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在地方实行的是群国并行制?

史之为鉴


是郡国制。

郡国制,又称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和封建制(分封制)并同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始于西汉,建立之初是为了避免权奸乱朝,又可以中央集权。此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刘邦先前为了楚汉相争,分封异姓诸侯王,以争取实力军人的支持,击败西楚。但一统天下后,刘邦面对军力强大的异姓王,非常不信任,随即开始消灭异姓王,先后灭亡了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王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新的燕王卢绾。刘邦订立了白马之盟,不允许异姓王再度出现。

周朝采用封建制,传国悠久,但国势衰弱,被诸侯欺凌;秦朝采用郡县制,中央集权,国势强大,但权奸赵高乱朝之后,迅速灭亡。所以刘邦想出了折衷的办法,汉朝以“郡县制”为主,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郡县与封国并行,又称“郡国并行制”。汉朝的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以分封宗室子弟的方式,分封同姓九王,调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两极偏差,恢复封国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产生积极作用,但后来还是引爆了七国之乱。

中国史上自汉朝开始直至南北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但分封不是主体。各个朝代政权稳定以后,王国与侯国实际成了行政区划体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汉朝王国、侯国的行政长官是“国相”由朝廷直接任免,为王、侯国的实际行政长官,王侯反而是虚君,不掌该地治理权力。到了魏晋南北朝行政长官则是内史。而且魏晋南北朝的诸侯王,通常不到藩国就任,而是皇帝另有任用,如任命都督某处军事。比如八王之乱时的成都王司马颖并不在成都国,而是作为都督冀州诸军事,驻守在邺城[1]。

隋朝之后,行政区划上没有了封国,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存在观察使、节度使等军阀割据政权,大多数情况下,要领受中原王朝的册封来确保政权合法性,如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楚国之国王马殷,尽管于907年建国,仍旧于927年(天成二年)接受中原王朝后唐册封为“楚王”。宋朝亦加强中央集权,分封王没有封地,不实行郡国制。

元朝的情况比较复杂,参见元朝藩王列表。

比较特殊的是明朝,虽然有分封制,但分封的区域并没有形成行政区划,分封王并无实权,受皇帝直接管辖。

清朝初年的三藩也有封国的性质,但随即也引爆了三藩之乱。


漫说东西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刘邦所推行的行政体制,是封国郡县并存制,不是群国并行制。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它包括了诸侯封国、郡、县等等类型。

那么,刘邦为何要推行封国郡县并存制,而不是纯粹的郡县制,也不是纯粹的封国制?

01.为何刘邦不推行纯粹的封国制?

这点毋庸置疑,肯定是不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政治体制,就暴露了它的短板,不利于统治。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彻底废除了封国制,大力推广郡县制。

关于郡国制或者说分封制,跟郡县制的利弊讨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就说得很清楚。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有大臣建议,恢复分封制,将秦始皇的儿子们,都进行分封。李斯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以前周朝时,所分封的那些同姓子弟,随着时间的推移,亲疏关系越来越淡,以致于后来相互攻伐,而周天子对此却毫无办法,所以不能恢复分封制。

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验证了封国制的不可行性。再者,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常态,刘邦身为秦朝旧吏,自然也感受过皇帝的威严,他肯定是不希望推行纯粹的封国制。

兹举一例,刘邦有一次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有幸见过秦始皇出行,那个场面,非常的盛大隆重。看完后,刘邦感慨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从这就可以看出,在刘邦的内心深处,是希望跟秦始皇一样,独享皇帝的威严,他怎么可能会允许纯粹的封国制存在呢?

02.刘邦为何要推行封国郡县并存制,而不是纯粹的郡县制?

