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華:建設彰顯制度優勢和現代治理水平的韌性城市

3月25日下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市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敬華主持召開座談會,邀請衛生、經濟、安全、交通、社科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疫情防控與城市治理、經濟發展進行專題研討。張敬華指出,這次疫情是一場大戰大考,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重要指示精神,

從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等各方面全方位增強城市韌性,全面提高城市的響應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恢復能力,建設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擁有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韌性城市。

張敬華:建設彰顯制度優勢和現代治理水平的韌性城市

3月25日下午,張敬華邀請專家學者圍繞疫情防控與城市治理經濟發展座談。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劉志彪,市社科院一級巡視員葉南客,南京大學中美文化中心主任陳雲松,南京大學城市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國方,市第二醫院院長易永祥,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董事長楊濤,中通服諮詢設計院總經理殷鵬等8位專家學者分別發言,結合各自的專業、研究和思考,肯定南京前一階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成效,並圍繞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基建新經濟、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優化城市規劃佈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張敬華認真聽取發言,與大家深入交流,對各位專家積極參與南京戰疫情抓發展表示感謝。

張敬華說,

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危機和大考面前,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的領導優勢、組織動員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優勢充分彰顯,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根本保證。

我們必須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張敬華說,

事物總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只有看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前進。這次疫情也是一面鏡子,暴露出城市治理總體上還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城市抵禦衝擊的能力還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各類風險因素,圍繞打造韌性城市進行深入研究、前瞻佈局,全面提升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水平,確保在遭受重大風險衝擊後仍能快速回到正常軌道。

  • 要構建更富韌性的城市空間格局,通過更加科學的規劃佈局分散和降低風險,做好應急基礎設施、冗餘場所、備份設施等的建設,確保各類基礎設施滿足應急需求。
  • 要構建更加抗壓的經濟運行體系,敏銳捕捉正在顯露的產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互聯網經濟、智能製造等,加快投資佈局新基建,培育發展應急產業,增強技術自主可控度和供應鏈自給率。
  • 要構建更加健全的應急管理體系,從資源保障、信息溝通、風險預警、應急協調、恢復重建等方面完善各層級聯動機制,建設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提升危機快速響應處置能力。
  • 當前要把補短板堵漏洞作為當務之急,既考慮當前又兼顧長遠,既突出重點又統籌全局,聚焦問題短板實行清單化梳理、項目化推進、動態化調整、科學化評估,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不斷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市委常委、秘書長徐曙海參加。


內容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吳明亮 鄒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