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是為家裡付出很多的人,反而不被家裡人尊重”,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可能就是那句,被偏愛的才有恃無恐吧。看你怎麼理解,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吧,家裡不止一個孩子的會明顯一點,不被偏愛的孩子多數會顯得更懂事更孝順,往往父母生病的時候跑前跑後跟前跟後伺候的孩子不是最受寵的,最受寵的孩子父母都捨不得麻煩他們。當然了,還是會有特別融洽特別和諧的家庭的。


寶寶ya不在家


乾的越多“錯”得越多!費力不討好唄,反而什麼也沒幹的成“好人”了,上哪講理喲!倒黴的都是有孝心的!因為他她們是善良的人!心是熱的!就難免要受“委屈”了,沒辦法啊!自作自受啊[流淚]


威爾金森019


深有感觸,付出的越多,受的傷害越大,到頭來身心疲憊,為自己不值,滿滿的委屈,無處述說,有時真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自己的母親,自己的親同胞,怎能這樣子的無情?無怨無悔的付出,到頭來換來什麼呢?三年多啊,他們對不能自理的父母不聞不問啊,直到我生病了,需要手術時他們才來伺候,同時把父母的房產拿到手,這些我都不屑去要,也是不想生氣,我生氣的是把在做手術的我也給安排上輪流伺候,他們不想想這些年他們自己都沒有伺候過父母呢?真正是沒天理的啊,現在寫出這些,還是會止不住的流淚,上天一點也不眷顧好人,讓我生病,在我流連忘返在醫院期間不能照顧母親,無奈僱人伺候媽媽時,就是母親啊,我至親至愛的媽媽,給我造謠生事,我的心真的是冷了,傷的透透的了,記得母親生病神志不太清,大小便失禁時,我真的沒有嫌棄過一點點,大便用手扣,那個時候的媽媽雖然糊塗,但潛認識是知道我是辛苦的,還知道心疼我的,那時覺得伺候媽媽是義不容辭的,沒覺得辛苦,雖然是整晚睡不好,只想媽媽快點好起來,讓我沒想到得是,媽媽好了,我病倒了。現在想想,真的就是,媽媽給我的生命我已經還給她了,我生病期間,媽媽的所作所為,還不如外人呢,不心疼我,還要踩上一腳,想破天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我只是恨自己,為什麼就狠不下心來,不去關係她,即便是這樣,還是會讓我的女兒買些她愛吃的東西送給她。因為放不下,也許因為不甘心,放不下這個心結,我常常自己勸自己,餘生已經不長了,多為自己想想吧,養好身體,我的孩子也還需要我,我也想陪我的兒女再走遠一點,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能夠看得到他們生兒育女。我的前半生淨生活在父母親的瑣事中,想想我的前半生就是為他們活的,他們的喜怒哀樂影響著我,傳遞給我的大都是滿滿的負能量,我幾乎是在觀察者他們的臉色而生活著,生活在他們的陰影裡,從沒有快樂感,總是在乎著父母的情緒,時刻擔心著他倆又生出個什麼事來,唉!現在想想,我這樣子的生活著怎麼會不生病呢?

發生在我身上的我家的事啊,我真的是不想去想,卻又不由自主的去想,有無奈,有不甘,更多的是委屈,但願來生不再相見,如果有來生,做個媽媽的寶,你陪我小,給我愛的港灣,我陪你老,給你溫暖,給你天倫之樂。


期待59371991


我太贊同了,因為我有切身的體會。唉!往事不堪回首,不想提它了!


