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陈言旧史


一个原本善良的农妇,她爱儿子爱丈夫,守着几亩薄田度日。本来穷困,但家庭和满,也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在乱世,地主恶霸横行 ,老百姓的日子大多如此。但天有不测风云,她早早死了丈夫,没了依靠 ,三个儿子渐渐长大,依靠几亩薄田生活无法为继。后三个儿子又横遭惨死,爱子心切,又憎恨这个世道的张寡妇 ,想以一己之力为儿子报仇,所以也终落草为匪。

张寡妇本名贺贞,原本老实 ,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女子中的一员。1898年他嫁给河南洛宁的张有为妻,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名为张振升,二儿子名为张明升,三儿子名为张先升,原本这个普通的家庭掀不起什么波澜,但自打丈夫死了之后,日子越发贫困,张家大伯张更山就是当地的地主,所以张寡妇的大儿子张振升想从他那里租几亩地种,可是张更山此人只认钱不认这穷亲戚,不但租金一分不少,还把张寡妇的大儿子羞辱了一番,张振升年轻气盛,便回怼了几句,便惹恼了张更山,把他毒打了一顿。


张振山一气之下,离家上山当了土匪。慢慢混出名气,成了匪中的二当家,于是想找张更山出气,这张更山手眼通天,早就得到消息,在他去的时候,便扑了空。无果而归的张振升,到了山上却莫名的让人给杀了。原来是张更山买通了土匪中的人,给张振升下了拌子。

张寡妇听闻消息,怒从心头起。她也是个有血气的女子。当即变卖了家产,买了枪也上山当了土匪,誓要为儿子报仇。这张寡妇上山之后,对弟兄们非常照顾,洗衣缝补,再加上行事果断有计谋,很快拉拢了人心,成了匪首。起初他定下规矩,要劫富济贫,不危害百姓,手下劫来女子,他都要守着,不让他们祸害。

后官军来围剿,张寡妇为了保全兄弟们的性命,同意收编。他二儿子张明升跟随官军到陕县一村子收租,被当地人乱棍打死,张寡妇一怒之下带人血洗了该村,不留一活口,从此他悍匪的恶名远扬,他也不在约束手下,他的手下到处打砸抢掠,无恶不作。


张寡妇的三儿子原本在村子里老实耕种,不参与这些事情,可也被张更山等地主恶霸害死。本来爱儿子护儿子的张寡妇,眼见儿子一个个惨死,也就杀红了眼,不在有所顾忌。1932年民国政府加大剿匪力度 ,还到处通缉张寡妇。此时的张寡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更是无恶不作,贩卖鸦片,倒卖枪支,过起了刀头舔血的日子。从一个逼良为匪的妇人,变成了真正的罪孽深重的悍匪。

1933年,在洛阳的东关大桥下,随着几声枪响,结束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土匪张寡妇。本来一个值得让人同情的苦难人,他只是用最淳朴的爱儿心情,却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与民为敌的路,死有余辜 ,可悲可恨。


说史听涛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洛宁,18岁嫁给德里村的张洛山为妻,张寡妇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是当地有名的贤惠媳妇。但是好景不长,他的公婆和丈夫接连去世,只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四人,守着几亩薄田过日,转眼,孩子们长大了,这几亩田地根本不够生活,为了生活他的大儿子想做佃户养家,而村里最大的地主便是张寡妇的哥哥,这位哥哥不仅不让张寡妇大儿子去他家做佃户,还打了她的大儿子。


张寡妇大儿子一怒之下,上山落草为寇,后来因为内讧被打死了,大儿子死了,张寡妇带着二儿子也上山为匪,大儿子留下的人推举张寡妇为老大,尊称为“干娘”。

土匪为了吃饭除了打劫就是绑票,张寡妇专做绑票,而且专绑黄花太闺女,张寡妇把人绑到山上后,自己拿枪守护,不准别人碰这些女人,后来由于声誉好,她的名号越做越大,很多人都愿意交钱。周围的一些土匪都来投靠她,但是人多了她养不活,于是她请求驻守洛阳的镇嵩军收编他们,镇嵩军同意了,于是她将部队交给了镇嵩军,自己由于是女人不能在部队,于是她让自己的二儿子为连长,自己回山继续当土匪,人多了又给镇嵩军送来。


张寡妇落草为寇后,其哥哥将她的小儿子告进了官府,随后被枪毙,二儿子下乡索要军饷被当地人打死。怒不可止的张寡妇率一队人马将那个村子屠杀得干干净净,由此张寡妇的恶名传开。

给儿子报仇后,她准备给小儿子报仇但是天黑,屠错村子了,由于当地土匪横行,当地政府加大力度剿匪,张寡妇后来成为了孤家寡人,但是她还要为自己的小儿子报仇。一天她从许昌做火车回洛阳,准备报完仇后远走高飞,但是在车上她被人认出来了,她一下车就被人告知官府,她住进一家旅馆,政府军将这家旅馆包围,张寡妇只有投降。


张寡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被判死刑,处决那天,洛阳人都跑来看这个所谓的张寡妇,张寡妇在车上大叫:“老少爷们,我就是张寡妇,我是被逼上山的,我想报仇,我想报仇。”随后被枪毙。


