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年級小孩做作業,控制不住情緒甚至還會動手,怎麼可以控情緒?

客家妹子919


您好,教一年級的小孩寫作業,控制情緒真的很必要。動手打孩子就更加不可以了。

其實我一般會建議,不要陪同孩子一起寫作業。他如果已經上了一個學期的課,一般題目他是知道的。或者有時候有些字不認識,看題型也會明白的。

首先,您可以告訴他完成哪一頁,或者抄寫哪一課生字之類的。寫練習題一般是一頁,時間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然後您就可以離開了。告訴他,媽媽去做媽媽的事情,你可以先寫你會的題目,寫完之後你就再去把不會的看幾遍。你確定真的不會寫的話,媽媽再過來教你。

有些孩子調皮,可能一下子就說,媽媽我寫完了。剩下的不會寫。但其實他就胡亂寫。

你一定不能生氣。你一定可以找出他寫對的那一題,就算沒有,也會有寫得比較好的那個字,你就拿那題或者那個字表揚他。

你寫得真棒,這次是一題,我看一下媽媽教你以後,下次可不可以對兩題。說不定,會對三題哦。

年紀小的孩子,鼓勵是最重要的。可是又不能亂鼓勵。不然他會過於驕傲。

為什麼不建議陪伴寫呢。第一是依賴。這是最不好的。從小就讓他明白,不能依賴別人。可以請教。但學習一定是自己的事情。

第二,他會理解為學習是媽媽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寫作業是為了媽媽,我考試也是為了媽媽。

所以,學會獨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幫助他。而不是拉著他的手,強迫他學習。

最後,動手更加不可以。暴力是最不好的。

希望可以幫到您。





躲不過的草木重生


是的,教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難,他能照書抄寫全錯,他能算出9+8=17,8+9=15。他有一千種出錯的方法,教的分分鐘讓人抓狂。


陪孩子真的是部血淚史,我以前打過、罵過也吼過,可是豪無效果。甚至孩子表現出很強的抵抗情緒,我也茫然過,給他講道理,他也表現出理解,懂事。可是學習依然如舊,我甚至懷疑他就是那麼蠢,可是觀察很久,孩子記憶力、理解能力、反應力都不錯。可是寫作業就像魔鬼一樣,頻頻出錯。


後來看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原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小腦還沒發育好,所以愛出錯。他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見解。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的平庸,他很普通,不是那少數的天才。成長的過程會頻頻出錯,也會倔強的去探索未來,家長只需要多點耐心去接受,放手讓他去探索發現,不要過多阻止犯錯,犯錯後耐心糾正接納,不要過多苛責。人無完人,何況孩子呢?讓孩子感受到愛,懂得愛,在未來他肯定會比打罵下的孩子要好!


石頭他媽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是鼓勵,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一種自律,脫衣服要放好,疊起來,擺放整齊,上幼兒園就開始玩具歸類,玩過得東西自己收拾到儲納箱,上學的時候就養成回家先把今天的作業做完,家長檢查,然後預習下一課。有時在提問一下今天的知識,順便檢查孩子今天對課程理解,剩下時間自由活動,九點準時洗漱睡覺。再起從不遲到!我的女兒今年四年級,學習沒用人超過心,沒有補過習。


houjinhua1971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輔導作業的時候,讓你爸媽站在你的邊上和你一起輔導,這樣你就不敢再發火了,如果你要一發火,你的爸媽就會大嘴巴抽你。當孩子作業不會寫或者是跟女生無理取鬧的時候,你的火一發上來剛要打孩子,你回頭一看你爹媽你的火瞬間就沒有了,絕對的被澆滅了,因為你知道打完他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這種方法控制脾氣那是絕對有效,而且是一針見血,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超越,這就是絕對的必殺。教育孩子是循序漸進的,因為孩子不會做作業,或者是輔導上有困難,不應該急躁,應該耐下心來給他講解,因為只有耐心的講解才能讓孩子真正領會到知識的含義才能夠學習更好,咱們光急躁或者是罵他或者是動手打,他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這樣的方式往往對孩子的學習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都是自身的親身經歷,所以大家能夠一起努力做到與孩子很好的溝通,讓我們共建一個和諧的家庭。






