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浦一戰,除了武松能全身而退,梁山好漢中還有哪些人能做到?

迷彩小兵哥


除了武松以外,我覺得青面獸楊志可以,楊志膽大心細,在智取生辰綱時,就表現出楊志心思縝密有勇有謀,雖然最後栽了,我覺得青面獸楊志未必會栽在飛雲浦,林沖的武藝不錯,但是心思不強,飛雲浦他是過不了關,魯智深的武藝不輸於武松,但也光靠武藝也未必能行,李逵性情耿直硬打硬拼還可以,飛雲浦也不一定會過去,五虎大將,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槍將董平,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都是馬上的將軍,步戰不是強項,沒有馬不一定強過武松,縱觀整個梁山好漢,除了武松還真的找不到能順利突破飛雲浦的


清河老李哥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飛雲浦一戰,武松勝利的很僥倖。

其實一個人再能打,自己赤手空拳哪裡能夠對付4個拿著武器的人。

所以蔣門神、張都監都認為,4個人去殺武松足夠了。

誰知道,武功的反應很快,又有計謀。

他們派去的4個人則很沒用,接近於垃圾。

我們看看書中怎麼說:

武松站住道:“我要淨手則個。”那兩個提朴刀的走近 一步,卻被武松叫聲:“下去!”一飛腳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這一個急待 轉身,武松右腳早起,撲通地也踢下水裡去。那兩個公人慌了,望橋下便走。武松 喝一聲:“那裡去!”把枷只一扭,折做兩半個,趕將下橋來。那兩個先自驚倒了 一個。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個走的後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邊拿起朴刀來,趕 上去,搠上幾朴刀,死在地下,卻轉身回來,把那個驚倒的,也搠幾刀。   

這兩個踢下水去的,才掙得起,正待要走,武松追著,又砍倒一個,趕入一步, 劈頭揪住一個。

看看,本來穩操勝券,這幾個垃圾卻不提防。

武松是用計策突襲,首先將猝不及防的2個蔣門神的徒弟踢下河,然後專門對付2個差役。

其實,兩個差役如果聯手用刀殺武松,就算打不過,還有一場搏鬥。

誰知道,這些差役平時狐假虎威,其實都是膽小鬼。

看到這種情況,他們根本不敢搏鬥,直接跑了,期間還有一個人甚至嚇得跌倒了。

這樣還搏鬥個毛,兩個差役迅速被武松殺了。

而兩個落水的蔣門神徒弟本來就受了傷,加上他們師傅尚且被武松打的跪地求饒,何談兩個嘍囉。

此時武松手上已經有了武器,一對兒也能打贏。

然而,這兩個徒弟也不敢搏鬥,一味要逃走,結果都被輕鬆殺死。

找這4個膿包來行刺武松也是醉了,還不如找4個老孃們。

其實,飛雲浦這種場景是極為危險的,只要4個刺客稍微有點本事,百分之九十九的好漢都會送命。


所謂好漢敵不過人多。

楊雄一身好武藝,卻被幾個無賴一擁而上抓住手腳,也是無法脫身。

再說魯智深那麼厲害,又有武器,仍然被崔道成和邱小乙兩個二三流強盜聯手打敗。

盧俊義那麼厲害,被一群衙役衝入家中,也是幾乎束手就擒。

恐怕梁山好漢遇到這種場景,也是基本都死翹翹了。


薩沙


飛雲浦一戰,武松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有以下四個條件。



一,施恩的提醒,在林沖踏上流放征程之前,施恩前去送行,有衣有銀有食物,並附耳低言“只是要路上仔細提防,這兩個賊男女,不懷好意。”,有了施恩提醒,武松自然加強了警惕。



二,武藝高強。如果僅僅加強警惕而沒有高強的武藝是不中用的。這就相當於你擁有很多資本,但如果沒有了生命,那麼一切都等於零。武藝高強是武松全身而退的必要條件。



三,有叛逆精神。如果沒有不畏官府,敢於反抗的精神,那麼無論做什麼都會束手束腳,那樣,面對工差時,就會心虛害怕,影響自己武力的發揮。武松沒有,武松在向公人和蔣門神的徒弟下手時一點都沒有猶豫,乾淨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

