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博“微课堂”第十五讲——柳毅传书铜镜

从史前到清代

中国铜镜走过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铜镜背后刻镂的图案与铭文

也向今人展现了

一个缤纷浪漫的奇幻世界


今日渭博“微课堂”

将向您介绍一面宋代铜镜——

柳毅传书铜镜


柳毅传书铜镜

主讲人:杨京华


渭博“微课堂”第十五讲——柳毅传书铜镜

大家好,我是渭南博物馆的讲解员杨京华,欢迎来到渭博“微课堂”!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馆收藏的一面宋代铜镜——柳毅传书铜镜。

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而且是精美的工艺品、装饰品。早在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铜镜就已出现。在随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直到清代逐渐被玻璃镜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

在渭南市博物馆《与华相宜 渭南故事》基本陈列的宋元明清部分,陈列着一面宋代的柳毅传书铜镜。画面取材于唐代陇西著名作家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唐高宗仪凤年间,落第儒生柳毅辞京归湘,途经泾阳偶遇龙女遭婆家虐待,牧羊荒郊,托柳毅寄书其父,请求施救。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遂杀仇家救回龙女。柳毅与龙女也因此演绎了一段曲折婉转的爱情故事,这个奇妙的人神之恋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古代传奇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当时及后世多种艺术创作取意的原形。


渭博“微课堂”第十五讲——柳毅传书铜镜


镜背左上方是一棵大树,树上硕果累累,枝开叶蔓。树下为龙女和柳毅在相对而语。龙女脸型圆润,发髻端庄,身着长衫,衣袂飘飘;柳毅拱手见礼,头戴幞(fú)头,身着长袍。仿若临别之际,龙女叮咛嘱咐,柳毅郑重应允。右边一男子牵马旁立,焦急地等待主人启程,附近青草丛中羔羊遍地,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镜子的下半部波涛汹涌,水中一对体型硕大的鱼被浪裹身,腾跃其中,显然一幅洞庭湖秋色写照。

古代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背面铸有精美的纹饰图案和铭文,并配钮,以穿系;正面则磨砺光亮,可以清晰照面。铜镜的铸造有明显的时代差异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这面宋代铜镜,既讲述了动人的传说,又展现了古人精巧的工艺,体现了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由于镜面空间紧促,无法全面铺展故事情节,因此制作者便取舍、提炼、浓缩“泾水托书”的图案来装饰铜镜。

宋代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民有了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余资,重视生活享受,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阶层——市民阶层。市民阶层不同于以往消费的主体——贵族,他们的消费更为世俗化、功利化,我们称之为市民文化。市民文化的兴起表现出宋代文化的一种世俗化,其主要表现为宋词的俗化和士大夫阶层审美趋向的转变。这也折射至各种生活用品之上,铜镜在宋代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 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装饰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宋人审美,雅到极致,又俗得可爱,雅俗共赏,雅俗兼资。这面精美的铜镜,不但刻画出栩栩如生的故事场景,更能表现出宋代铸刻工艺的高超水准。看到它,便让人陶醉在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