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跑馬拉松是慢性自殺嗎?

清華大學出版社


題主問的是經常跑馬,不是經常跑步。經常跑步,不給身體累積疲勞,健康跑步絕對有好處的。但是經常跑馬絕對傷身體的。職業一年才跑幾場,現在國內愛好者跑的都比職業的還多了,訓練也不科學,恢復期根本不夠。只會拼命比跑量拼速度比賽獎牌誰多,根本歪曲了跑步運動的本質。疲勞積累下來,終有一天會扛不住的。


我最好騙


平常不跑步或者就跑5公里的跑一次的跑友!半馬約等於自虐!平常有保持著10公里以上的跑半馬就輕鬆了!還有一個配速!如果按照比賽配速跑一個半馬也約等於自殺!慢跑就問題不大……每年暑假我就喜歡慢慢的跑半馬!有氧心率跑2019年7月份完成了20個半馬











瘋狂的公牛2


馬拉松是有氧耐力極限運動,距離42.195公里。

很多人認為馬拉松是專業運動員的事,會常被人關切地問跑步膝蓋疼嗎?或那種過來人的口吻:“少跑點吧,你老了就知道膝蓋疼了”。

其實只要方法對,沒什麼不好,就怕不懂又瞎跑。今天給大家講講跑馬拉松有哪些利弊吧。

對人身體有利的方面

第一,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

用進廢退,跑馬拉松是一個長時間的有氧運動,需要強有力的心血管協調各器官和系統來完成跑步過程,這個強化的過程經過日積月累,無疑是增強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肌肉、骨骼的支撐運動,促進身體循環和排毒,達到減脂的效果。

第二,強化生物鐘,減少身體的負擔。

只要是經常跑馬拉松的,作息時間規律是一個基本生活狀態,或晨或夜跑,跑步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保證這個規律的作息,就要放棄許多肆意的妄為,如熬夜、酗酒等的放縱,一個人生活規律了,身體調整也就規律了,負擔也就小了。

第三,塑造健康身體的同時,培養堅強的毅力。

不僅馬拉松比賽時間較長,平時的跑步訓練也相當耗時,但這是培養思想和精神上的毅力,滴水穿石,聚沙成塔,不放棄的理念會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第四,釋放壓力,心情愉悅。

在馬拉松的賽道上你會發現孩子、青年、中年人、老年人;你會發現不同性別、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人,給人以平等、親和的感覺。

跑步過程中骨骼肌有節律的收縮有利於心理放鬆,舒緩情緒,釋放壓力。從心理方面,通過跑步可以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運動中,讓自己聆聽心跳的節奏、使身心更為專注和放鬆,是非常好的主動放鬆方式。

對人身體不利的方面

第一,運動傷害的風險。

除了體檢時會告知你竇性心律過緩,許多跑友難免存在跑姿和訓練節奏上的缺陷和不足,傷病和健康都是積累起來的,如果跑姿不正確或訓練方法有缺陷,強化的過程中會有傷病困擾的風險,不可不重視。

跑馬拉松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飲食、睡眠、訓練,都要注意傾聽身體的反應,尤其要防微杜漸,你會感到身體是脆弱的,要好好珍惜。

第二,人瘦後,沒肉支起皮膚,人明有乾癟感。

馬拉松由於是長時間長距離的跑步活動,其燃脂瘦身效果特別好,所以經常跑馬拉松的人大多身材苗條,身體脂肪含量少。

然而,到了年齡比較大的時候,代謝功能就會降低,飲食上的攝入也會相對減少,如果此時仍保持跑步習慣的話,那麼可能會因為脂肪和代謝的降低讓皮膚看起來沒有彈性,皺巴巴的。

跑馬拉松,其實是身體和精神的兩種修行,也是你選擇生活的一種方式,利與弊,皆由自己取捨,但對於大部分來說利多於弊。


菖蒲塘三哥


我也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4年時間跑了差不多12個全程馬拉松了。

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對身體的要求相當的高,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的。不過,現在中國的馬拉松呈現出一種井噴的狀態,每一個城市都想辦一場馬拉松,以此來宣傳自己的城市或者拉動當地的經濟又或者推動全民健身。

所以,現在跑步的人是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把馬拉松當成兒戲,以為人人都能跑。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對馬拉松缺少敬畏之心。

每一年,都會有人因為跑馬拉松而出現身體不適或者是猝死,這些人都是因為對自己的不夠關心,不夠愛護導致的。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並非人人可以嘗試,特別是你沒有經歷過系統的訓練就去跑馬拉松,這簡直和送死沒有差別。

很多人也會以為,我經常鍛鍊跑步,也跑過好幾次馬拉松,所以平時有練習和沒練習沒多大差別,這種觀點也是錯的。那些猝死的人也有一些人是經常鍛鍊的,但是在跑的過程沒有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便出事了。