司马长史


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并且三子相继离她而去,53岁时被俘枪决。这就是河南女匪张寡妇凄凉的命运。因家庭失和,痛失亲子。为替子复仇,愤而为匪,快意恩仇,不失侠义。


张寡妇出生在河南洛宁草庄村的贫农家庭,本名贺贞。成人后嫁与德里北村的张有。婚后日子虽然清苦,但连添三子,日子也过得和睦。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张有患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原本的贺贞也就成了张寡妇。

张有有一个伯父名张更山,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是个嫌贫爱富的势利眼。对张寡妇的艰难,他冷眼旁观,决计不伸援手,还冷嘲热讽。性格倔强的张寡妇人穷骨硬,告诫孩子要有骨气,穷死也不得去央求张更山。

而张寡妇的长子张振升为了家人的温饱,听说张更山要出租田地,央求大爷能租给他。而为富不仁的张更山因为张寡妇家太穷,吃饭的嘴又多,所以就把地租给别人。因为此事发生了打斗,张更山指使别人把张振升一顿暴打。年轻气盛的张振升誓言雪耻,一气之下入伙“刀客”帮,成为一个土匪。因为他为人仗义,不久做坐上了匪帮二把交椅,成为“二当家”。


已有气候的张振升于1922年秋杀回村里复仇张更山。而老奸巨滑的张更山早已闻风而逃。张振升复仇不成,折返回山。不久,张更山怕张振升再次寻仇,决定斩草除根除掉张振升。他买通了张振升的一个同伙,名韦聚臣。韦聚臣乘张振升不备,杀害了他。

张寡妇闻知长子死讯,如晴天霹雳。她恨不得手刃张更山替子复仇。在一个深秋黑夜,她和次子张明升离家加入匪帮。由于长子振升生前在匪帮威望极好,杀害他的凶手韦聚臣也被他的手下兄弟处死了。而张寡妇母子,也受到刀客们的欢迎。张寡妇与众匪相处极好,她本身就为人豪爽,干脆果敢,不久就被大伙推选为大当家。张寡妇为匪亦讲究侠义,只准劫富不许欺贫;绑架了女票,不准欺凌,必须以礼相待,只为财不劫色。曾有一次,一土匪对女票心怀不轨,被张寡妇一枪击毙。不久,张寡妇的队伍越发壮大,远处闻名。甚至有别处的匪帮也打着张寡妇的名号四处作恶。

话说张寡妇的老仇人张更山,眼着张寡妇的队伍越扯越大,他也不知是如何算计的,竟将张寡妇留在老家中的三子张先升暴打致死。这不是给张寡妇火上浇油吗!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张寡妇发誓有朝一日,杀回老家,为子复仇。



随着张寡妇队伍不断扩充,洛宁官府也开始感受到威胁,他们决定将张寡妇招安。张寡妇表示她为匪只想为子复仇,并不想为官。而手下人大多数想招安。张寡妇顺从众议,接受招安。所部改编为一团,团长由张寡妇指定的杨德廉担任,其次子张明升任连长。

一切安置妥善后,张寡妇只身回到南山,又干起了刀客。很快当地的一些小股土匪又汇集到她的周围,几年之后,张寡妇手下又有1千多人马。时值军阀混战,各路军阀都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时任洛阳警备司令万选才看上了张寡妇的队伍,有意招揽。张寡妇又把队伍交给了万选才,自己还到南山重操旧业。

1931年,张寡妇早已被招安的二子明升因公干到陕县头峪,因暴打当地士绅惹众怒,被殴致死。张寡妇此后率匪怒洗头峪,村民大多死伤殆尽。

1932年,张寡妇率匪杀回老家,为长子、三子复仇。谁知先头的匪部认错了村庄,错杀了村民数十人,等到张寡妇赶到,为时已晚。

1933秋,张寡妇在洛阳一家旅社被警备司令部士兵包围被捕。被捕后的张寡妇依然豪气,对法官的审讯坦承不讳,不惧生死。

两天后,张寡妇被枪决,时年53岁。在枪决时,她还在念叨要为子复仇。


岁月是一条河流


没有天生的坏人,坏人的故事也许更多,或许经历很悲惨。

张寡妇本是一个19世纪晚期,出生在河南洛宁县,一个贫困的家庭的良家女人,原名叫贺珍。有着和大多数当时的农村女性一样的命运,就是在父母之命媒数之言之后嫁人,生孩子,侍奉公婆,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看着他们娶妻生子,就此过完一生。

但人生的遭遇就在于,他的称呼里有个寡妇二字。婚后没几年,她的丈夫就突然去世,本来好好地人生轨迹就此打乱。一个美丽的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在村里人风言风语和一些流氓无赖的骚扰中,张寡妇艰难的都挺了过去,他觉得只要能把孩子拉扯大了,一切也都会好了。

因此孩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可是没想到的是在大儿子张振生长大成人之后发生了一件让他心碎不已的事,那就是大儿子张振生由于和地主张根生有了一些矛盾,更是因为地主更是对张寡妇早就心怀不轨,大儿子一怒之下到山里当了土匪,地主由于心里害怕,雇凶杀人,把张根生枪杀了。

