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在我國南方有很多地方都有三月三吃雞蛋的說法,具體做法就是在野外採摘一些薺菜,洗乾淨之後與雞蛋一同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全家人一起食用,據說這樣的吃法可以聚財,養生。那麼這樣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文化-聚財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炎黃子孫的說法。而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神話文化-軒轅黃帝

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漢族人民都會進行祭祖活動,而三月三,薺菜煮雞蛋的由來是由於薺菜的諧音是“聚財”,在三月初三這一天,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這也是我國民俗文化的一種傳承方式。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民俗文化-薺菜煮雞蛋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相傳在楚地,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至今。上訴的地菜就是我們說的薺菜。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飲食文化-薺菜

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薺菜花有很好的治療頭痛的作用,而且可以預防腦膜炎。每年的農曆三月又正是薺菜花開得正茂的時候,每年農曆三月,大家都紛紛去採集薺菜花煮著雞蛋吃,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為了方便記憶和把這種好的傳統傳下來,人們就把三月初三定為吃薺菜花煮雞蛋。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醫學文化-神醫華佗

而關於薺菜煮雞蛋還有一個關於神醫華佗的傳說,據說某年的三月初三這一天,華佗在沔城一老者家裡避雨時,看到老者患有頭痛頭暈症,就讓他用薺菜煮雞蛋食用,老者吃了三個雞蛋以後,多年的頭痛頭暈症居然很快痊癒。人們聽說此事後紛紛效仿,薺菜煮雞蛋就這樣流傳開來,就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民間習俗,每年的三月初三沔城人都會吃薺菜煮雞蛋。久而久之就廣為流傳開來了。

民俗:三月三,吃雞蛋。具體的緣由知道嗎?

飲食文化-薺菜

每年清明前後,野外踏青規律,捎帶一些薺菜,可以聞到春天的氣息,品出春天的味道。薺菜食療方法很多,可炒,可煮,可燉,可作餡,均鮮嫩可口、風味獨特。宋代大詩人陸游就對薺菜情有獨鍾,曾吟詩讚美:“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甚至說自己曾經“春來薺美忽忘歸”。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題詩畫稱讚:“

三月薺菜饒有味,九熟櫻桃最能名。”民間有農曆三月初三,薺菜煮雞蛋的風俗。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燴,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均色澤誘人、味道鮮美,是一道藥食同源的美味佳蔬而用薺菜來煮雞蛋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大家明天可以敦促家裡人試一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