并不是刘邦想要推行封国郡县并存制,而是迫不得已。在刘邦的内心深处,肯定是想要推行纯粹的郡县制,因为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够威胁到刘邦的统治地位了。

在楚汉争霸战争的期间,刘邦为了拉拢各路诸侯,间接地孤立项羽,于是对那些诸侯们,都允诺只要自己得了天下,就分封他们为诸侯王,赐予他们一个封国。于是,各路诸侯们,都和刘邦达成协议,一同围剿项羽。最终,刘邦也是如愿得了天下。

虽说刘邦得了天下,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统一。真实的情况,是各路诸侯依然掌握着军队,占据着各自的地盘,只是表面上臣服刘邦。至于是臣服到底,还是马上翻脸叛变,关键在于刘邦允诺的封王,能否兑现。

就拿韩信和彭越来说吧。当时韩信已经平定了齐地、赵地,彭越在楚地后方,也对项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刘邦觉得是时候和项羽进行决战了,于是就命令他们两个人带兵前来汇合。

没成想,韩信以齐地刚刚平定,局势不稳定,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看了信件后,当时就是破口大骂。试想一下,如果刘邦不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还愿意带兵前来汇合吗?

所以,如果刘邦不推行封国郡县并存制,当时已经归降刘邦的各路诸侯,势必反叛刘邦,到时候刘邦能否统一天下,就很难说了。刘邦推行封国郡县制,是迫不得已,是为了统一天下。

03.结语:

任何一项制度,它的推行,都有其背后的故事。


参考文献:《史记》

老爹有话说


刘邦建国前已经有了两个朝代,一个周朝,一个秦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实际上总结了周朝秦朝灭亡的教训,而实行的一套制度

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天子号令各诸侯,诸侯在自己领土内相当于一个国王,有军队,治理国家,权利是很大的,周天子强大时,自然可以号令各诸侯国,当周王室势力削减时,诸侯国就各自都有想法了

所以东周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国势力却上升,各个诸侯国都想自己称王称霸,上演各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春秋战国就是各个诸侯国从周王室中夺取权利,中原各国大打出手的混乱时期

最终秦朝统一天下,秦朝建国时,总结周朝灭国的原因是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大封诸侯国导致了周朝的灭亡,所以秦朝废除周朝时期的分封制,采用单一的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面又增设4郡,郡守县令都是由朝廷直接任免,所以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控制权

郡县制虽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爆发农民起义,战争爆发时由于没有秦朝的宗亲诸侯,无人来救秦王,农民起义军直逼关中,秦二世被赵高玩弄于鼓掌,无宗亲来相助,秦灭亡,之后便是楚汉相争

刘邦赢了项羽,建立汉朝,总结前朝灭亡的原因,地方是郡县制,还除了郡县制,还实行了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和王国,分封同姓王的同时还立下规矩制约诸侯王,诸侯王国的政治地位和郡一样,辅佐诸侯王的相国太傅由中央政府任命,是中央官员,不准依附诸侯王对抗中央,否则以“阿党附益”的罪名处罚。还有侯国,地位与县相同,主要封给建国功臣的

刘邦认为,光有诸侯王,诸侯王权利大,容易发生叛乱,光有郡县,当王室出现危机时,却没有宗亲(同姓亲人)相助,周朝秦朝就是例子,所以两者相合,实行郡国并行制



骆亦


郡国并行制,简称郡国制,是指西汉初年在推行郡县制同时,又采取分封制分封诸侯国的一种统治方式。西汉初期的郡国制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异姓诸侯王阶段和同姓诸侯王阶段,而刘邦在这两个阶段推行郡国制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

异姓诸侯王阶段:刘邦的无奈妥协

所谓异姓诸侯王,主要是指西汉初期曾被分封的八大非刘姓诸侯王,即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楚王(齐王)韩信、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韩王韩信、赵王张耳和燕王卢绾。刘邦之所以选择分封他们为王,其实更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具体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种。

1、始终相对独立的旧有诸侯。项羽灭秦之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与西楚一起将天下分为了十九份,虽然这些诸侯王大部分都在此后的战乱中被消灭,但仍有少数诸侯王因各种原因得以保留,且这些人最终在楚汉争霸中因各种原因倒向了刘邦的汉王集团,这些诸侯王有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九江王英布。然而,这些诸侯王虽然选择了支持刘邦,但双方却并非从属关系,且刘邦的势力从未延伸到这些诸侯王的领地之内(英布投靠刘邦后九江地区曾被项羽统治),因此这几位异姓诸侯王的势力始终相对较为独立,刘邦击败项羽之后虽然势力一家独大,但这几位异姓诸侯王的势力同样不可小觑,且又是拥立刘邦称帝的功臣,因此刘邦称帝后只能保留他们的封国。