女人人生最为艰难的两件事,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张寡妇都遇到了,那一辈子,实在是不想再忍了,于是就带着两个小儿子去了大儿子所在的土匪窝,决定继承大儿子的旗帜,去找地主张根生报仇。



成为土匪之后的张寡妇,凭借自己的手腕很快就在丛林里的土匪中间,赢得了一席之地。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多年都白活了,自己好像是天生的土匪头子,灵活的头脑,很适合干这些勾当,只是可惜地主仇人溜了。

成为头领的张寡妇,就对山贼们宣布了自己的原则和纲领,那就是只抢富人,只抢财物,不杀人,不作大恶,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很快,张寡妇的队伍严明的纪律之下,迅速壮大,有千余号人马的张寡妇武装,成为了方圆百里,相当有名气的土匪势力。

后来来到河南洛阳的陕西军阀刘镇华的势力,镇嵩军第二师知道附近有这么一只势力雄大的土匪武装,便派人来收编张寡妇的队伍。张寡妇虽然是个农村妇女出身的土匪头领,但也知道混居绿林终非长久之计,于他要给兄弟们谋个生路,于是乎,她大手一挥将1000人马全部交由镇嵩军改编,自己一个女人独自回到家乡,继续从事着劫富济贫的营生。

在远方的地主张更生听闻,张寡妇的武装被解散,只剩寥寥几人的土匪队伍,这就大模大样的回来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地主打算利用当地的官府武装去剿灭张寡妇,张寡妇在闻讯之前就火速在一个黑夜地主一家给灭门了。

大仇得报的张寡妇,后来也下场并不怎么好。由于手上沾了不少血,再加上政府在1932年之后加大对豫西土匪的治理力度,身为匪首的张寡妇在1933年的一天被抓了,至此这个敢爱敢恨,名噪一时的女性土匪头子的一生落下帷幕,也轰动一时。

临终前她只说了两个字:值了!

这个不识大字的女土匪,却也有古时候的潇洒侠客之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慷慨!


历史好奇怪




1933年秋天,一身灰衣的老太太刚刚从洛阳下火车。她目光坚定,举止从容,手提一个皮箱,坐上一辆黄包车,向西关而去。一路风尘仆仆,可能是比较疲惫,她没有发现背后有跟踪的黑影。

这位老太太就是名震豫西的土匪张寡妇,背后跟踪她的就是警察局的暗探。这名暗探担心警察局的人对付不了张寡妇,就向洛阳警备司令部通报了这一情况。




一个连全副武装的士兵,悄悄地包围了这家旅馆,并在附近的制高点架加上了机枪。闯荡江湖十几年的张寡妇明白自己这次在劫难逃,就扔掉手中的枪走了出来,跟随这些士兵到了警备司令部。

审讯的过程非常简单,张寡妇承认了自己的一切过往。两天后,张寡妇被警备司令部拉到东关大石桥刑场进行枪决。一路上她都高喊着:我就是洛宁的张寡妇,只是被逼上了梁山,我的仇还没有报。我死了也要报仇。这一年张寡妇53岁。



张寡妇原名贺贞,1880年出生于洛宁县涧口乡草庄村。从小她就是一个这事干脆麻利、风风火火的人,走起路来疾如一阵风,被同村人称为张大脚。

1897年,张寡妇嫁给陈吴乡德里北村的张有为妻。婚后她一共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叫振升、明升和先升。全家人的生活虽然比较艰难,但也算和和睦睦。


1905年,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张寡妇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把这三个儿子养育成人。

老大张振升为了全家人生活过得更好,就去找大地主张更山家租借田地。但过去他们家孤儿寡母经常受村里人的欺负,却不料现在还是如此。张振升一怒之下和张更山家接下了冤仇,从此就上山当了土匪。



当时在豫西的大山中,有不少的土匪。这一带的土匪俗称刀客,土匪的头目就叫总架杆,二当家的都叫二架杆。凭借着自己的一身力气和胆气,张振升就迅速担任了二把手。

1922年秋天,张振升率领一帮土匪,杀回老家,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他们高喊着:杀死张更山,财产全分干;抓住张清溪,套上去拉犁。但却被狡猾的张更山逃脱了,张振升留下了狠话,一定要灭掉张更山。

寝食不安的张更山花费重金收买了总架杆和他的心腹韦聚臣,让他们背后放黑枪,打死了张振升。张振升手下的兄弟活埋了韦聚臣,并质问总架杆,总架杆心中有愧就离开了山寨。

知道真相的张寡妇悲痛欲绝,她留下了三儿子在家务农。张寡妇带着二儿子张明升开始落草为寇,以前忠于张振升的兄弟聚拢到了她的旗下。



很快张寡妇就练得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做事干练的作风迅速赢得了土匪们的一致称赞。张寡妇决定把山寨的发展方向定为绑快票,因为这样来钱快,风险也小。

绑快票就是绑架那些未嫁人的富户小姐,这些有钱人家担心自己女儿的清白和声誉受损,往往选择不报官,当天就能把钱送到。张寡妇也信守承诺,不让土匪们碰这些富户小姐。



就这样张寡妇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了钱,她就把手下的家伙事更换了一荏,大刀长矛全部换成了长枪和短枪。张寡妇名声大振,许多土匪前来投奔。

