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法師》已經出來了三部,你喜歡第幾部?

俞達


還是最喜歡第一部。原因一句話來概括,名為“無心”,其實劇中人個個都“有心”。


在我看來,《無心法師一》的精氣神絕對不僅僅在玄幻、特效,而是在怪力亂神的外表下,角色與角色之間,那種亂世中的溫情暖意。但是在後面的兩季裡,總覺得缺了那一份味道。


首先出場的“無牙夫婦”,是那種相知相許,願意陪伴終老的細水長流的愛情。無心有不死的肉身,卻無奈百年輪迴,只能在世上飄蕩;月牙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她真摯善良持家有道,雖然淳樸但是總能無意地幫助無心。他們在旅途中相遇,相知,相戀,最終結為夫妻,即便不滿一年,但月牙和無心那句“沒過夠”是多少觀眾心裡的意難平。


半路出場卻贏得出奇的是“嫌棄夫婦”,他們之間,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遺憾和嘆息。他們的人設屬於地道的壞人,張顯宗背叛兄弟,嶽綺羅殺人無數,且兩人也不是兩情相悅。但張顯宗那份亂世之中只鍾愛你一人,即便你是魔鬼也願赴湯蹈火的真心實意,讓這位無情軍閥的形象突然立體起來。


私以為,嶽綺羅其實在張顯宗被火化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情為何物。她雖然心狠手辣隨性而為,卻對情愛是一知半解的,她對無心的求而不得,只是一種佔有慾和好勝心,並不是愛。可愛惜容貌勝於性命的她,願意為張顯宗耗損精力,不顧容貌,甚至揚言要把無心的身體送給他,可惜等她明白的時候,只能說一句“張顯宗,我牙疼”。


除了主線和副線的愛情,顧大人顧玄武的重情重義,也令人心暖,他與無牙夫婦之間,是一種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患難之交。你初看,會覺得他自負愚蠢,有點逗趣,但細品之後會發現,顧玄武的外表之下,也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對小春子的情誼不忘,和最後不肯幫妻子買鑽石耳環的執拗,都可以看出在他心中初戀和兄妹的無可取代。


這也許才是第一部的精彩之處,無心、月牙、嶽綺羅、張顯宗、顧大人等角色的被記住,正是因為他們對民國時期軍閥混戰中的這種可貴真情的精彩演繹。


重溫此劇,還是感覺,品質在線,不虛此行。


資深劇子醬


說到《無心法師》已經拍攝了三部,在每一部之中無心都會喜歡上一個女性角色。在第一部之中她喜歡上了明眸皓齒的月牙,兩人還一起牽手步入婚姻殿堂。很可惜這個角色結局太過於悲慘,胸口被刺穿,被嶽綺羅折磨而死,臉被劃花了,關節全斷,臨死前還惦記著無心。不希望無心因為她而去報仇,怕無心被嶽綺羅所傷。無心並不一定最愛月牙,可月牙卻是為他而死。


第二個就是蘇桃,其實無心這個角色也是渣。月牙死後他又忘記了她,喜歡上了清新可愛的蘇桃。在原著小說之中無心厭倦了世事,和白琉璃、貓頭鷹一起躲入了深山,而蘇桃這個角色也是悲劇。月牙用生命來愛無心,蘇桃用餘下一生來等待無心。小說中蘇桃在退伍後沒有戀愛,沒有讀書,沒有提幹,沒有結婚,只是一直河北文縣的縣醫院裡工作,一直等著無心。

第三個就是柳青鸞,這個角色在原著小說之中並沒有。不過從劇情發展來看,這個角色很有可能就是後來的嶽綺羅。柳青鸞和無心這結局也不會太幸福,柳青鸞沒有去世就不會有後來的嶽綺羅。無心喜歡的三個女生,這結局一個比一個悲慘。月牙被殺,蘇桃等了他一生。現在這個柳青鸞不知道,會不會因為無心而死。

這三個女主角顏值都是很高,只是都已經拍攝了三部。不知道無心這最終結局會如何?希望這部嶽綺羅的戲份可以多一點。

希望《無心法師》這一部,不要再讓大家失望了。


氹裡個氹


我認為兩季相較而言第一部好看,第一,人物角色的刻畫。首先,就拿無心法師產生變動的主角人物做對比,月牙和蘇桃。金晨飾演的月牙,個人色彩不突出,卻總會帶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溫情,讓人難以忽視她的光芒。她害怕未知,可在愛的面前,一切未知便顯得不在可怕。她外表柔弱,可內心的強大,卻無以倫比。