△秦末十八路诸侯

2、楚汉争霸时期的新封诸侯。彭城之战失败后,刘邦在正面战场与项羽纠缠的同时,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分化瓦解项羽的西楚集团,同时开辟多条战线对西楚进行战略合围,最终形成压倒性的战略优势,而在此过程中,刘邦也曾迫于形势分封了大量诸侯王,而这些诸侯王同样取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例如赵王张耳、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等。与前文提到的诸侯王不同,这些人投靠刘邦时并无根基之地,与刘邦乃是正儿八经的从属关系,乃是刘邦占领新地盘却又无法直接统治的情况下所分封的异姓王,例如赵王张耳,攻陷赵代之后,刘邦由于正面吃紧,根本无法直接统治;又如齐王(楚王)韩信,攻陷齐地之后,由于该地区中间横着项羽,同样无法直接统治;再如梁王彭越,他本就活跃在敌后地区,再加上围剿项羽时未能奉令出兵,这才无奈许诺封王。这几位虽然曾与刘邦属于从属关系,但在封王之后便已经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再加上均属于功勋卓著之功臣,刘邦立国之后也只能选择保留其封国。

3、情况特殊的韩王信和燕王卢绾。在汉初的“七国八王”之中,只有两人的情况相对较为特殊,一是韩王信,从秦末天下大乱到楚汉争霸,他始终没有固定的封地,刘邦封其为王更多是因为他韩国宗室子孙的身份(韩襄王姬仓庶孙),更多是为了拉拢韩地百姓(刘邦与项羽正面交战的荥阳、成皋地区本属韩国地区),或许也有张良的关系。二是燕王卢绾,卢绾乃是刘邦的绝对嫡系,早在丰沛之时两人关系便极为要好,因此在燕王臧荼因谋反被杀之后,刘邦鉴于燕地距离过远,且处于诸侯王夹缝之中,这才封最为信任的卢绾为燕王,从而间接的将燕地纳入统治。

△卢绾的情况比较特殊

如上所述,刘邦分封异姓诸侯王,其实更多是迫于形势无奈的妥协,而这也造成了汉初中央朝廷与地方割据诸侯之间天然的矛盾,进而使得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朝廷离心离德,并最终导致了刘邦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

同姓诸侯王阶段:维护统治、恢复国力的需要

如果说分封异姓王更多是无奈的妥协,那么消灭异姓王之后,刘邦为何不趁机削除封国,从而将天下土地全部直接收归中央朝廷管辖呢?我认为刘邦之所以在消灭诸侯王之后,仍然推行郡国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中央集权制尚不成熟,官员选拔机制尚不完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采取中央集权统治,并相配套的出台了“三公九卿制”,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统治模式仍然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地方的统治,相对较为薄弱。秦朝时期,地方只有郡守、郡尉、郡监、县令、县丞、县尉等高级官员直接由中央朝廷任免,而最基层的乡、里、亭仍然大多依托地方自身势力,这也是造成秦末时各地杀官造反频繁,而地方官员却无力扑灭义军,继而导致动乱迅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其实更多在于官员选拔机制的缺陷,自世卿世禄制崩溃之后,春秋战国的官员大多为游说或推荐而来,秦朝时期官员则更多由战功晋升而来,这也是秦国统治较为粗暴的一个原因所在。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之后,刘邦虽然也曾下令各郡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但现有官员仍然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因而他不得不以刘氏宗族代为统治各地。事实上,直到汉文帝开始推行“察举制”,继而到汉武帝时“察举制”进一步完善,这才给全面推行中央集权统治提供了客观条件。

2、扩大地方自治权力,恢复经济的客观需要。历经长期战乱,汉初简直穷困潦倒的不成样子,《史记·平准书》对此有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就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来拉车,将相更是只能乘坐牛车。而现代考古也说明了一切,汉初墓葬的陪葬品甚至还不如春秋战国华贵,由此可见一斑。为了恢复经济民生,刘邦不得不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国策,在现有官员无法满足中央集权制的情况下,继续推行郡国制,从而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而事实证明,郡国制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当然,地方经济的迅速恢复,极大增强了地方诸侯的实力,进而加剧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刘邦统治后期刘吕对抗极为激烈