1924年,张寡妇手下的人马扩展到了1000多人,在宜阳、洛宁、嵩县、渑池一带到处活动,劫富济贫。到了1925年,张华和他手下已经有了2000多人。附近的很多土匪都打着她的旗号无恶不作,当地人都在骂她“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他手下,挖苗断根”。



当时驻扎在洛阳附近的军队叫镇嵩军,头领叫刘镇华。刘镇华也是洛阳人,这时他的手下也只有3000人。于是他决定收编这只土匪,刘镇华派出了张治公去和张寡妇接触。

张治公原本也是豫西的土匪,双方很快就谈拢了条件。毕竟当土匪也不是长久之计,当兵就有了固定的军饷,还有可能升官发财。张寡妇的这伙土匪就被改编成了一个独立团,有二架杠杨德廉任团长,她自己的儿子张明升担任连长。



张寡妇自己则选择了二次创业,重新回到洛宁山中当土匪。凭借她的名号,很快又聚起了上千人马。1929年,她的这帮手下又被万选才收编。张寡妇再次回到山中为匪,可以说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1931年秋天,张寡妇的儿子张明升奉命到陕县去催办军饷。他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当土匪习惯了,就对当地的富户非常的不客气,打伤了不少人。在当地官员和绅士的合作下,悄悄地处决了张明升。



但纸里包不住火,张寡妇很快就弄清楚了真相。于是她率领自己的部下长途奔袭,血洗了头峪村,全村人基本上都被杀光。这件事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河南的一件大案。

这时的张更山害怕张寡妇和自己的三儿子张先升里应外合,前来找他报仇,就先下手为强,把张先升拉到洛河岸边活活打死。就这样,张寡妇再没有亲人了,悲痛欲绝的她决定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张寡妇率领自己的大部队在后边策应,由二当家前边冲锋陷阵。结果碰上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不熟悉地形的二当家走错了村庄,来到了陶峪北村。在这个村子里连杀了33人,当张寡妇到的时候,已经大错酿成。

张寡妇马上组织土匪,向德里北村出发。但这时天已大亮,附近各个村庄的民团都严阵以待,县保安团也向这一区域聚结。张寡妇只能大哭一场后,向山中撤退。

这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全国都已经进入了建设时期。豫西的土匪大部分都被政府收编,张寡妇的手下也所剩无几。最终张寡妇决定把手中的烟土送到外地去卖掉,就找个地方去安度晚年。最终在她回来的路上,就发生了开头的事。

张寡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她坚强的个性铸造了她一生的传奇。张寡妇的后半生都是为了报仇而奋斗,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在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主导下,张寡妇的仇人张更山被枪决,这时她可以含笑九泉了。


新知传习阁


1933年10月,秋风送爽,天很蓝,云很高。一个灰头土脑,身着一袭灰色长袍中性打扮的中年妇女,年龄在50岁上下,被五花大绑强按跪在洛阳东关桥下。

中年女人看上去很苍老的样子,胸前牌子上写着“贺贞”两字打上红叉。只听围观的一个男人感慨道:“这是俺老乡,想不到几年不见苍老到这地步。”

画面中的女人是谁呢?

原来这是国民党驻豫西部队、逮捕枪决女悍匪张寡妇的场景,围观的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妇女竟然是祸患豫西十几年的悍匪,拜托,这画面反差太大了吧!

谁是张寡妇?一个寡妇如何做了悍匪?她又是如何被抓住的?带着这些疑问亲们继续往下看。



谁是张寡妇?

说起张寡妇本不姓张,而是姓贺叫贺贞,她之所以叫张寡妇是因为他丈夫姓张叫张友。

张寡妇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豫西永宁(今河南省洛宁)人。贺贞出身贫寒,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是家中的长女,15岁就用稚幼的肩膀担起了家中的重担,上伺候长期卧床的母亲,下照看弟弟妹妹,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其坚韧不拔和泼辣的性格。

到了出嫁的年龄,20时嫁给了同村青年张友,丈夫是个猎户,平时到山上打些野味,时不时给贺贞打打牙祭,日子过得很辛苦但很甜蜜。夫妻育有三个儿子——长子张振升、次子张明升、三子张先升。



“人生如梦,世事如棋”这话没毛病。

民国八年,这一年贺贞记得最清楚,因为这一年是历史上有史以来罕见的春节最晚的一年,过年后又发生了同样让她难忘的事情,她的丈夫张友死了。

贺贞哭得死去活来,这一年贺贞刚满40岁。一夜之间,她成了寡妇,从这天起,他的名字由贺氏变成了张寡妇,

张寡妇“华丽丽”转身成了豫西悍匪

在埋葬了丈夫以后,张寡妇拉扯着三个儿子艰难度日。有道是:“寡妇门前是非多,不用划拉一大车”。况且张寡妇年轻漂亮,好像一朵盛开的牡丹,正是“徐娘半老犹尚多情”的年纪。当时许多年轻后生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张寡妇所居住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山上聚拢了一些打家劫舍的刀客。这正应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



有一天,张寡妇的相好,也是山上的刀客看到她的大儿子张振升长得虎背熊腰,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于是拉张振升入团伙做了刀客。

