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3月22日

是世界水日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我們擇水而居,建立城池

凡是有水的地方

就有生命的存在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然而我國

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

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1/4

保護水源,維護水域生態健康

於我們而言尤為重要


古言道:飲水思源

當杯中的清冽化解了口中的乾渴

你是否會好奇

水的家鄉在哪裡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在青藏高原的腹地

海拔3500-4800米處

藏著一個巨型冰川水庫

長江、黃河、瀾滄江由此發端

孕育滋養了中華文明

這裡就是被稱為“中華水塔”的

青海三江源

三江源每年向三條江河的中下游

供水近600億立方米

是中國和東南亞地區

10億人的生命之源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而在三江源的腹地

有一方絢麗的水世界

這裡既是長江北源

又是黃河正源

長江七大水系和黃河三大水系

都發源於此

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的星宿海、

黃河上游最大的一對淡水湖扎陵-鄂陵湖

也都坐落於此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這裡有50平方公里以上

河流281條、湖泊19個

50平方公里以下

河流865、湖泊1268個、泉眼5666個

這裡的水

孕育了中華文明

哺育了中華兒女

這裡就是“江河源頭第一縣”

玉樹曲麻萊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在這與世隔絕的江河源頭

水呈現的形態多姿多彩

或是蜿蜒疾行的河流

或是星星點點的湖泊

或深藏於地下

或涵養於溼地

而更多的則以凍土、冰川的形式

被大地封藏


正是這多姿多彩的水

共同組合成了這座

“高原水塔”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在這裡

水更好地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高原生態系統

數百種野生動物以此為家

其中包括雪豹、藏羚羊、白唇鹿、野犛牛、棕熊、黑頸鶴、斑頭雁等十餘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在此棲息

因此,這裡也是

全國乃至全球物種多樣性

不可或缺的一環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這個美麗而又神聖的“中華水塔”

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但我們不能忘記

美麗背後,還有一群生態衛士

數十年如一日地在自然環境惡劣的一線

守護著10億人的生命之源

在曲麻萊

有4800名生態管護員

每天行走在人跡罕至、崎嶇高寒的荒野與叢林之中

在無人區裡守望淨土

風餐露宿已是尋常

只為這片江源大地不受侵擾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這裡的人們

還自發進行垃圾大清除行動

步行幾十公里

將成噸的塑料、罐頭瓶等垃圾

揹回縣、鄉統一處理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三江源清理垃圾的藏民,手裡拿的、身上掛的都是滿滿的塑料瓶串。這幾乎成了當地人自發組織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的一種符號,也稱“生態項鍊”。


這裡的人們

還在高原種草、種樹

一種就是十幾年

只為染綠那上萬畝黑土灘

如今草豐了,樹茂了,水也盛了


這裡還建成了首個

青藏高原垃圾兌換綠色食品綜合超市

牧民可將收回的紙箱類、金屬類、塑料類、廢鐵、廢電池等垃圾

交到垃圾分離點稱斤

所得收入以現金和兌換生活用品的方式付給牧民

既結合了精準扶貧工作

又實現了生態保護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如今在黃河源

我們能看見及膝高的大片草原

在長江源

我們能看見一望無際的廣闊溼地

曾經萎縮乾涸的河流寬闊了

一度藏匿消失的野生動物

也開始大規模出現在人類視野


一江清水向東流

有了最強有力的保障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而最平凡的水源守護者們

愛的這麼深,付出如此多

卻默默寡言


在高原之外

許多人還未意識到

當地百姓為“中華水塔”生態保護

付出的努力和代價

許多人還在浪費水、汙染水

無視氣候變化對“中華水塔”的毀滅性打擊

甚至在這神聖的地方

留下成噸的垃圾


世界水日 | 一起守護“中華水塔”


水源保護

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讓我們身體力行,保護水源

細數點滴

珍惜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