3、维护刘氏江山统治,对抗吕氏集团的需要。在汉初朝廷之中,吕氏集团可以说是极为强大存在,刘邦曾意图趁吕泽战死的机会瓦解吕氏集团,因而便爆发了易储事件。但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易储之举却激发了吕后的强势反弹,吕后不仅依靠吕氏集团的支持迅速拉拢了大批朝臣,再加上吕雉原配皇后和刘盈嫡长子这两层身份,刘邦的易储之举竟然遭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刘邦的易储之举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没能成功易储,反而使得吕后趁机参与并逐步掌控朝政,为了维护刘氏的统治,刘邦不仅不能削除同姓诸侯王,反而要巩固刘姓诸侯王的存在,因而便有了“非刘氏不王”的“白马之盟”,使得刘姓诸侯王成为刘姓皇帝帝位的屏障,从而避免天下最终落入吕氏手中。

如上所述,刘邦之所以会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其实更多是为了维护统治和恢复经济,是鉴于当时天下形势采取的必要措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异姓诸侯王时期,中央朝廷对于同姓诸侯王的控制已经有所加强,最典型的便是中央朝廷有权任免同姓诸侯王国内的相国等高级官员。


香茗史馆


您好,首先说明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在中央直管郡县以外分封诸侯国。之所以汉初所施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政治军事需要:早在楚汉相争时期,一批从项羽阵营投奔刘邦的将领,如韩信,英布等人,在战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往往在平定一地后,便要求刘邦封其为王,代表如韩信。汉四年春,韩信在平定齐地后,请求立为假王(暂署为王),刘邦对此心生猜忌,不过为了笼络他,还是听从了张良的意见,封他为齐王,而后又封英布为淮南王。由于这些人功高震主,又手握重兵,刘邦不得不封其为异姓王加以收买,同时又分封嫡系子弟为同姓王。二、国家治理需要: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便实行了过于超前的郡县制,东方六国的土地,人口全部归于中央管辖,而在此之前,自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已施行了数百年,封建思想在百姓心中仍根深蒂固,而此时的秦朝却根本没有管理如此庞大国土的官僚机构和经验。而后秦末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在鸿门宴之后的根据地在关中,巴蜀地区,而分封的封国则包含了原东方六国的大部。汉初国家既没有管理东方六国广大土地的能力,也为了笼络人心,降低统治成本而不得不分封大批同姓,异性诸侯王,相比起异性诸侯王,同姓诸侯王尚能起到一定的保卫中央,牵制异性王的作用(理想作用,但历朝历代诸侯王叛乱层出不穷)三、休息养民需要:分封的诸侯国有着极大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这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而秦末连年的战争使得中原人口锐减,急待恢复经济,修生养息。《汉书·高惠高后功臣表》载;逮文、景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可见侯国在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当时形成全社会的连锁反应,出现了举国上下竞相安抚百姓、努力发展社会生产的情景。



小C史话


你好,我是狐狸小姨,最近正在创作历史类的文章。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刘邦在楚汉战争之时就已经有了设立封国的想法了,比如韩信就曾被封为齐王。一开始是刘邦为了笼络人心,毕竟封王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土地。后来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又封了许多同姓王,为了巩固统治。

当时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实行郡县制,导致一旦中央有危险大家都没有人过来救援。刘邦觉得只要自己封了很多同姓王,就可以像西周那样,有危难,诸侯王会过来救援。同时呢,由于秦实行的郡县制的确有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刘邦也是很需要中央集权的,那么就两种方法都用起来作为中和。这样诸侯王的权利就不会过大,中央集权也会有保障,诸侯王不会随意反叛。

嗯,可惜的是后来还是出现了诸侯王权力过大,所以汉武帝又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最终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这才真正做到了大一统。


隔壁狐狸小姨


秦始皇废除列国,建立帝国;项羽却一度恢复列国,或者说他以恢复列国的方式来处理秦末的乱局。事实证明,列国恢复不了,也维持不了。刘邦的关键贡献在不仅在于他建立了西汉,更在于他几经波折,确立了新的皇帝制。