豫西这片地方,管土匪叫“刀客”,其实就是一些穷人混吃混喝罢了。张寡妇的大儿子经过多次火拼,由于不怕死骨头硬,最后被大当家(驾杆)提拔为二当家。

我觉得和遗传有些关联,他老爸就是个猎户,打猎和杀人没啥区别。张寡妇的丈夫活着时,经常教她开枪打猎,她玩起猎枪甚至比男人都“溜”。

张振升为了抢更多的钱财,在一次冒险行动中,被豪门大户雇佣的打手暗杀。

原来张振升为了夺取大当家的位置,极力表现自己,他要抢豪门地主家更多的财产,穷老百姓根本没有东西可抢。



这样以来和强势地主发生激烈的冲突。豪门地主不差钱,于是通过用金钱收买亡命徒的办法,暗杀了张振升。

张寡妇得知儿子被杀,发疯的像一只护犊的母狼,发誓要为儿子报仇。她变卖了家产,购买了枪支,带着次子明升上山入了刀客。

那些曾经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刀客后生欢呼雀跃,纷纷拜她为干妈。

前面我们也说了,张寡妇有玩枪的基础。加上一些后生的拥戴。经过两年的打拼,她成功干翻了原来大当家,被推为新驾杆(大当家的),这一年(1922年)张寡妇42岁。

这正应了那句话:“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群男人。”亲们想想看,张寡妇如果不是凭她的姿色,它能够在男人群里出人头地吗?如果凭狠上位,她能狠得过男人吗?



张寡妇就是女人中的传奇,我估计200年才出一个这样的人物。她能很快进入角色,从一个普通的女人到一个悍匪,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改变,长子被杀的那一刻起,她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邪恶等诸多因素瞬间被激活。

“母子连心”,世上的大爱非母爱莫属。接下来十年期间,张寡妇陷入了一种死循环,那就是打家劫舍,对手反扑,儿子被杀,然后为儿子报仇,滥杀无辜。好像一个魔咒套在了张寡妇的头上。

民国13年(1924年),张寡妇的人马已经达到了1000余人,他们经常活跃在洛宁,益阳,嵩县一带,昼伏夜出。对那些豪门地主进行了疯狂的抢劫和绑票。就在一次行动中,他的二儿子被地主保安团打死。张寡妇愤怒异常,带领人马血洗了村庄,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这是张寡妇受到的第二次致命的打击。

民国21年(1932年),由于张寡妇组织人马多次抢劫豪门地主。这引起了地主豪绅的愤恨,地主保安团为了报复张寡妇,将其在家务农的三儿子先升枪杀。这是张寡妇受到的第三次打击。

张寡妇得知情况痛苦异常,自己一个堂堂的女匪首,竟保护不了儿子,她没有了未来,她成了孤家寡人了。张寡妇万念俱灰,她咆哮着,“上天为何要这样折磨我?”

当夜,张寡妇率领人马杀回了老家,把地主保安团打的四处逃窜,当场枪杀100多人,其中误伤老百姓33人。



民国22年(1933年),张寡妇的土匪队伍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重视,蒋介石电令驻豫西镇嵩军军阀刘镇华进山剿匪,在镇嵩军的包围下,众匪徒纷纷投降,随后被收编。

张寡妇深感大势已去,唯恐受到政府的镇压,于是乔装打扮成一个商人模样潜逃。

为了生存,当年秋天,张寡妇在贩卖鸦片和枪支过程中,被国民党军队士兵当场捉获,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

张寡妇跪在桥下,四周围着看客,她抬眼望了望同样衣衫褴褛的人们,但见一个个脸上浮现出幸灾乐祸的笑容。站在她身边的士兵退在了一边,上来一个持长枪的士兵对准她的后脑扣响了扳机,一股殷红飞溅,张寡妇眼前好像像盛开了一朵玫瑰……


秉烛读春秋


张寡妇,驰名豫西的女土匪,下面给大家讲讲她的传奇故事。

(民国土匪)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1880年河南省洛宁县。贺贞家里很穷,18岁的时候嫁给了贫农张有。

贺贞属于通情达理,孝敬公婆的女子,所以一家人都很喜欢她。丈夫张有没读过书,老老实实的农民,踏实种地,对贺贞也很好。

这个家不算富有,但日子也能和和美美的过下去。

结婚第二年,贺贞的第一个儿子张振升出生了。不过也是在这一年,贺贞一直生病的婆婆去世了,3年之后,公公也病逝了。公公婆婆的生病去世,让这个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夫妻俩日夜操劳,一直都没还清。

此后,贺贞又添了两个儿子:张明升和张先升。夫妻俩背着外债,还要养着3个孩子,压力非常大。

更意外的是,贺贞26岁那一年,他的丈夫张有病逝了。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称呼贺贞为“张寡妇”。



那个年代,一个寡妇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有多么困难可想而知了。

张寡妇日夜操劳,把3个孩子都带大了。她40岁那一年,大儿子21岁了,二儿子19岁,三儿子17岁,都成了家里的劳动力,能干活养家了。

张寡妇的大伯名叫张更山,是当地的地主。这个人心狠手辣,一点亲情都不顾,张寡妇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不伸手帮一点。张寡妇早就发过誓:冻死饿死也不会去找张更山帮忙。

1920年,张寡妇的大儿子张振升听别人说,张更山有4亩地要出租,他就想着自己怎么说也是亲侄孙,也许会优先租给自己,正常交租就是了。

但是,张更山不愿意把地租给他!后来因为租地的事情,张振升还被打了一顿。20多岁的大小伙子,受了这样的委屈,怎么能受得了?

