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周岂衣,孪生画室16届学子,目前是就读浙财艺术经纪专业的大三学生。今年三月份,她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小说《十八岁》。《十八岁》这本小说是她从大一开始构思,全书十三万字,持续两年时间完成。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美术生在高考前的一段经历。作为她的母校,也是关于《十八岁》这本小说虚构故事的原型,孪生画室有幸采访了她。从美术高考到读大学创作出版书籍,一路走来,她对自我人生的思考和追索值得学习。”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 《十八岁》书籍封面

十三万字小说 《十八岁》

写这本书的创作来源?

这本书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着手写的,持续了两年时间完成。我只是想把高考前在画室时那几个月的痛苦、挣扎、希望等等芜杂的情绪通过写作记录下来。考前那段时间确实对我冲击很大,同时,那年高考正好处于浙江省美术生高考改革的浪潮,很多考生受到这股浪潮的冲击,命运也因此改变。我所描述的正是我们这群考生的一个集体记忆。这本书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缩影,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你读过的哪些书或者哪些作家对你写这本书的影响最大?

我是一个学生,平时的课程排得很满,除了完成学校里的课程,我还要学画,学语言,学音乐等等,因此,并没有大量的时间用来看书,但也会抽空读一些文学类的书,我想不起来受哪本书的直接影响,我想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大的动力来自于我内心深处的那股劲儿,我特别想把这段经历写出来,不然总感觉有东西梗在我心里,不吐不快,写完我就放下了。现在要是再让我去写个别的什么故事,我肯定没有这股劲儿了。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写这本书对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改变?

最开始,我只是很想把高考前的那段日子作个记录,我很怀念那段日子带给我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反省。我想最好的记录方式是用文字,其实写作真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只是做了个尝试,尝试着把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用文字给写出来。于是我试图用写日记的方式先把人物和事件写下来,但涉及到一些真人真事,经过反复修改,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模样,根据我的真实经历再结合一些虚构的情节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写完之后,我感觉和那段日子彻底作了告别。我不再回头望,而是更放松的走向下一段人生。我现在是一个大学生,马上我就会变成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的人生永远都在向前走,走好每一步即可。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以后还有写书计划吗?

暂时还没有计划,以后再说。

你会吉他、钢琴、古琴、画画、旅游,还有各种语言(包括写作在内),但对你来说哪一部分占据了你的主要生活?

它们都是我的主要生活,缺一不可。我几乎对所有与艺术有关的东西都感兴趣,并且很乐意去学习它们,我觉得这也是慢慢发掘自己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二十出头,还未接触社会,大多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未来想做什么工作。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新的东西,不仅可以让自己变得快乐,保持好奇心,还能让未来握在自己手里,使它不止有一种选择。当然,能坚持下去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以后的发展方向有确定目标吗?

现在学的是艺术经纪,一个在我们中国还是特别新的专业。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有机会和不同的艺术家、藏家打交道。以后应该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现在大学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日常是怎么样的?

我认为大学更多的是给学生一个方向,具体的学术研究,或是实践经验还得靠自己去学。在大学这几年,我做了很多在校外的活动,或是跟专业看似“无关”的事情做了很多,比如写书,旅游,实习,组乐队,学法语…对我来说,它们都是学习的一部分,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也有人会认为到了大学就没啥好学了,日子过得单调又乏味。但是只要你自己肯去学习,还是可以把每个日子过得饱满又生动的。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在孪生集训的这段学习岁月中,聊一下你的感受?

在孪生的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每天都是不知疲倦地画画,但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孪生的那段时光,让我学会了吃苦与忍耐,那是一段充满追求的人人怀揣梦想的日子。也感谢孪生的老师们,他们可能是最敬业的一个群体,为了我们的高考冲刺也是倾尽全力。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给学弟学妹考前训练、选大学和专业提几点具体的建议?

首先我觉得不需要只盯着国美、央美看,别的学校也很好,好的大学的确能提供更好的环境,但自己有能力才是更要紧的,大学毕业后都一样。还有就是不要停止学习。太多人都把学习终止在高考前,进了大学就是混文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拿到文凭就可以了。实际上,在进入社会之后才会面临更多更丰富的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孪生学子周岂衣丨十三万字小说《十八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