四,做事謹慎,膽大心細。武松在一百零八將中,也許不是武功最高強的,但做事絕對謹慎,而且必要時敢於孤注一擲。所以無論是怒殺潘金蓮西門慶,還是大鬧飛雲浦。武松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最大的利益。




像武松這樣既武功高強,有做事謹慎,又能夠膽大心細,在遇到飛雲浦這種情況下,依然能夠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以外只有兩人,那就是楊志和魯達。



楊志的武藝自然不在話下,雖然在黃泥岡失過手,但那是受人所累,若論江湖經驗,做事風格,楊志是不在武松之下的。魯達武藝與謹慎也不用細說,這在拳打鎮關西和大鬧野豬林,怒打小霸王等情節都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他在孫二孃的十字坡受過挫,但若是有人提醒,在飛雲浦則是不會重蹈覆轍。



至於盧俊義,林沖,秦明,呼延灼等人,雖然武藝不低,但心向朝廷,做事難免會束手束腳,也許最後能夠寶珠性命,但全身而退可能不大可能。


萍風竹雨123


老實說,除了武松,水滸中沒人能從飛雲浦全身而退!飛雲浦一戰實際上考驗的不僅僅是人的單兵戰鬥能力,更考驗人的江湖經驗。整個梁山好漢中武功比武松好的人都沒啥江湖經驗,有江湖靈驗的人武功實際上又不怎麼樣,這就是差距。

我們來看飛雲浦一戰時,武松的態度。在飛雲浦時期,武松只有在施恩送來燒鵝跟酒的時候有吃喝,其他時候全程是不吃不喝的,害怕被下毒。這個警惕性就不是其他人有的(林沖被按燙腳,楊志被下迷魂藥,魯智深也被迷倒)。而且在那種不吃不喝不睡的極限程度下,其他人的戰鬥力會下降很多。

其次,武松到達飛雲浦時候看了一下地形就立馬做好了迎戰準備,因為這個地方適合埋伏殺手,所以他才能在第一時間搶佔有利地形,而且從某種意義上看,武松選的是死地(沒地方逃),武松把自己放在死衚衕地方是為了避免腹背受敵,這樣可以先全力拼倒一個,這是武松當都頭多年的經驗,這種戰鬥經驗也是其他人所沒有的。

第三,應變能力。武松在飛雲浦應戰的時候,全身是帶著枷鎖的。他是藉著殺手的刀才砍開枷鎖(否則再高的武功也施展不開),也就是說他基本上是算準了對方的行動方式。這一點,那幾個老江湖則沒有這個本事。


優己


大概是受了電視劇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武松飛雲浦一戰非常具有技術含量,如果不具備相當的武藝和膽色,根本不可能活著出來。比如《新水滸》,為了表現武松的勇武過人,在飛雲浦安排了六名殺手,再加兩個公差,一共八人,結果全都被武松殺死。其實,原著中飛雲浦一戰根本就沒有那麼激烈的場面,武松面對的只有兩個公差和兩個殺手(蔣門神的兩個徒弟》,輕輕鬆鬆就將他們解決了。

在我看來,飛雲浦一戰對武藝的要求並不高,兩個公差加兩個殺手估計也就相當於梁山的四五個嘍囉,完全不值一提。要說飛雲浦一戰唯一的難點是武松身披枷鎖,行動不便,這不利於武藝發揮。除此以外,此戰根本就沒什麼兇險之處。那麼,除了武松,梁山好漢中還有誰能全身而退呢?