张振升心一横,辞别家人,上山当了土匪,为自己的报仇做准备。

张振升去了当时宜阳、洛宁交界的地区,那里是有名的土匪窝。因为性格好,讲义气,没过多久,张振升就成了一个小头头。

1922年的秋天,张振升带着一帮土匪回来了,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但是,张更山早就得到消息,溜走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张振升离开后不久,就被人打了黑枪,含恨而去。



张寡妇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想来想去,毅然带着老二张明升上山当土匪了。

张寡妇的年龄大,又是张振升的母亲,所以很受土匪的敬重。多年的忍辱负重,张寡妇也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有勇有谋。

很快,张寡妇就被土匪们推举为“总驾杆”。土匪们都喊她“干娘”,他称呼土匪“孩子们”。

张寡妇带土匪,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她要求手下要抢富户,不能欺负穷人;赚了钱要买枪支弹药,招兵买马;绑了女票,尤其是没结婚的女子,不能欺负人家……

就这样,土匪队伍越干名声越响亮,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张寡妇成了豫西几百里范围内最有名的土匪头子。到1925年的时候,她手下已经有了近2000人,让周围的城镇提心吊胆的。

很快,驻扎洛阳的镇嵩军第二师师长张治公就派人来了,想收编张寡妇的队伍。张寡妇当土匪,是为了报仇,但是考虑到手底下的土匪,都想混个安稳日子。张寡妇就把手下大部分人送到了洛阳,看着他们改编成了一个团,自己的二儿子也当了连长,这才放心。

之后,张寡妇单枪匹马回到了洛宁南山架子岭,从头开始拉人干土匪。

1929年的时候,张寡妇手下的人马又一次达到了1000多人,官兵来招抚,张寡妇二话不说,又把“孩子们”送了出去,让他们改编成了正规军,过安稳日子去了。



之后,张寡妇再一次从头开始干土匪。

1931年,张寡妇的二儿子因为打骂地方乡绅,被陕县头峪的一个土豪劣绅偷偷打了黑枪。张寡妇听说这件事情,非常愤怒,带人血洗了头峪。报了仇,但是也欠下了一笔血债。

在这之前,张寡妇留在老家的三儿子,也被张更山等地主打死了。1932年,张寡妇带领队伍,前往洛宁老家报仇。但是,村里早有防备,连县保安团都赶过来增援。张寡妇看打不下来,只能离开了。

国民党当局开始大力剿匪,豫西地区的土匪都被慢慢瓦解、剿灭以及招抚了。张寡妇已经50多岁的时候,手底下也没有什么人了。

1933年秋,张寡妇单枪匹马从许昌返回洛阳,在火车上被人认了出来。等她在洛阳下车之后,官兵立刻包围了她所住的旅馆,抓住了她。

张寡妇被判了枪毙,当天很多人都去看了,在路上,张寡妇喊道:“乡亲们,你们都听着,我就是张寡妇!我是被逼当刀客的,我杀过人,我放过火,可我的仇还没有报!我今年53岁,再过53年,还是这粗这长……”

行刑前,张寡妇喊道:“死了也要报仇!”


七追风


张寡妇,河南人,原名贺贞,与丈夫生了三个儿子后,中年丧夫的妇女

张寡妇是什么契机成为土匪的呢?

那得先从他大儿子说起,当年那个时候贺贞一家就是贫农,一般都得给地主家打工的,那时候大儿子给地主家做长工,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受尽地主的欺凌。大儿子受不了欺凌去做了绿林好汉,打家劫舍,好不痛快。


可惜好景不长,得罪了当时的地霸(地痞流氓的头头),被地霸雇佣打手活活打死。

贺贞也是一血性女子,为了报仇,变卖了所有家产从购买了枪支,领着二儿子一起上山入伙,跟着土匪一起干。

由于贺贞行事果断,有胆识,收到了一众土匪的拥护,成为了土匪小头目。也多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张寡妇”

那时候张寡妇人枪已达1000余,经常活动在洛宁、宜阳、嵩县一带,昼伏夜出,到处打家劫舍。对那些殷实富户,抢钱又绑票,尽管她本人很少出马,但下面的人都打“张寡妇”旗号,由此张寡妇名闻数百里。

张寡妇也曾两次被军阀收编,但那时张寡妇已经不甘屈居人下,两次脱离收编军阀,再次揭竿而起,当地的地霸乡绅一类人被其多次抢劫、勒索。对其深恶痛绝。

当时地霸查明张寡妇三儿子并非参加土匪,依旧在家务农,遂安排人把张寡妇三儿子杀死家中。

张寡妇为了报仇杀回洛宁,却误杀了30多名无辜百姓。

张寡妇下场是什么?