在楚汉相争的过成功,刘邦也不得不诉诸封王的手段,以拉拢各方的反楚势力,形成联盟。刘邦打败项羽后,做了一项安排,让前面分封的七王,联名推举他做皇帝。

汉初,除了有王之外,还有候。候也有封国领地,但候和王不一样,基本上候是不就国的,也就是说候虽然有领地,但他人却留在朝廷所在,继续服务于朝廷。王、候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战友或盟友。

封建列国制度极其强大,西汉花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才将中央集权的帝国彻底确立。先是解决了七王,让西汉的政权回到了刘氏家族手中;然后在或武力、或温柔的改造刘氏诸王,一方面,通过分封推恩,弱化诸王候实力,另一方面,将治国的责任和权力,从王的身上,转移到了相的身上,当实际统治工作,由中央朝廷派来的国相掌握的时候,封建列国制度实际上已经转移到中央集权。

封建列国制度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制度。封建牵涉最基本的亲族组织安排,这不仅构成了社会的伦理基础,而且连带产生了一套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内容,以此为重点的教育保障了一套长远而坚实的传统。这里面有信仰、价值观、仪式、日常生活的规范,以及从出生到死亡的种种安排。

这一时期是新的政治体系要找到方法,与原来的封建制度共存和互动的时期。


碧宵鹤影


不请自来

汉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特别高,有着强汉盛唐的美名,而刘邦创立时期的汉帝国是属于帝国初立,前面刚刚接手了大秦帝国所创立的一众制度,但由于秦帝国的制度实行的时期非常短,还没有超过三十年就被天下人推翻了,我们甚至可以说大汉王朝是直接接手的传承数千年历经夏商周等王朝所遗留下来的制度基本盘。而秦始皇所创立的制度虽然有着优越之处,但毕竟百姓还没有普遍接受。

我们可以从秦朝灭亡之时一探端倪,天下百姓攻灭暴秦的理由之一就是复国,项羽起兵造反也拥立了一个楚怀王来维持江东百姓对他的支持,而且当时的野心家除了陈胜吴广外或多或少都打着六国贵族的旗号来行事。君不见项羽诛灭暴秦后实行的制度依然是传承数千年的分封制吗?

而郡县制度和官僚制的出现则能够大大的加强中央集权,朝廷的权利无限放大,刘邦无疑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苦于大秦的先例,不敢大跨步的往前走,所以实施了郡国并行制度。


而且还有另一个问题,楚汉相争所造成的遗留问题,楚汉相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大肆分封诸王,而刘邦不可能说只册封自己手下为一个个公爵吧?以英布举例,西楚霸王册封英布为九江王,在英布背楚投汉之时刘邦不能只册封英布为九江侯或者英国公吧?那英布还不如忠心效力于西楚霸王呢。所以汉初之时刘邦大肆分封,并且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既然楚人想要复国,那么就给他们个楚王,这个楚王是不是原来的楚王,是不是芈姓血脉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奉楚王,我给了你个楚王,那你还挑什么事呢?野心家的学说在这一方面根本站不住脚了。


不得不说刘邦在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有着一石双

鸟的作用,一方面稳定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战争不断的场面,使得无论郡县还是藩国都以朝廷中央为基

准行事,团结了各地百姓拧成一股绳来发展自乱世以来的地方民生经济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又犒劳了楚汉战争时期的功勋阶级。可谓是怎么看都稳赚不赔啊。


我是历史原创作者叫我李白把丶,如果您也对历史有兴趣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哦。


叫我李白把丶


一说起汉高祖刘邦,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从平民走向帝王的传奇皇帝,还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残忍君主,亦或是他那首《大风歌》中所描绘的豪迈景象。但是,在刘邦那么多丰功伟绩下,却有一个“第一”显得那么不起眼,可它的出现却给当世和后世都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刘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制下的西汉王朝

