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如车如轮,不外是在食和色的轨道上,做点的位移,直至老

记得有一次外出,路过一书摊儿,随意摆放着一些旧书籍杂志,摊位边上坐着一位大爷正捧着书在翻动,见我停下,半抬头冲我说:随便翻着看看。我瞄了一眼大爷手中的书,一本《人民文学》,摊位上还随意放着类似的几本,一看书皮觉得有些沧桑的年代了,看了下期号,95年,暗自思忖:“难怪呢,几十年了”。

随手拿起一本随意翻了翻,就看到了这个

~海边随想~

人生到底如车如轮,不外是在食和色的轨道上,做点的位移,直至老

1

海是生命的圣母。

一切的生命,最先由大海起源。但是,大海在孕育生命的同时,已经孕育了无可回避的悲哀。因为生命仅仅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美丽,在神圣之前,它是凡俗的;在强悍面前,它是脆弱的;在充实面前,它是空虚的;在浩大之前,它是渺小的。

也许。大海是在悠闲的时刻创造了生命,它最初的立意和命题,只不过是自身的装饰和点缀。然而生命几经创造,便不能满足于那种短命的安排,于是拼命繁衍,追求一个永恒的机缘。结果,生命从低级走向高级,海猿演化成人类。

千万年来,人类始终把目光投向大海,奢望着生命的圣母给出一个长生之方。秦皇汉武做过这样的梦,今人后人依然还会做下去。这一片蔚蓝的故土,是永永远远解不开的情结,是生命和灵魂无始无终的系泊之地.......

大海为谁而存在?谁为大海而歌唱?

人生到底如车如轮,不外是在食和色的轨道上,做点的位移,直至老


2

海是亘古的宁静者。

她无需追求,也无需逃避,无需清高,也无需媚俗。因为她拥有完整的自我。

人,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自我,更不用说超然物外,获得独立的人格。故而,人常怀悲哀不能如海。

生命的延续遵循的是物择天竞的自然规则,从微生物,而藻类,而鱼类,而两栖,而智能,生命越走向高级,本性也变得越贪婪,凶残,失落了古朴和醇厚。故使生命演进使的每一页,都充满着血腥。

我想在我之前,一定有无数海的访客。然而,海是永恒的海,而我则是瞬间的我。故当我之非我时,海依然为海。这便是海之所以宁静,我之所以悲哀。

3

海与岸轻轻絮语,沙也温柔,水也温柔。

遥远的天边,有一轮美丽月,斜晖脉脉,有无限惑意:独守宁静否?远离烦恼否?

总在追求,总在逃避,总在清高,总在媚俗,是我又非我,半醒复半醉。

人生到底如车如轮,不外是在食和色的轨道上,做点的位移,直至老朽,直至熄灭,究其实质吧,也许并没有多少崇高。留一半清高,为精神寻求一畦花池,也许只是形式不同的另一种俗气而已。

海风轻拂,是一种无言的惬意

渔火明灭,是一种不经意的满足

人,什么时候能够不烦恼自己,而独守宁静,独对美丽呢?

也许,到那一天,我也非我的时候,我便拥有了永恒!

人生到底如车如轮,不外是在食和色的轨道上,做点的位移,直至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