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这些天一直在跟剧《安家》,这部剧比较贴近生活。除了表达职场的艰辛,小人物的悲喜,更主要的是感情与家的重要性,所以为《安家》。

而其中给我触动最深的就是房似锦,和她的母亲潘贵雨。房似锦是家里第四个女儿,一出生就险些被母亲扔到井里。然后勉强长大,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挨打受骂的日子。后来因为考上了名牌大学被母亲禁锢,甚至于撕毁她的录取通知书逼迫她嫁人。她在爷爷的帮助下逃出家门,从此以后,自己就开始了边读书边打工挣钱的日子。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但是,从房似锦读完书能工作开始,母亲就对她进行无情的盘剥和压榨。她丝毫不管女儿的死活,更不会过问女儿的冷暖,只是一味的要钱。

因此,房似锦说:我的梦想就是摆脱我噩梦一样的家庭!

可以说,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是个十足的“重男轻女”的家长。拿女儿根本不当人,如果能养大,那也是为了换点彩礼钱来给家里用。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那么,这样的母亲在现实生活中有吗?答案:有的。更有甚者也有!

我小的时候,随父母亲在偏远的农村待过几年。那时候的邻居家就有四个女孩一个男孩,男孩子排行在三,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

母亲对于男孩子的溺爱自不必提,首先是不管劳动只管念书,吃好的穿好的,在任何问题上都是说一不二。即便如此,稍有不顺还会对姐姐妹妹非打即骂,不论什么情况什么时间只要儿子说个不字,姐妹们肯定是要挨几下子的。

那么女儿们,自然是不论大小都必需劳动。吃穿是得将就就将就,饿不死冻不死就行了。至于读书,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认字就不错了。这个家里的母亲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丫头蛋子,早晚是人家人,搭多少都白扯。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后来,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这位母亲逼着二女儿嫁给一个有点智障的男人。男人大约有三十多岁了,二女儿十九岁。女儿不愿意,母亲就开始打骂,不给饭吃,后来甚至于用针扎。有时候邻居们听见女儿痛苦的哀求,和号哭的声音过去劝阻,母亲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最后,女儿终于嫁过去了。但是因为是用相当可观的彩礼钱换来的,婆家也不拿她当人,智障的丈夫更是没有好恶之分。还没到一年的光景,女儿就疯了……

即便如此,这位母亲也没有丝毫的自责,她认为那就是“命”。

而她家最小的女儿,和我算是同学吧。因为她老是请假,也不怎么上学,而且读到五年级就干脆辍学了。据说是因为她父亲在外面惹了事,需要钱。她母亲把她嫁给一个“老光棍”,要了一笔彩礼钱,才把她父亲的事解决了。

可能是因为她天性老实,也可能是她看见了二姐的后果。总之她没有任何异议,就嫁了过去,那一年她十五岁。等到我家搬走的时候,也就是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抱上孩子了。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这样的母亲和女儿,如果和潘贵雨、房似锦比起来,房似锦应该算是幸运的。因为房似锦知道读书对人的重要性,骨子里具备不服输的气魄,也敢于和不公平的事情做斗争。所以,她才逃离了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活。虽然她没有和家庭断绝来往,还愿意为家庭所累。但是最起码她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她可以为自己做主。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其实,血脉亲情既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关系,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关系。血脉亲情可以化解所有的伤痛,也可以为任何最微小的伤痛去计较。因此说,亲情并不仅仅止于血缘,亲情是应该荣辱与共的。但是如果亲情没有了最基本的“情”,又如何去“亲”呢?

下面这个故事说的是我舅母和我表哥的事。

我舅母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但是她只喜欢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对于儿媳妇那是百般刁难的。表哥年轻时处个对象结了婚,舅母也是同意的,但是前提是不能离开家自己去单独过日子。

自然表哥结婚以后,住在母亲家的院子里。但是,时隔不久,舅母就开始和儿媳妇找茬打架。每一次都是撒泼打滚的闹的尽人皆知。表嫂为人忠厚,说不清道不明,而且也尽是些无中生有的小事,也没法和外人说。表哥工作忙,虽然知道自己母亲的为人,也是得过且过了。

直到后来,表嫂怀孕以后因为舅母的挑衅,造成了流产,一赌气回了娘家。表哥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再请表嫂回来,表嫂说“除非咱俩搬出去自己过日子,我才能跟你走,不然就离婚。”

那么,舅母呢?竟然威胁表哥说“你要从这院搬出去,我就上吊!”所以表哥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离婚。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几年以后,表哥又结婚了,舅母还是故技重演。这一次,表哥坚决离开了家。但是舅母不依不饶,去单位闹,去表嫂的娘家打架等等,企图迫使表哥重新回到家里。

其实,舅母这个人的人品,表哥是很清楚的。她不但对儿子儿媳如此,就是当初对自己的公婆也是百般虐待。所以,表哥铁了心没有回去。最后舅母开始以各种名目去要钱,就像房似锦的母亲一样,去单位,去人多的地方,企图把儿子儿媳的名声搞坏。

表哥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就对舅母说“你不就是要钱吗?让法院判,判多少我还多少!”舅母还是振振有词的“你的命都是我给的……”

结果是母亲真的告了儿子,母子两人在法庭上见了面。表哥一气之下,把家里的事都说出来,甚至于舅母当初如何虐待公婆的事也说了出来。当然,从此以后母子两人再没有过往来,表哥的钱都是通过法院才到舅母的手里。

现实生活中的“潘贵雨”和“房似锦”们

一直到舅母晚年,卧病在床,表哥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回去看看舅母,也算是冰释前嫌吧!

所以说,血脉亲情虽然是与生俱来,无可选择。但是未来的人生要怎样度过,却是可以有权选择的。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为人的根本,但是也不能成为无情无义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