user6163290003850


不認同!除非你無原則的付出讓受幫人無休止的當成索取你的籌碼,即所謂的"升米恩,鬥米仇",最終的結果不被尊重很正常。我自從大學畢業工作後就開始為家庭力所能及的付出,這種付出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回報,更是對兄弟姊妹的拉扯,根據兄姊們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幫助,把三妹培養成大學生並助其參加工作;弟弟不好好學習,弄出打工,幫買戶(農轉非),買養老保險(手續寄放單位),娶媳婦,直至和三妹一起又拉弟落腳我居住的城市……哥哥蓋房,侄子娶妻,即便是家裡兄弟、嫂子和媳婦兒鬧矛盾也的我調和,樣樣操心,事事幫助,正如我家屬說:"你在你家應名是姐姐,實則是媽的角色……",這過程中雖然因為我們家沒少和家屬"鬥爭",但我幫我家人的行動一直沒停過,因為感恩父親對我的培養。但幫他她們有個原則,是大家小家兼顧,寧原自己省吃儉用,吃苦受罪,也要盡力兼顧好各方,儘管這樣,為此也沒少受氣——丈夫認為擔子太重,不聊則已,一聊就吵;父親認為給的太少,大事小事找你,還不時在女婿面前明目張膽的要錢,至使我在中年正當時左右受氣,長期焦慮,終於得了一場大病,差點要命。本人不僅對自己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婚後對丈夫家人同樣熱心,孝敬公婆不說,大姑小叔子能幫的盡力去幫,至使我生病時,二大姑姐三年每晚過我家給洗衣做飯,她白天做買賣(她們全家是我們拉扯出來的),回小叔家,弟媳熱氣騰騰的牛奶,熱呼呼的雞蛋給你端在面前,足以說明一切。一是丈夫對你好,一是我認為你真的為他她們付出得到的回報……總之,現在我們兩邊的兄弟姊妹們因為團結一心,共克時艱,並經過各自的勤奮努力,終於走出"沼澤"都過上自己算不錯的小日子(不能與別人比,與自己的過去比),逢年過節,受助過的小輩甚至同輩都要過來看我們,特別是家中有事時,跑前跑後,更顯示出他她們那種對我們特別的感情。讓我深深感受到"留下青山在,過後有柴燒","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感懷!家庭小社會,在父母兄姊相處的過程中不能說沒有矛盾,但是要有原則!你的付出不能被受幫人"綁架“,哪怕是父母!不能一味的滿足他她提出的所有要求,其中有些要求肯定有悖常理的,例如:我父親在我弟結婚時嫌我拿錢少,其實我當時剛買房,自己手頭也緊,但明的暗的我認為就我當時的情況也給的不算少,加上三妹本來給了不少,又拿來不少錢“露白"(讓父看見),但我認為是個無底洞,不讓其給,但人家給付了主持攝影費,妹子有事提前走了,我想在父親面前為她美言幾句,沒想到父親不僅不領情,還說話很難聽,衝我來了,言:“你的今天是哪來的?……芸芸,幾言不合父女大吵一頓;某親戚借錢,獅子大開口,我們認為非常震驚,後經兩口子相商婉拒;等等類似親戚想把你當“肥肉"吃的試探性的事真還不少。經驗告訴我,你一定要讓受幫人明白,付出是愛!愛是奉獻,不是索取!我幫你們是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願意幫你,是有底線的,不是你想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超出底線,任何人都不行。這話也得繞著彎讓他她知道,慢慢的誰都不敢輕易放肆,並且是原則性靈活性把握好,不和其太過計較,太居功自大,該幫時還是幫,最後才能贏的尊重。三十多年來,我為家中真的一直在付出,付出了很多,即是生病後也沒停下,雖然有過很多苦澀,受過很多委屈,但真的是最後受到極大的尊重,心裡也有一種成就感!而不是付出越多,越得不到尊重。人之所以付出越多越得不到尊重,是因為你無原則的付出到至的,要知道:`人不適貫’,今天說給我借一萬,你借了但不還:明天和你借10萬,你又借了又不還;後天敢和你借100萬,但這回你說沒有沒借給,於是他不僅不懂感恩,還到處罵你……你哪來的被尊重?事實證明,無原則的付出最終得不到尊重!有原則的付出是會受到尊重的!


好事成雙猜倆字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農村有句俗語:寧做大驢子大馬,不當大兒大女。我家是農村,沒爺沒奶奶,兄弟姐妹六個,生活很困難,一天吃一頓麵條,那就是最好的伙食。

我離家出門早,結婚生活在縣城,月工資三十來元,勉強能顧住生活,可爹媽把小弟小妹都往我家塞,一住就是好幾年。

那時候,心疼爹媽負擔重,小弟小妹們可憐,既管吃又管住,還要功他們上學。那時候,生活雖苦,總覺得是親人。

可現在,小弟跟我住了六七年,我親自送他去上大學,小妹也結婚成家在城裡住,父母去世了,我是老大。

可幾個小弟小妹現在混的比我強,不要說幫我忙,就是去吃頓飯,還要自己去掏錢買。有時還笑話我混的不勝人。過去的恩情忘得一乾二淨,啥叫親情?啥叫兄弟姐妹?不要說尊重你,見了都心寒。


