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

——恩格斯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電影《猴子》宣傳海報

Monos”是個複數單詞,在西班牙語中代指“猴子們”。

2019年,擁有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爾雙重國籍的阿萊漢德羅·朗德思執導的同名電影《猴子》在全球上映,該片獲得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同時,這部電影憑藉著獨特的題材與視角在國際影壇引發了強烈的討論。

這部電影如同拉丁美洲經典的文學作品一般,由始至終都充滿了魔幻史詩般的狂亂和迷離的氣質。

虛幻與現實相結合的劇情,色彩斑駁的光影,弔詭到極致的配樂,或震撼壯觀或迷醉入微的鏡頭語言,變幻莫測的剪輯……一切的一切都讓整部電影透散著驚人的魅力!


這裡需要簡單介紹一下本片的故事背景,以便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劇情。

影片中的“猴子們”隸屬的組織全稱叫做“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西班牙語則是:(Fuerzas Armadas Revolucionarias de Colombia–Ejército del Pueblo),於是人們也會稱之為FARC或FARC-EP。

該組織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是哥倫比亞共產黨的一個武裝分支,同時也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反政府游擊隊組織。80年代,該組織參與了毒品交易,導致從哥倫比亞共產黨分離出來,成立了一個獨立的政治機構。

九十年代以來,該游擊隊主要是針對國家重要的權力部門、重要的現代化農業中心和其他經濟領域,採取綁架、謀殺、炸彈爆炸和搶劫等方式展開活動。

幸運的是,2017年6月26日,FARC-EP(在2016年與政府簽訂了和平協議)已經完成上繳武器的第三階段,正式解除武裝,結束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武裝衝突。

需要特別提的一點就是,該組織成員中大約有20%—30%都是未成年人,也就是所謂的“娃娃兵”,該片中的猴子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猴子》的主要劇情就是圍繞著這麼一群年輕的哥倫比亞游擊隊員和一名美國俘虜所展開。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由左至右:大腳、藍精靈、瑞典妹、波波、美人、狗子、野狼。前排是信使

劇情梗概

雲霧繚繞、潮溼寒冷的高原上坐落著一座孤立的堡壘。

八名年輕的游擊隊員都沒有名字,只有代號——隊長野狼,其他是大腳、藍精靈、波波、狗子,兩名女孩子分別是美人和瑞典妹。

他們的上級聯絡人信使,一名不苟言笑的侏儒,給他們帶來武器和給養的同時,還有一頭名字叫做夏奇拉的奶牛。晚上這群少年在篝火前縱情狂歡。

次日早晨,狗子肆意放槍,流彈打死了奶牛夏奇拉。隊長野狼在沉默中自殺。其他隊員決定對上級撒謊,接著他們將奶牛分而食之。

某一天夜晚,戰鬥打響。他們被迫由高原轉移到叢林。美國人質薩拉趁亂逃跑,卻又被擒。

信使在叢林中找到了他們,並讓他們做了“殘酷”的互相揭發。在河水中央,新任隊長大腳趁其不備開槍將信使射殺。

接下來,這群再無拘束的少年抹上泥巴和油彩,穿梭遊走在叢林中,對過往行人開始了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變成了一群可怕的“猴子”。

薩拉殺死了瑞典妹併成功逃跑,隊員蘭博趁夜色逃離小隊,躲在了一戶普通的居民家中。

大腳等三人開槍打死了居民夫婦,蘭博在被追的過程中跳進了湍急的河流,在武裝直升機上,被救的蘭博雙眼含淚,他不知道接下來的命運究竟是什麼……

可以說這部電影的劇情算是相當的“殘酷”,一幫本該是無憂無慮的歡脫少年,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最終變成了一群殺人如麻的“叢林猴子”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出自己的解讀。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信使在對著八名隊員訓話

長期嚴格的封閉式訓練和沒有道德約束的觀念引導

  • 影片一開始,這群少年在信使到來以後就被迫開始了強度很大的訓練,而且可以從側面看出來他們對於這種訓練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他們平時則是無憂無慮的嬉戲打鬧,幾個男孩子更是模仿著街舞動作, 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們有著自己的喜好。而且後來的一個細節也顯示,他們是有夢想的,瑞典妹就 對著女俘虜薩拉透露過她最想在電視上跳舞。

長此以往最明顯的一個後果就是年輕的個性被壓抑,直到病態的爆發或宣洩。

  • 影片裡從來沒有顯示這群少年接觸過手機、電腦又或者電視等媒體工具,僅有的報紙還是用來給俘虜錄製“戰鬥宣言”的,這裡就能看出他們對於外面世界的接觸少之又少,而信使對於他們的訓話更是帶有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意味”。

就好像野狼和美人互生好感,但是他們的結合卻要向信使請示並得到批准。 美人在野狼死後可以在篝火前與蘭博親密接觸,之後又與大腳睡在一起,普通人的戀愛觀念似乎 在他們身上找不到痕跡。 再有就是,人質薩拉在叢林中第一次嘗試逃跑,藍精靈只是在暗處觀看並偷笑,抓到薩拉以後並 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和可憐。