晚年张寡妇弃杆从商,在临汝、郏县、许昌一带贩卖枪支、毒品,依旧干着为祸一方的勾当,有一次她从许昌返家途中,经过龙门时,被国门党军查获,枪杀于东关大桥下。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匪首就此了结。



一瓶87年的哇哈哈


提到土匪,让人自然想到“可恶”与“神秘”。大多数土匪确确实实是十分可恶的,大多数土匪身上都有一些神秘色彩,尤其是女土匪。

民国时期,河南西部有一个女土匪,一生曲折坎坷、充满传奇。

年纪轻轻,失去丈夫

18岁那一年,河南省洛宁县的贺贞出嫁了,嫁给了邻村的张家旺。

张家旺一个农民,其理想就是勤勤恳恳种地、平平安安持家。

张家旺带着贺贞,踏踏实实地在田地里劳作,不喊苦、不抱怨;回到家中,侍奉父母、孝孝顺顺。

一家人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时候,普通百姓家中只要出一件大事,很快就会导致贫穷。

19岁那一年,贺贞第一个儿子出世了,一家人非常高兴。

同一年,因为没钱治疗,多病的婆婆撒手人间。

两件大事连续发生,虽然有喜有悲,但是,经济上确实很困难,可怜的结余全部用完。

3年后,家中顶梁柱——贺贞的公公也丢下儿孙、到阴间报道了,原因还是贫穷、没钱治病。

办完公公的丧事,贺贞家已经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夫妻二人咬紧牙关、同心同德,用辛勤的汗水换取微薄的收入,一点一滴偿还外债。

几年中,张家旺与贺贞又生养了2个儿子。望着3个像小树一样的儿子,夫妻二人既喜又忧。

喜的是孩子们成长、家丁兴旺,未来大有希望;

忧的是孩子们生活,需要不小的支出,而从土地中刨出的收入实在太少。

满怀希望、顶着压力生活的贺贞、张家旺夫妻,最怕发生意外打击。

26岁那一年,又一个打击不期而遇。

一天夜里,丈夫张家旺突然咳血不止。仅仅过了两天,张家旺便离开心爱的妻子、可爱的儿子们,去寻找父母了。

从此以后,贺贞这个名字被人们撇开,取而代之的是“张寡妇”。

公公、丈夫全都健在的时候,生活勉强维持温饱;两个主劳力不在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带着三个很小的儿子,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这一年,大儿子张振升年仅7岁。

年轻的张寡妇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人到中年,痛失长子

历经千辛万苦,张寡妇的3个孩子都渐渐长大。

随着三个儿子身体强壮起来,家里仅有的那几亩薄地不能够养活一家人了。儿子们也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

张家旺的大哥张更山,家中土地很多。但是,张更山向来不愿意与张寡妇一家来往,张寡妇从内心里不愿意乞求张更山帮助。

儿子们长大了,总觉得大伯与自己家有血缘关系,所以,大儿子张振升听说张更山想把6亩土地出租给别人,便主动与大伯联系,希望租种这些田地。

张更山不但不出租田地给张振升,反而用冷言热语挖苦、讽刺张振升。

年轻气盛的张振升,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决定走一条独特之路,振兴家业、报仇雪恨。

张振升从大伯家出来后,没有回家,直接上山当了土匪。

当时,洛宁县的山上,分布着很多股土匪,张振升投靠了其中的一支。

经过2年,在土匪窝中摸爬滚打的张振升,凭借机智、果断的才能,升任土匪中的二驾杆。驾杆是土匪头目的意思。

42岁那一年冬天,张寡妇大儿子出事了。

张振升率领一支土匪潜回家乡,打算干掉张更山,报仇雪恨。

张更山老奸巨猾,平时晚上不在自己的卧室中睡觉。张振升扑个空。

张更山听说自己家中进了土匪,很快报告了洛宁县保安团。保安团赶过来,张振升带着土匪在黑夜里,沿着山路往回跑。

逃跑途中,张振升被打中一枪,受伤后滚落山崖,一命呜呼。到死不知道这一枪是保安团打的、还是内奸打的。

张寡妇又失去了一位亲人。

听到大儿子死亡的消息,张寡妇肝肠寸断。她再也不愿意忍受命运的捉弄了,她要亲自主宰自己的命运,他带上二儿子张明升上山、加入了大儿子生前的匪帮。

严管匪窝,两受招安

因为是张振升的母亲,土匪们对这位长辈挺尊敬的,都称呼她为干娘。

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张寡妇,看开了世间冷暖、看透了人是物非。

在土匪窝中,张寡妇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坚韧顽强。土匪们信任她、爱戴她。

一次夜袭战中,土匪大头目被打死了,大家一致推选张寡妇为总驾杆。

对民间生活有切身体会,张寡妇给自己的部下约法三章:绑票女孩,不能糟蹋;只抢富人,不欺贫穷;赚钱买枪,壮大实力。

张寡妇言必行、行必果。

绑架一个富小姐,张寡妇派手下夜间看护,自己悄悄与守卫一起值班。

夜间,3号头目偷偷来到富小姐的房间,准备欺负人家。

张寡妇突然来到面前,没等3号头目求饶,就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从此以后,张寡妇威望更高、名声更大,河南西部很多土匪头目都佩服她。

