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創新科技產業園!

在東莞傳統產業升級實施的“機器換人”計劃的帶動下,東莞機器人加速發展,以松山湖高新區為核心,在周邊地區形成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帶。中集智谷產業園位於松山湖國家級高新區,是由世界領先的物流和能源裝備巨擘——中國百強企業中集集團斥資180億元在東莞打造的四大產業基地之一。

中集智谷總規劃佔地約502畝,規劃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其中產業園區建築面積逾30萬平方米,配套住宅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集生態辦公、休閒商業、人才安居於一體,產品規劃有定製總部、中小企業獨棟總部、多/中高層研發大廈、配套住宅、商業街區。

松山湖創新科技產業園!


園區秉承“生態辦公、綠色生活”的設計理念,依託松山湖國家級高新區及4A級風景區的 “雙生態”環境,以超低密度構築全系產品形態,打造富有時代氣息生態環保、低碳健康的產業園區,為企業科研人員提供自由開放、舒適愜意的辦公休閒交流空間。

松山湖中集智谷產業園位於松山湖生態園內,因此無論是園區內綠化,還是園區內建築在垂直方向上的分佈,都更符合審美標準。園區內建築則多采用冷色玻璃和灰黑色外立面的搭配,更顯建築的現代性和美觀性。

松山湖創新科技產業園!


松山湖中集智谷產業園從地理位置上講,無疑是符合“優化城市空間規劃”的。園區遠離人口集聚的城市中心商業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心區域內環境汙染、交通堵塞的問題。

離園區不遠、供華為員工居住的華為溪流背坡村,則儼然被打造成了“童話之城”。

遠離城市中心的直接利好是舒適的環境,但遠離城市中心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中集智谷產業園仍有部分在建設之中,但行走在已經建設好的區域,還是不免感覺有些人氣不足。

無論是各個已經入駐企業門外的停車位,還是公共停車位都顯得有些空空蕩蕩。

目前中國鋼研、愛協生、中集智能、邁科鋰電、浙江波速爾車業都已經入駐園區,各佔園區內一棟三四層左右的建築,但中午午飯時間卻不見人流從這些建築內湧出,周邊也沒有外賣小哥活動的身影。不過園區內加上食堂也只有3家餐廳和1家美宜佳便利店,配套稍顯不足。

中集智谷產業園仍在建設之中,之後依然大有可為。從中集智谷產業園公佈的數據來看,中集智谷產業園一期招商率高達98%。二期工程已經全面竣工並開放,周邊華為終端、散列中子源等項目也陸續投入使用。預計2020年項目整體建成後,入園企業超過500家,吸引高端人才超15000人,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

松山湖創新科技產業園!


在2016年至2017年,中集智谷先後拿下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兩塊“國字號”牌匾,在企業孵化、產業集聚方面獲得國家層面認可。此外,中集智谷還成立廣東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並在海外成立了中集英國創新中心,搭建起國際化的產業孵化創新對接體系。

如果目標能夠實現,中集智谷產業園可能將成為東莞產業園的領跑者。但在目前情況下,松山湖北部各園區的發展則可能更有看頭。一是因為已經進駐的華為總部基地、大疆無人機、漫步者等知名企業能帶動一波科技型企業進駐。其次松山湖CBD的規劃也使得松山湖北部在商業、金融領域有更多想象的空間。不過同為松山湖的中集智谷產業園和松山湖北部本就不應是競爭關係,而應優勢互補。

稍顯可惜的是,從目前的規劃來看,中集智谷產業園周邊沒有軌道配套,最近的軌道站點要到松山湖CBD的松山湖北站。這也意味著園區內員工更多要駕車通勤,但無論從大嶺山方向還是大朗方向前往中集智谷產業園,路上都需要不少的時間。

松山湖創新科技產業園!


貫通中集智谷產業園和松山湖北部的美景西路道路狀況較差,道路兩旁情況複雜。如要對這條道路完成更新,恐怕也需下不少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