一、林沖、盧俊義肯定葬身飛雲浦,這兩人都曾被董超薛霸暗害過,而且面對他們的暗害,林沖和盧俊義選擇的是坐以待斃,如果不是魯智深和燕青及時出現,他們早就死了。因此,如果林沖和盧俊義身處飛雲浦,必定死於敵手,即便他們武藝高強,但他們不懂反抗。

二、像宋江那樣武藝不濟的好漢,也無法走出飛雲浦。雖然我說飛雲浦一戰對武藝的要求不高,但同時也說了,此戰的難點在於身披枷鎖,如果武藝不到一定水平,也很難全身而退。除了宋江,還有什麼李忠、周通、孔明、孔亮、皇甫端、安道全之流,肯定也是無法突圍的。

三、實際上,武藝稍微在中等偏上,其實都能從飛雲浦全身而退,像魯智深、楊志、石秀、史進這樣的好漢就不用說了,對他們來說肯定是輕而易舉。即便是扈三娘那樣的女將,飛雲浦一戰也難不倒她。還有歐鵬、楊雄、燕青等,當然也是有實力走出來的。

照樣算下來,梁山好漢中能從飛雲浦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還有:吳用、公孫勝、關勝、秦明、呼延灼、花榮、柴進、李應、朱仝、魯智深、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劉唐、李逵、史進、雷橫、李俊、阮小二、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楊雄、石秀、燕青、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圭、魏定國、歐鵬、鄧飛、呂方、郭盛、扈三娘、項充、李袞、曹正、李雲、焦挺、時遷。


久哥聊小說


飛雲浦的勝利,是武松體力、武力、與智力的綜合勝利,而不是單一的優勢。

人們常常把野豬林與飛雲浦相比。同樣的武藝高強的好漢林沖,在野豬林完全是任人擺佈,能夠活命全憑了魯智深的相救。而飛雲浦一戰,武松的武藝未必強於林沖,只是事先有準備,知道解差心懷不良之心。他甚至邊走邊吃了兩隻燒鵝!保持著充沛的體力。

像武松這樣既有勇力、又很精細的英雄,在梁山好漢中,其實並不多見。像李逵,基本上是一味粗魯,偶然精細一回,卻完全不在點上。像吳用、公孫勝,主要是動腦筋,打起架來根本不行。打架可以的,像林沖,又太容易輕信,缺乏必要的提防心。

相比下來,只有魯達、出家後叫魯智深的,粗中有細,慮事周全,能與武松相比。能在飛雲浦的逆境中全身而退的,恐怕不會再有第三人。


棲鴻看紅樓


之前邏輯文史姨答過類似的問題,說梁山好漢中80%以上的人都能走出飛雲浦,結果遭來的武吹們的圍攻與漫罵,甚至還有人私信問候我全家的,我也真是服了。許多人說我是武黑,我也在反思,是不是真的我對原著有什麼不一樣的誤解。

今天又聊到了這個話題,我決定重新審視一下觀點,最終我得出結論,梁山上能走出飛雲浦的人,也就一半左右吧。

那麼武松怎麼攤上這攤“渾水”的呢,都特麼怪施恩。由於施恩武功一般,後臺也不硬,導致自己的酒樓被搶,沒地兒說理,只能找外部勢力為自己出氣。那為什麼施恩看中了武松,很簡單,因為武松比施恩更強並且盛名在外,聊到這裡大家其實也就能感覺到了,想要幫施恩奪回快活林,至少拳腳功夫得不錯,並且膽子要大,敢和黑惡勢力作鬥爭,這樣一來,梁山上這種頭鐵之人,就多了去了。

比如,某人發起火能一頭撞斷一棵松樹,這也足以讓施恩感嘆;某人沒別的愛好就愛殺人,也會讓施恩暗暗稱奇;甚至某位使鐵鏈的漢子喜歡吃人肉,怕是也會讓施恩讚賞不已。

所以,武松只是施恩眾多選擇之一,可別覺得只有武松能奪回快活林。

甚至,施恩對武松一開始就是利用的關係,後來在二人的相處之中,才發現武松確實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因此在武松落難時施恩才願意散盡家財去援助他,並且在武松重新上路時,僅僅是一句叮囑,一隻熟鵝就能讓讀者感動不已。

接下來的描述可能會讓武吹們不爽,但我還是要說一下。就是飛雲浦上刺殺武松的人,簡直菜到虛坤。在電視劇中,編劇為了突出體現武松的勇武,硬是在危橋上給武松設計了一眾絕頂殺手來伺候他,可是在原著中,刺殺武松的僅有兩個公差和蔣門神的兩個徒弟,並且在武松踢翻蔣門神的兩個徒弟後,兩個公差就已經嚇得尿褲子了…

請問,這種難度,只有武松能應付嗎?