所谓郡国并行制,是指在一个统一王朝的前提下,在国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一个状态。郡县由皇帝直接管辖,封国则以分封的形式分给宗室,使他们成为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名义上对皇帝负责,并在管理的封地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那么,刘邦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全新的制度来对新兴的汉帝国进行统治呢?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一.郡国并行制——分封制与郡县制矛盾下的产物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名篇《阿房宫赋》,借阿房宫的繁华来揭示秦朝灭亡的道理,其中结尾一句尤为点睛之笔。“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西汉刚刚建立时,距离强大的秦王朝灭亡只过去了短短四年时间,对当时的人们影响特别深。尤其刘邦自己当年曾长期担任秦朝的基层官吏(泗水亭长),在刘邦看来,秦所实施的郡县制的确可以增强皇帝的权力,但皇帝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对全国统治面面俱到,秦又没有进行分封委托宗室帮助管理,所以陈胜吴广一颗火星,瞬间就变成熊熊烈火,燃遍了除巴蜀关中外的每一寸土地,从而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因此,在汉朝初年人们普遍认为使用郡县制是不可取的。

刘邦的分析使他开创了这一制度

秦朝之前,周朝施行分封制延续了八百年,可全盘实行分封制,国君的权力被越分越小,到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天子的权力已被架空成为傀儡,所以分封制也不可取。

综合前人的教训,刘邦吸取了这两种制度的特点,根据国家情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制度——郡国并行制。皇帝拥有一定数量的郡县并拥有这个国家的主导权,又分封了一定数量的同姓诸侯王,可以在危难时刻保护刘姓皇权的统治。

二.郡国并行好处多——刘邦的初衷

汉依秦制,在汉朝建立之初,中央也和秦朝一样建立三公九卿制,皇帝直接管理的土地也实行郡县制,就连律法也几乎是搬照秦法,只是废除了秦法中诸如连坐这样比较残忍的刑罚。

解决了郡县问题,封王上刘邦却着实动了一番心思,看看汉初时的土地我们不难发现,刘邦推动郡国并行制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1.稳定六国后裔

在秦灭亡之后,项羽为了安抚六国后裔,选择把他们封在故土,可项羽没能把蛋糕切好,所以分封不久六国后裔们纷纷跳出来反对项羽。刘邦针对这一教训,一方面选择最信任的刘姓诸侯王治理六国故土,一方面把楚汉战争时最能闹腾的以田氏和楚国屈景昭等氏族迁往关中居住,给与他们土地和财富的同时把他们安置于皇帝的眼皮底下看管。

2.项羽的声望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人敬佩项羽精神的同时也为他没能度过江东卷土重来而感到可惜。项氏一族作为楚国的名门望族,虽然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但在楚国故地还是有很高的声望。项羽去世后,他的封地鲁地依然不肯投降,一直到刘邦厚葬了项羽,并亲自祭拜才开城投降。这让刘邦感受到项羽虽死但余威仍在,为了长治久安对于偏远的楚地必须加强控制。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3.削弱异姓诸侯王

汉朝建国之初,国家存在着一批在战争中崛起的异姓诸侯王,以韩信彭越等人为首。但郡国并行制想要靠异姓诸侯王维持是绝长久不了的,所以刘邦一称帝就开始了诛杀异姓诸侯王的行动,并把刘姓宗室封在了被戬除的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内,一方面削弱了异姓诸侯王的势力,一方面也为郡国并行制打下了基础。

4.集中力量办大事

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汉朝初年土地荒芜,民生凋敝,郡国并行制下,把相对偏远的土地分给宗室,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吴王刘濞,虽然他最终发动了七国之乱,可是在他的治理下,通过铸钱和煮海水制盐,吴地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民生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适用于国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方针。

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地图

三.郡国并行下刘邦的小九九——是私心更是偏爱

刘邦在推动郡国并行制施行时,在封国上强调“非刘姓而不王”,也就是说刘邦推行这一制度的前提是国王必须姓刘,这是刘邦私心的体现。在满足刘姓的前提下,更是刘邦利用郡国并行制下的一种偏爱。

1.愧疚型的偏爱

在迎娶吕雉前,刘邦已经和沛县的曹氏寡妇生了一个儿子刘肥,但因为是私生子,所以即使身为长子也无法继承刘邦的皇位,这难免使刘邦对这个儿子新生愧疚。为了补偿刘肥,在推行郡国并行制时把城市最多的齐国给了刘肥,还规定所有说齐国话的百姓都归刘肥管理。

2.宠溺型的偏爱

刘邦的所有女人中他最爱的是戚夫人,而所有儿子里他最疼爱的也是他和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因为宠溺,所以在封王时刘邦把富庶繁华的邯郸给了刘如意。这属于宠溺型的爱。