所以,不管你是初跑者還是已經身經百戰的跑者,對於跑馬拉松也還是要有敬畏之心。

適當的跑步可以強身健體,但是量過了,就得不償失了!馬拉松最好還是不要跑的太頻繁,一年跑個一兩個就好了。跑完一個最好休息2-3個月再跑下一個,這樣身體才能夠從上一次馬拉松的傷害中完全恢復過來。


跑步時光機


這有點危言聳聽了。請聽一下一個跑馬5年跑友的分享。

首先,跑馬的好處多多。比如身體素質提升,心肺功能提升等。筆者曾親眼所見有六七十歲的跑友把多年高血壓糖尿病跑沒的,圈內跑馬找到人生伴侶的更是數不勝數。所以,跑馬的好處不容置疑,慢性自殺的說法絕對是有點扯淡。

其次,跑馬帶來的負面作用確實也聽一些朋友說過,但是也都是個案,也不能說是跑馬的普遍副作用。比如有個跑友說自己的夫妻生活質量提高了,但是每次的量卻減少了。這一定是跑步造成的麼?我們都狂汗。。。還有些跑友確實因為跑馬傷到膝蓋和腳踝的,恢復起來很漫長,去看專業運動康復醫生,貴得要死,普通醫院又治不了,搞得很鬱悶。但是,這也是自身原因,自己跑步姿勢不對或者意外損傷,也不能說是跑馬拉松的必然壞處吧。

個人體會是,什麼事情過度了都不好,應該適度。運動過量確實對身體不好,長期跑馬有時候確實感覺很累,對身體也許確實會造成潛在的危害,一般跑友還是不建議做超過自身身體負荷的運動。個人最喜歡跑10公里,既能達到鍛鍊的目的,又能避免給身體造成潛在危害,馬拉松還是偶爾跑一下,體驗一下樂趣就行了。

總之,跑馬拉松整體上還是一項利多於弊的健康運動,雖然可能給身體帶來危害,但是也不至於到慢性自殺的程度,只要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科學跑馬、注意適可而止就行了。享受運動的樂趣最重要,您說呢?








籃球老叫獸


運動,切記要適可而止。

跑馬對身體是益還是害?其實更多的是取決於科學的訓練。

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耐力運動,一場全馬42.195公里,但人體一般在30公里處就會消耗完身體中的糖份,而脂肪的供能又慢,跟不上消耗的節奏。

此時,肌肉便開始會分解。肌肉分解並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通過賽後食物的補充,肌肉會重新長出來,並且更加強壯。

但最最可怕的是運動損傷。長時間的運動會帶給身體相比普通人更強的衝擊,因此,不正確的跑姿以及不合理的訓練計劃,是運動損傷的根本來源,也是為什麼常聽“運動傷身”這一說法。

而問題就在於,大多數人認為跑步是一種簡單的運動,雙腿來回甩就好了,有什麼需要學習的呢?在運動的過程中,由於身體激素的影響,會出現興奮的感覺,即便有關節損傷可能都不自知。

頻繁的馬拉松,對身體有害無益。

1、並非人人都適合跑馬

跑步的好處是非常多,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能參加跑步運動,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是不宜參加長跑的!除此以外,運動過敏者,平時一運動就頭暈、頭疼的朋友,也不宜長跑。平時不做任何體育鍛煉的小夥伴,一定記住要循序漸進,不可突發的增加平時負荷,造成各種運動傷害。

2、正確的跑姿

正確的跑姿能有效預防運動損傷。跑步時,頭和肩保持穩定,頭要正對前方,肩部放鬆,避免含胸,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軀幹不要前傾後仰,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大腿的前擺要正,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

但要說明的是現實中,很多跑者包括世界頂級運動員,他們的動作也並不一定和理論知識一模一樣,但是不影響他們在跑步運動中獲得佳績。實際上,我們的跑友們只要你的動作不要過分誇張,不影響到重心,身體是穩定的,維持合適的跑步節奏就可以啦!

3、合理的訓練計劃

跑步的訓練計劃都是圍繞三個最重要的指標:最大攝氧量、乳酸門檻、運動經濟性。這三個指標直接影響你的運動成績。

如果你在備站一長馬拉松,或者對長跑有自己的奔跑計劃,最好的教練就是你自己,合理的分配每天每週每月的訓練,為自己定製一套合適的計劃。

4、跑馬前後熱身拉伸

跑步前的熱身很重要,可以提高肌肉的核心溫度,提高血液流動速度、降低肌肉、關節的粘滯性,防止運動中的肌肉關節損傷。而跑步後的拉伸也有利於緩解肌肉僵硬,利於跑友塑造肌肉的線條形態。


穿梭體育


目前醫學研究對於跑馬拉松存在3個問題:

1. 關節損傷(跑步膝),跑步對於關節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尤其以膝關節,踝關節,足底最為著名。雖然跑步者能夠通過一系列調整讓自己的關節損傷降低,但是經常跑馬拉松一定會對關節的恢復造成損傷。