以上種種就能看出來,這群少年的道德觀念多麼淡薄,他們的思想世界裡充滿了“自主和放縱”, 而這種跡象隨著他們的“解放和訓練”變成了巨大的隱患。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大腳宣佈“獨立”脫離組織

動物的本能剝離了他們本就不健全的基本情感認知

  • 這群少年(按劇情推測)應該都是未成年人,心智本就發育不健全,何況他們又沒有受到過完整的教育或者引導,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情感認知中形成了巨大的缺陷。

比如說蘭博的成年禮或者叫生日慶祝方式居然是被眾人抽皮帶,十五歲就被抽了十五下。 在場的除了薩拉,其他人的臉上寫滿了狂熱與病態的笑容。

電影裡有兩場令人印象極其深刻的篝火狂歡,一場是野狼和美人批准成為伴侶以後,當天晚上這群少年在篝火前縱情起舞,喝酒、放槍、鬥牛…如同是“群魔亂舞”,叫人生畏。

另外一場則是他們抓到薩拉以後,在篝火前上演了一出印第安土著打獵的好戲,如同野人一般舉 止怪異,配著弔詭的音樂和迷亂的光影,形成了一種無法言喻的奇異戲劇張力。

但是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們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持槍的大腳

  • 這群少年隊員暴力的因子被逐漸放大,並在某刻如同脫獄困獸一般被釋放。你可以看到他們終日裡槍不離肩,一言不合就會拳腳相向。

這裡有一個很突出的典型就是大腳。他就像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所創作的經典小說 《蠅王》中的傑克一樣,代表著人性中的獸性、惡與非理性,並有著極強的權力慾和控制慾。

在野狼自殺以後,他首先提議對上級撒謊並指揮大家將奶牛剝皮分而食之。在轉移到熱帶叢林以 後,又是他搗毀步話機宣佈小隊脫離組織獨立。在抓到逃跑的薩拉以後,他指揮眾人在其脖子上 穿上鎖鏈,後來又將揭發他種種行為的藍精靈鎖在角落,在河流中央將曾經無比服從的信使輕鬆 射殺。還是他指揮眾人在叢林裡、道路旁打劫過往車輛並加以焚燒。可悲的是,當其他隊員和他 一起行動,並且學著猴子的動作捂著嘴“吱吱唧唧”的時候,他們已經宣告了迴歸獸性。最明顯的 例子就是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將收留蘭博的夫婦開槍擊殺。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薩拉通過無線電嘗試確認自身的處境

惡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扼殺了他們的三觀

  • 前面背景就有介紹過,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與當地的政府軍反覆較量過半個多世紀,加上本身哥倫比亞境內的經濟和社會矛盾就比較突出,這也造成了其惡劣的政治和社會大環境。
  • 蘭博逃到一家普通的居民家中並被收留,可是你能明顯看到除了家裡的三個小孩,那對夫婦臉上根本沒有笑容,大腳前來偷襲的時候,夫婦二人很熟練的拿起了槍。就在他們被殺以後,美人端著槍發現了躲在桌子下面的三個孩子,年紀最大的哥哥手持木棒,沒有所謂的驚聲尖叫,有的只是一個佈滿驚恐、堅強與冷漠的眼神耐人尋味。
  • 蘭博被解救以後,武裝直升機上的軍人面對這個孩子並不是安撫,他們需要的是上級的指示,如何處置這個來歷不明的人員。
  • 女人質薩拉來自美國,而且本身又是一名工程師,隊員們經常叫她博士。這本該是他們認知外面世界最好的一個窗口,可是在這麼久的相處中,你似乎根本感覺不到他們之間有過真正的交流,這些隊員們也許根本就沒有提到過他們所謂的世界觀——如何看待和認識這個世界,人生觀——他們的人生又該何去何從,價值觀——對於他們而言,究竟什麼才是有價值並且有意義的。

綜合以上就能看出,這些從小生在哥倫比亞又或者是不幸被選中的游擊隊員,他們的人生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其結局,至少是給到他們的選項幾乎全部是單項。普通的三觀對於他們來說是遙遠並且陌生的,或者說毫無意義。他們的目的就是每天本能的活著,打鬧、做愛和戰鬥,直到某一天戰死。



《猴子》:他們從一群歡脫少年變成野蠻的叢林猴子

電影《猴子》宣傳海報2

文末小結▼

其實縱觀各國近現代歷史,無論是波及全球的兩次世界大戰,還是經常發生在非洲、中東、南美洲多國的種族內戰,其結果無一例外造成了數以千萬的平民百姓傷亡,另外活著的人又成了難民與貧民,流離失所艱難度日。

電影《猴子》展現的只是其中一個縮影,那些所謂“具有獨立意識的領袖”,打著“自由與民主、公平與正義”的幌子,暗地裡操控無辜民眾參與戰爭,自身則瘋狂地攫取財富和享受獨裁。殊不知受到傷害的還是整個國家,尤其是那些未成年的“娃娃兵”,他們成了政治博弈的最終犧牲品。

我們同情和憐憫國外那些處於戰亂之中的無辜民眾的同時,更加感嘆國內的穩定與祥和。

一句話,願所有人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