刘邦与他宠爱的戚夫人和刘如意

3.安置型的爱

还有一类属于安置型的爱,这些人是因为过了及格线,沾了姓刘的光。最具代表性的是刘邦二哥刘仲的儿子被封了个羹颉侯,四儿子刘恒是刘邦最不喜欢的一个,被安置去了偏僻荒凉的代国。

四.郡国并行——一把统治国家的双刃剑

作为第一个施行郡国并行制的君主,刘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真正推行下去才会发现这只螃蟹到底好不好吃。郡国并行制也像那只螃蟹一样,西汉王朝既品尝了蟹黄的美味,又感受了蟹钳的锋利,他是一把统治国家的双刃剑。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握汉朝的实权,在吕后当政的十五年里,她不停的增强吕氏一族力量,屠杀和削弱刘姓皇族的实力,可始终不敢篡权夺位,因为吕后非常忌惮那些手握重兵的刘姓诸侯王。后来平定诸吕之乱也是齐王刘襄率先举兵发难,陈平周勃借此东风一举消灭诸吕,在这一时期郡国并行保护了刘氏政权。

吕后因忌惮刘姓诸侯王而未能最终篡权

但刘邦在借鉴分封制时给了刘姓诸侯王过大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赖以维系的血缘关系日渐淡薄,终于在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好在郡国并行的另一半郡县制使皇帝依然掌握相当一部分权力,在加上汉景帝用人得当,最终平定叛乱,却也因郡国并行制一度威胁统治根基,这又是郡国并行制的另一面。

结语:

不得不说,秦始皇的郡县制更适合皇权的集中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但秦的灭亡太过迅速使当时人们不敢这样恐怕步秦国后尘。郡国并行制有他的优点,却也充分暴露了他的弊端,这无疑也后世提供了借鉴经验,这也是“郡国并行制”的一大贡献。


相城历史小学生


刘邦从一个小亭长,逆袭成为西汉开国皇帝,肯定有超人的智慧。本人作为一个小教师,对刘邦还是无比佩服的。

西汉初年,刘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性诸侯国,这就是郡国并行制。那为什么刘邦要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背景

楚汉之争前期,刘邦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拉拢其他诸侯王对抗项羽,刘邦先后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7个异姓诸侯王。

(图:楚汉之争)

这些诸侯王实力强大,他们与刘邦合力消灭了项羽集团,为西汉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过这些诸侯王手握重兵,有税收、铸币等权力,还有官吏任免权,他们只是形式上归中央管理,实际上已是独立的王国,这样就给西汉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刘邦借着燕王臧荼发动叛乱之机,先后灭掉了6个诸侯国,只留下势力微弱的长沙王吴芮。

二、倾向性

在征讨异姓诸侯王时,刘邦多次亲征,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他总感到缺乏足够的支持,力不从心。

刘邦认为,秦国速亡的原因,除了秦国实行暴政外,还因为秦国处于“孤立无亲、危弱微辅”的境地。如果秦国有宗室诸王的拱卫,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为此,刘邦倾向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并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三、必要性

西汉初年,连年战乱,经济凋敝,百姓困苦,官员坐牛车上班。庞大的国家,以“烂”开始,纵是刘邦,也是头皮发麻。发展经济,振兴国家,皇帝重任在肩!

还好,刘邦脑洞大开,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先后任命9个刘姓子弟为王,让他们管理各自的封国。“众人拾柴火焰高,累死刘邦也枉然”。

(图:汉代诸侯王印玺)

四、紧迫性

打江山不易,坐江山也难。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是为了加强皇权,而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制,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确保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汉初疲弊,刘邦首要任务就是稳固统治。放权于地方,而不是搞中央集权。放权给谁呢?当然自家人最可靠。距离中央较远的郡县,由同姓王管辖,确保权力始终掌握在刘家人手中。

综上所述,刘邦在地方实行郡国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结果来看,郡国制的实行,的确改变了汉初贫穷落后的局面,国家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政权也得到了巩固。

至于后来发生的“七国之乱”,那都是汉景帝年间的事了,如果把战乱的“帽子”扣在刘邦头上,那就牵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