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吳忠至中衛高鐵2號中繼站設備安裝效果

日前,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評審字[2020]002號,公佈了2019年度科技成果評審結果,寧夏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蘭州鐵路局建設部及電務部、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南方公司吳中項目部(以下簡稱吳中項目部)聯合申報的《高速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施工三維仿真技術研發及應用》名列其中。

吳中項目部在2018年進入設備安裝大幹期間,在業主和蘭州鐵路局建設處電務部、銀川電務段、蘭州通信段的指導下,為了提升工藝水平,打造精品工程,擴大企業的影響力,經過思考,決定在2號中繼站信號及通信設備安裝中,立足本項目人員大膽進行BIM技術應用試點,並一舉收穫成功,贏得了多方驚訝評價。鐵總和鐵總建設部領導視察吳中城際鐵路視察時給予了高度評價,蘭州鐵路局電務部領導評價說:“這是一次‘跨越式’創新”。

BIM技術應用過去在樓房、隧道、大橋等土建施工方面有過較多的應用,但在鐵路四電設備安裝中尚無真正的先例,毫無經驗可循。吳中項目部信號和通信專業領導和技術人員委婉地向項目部主管建議進行BIM試點,以此打破工藝常規,實現工藝跨越式創新。項目主管經過思考並組織相關人員討論後,果斷做出了在2號中繼站通信信號設備安裝工程施工中,完全按照BIM建模的流程實施,並將BIM試點工作列入科技創新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建模師和工程技術人員將辦公桌搬到現場,完全按照現場實際進行建模研究,有問題隨時修正,項目主要領導輪番到現場實地盯控,發現不足之處隨時研究更改。

2號中繼站應用BIM技術應用試點過程中大膽創新,新材料、新工藝得到大量應用。採用鋁合金走線架替換傳統式的走線槽,實現了通風好,可視化效果好的目的;考慮到維護維修方便問題,採取了纜線分層、分色布放,使所有纜線的用途和來龍去脈一目瞭然;改進標識標牌細部設計方法,使每一根纜線所處的具體序位清晰明瞭。

經過信息模型的反覆預演試驗,消滅了纜線交叉碰撞問題,規避了佈線錯誤,提高工效30%以上,實現設備配線零交叉、零碰撞、零差錯、節約材料的最初設想,創造了中繼站模擬試驗“零”故障的新紀錄。(圖文:周炳學)

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2號中繼站信號設備上走線效果

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下走線可視化效果

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工程技術人員在作業

吳忠至中衛高鐵BIM技術應用獲蘭州鐵路局科技成果

2號中繼站通信設備安裝整體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