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作品以出土文物為主題,以“鼎”、“尊”、“扁壺”等古代青銅器為線索,用“錦灰堆”的藝術手法表現這個題材。 在古代,青銅鼎、簋、尊、盤、爵等作為食具、酒具、盛水器等實用功能與作為禮器在先民精神生活中標出的意義是互為表裡、融貫一致的。(原文轉載於百家名匠網)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國禮之鐘鳴鼎食》全套圖


作品材料為墨翠,選用墨翠能更好地展現青銅器的質感跟土壤的肌理,配合翡翠仿古雕刻以及雕塑手法來展現作品。 為貼近青銅器質感,拋光采用全磨砂處理效果。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商周社會以嚴格反映等級制度的規章儀式,即所謂"禮"來維護政治、經濟權力。此外,青銅器的製作和贈與也與商、周時代貴族間婚媾、宴享、朝拜、會盟和銘功頌德等禮制活動緊密相關。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古代青銅器常自銘為"寶尊"、"寶鼎",這表明青銅器一直是被視為尊貴的寶物,漢代即將青銅器的出土視為"祥瑞"之兆。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作品中的鼎代表著中華民族一言九鼎的品質與說一不二的精神,酒樽代表著我們的社交文化,扁瓶代表的是平安富貴, 銅幣是財富的象徵,鏈條指的是我們在社會中的必然聯繫。在雕刻手法上運用“錦灰堆"的藝術表現手法詮釋作品。 因此,我們在做人處事上行得正、坐得端,才能在這個和諧社會中獲得我們應有的一切。 作品表達的是一種社會觀,用華夏文明的精粹來展示中華民族禮樂傳家的精髓。 也是華夏文明五千年的象徵。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千百年來,經歷了歲月的沉澱,歷史的輪迴,不斷地發掘、出土,也預示了我們中華文明,禮儀在世界範圍內被人們逐漸認可,發揚光大。

百家名匠認證名匠

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國禮之鐘鳴鼎食》作品介紹


郭君,甘肅隴西人,

2012年考入雲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習;

2013年加入C3珠寶工作室學習珠寶設計;

2015年加入C7玉雕工作室學習玉雕設計及雕刻,在校期間作品多次獲獎並留校;

2015年作品《韻—白玉蘭》《清韻—花語》分別榮獲2015創意雲南IDD民族文化創意產品主題設計大賽銅獎、優秀作品獎。

2016年畢業後來到瑞麗學習翡翠雕刻,2018年創立“壹石藝雕刻藝術工作室”,

2019年作品《國禮之鐘鳴鼎食》獲得中國神功獎最佳工藝獎。作品以中西方造型、藝術風格為基調,大膽創新,開闢新途徑,多次獲得各類國家級、省級獎項。深受藏友及消費者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