2. 心臟損傷,之前有研究表明,長期跑馬拉松會導致心臟不可逆的損傷,在實際的例子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跑步猝死者,尤其是跑馬拉松的。

3. 腎臟等器官損傷,橫紋肌溶解相信長跑者都用過吧,過量運動不僅僅只損傷心臟,還可能損傷其他器官,同樣致命,城市的街道空氣質量參差不齊,經常跑馬拉松勢必對呼吸系統造成影響。

就我個人而言長期跑馬拉松相當於慢行自殺,如果只是為了鍛鍊身體,增強體抗力,只需要適度的跑步就行,沒必要經常跑馬拉松。





侃侃自媒體


我從2015年開始跑步!線上線下跑步以及參加比賽活動!半馬已經跑了有414場,全馬50場,總里程達24564.36公里;目前身體健康壯態一切正常,無任何不適;跑步能強身健體,跑步能讓生活節奏變得更有規律,跑步能讓自己對工作對事業更熱愛,跑步能讓自已對家人對親朋好友更熱情;科學合理的跑步的確好處多多;無論做什麼事都應有個度、過度了當然也就會起到反的作用!眾觀世界馬拉松頂尖高手們,一年最多也就只參加二三場比賽,因他們是為了獎金、為了成績、為了榮譽而參賽,強度之大,競爭之烈,勝至為了一二秒的時間也會爭分奪秒拼盡全力而戰,競技比賽下來對身體損傷、對身體的健康影響是極大的。比賽結束後一般他們會先調整一段時間再訓練,為下一場比賽而作訓練;作為業跑步愛好者主要還是應以身體的健康為主,跑步應追求循序漸進的方針,量變產生質變,跑量起來了,基礎打牢了,速度水平自然也就上來了,此時方可參加一場比賽;雖然參加比賽有利於成績的提升,適當合理的參加比賽還能檢驗自己平時訓練的結果,讓自己更有成就感,讓自己對生活更加熱愛;每個人能力水平都不一樣,不要過於去模仿別人。有些跑者每個月參加三四場比賽,比賽下來身體無任何反應;有些跑者勝至每參加一場比賽下來走路東倒西歪,飯吃下,覺睡不著,身體極度疲勞,這種現象這種反應就對身體極大的不益了;跑步應以科學系統訓練後;應以合理、適度、適量的參加馬拉松比賽;過度、過量、頻繁的參加馬拉松賽對身體健康影響是不利的,是有損傷的,是有損害的;所以一定要把這度掌握好。雖然人天生下來就會跑步,但要想跑的好,跑的更長久,跑步不受傷,的確是一門學問!多學、多問、多思考、方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跑者羅飛


馬拉松是一項近幾年越來越火的社會性比賽,從參與度來說,沒有哪項運動項目可以與其媲美。專業的業餘的,男的女的,老的幼的,各個行業的,只要你喜歡,都可以走上賽場,揮汗如雨,盡情奔跑。

不可否認,馬拉松的認可度和受歡迎度越來越高。受此影響,跑步這項運動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喜歡。從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慢慢的我們發現,身體越來越好,精神越來越足,這些都是拜跑步所賜。特別是在輕鬆完成十公里慢跑後,很多的跑者都把半程馬拉松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當然,人一旦有了目標,就會激發自己更大的跑步熱情。半程成功PB後,嘗試一次全馬,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跑者人生的下一個站點。

當然,至於新聞報道的跑馬拉松猝死事例的當事人。對於每名跑者來說,都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我們不建議強迫自己,不建議盲目的追求成績去跑,不建議不聽從自己身體的聲音,不建議不聽從他人的勸阻。馬拉松本身沒有錯,請用你的善意去理解馬拉松,用科學的訓練去征服馬拉松。



強哥聊體育


跑馬拉松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人,怎麼會是慢性自殺呢?不要站在自己狹隘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馬拉松遙不可及,跑完全程不可想象。

其實對於長期堅持跑步的人來說,馬拉松就是對自己平時運動成果的檢驗,還能得到以下好處。

1.瞭解一個城市,馬拉松賽事都是再每座城市景色最美的路段舉行,全城為你封道調整交通,全城為你加油,全城為你服務,有吃有喝有美女有美景,身為一名普通老百姓除了馬拉松還有什麼運動能給你這個待遇。

2.積極向上的面貌,從備戰比賽開始,嚴格的訓練,到賽場上所展現出來的都是非常好的精神面貌,人只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生活劉不會虧待你!

3.認識更多的朋友,只有在馬拉松賽場上才有這麼多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都有著共同得愛好,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朋友多了路好走!

雖然馬拉松有這些好處,也要對其懷著敬畏感,要想完成馬拉松必須經歷科學的針對性訓練,對於長期運動的老跑者來說馬拉松是很好的,對於一時衝動就報名比賽,運動基礎差的人來說,馬拉松就是慢性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