45岁那一年,张寡妇手下集结了3000土匪。

驻扎在洛阳的镇嵩军师长张志功,派人来招安张寡妇。

出于母爱,张寡妇接受招安,让自己的手下改编成镇嵩军一个团,二儿子也去当了连长。张寡妇暂时放下了报仇的事。

送走了一帮小土匪,张寡妇留在洛宁南山野猪岭,带领小股土匪继续谋生。

49岁那一年,张寡妇再次招收了1600人。

阎锡山手下派人来招抚张寡妇,张寡妇又一次大义凛然,把愿意投诚的土匪全部交给正规军。

张寡妇还是回到山上,继续带领剩余土匪维持生活;同时,她的心牵挂着两个儿子。

刚出五十,又失一子

51岁那一年,又一个沉痛的打击像闷雷一样狠狠地击中了张寡妇,二儿子被暗杀了。

在镇嵩军中担任连长的二儿子,被委派到陕县头峪负责抓壮丁、筹军饷。

由于百姓实在太穷、没有油水可榨,张明升就把军饷摊派到土豪乡绅的头上。

这下得罪了土豪乡绅。

乘着张明升在晚上来到乡村抓壮丁,土豪乡绅派人在黑暗中,对着张明升放了几枪。

张明升被黑枪打中,当场毙命。

听闻噩耗,张寡妇心如刀绞,她决心为二儿子血报血仇。

不久之后的一天夜晚,张寡妇带着自己的300多名土匪,偷偷开进陕县头峪,屠杀了整个村庄。

二儿子的仇恨报了,可是很多无辜民众被打死了,国民党政府记下了张寡妇的一大笔血债。

仅过一年,三子又失

本想在家中守着几亩薄田,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三儿子张先升,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愿望也是空想。

大伯张更山眼睛盯着张先升家的田地,做梦都想占为己有。

夏天放水的时候,张更山不让上游张先升田里的水、往下方田里流淌,说是把田里的肥料冲走了。

张先升据理力争,张更山叫来3名佣人,在田间将张先升活活打死。

52岁那一年,张寡妇率领自己的队伍,悄悄开往洛宁,准备夜间袭击张更山。

狡猾的张更山,早做好准备,不但自己准备了安乡队,而且跟县里保安团密切联系。

张寡妇与张更山的安乡队刚打起来没一会儿,县里保安团的大部队就赶来增援。

眼看寡不敌众,张寡妇只得撤退,等待机会再行报仇。

人还未老,生命终了

随着国民党当局剿匪力度加大,河南西部的土匪要么被瓦解了、要么被招安了、要么被消灭了,张寡妇的队伍渐渐不能支撑。

53岁那一年,张寡妇独自一人从许昌赶回洛阳。在车上,有人认出了她,但是害怕她身上有枪,没敢抓捕。

晚上,张寡妇所住宿的旅馆被洛阳保安团包围,张寡妇被捕了。

由于血债不少,张寡妇被判处死刑。

执行死刑时,很多百姓跟着观看,张寡妇临死前呼喊的一句话是:下辈子都要报仇!

张寡妇一家亲人病死的病死、打死的打死,可是她既不能拯救亲人,又不能报仇雪恨,这是何等残酷的现实!这是多么悲剧的命运!

在那个时代,张寡妇只是一个缩影。像张寡妇这样伤心的女人何止千千万万!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张老师爱拍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谁不希望有个疼爱自己的老公,然后岁月静好,子孙满堂。

能被逼的做土匪,必定是有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近代豫西知名的女土匪——张寡妇,就是一个拥有传奇经历的女性。

张寡妇原名叫贺贞,老家就是河南洛阳的洛宁县。

这里地处豫西山地,是洛水之上游。在晚清民国时期,这里的山区,本来就是比较自由的地方。

贺贞十八岁嫁给了张有,家境虽然贫寒,但小两口非常恩爱。

如果一切正常,也不会有张寡妇和土匪头子的故事了。

天有不测风云,在结婚了八年后,张有及其父母都先后离世。

只留下贺真这个寡妇,带着三个儿子。

张寡妇就是这样诞生的。

之后张寡妇一直没再嫁,含辛茹苦带着三个儿子。

不料没有当家的,总被人欺负,大儿子一怒之下就去当了土匪,想找欺负自己的人算账,没想到仇没报,反而被人放黑枪打死了。

张寡妇丧子心痛,一怒之下也到了土匪窝子里去了。

因为张寡妇历经苦难,所以性格坚韧,有勇有谋,心存仗义。于是很快就成了土匪头子,当地人称她为“总驾杆”,众土匪称他为干娘,都很敬重她。

张寡妇盗亦有道,专门劫富济贫,名声也越来越响亮,周边无法生存的人,纷纷入伍。

随后洛阳的镇嵩军想要收编这支地方力量,张寡妇为了给千余人的孩子们谋一条好路子,就把队伍交给政府整编,自己又单身去洛宁南山架子岭拉人干匪,就这样先后两次招人至千人之多,并且先后都给政府整编了,也算是做了不少好事。

最终因为两个儿子都被仇人杀死,张寡妇一怒之下率众报仇,最终被国军抓住了。

张寡妇最后被公开枪毙,当是河南有很多人去看女土匪被毙。

据说张寡妇临死前,还打呼报仇,可见其爱子心切。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