它,也許未來仍然需要它。要解決兼容Linux系統這個技術問題,微軟首先要解決文化問題:微軟陳舊的文化使得公司內外部間相互攻擊,各部門之間的交易成本甚至比和客戶接觸的成本還要高。

按照科斯的理論,當組織足夠大的時候,每個部門之間都實質上存在著一個“企業的邊界”。

山頭林立的直接後果是員工身心俱疲,深感挫折——在一個需要多方協作的商業時代,得不到其他部門回應自己的需求是一件多麼令人沮喪的事。隨之而來的,因為部門之間缺乏響應,對外部客戶的溝通也呈現出一種糟糕的狀態。

納德拉新上任CEO,首要的工作是重新“尋找微軟的靈魂”。

在第一天的演講中,納德拉確立了“移動為先,云為先”的戰略,並引導員工思考是什麼使微軟與眾不同,也就是:如果微軟消失了,這個世界會失去什麼。

納德拉為公司找到的“靈魂”是技術的全民化和個性化。微軟要想實現自己的新戰略和靈魂,只能藉助雲服務,以定義“人類體驗的移動性”。

但是,共識的塑造不僅需要有人告訴大家“路就在那裡”,更需要領導者就共識進行頻繁溝通,以達成一致。

納德拉列出了自己工作第一年的五個事項,第一、第二項是公司內部文化與價值觀的變革,第三項是對外部文化的變革:

就使命感、世界觀和商業及創新願景進行明確的、定期的溝通;

自上而下驅動文化變革,讓合適的團隊做合適的事;

建立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夥伴關係,共同做大蛋糕,並做到客戶滿意。

在內部溝通上,納德拉與工程師們聊天,發現他們不只是想充當銷售的配角——工程師們想“酷”,並向世界展示這種“酷”。

在1.5萬人參與的微軟全球峰會上,納德拉向員工們傳遞了創造力與同理心的文化信念,希望使微軟這個平臺能服務於員工個人成長。

在外部溝通上,納德拉傳遞了明確的信息。對於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他表示,微軟將圍繞重塑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打造全球性超大規模雲平臺、創造更個性化計算三個願景展開。對於全球客戶,納德拉在肯尼亞開了Win10的新品發佈會,以反映“賦能每一個人”的公司願景。

在“自上而下”驅動變革上,納德拉委任出身麥肯錫的霍根為首席人才官,兩人共擔轉型之責。至於最重要的雲業務,納德拉則交由其前搭檔負責。

在領導工作的職司劃分上,納德拉不以業務線劃分領導,而以職能線歸口。有人負責“良知”,有人負責戰略運營、產品計劃一致性,有人負責合作伙伴、客戶。

員工和高層已經就位,剩下的就是中層。

納德拉一改年度閉門務虛會上高管互相吐槽的糟糕傳統,同時集結了基層、中層和高層各個功能口的代表人物參與務虛會,打亂了分成小組共事,向客戶取經。

根據務虛會上討論小組的劃分,納德拉還組建了一個“文化內閣”,這個內閣由顧問和高管組成,他們在文化討論和建設上表現積極。

但納德拉的經驗表明:重構中層的信念極其困難。基層員工較容易受到願景與價值觀的感召,但是中層管理人員對於何以自處、何以實現卻充滿了疑惑。納德拉通過一個演講強調:領導者應該“傳遞明確信息、產生能量、找到取得成功的方式”。

從2014年中到2017年中,微軟公司的股價漲了約兩倍。

從具備“雲基因”到形成“雲意識”

納德拉在上任CEO後一直在談一個詞:一致性。公司文化、願景和價值觀那幾頁PPT要保持一致性,高層職責分工中有人負責“產品計劃一致性”,這個“一致性”相當關鍵的,它對於公司上下統一思想、揮舞自如必不可缺。而且一致性一旦形成,便不能輕易更改。

納德拉如此強調“一致性”,原因很簡單:微軟不是不會做雲服務,而是缺乏“雲意識”。

要想解決意識層面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構建共識上。在經過改革後,微軟在雲服務上呈勇猛的趕超之勢,與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差距日漸縮小。

儘管如此,微軟依舊面臨著和當年的IBM一樣的問題:考慮到公司中層的變革如此困難而成效不彰,也並不是每一箇中層管理人員都能成為下一個“納德拉”,納德拉之後,誰能繼續“刷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