風雲劍90031177


認同

我們家很多就是這樣的,爺爺奶奶對爸爸和叔叔就是如此。叔叔嬸嬸在運城買房安家了,爸爸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以後就不外出打工了,爺爺奶奶可以說除了能自己做飯什麼事都是我爸媽來做的,如若他們交代的事忙的忘了或者沒做好,就會捱罵。舉個例子,夏天爺爺要喝啤酒,爸爸去看正坐月子的我 ,本來是回來買的,結果只買了涼皮和燒餅,忘了啤酒,爺爺就一頓痛罵“讓你買啤酒🍺,你買涼皮,我胃都涼了還讓我吃涼皮。”我就想說“胃涼了還要喝冰啤酒(心裡這樣想的)”。還有就是奶奶冬天生病住院了,我家和我叔家輪流伺候,出院以後(還是一直臥床),叔叔就回市裡了,一直是我爸媽伺候,但奶奶和別人一說起來就是她小兒子(我叔)一聽她生病,班也不上了就去醫院伺候了,吃飯的時候買這個吃的那個吃的,伺候多好多好,一概不提我爸媽。再比如,我和我哥早參加工作,一工作就開始每年過年給奶奶紅包,家裡的烤箱,電磁爐,微波爐,電餅鐺都是我買的,哥哥就給奶奶換了一個四十三寸的電視,而,我弟(叔的兒子)參加工作幾年了,也沒給過錢,相反,奶奶那總會悄悄給他們兄妹錢,而幹活總是我和我哥的,最簡單的就是灌水壺,我妹23歲了,我爺爺奶奶怕她會燙著自己,喊我(當時懷孕三個月)去灌水壺,炒菜等等,說什麼你妹妹太小做不了,還是你做吧!和外人說起都是那倆兄妹多懂事,多孝順。呵呵了都

孝順,對家人付出,都是本著良心做的,雖然不討好,但自己還得一直做,無愧於心罷了!


火寒毒


我非常認同網友說的這句話:“因為你持續不斷的付出,讓家裡所有人都形成了‘你應該’的慣性思維。這種慣性思維讓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你的付出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正因為如此,所以,當你從某一天開始付出的少了些,家裡的那些人那種很不滿的言行你會隨時聽到、看到。

這就是人性!


斯之爾文


為什麼?因為你持續不斷的付出,讓家裡所有人都形成了“你應該”的慣性思維。這種慣性思維讓他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你的付出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和服務。一旦有點什麼不周到,或辦不了的事,他們就會反過來埋怨你,指責你。這和“鬥米恩,擔米仇”是一個道理。一個人快餓死了,你給他一個饅頭,救了他的命,他會一輩子不忘你,感激你。可還是他,你每天都給他饅頭吃,還有酒有肉。吃了半年後,別說哪天不小心讓他餓了一頓,就是讓他吃個窩頭,他也會罵死你的。因為每天好吃好喝的生活,讓他習慣地認為這是應該的,哪還有什麼鬥米救了他命的感恩之情。所以,面對慣性思維,社會上的好人只能是事事努力,謹小慎微。因為你一慣做好事,很優秀,不知道什麼時候出了一點錯,他人不論是出於關心、幫助,還是攀比、妒忌、打擊、陷害的心理,都會出來指責你的。所以,你善於付出的行為,讓他們形成了慣性思維,對你有了依賴。你只能盡力把這個好人繼續做下去。何況,你面對的都是家人呢!


人心厚道


確實如此,我就是遭到這樣的禮遇,作為長子,為家庭付出很多的時候,一旦另立門戶 獨立經濟後,父母就把所有的怨氣散在我老婆身上,什麼事都找叉,不幫我們帶小孩那是很正常的事,林林總總的鎖事都沒好果子,最後我們只有遠離他們,最最後,他們的老年贍養我們兄弟倆每人負責承擔一個老人,由他們任選,我不願共同承擔他們(責任制好),主要是父母和兄弟不買我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