好了我說完了。



邏輯文史游


在飛雲浦那樣的場景下,除了武松能夠逆轉危局,梁山好漢中鮮有幾個能夠轉危為安!論名氣, 宋公明, 盧俊義, 林教頭肯定早死了幾百回。因為他們不會反抗,只會逆來順受,同樣是臉上烙上金印,他們早已對“賊”, “匪”早已深惡痛絕。

武二郎從小生活在社會底層\u0000\u0000, 膽大心細, 江湖閱歷豐富, 早已知道十字坡的RR包子 , 就連魯提轄也差點成了刀俎!武松卻能夠逃過孫二孃的毒殺,這說明武松不僅能夠自我保護 , 隨時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不僅自保,而且完成目標任務。

古代囚犯生命相當脆弱。宋江, 林沖深諳官場潛規則 : 錢能通神!武松貧困, 有錢只會買酒醉, 不懂仰人鼻息求憐憫 , 求人不如求己 , 自強自尊 , 關鍵時刻靠自己拳頭硬。

飛雲浦的結局,武松早已懂得江湖險惡, 人心不古, 命運靠自己掌握。西門慶, 王婆, 張督監,蔣門神, 武大郎, 宋公明, 柴大官人, 施恩等等, 這些面孔歷歷在目, 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和私心,即使押解囚犯的差人也會為了孔方兄殺人。武松深知究裡, 所以, 才能在飛雲浦保住自己性命。

水滸108個好漢,最終能夠壽終正寢也只有幾人。李俊, 張橫, 阮氏昆仲, 魯達, 武松, 公孫勝, 幾個而已, 他們選擇了急流勇退, 達到人生境界~勘破紅塵 , 梁山多數好漢沒有死在飛雲浦 , 卻倒在功名利祿貪婪裡。

遊氏觀點,謝謝閱讀。


遊半知


熟悉《水滸》的朋友們都知道景陽岡打虎雖然是武松武二郎的成名之作,醉打蔣門神更是威武,但飛雲浦一戰才是他生平最艱難的一戰,而且掀起了後面血濺鴛鴦樓的最高潮。

飛雲浦這一戰,有三處最難的地方;第一,武松當時身戴枷鎖,行動不便;第二,他身上舊傷未愈,敵人又是全副武裝的四人;第三,當時地形十分複雜,對個人的應變能力考驗極高。


而整個梁山一百零八將,能夠從飛雲浦全身而退的,除了武松之外,恐怕只有魯智深,石秀,楊志三人還有機會,但也不是百分百,畢竟武松的那種強烈的求生意志和逆境的超強爆發力,並沒有幾個人能夠具備。


簡史資深宅


要想從飛雲浦出來,需要有絕對力量,優秀的格鬥技巧對於局勢的精準把握和勇敢的心智。打虎武松的絕對力量是沒有問題的,這能讓他瞬間毀掉枷鎖,同時也是能一招制敵的基礎。赤手空拳面對多名持刀殺手沒有優秀的格鬥技巧很快就會掛掉。走到飛雲浦之前,武松就知道兩個官差想要做掉自己,因此處處提防。在飛雲浦,武松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他們會在這裡動手,有了這些,武松提前準備,並知道自己完全有能力反殺,然後是勇氣,這方面林沖盧俊義就不行,生死關頭哪有那麼多顧慮,患得患失的人都不可能活著走出飛雲浦!綜上,梁山上有機會的除了武松就是魯提轄了,其他人根本一點機會有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