新文昊散人


現在陪孩子寫作業都成了一個很熱點的梗了。究其原因在於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會,但孩子不會,所以這就是矛盾的點,我覺得你應該會為什麼,你不會我給你說了你還是不會,那這個時候我自然而然會忘,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那我真的不會呀,你為什麼這麼著急。

就像站在山頂看半山腰的人,覺得這麼容易,你為什麼爬不上來,但是對於正在爬山的人來說,我現在每一步都走得很難。輔導孩子寫作業要從能力入手,要放平心態,如果不會,那就從如何解決不會出發。

如果實在覺得輔導孩子輔導不了,旁邊放一本高三的考題,你看看自己不會寫高三題的時候,再看看一年級的孩子,然後心態就會好一點。

一二年級發火是因為覺得孩子應該會,但不會三四年級的時候不怎麼發火,是因為覺得那題自己也拿不準,而慢慢到了初中高中發現自己不會,所以也就不說話了。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情緒的控制,說實話,誰都控制不了,尤其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尬笑],與其說是和孩子鬥氣,不如說是我們想更好的讓孩子跟上大流,不落隊。一年級孩子剛接觸了正式的學校教育,還不適應,就像我們剛學駕照一樣,教練恨不得把我們撕了,我們要和孩子換位思考[笑]


藝術活而生


我的女兒上小學之前能認識好多漢字,所以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對她來說不是很難,作業做的還是比較好,對她對我都沒有什麼負擔,有時也有什麼不會的,我們一起探討。我覺得家長輔導時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在學校裡是怎麼學的,老師是怎樣講的?先要聽孩子對問題的理解,然後再按照他的思維方式和學校老師教的那種方式進行輔導,也就是說,家長輔導前要先看課本,然後詢問孩子對這些的理解,再根據老師的節奏去輔導孩子。這樣才有效果,才會讓孩子不糊塗,家長也不至於抓狂。


仙小豬


你教一年級孩子,是不是就像數學系教授此時輔導你高數一樣,教授也分分鐘想拍你吧。換位思考,多份耐心,畢竟大部分家長到了初中就只能乾瞪眼了,珍惜你還有能力輔導孩子的時光吧。


南秋城


輔導小學生作業,所有的家長都暴跳如雷,恨不得動手打孩子,因為他們認為太簡單了;到了初中時,已經不那麼狂傲了,因為有些題他們也不會;再到高中,完全成了服服帖帖的後勤人員,再也不大呼小叫了,因為,所有的題都不會。


祐希


一年級的小孩子,也就六、七歲的樣子,怎麼能因為情緒失控,動手打孩子,這是極其錯誤的。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動腦筋,想出一套因人制宜的靈活的教育方法,有必要和班主任共同協商,把孩子從小引上正軌。孩子就好比一棵小樹苗,植入土壤後要澆水,施肥,修枝打杈。經過年復一年的精心管理,才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有用之材。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它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用廣泛的知識面和生動有趣的話語去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把你當作知心朋友而不是敵對關係,適當的誇獎更讓孩子自倍自強。陪伴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義不客辭的責任,作為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借故工作忙或者勞累而忽略孩子的學習,珍惜每一次與孩子相聚的時刻,讓每一次陪伴都能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沒有比看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更讓人幸福的事了。要多給孩子講道理,講學習知識的好處,循循善誘,切不可粗暴施教,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一生學習的榜樣,雖然每個人都不能盡善盡美,但作為父母有責任有義務給孩子多傳輸正能量,讓孩子從小就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一顆積極上進的心,發現孩子身上的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不可姑息,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這樣,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望,才能更好得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