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文 / 起叔

《水浒传》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来因其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被观众们所喜爱。不过,很多读者在欣赏其中的“好汉”形象时,往往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人身上,导致其它一些角色以及他们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却往往被忽略。本文,我们就要说一位在《水浒传》里显得有些无足轻重的人物,她就是李逵的母亲。

说她无足轻重,是因为人们对她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了被老虎吃掉这一件事情上面,而对于其它细枝末节则没有留意,也觉得无关紧要。殊不知,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同样可以从她身上来发现很多我们忽略了的道理,以及施耐庵在这个人物身上所寄托的深刻内涵。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李逵在跟着宋江上了梁上过上“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意生活以后,其实并没有想到自己家中尚有年迈老母需要孝敬,而直到公孙胜以之为由要回家时,李逵才想起了这一茬,所以嚷嚷着也要下山去接老母。

不管李逵动机如何,总算还是有几分孝心的,翻山越岭回到了家中,看到了他那已经哭瞎了眼睛的老母亲。而这母子在时隔多年后的首次对话,就让人们有些诧异,尤其是李逵母亲的话语。

“我儿,你去了许多时,这几年正在那里安身?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长工,止博得些饭食吃,养娘全不济事。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再次相逢,已经是哭瞎了眼睛但是尚且卧床念佛的李逵母亲,第一时间时间忙着向李逵倾诉什么呢?对了,就是抱怨自己的日子过得不好,抱怨李逵的哥哥只能靠给人家做长工来养活自己,让自己无法过上好日子。然后紧接着,她又再度询问李逵,问他在何处安身,而丝毫不提及李逵当年杀人,累及他的哥哥披枷带锁之事。

李逵看到母亲这般情景,担心母亲会因为自己在上为盗而不肯随自己上山,所以特意撒谎说自己在朝为官,特意来接老母回去享福。

听闻此语,李逵母亲高兴不已,可就在这时,李逵的哥哥李达回来了。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李逵的母亲听到李达的声音后,便告诉李达他李逵如今做了官,特地回家来接她的。这时李达便毫不留情地将新账老账和盘托出,从自己当年为犯了罪而逃跑的李逵披枷带锁,到如今又因为李逵在江州所犯罪行而受累的种种,简直是怒不可遏。在说完之后,李逵尚且还邀请李达一起上梁山快活,却被李达严词拒绝。

在此过程中,眼瞎但是耳不聋的李逵母亲自然是听到了一切,也明白自己这个所谓当了官的儿子在做得真正的勾当。可是,她却并没有出言阻止过,在李逵说了“你休问我 ,只顾去快活便了”之后,便选择了沉默以对,跟着李逵前去梁山了。

而就在去梁山的路中,又因为她自己的过错,葬送了性命。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李逵因为担心身后有人追捕,所以便尽量选择偏僻的道路,朝着深山老林乱走。逃亡路上,自然难免会辛苦一些,而这位老母亲这时候又开始叫起苦来,声称自己中午吃了些干饭,如今渴得要命,这时李逵也劝她忍耐一下,但是她却还是不依不饶地要喝水

无奈之下,李逵只好将她放到一块大石头上去取水,而当他将水取回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母亲早已成了老虎的腹中餐。虽然后来李逵一怒之下杀了大小四只老虎为母报仇,可是她的母亲还是被老虎吃掉了。

李逵的母亲的出场,就是这么的短暂,有些悲剧色彩,但也不乏讽刺意味。

李逵母亲被老虎吃掉,暴露了教育的缺位,施耐庵这样写大有深意

金圣叹在读到李逵母亲卧床念佛之时,批了这样两句话:

念佛娘,养出吃人儿子,可笑一;半世念佛,临终却被虎吃,可笑二。

他认为李逵的母亲是可笑的,从李逵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李逵之母对他的教育的缺位,明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残忍暴虐,但是却丝毫不知教育令其悔改,反而是一心想要自己享福;明知道在山林中行走危险异常,但是却因为口渴而不顾一切地要喝水,结果导致自己被老虎吃掉。

透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其实也让我们对李逵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李逵的暴虐绝不是一日养成的,如果李逵母亲有着“孟母三迁”般的教子理念,如果她有岳飞母亲那种高大情怀,又怎么会教育出李逵这样的儿子?又怎么会导致自己最终因为逃亡而被老虎所吃掉?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色,其实施耐庵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缺位的可怕后果。

参考文献:《水浒传》;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