但蘇桃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多餘,不是說其演技有多差,只是單純的從感官上面做評價。或許她也想如同月牙般,個人色彩不需太突出。可真這樣算起來,就彷彿成了擺設存在,沒有任何細節上面之烘托,就像遊戲裡大佬帶新人一樣,來幾個會躺著喊666的隊友就可以了。

弱!弱到沒有底線的弱,誰都不相信,毫無安全感的角色。若編劇想表達的是這種形象,其實電影學院隨便來幾個人就可做到了,太過膚淺,完全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花時間去介紹,最不像主角的主角。反觀金晨同期也做了另一部網劇的女主角,同樣此網劇的差評也極其高。

第二,劇情的架構。看過《無心法師1》的觀眾,或許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無心法師1之所以突出,是因為其穿插的許多支線極為出彩,看似獨立,卻又折射了大量情感方面的道理。正是因為這一步一步的領悟,才推動了故事主角的情感變化,讓他們形象更為突出。

而《無心法師2》的支線劇情,就像在一條主脈絡裡生生插進了一把刀刃,看似聯繫緊密,卻又讓人感覺到極為尷尬和衝突,要不了多久,就會產生不耐煩的感覺,可謂極其生硬。對比成食物,一個就像剛剛出爐的軟饅頭,入口即化垂涎三尺。而另一個就像放了幾天的硬饅頭,可以磕掉大牙血流不止。

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因為《無心法師1》是一個單獨的整體,所以故事梳理的很好。但《無心法師2》卻是第二部和第三部整和的,因此看起來就雜亂了一些,難以找到重點。或許有人會問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不把第二部和第三部分開拍攝呢?

劇媒體介紹,因為第三部涉及了不好拍攝的時間,所以就選擇將兩部融合到了一起。若如此道來,這樣的情況也的確是為難了編劇。可是影視歸影視,事實歸事實,該評價的還是得做出評價。《無心法師1》的故事結構可以算作8到9分的話,那麼《無心法師2》的故事結構其實只能算6到7分。

所以我認為還是第一部好看





mr志揚


無心1之所以紅,關鍵不是因為無心帥月牙美嶽綺羅邪魅,也不是因為支線劇情豐富,而是那種求之不得漫長蕭索的宿命感。並且人設鮮明,愛情戲動人。塑造了沒有心、不老不死又一心尋死的無心,善良淳樸的月牙,邪魅綺麗的嶽綺羅以及腹黑深情的張顯宗等性格分明的角色。

隨著案情的展開,幾個主角間的恩怨糾葛越發顯著,相愛相殺令觀眾記憶深刻。使得一部捉妖劇成功轉換成民國青春偶像劇,觀眾在“無牙夫婦”、“嫌棄夫婦”以及不得始終的“心嶽CP”間各成一派,擁護自己最喜歡的感情線。

《無心法師2》延續了首部靈異驚悚加愛情兩手抓的風格,但是放棄了單元劇模式,選擇一線到底的敘事方法。故事的完整性上雖然有所增加,但是由於編劇功力不到位,懸疑推理性不足。再者,金晨、張若昀的退出,陳瑤身份的轉變,以及李蘭迪這個天降女主的人設太過傻白甜不討好,和男主無心毫無CP感,雖然還是原著,但本質上已經崩了,不僅因為演員,也是因為無法選擇原著的時代,導致宿命感減弱很多,基本都是老粉在追信念了成為系列作品最差。

無心3。。。編劇你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按理說,陳瑤葉青檀健次甚至梁教頭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韓東君的顏值我也很吃,但怎麼能拍成現在的樣子?我是錯誤打開《唐宮美人心計》了?還是《神探無心》?2020之迷惑行為大賞。。。

另一個大問題,是韓東君的表演方式。

無心不是個油頭滑腦的小混混,請麻煩不要吊兒郎當魅惑狂狷,不要學黃教主油膩耍酷,不要自以為幽默的尷尬搞笑,請腳踏實地一些!


糖橘子


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部,因為這部的劇情穿插比較有連貫性,情感表達方面很細膩,比如劇情開頭無心法師在第一次復活時,遇到民女李月牙,李月牙以半個窩頭,俘獲了無心法師的心。開始無心只是想報答月牙半個窩頭的恩情,但是跟月牙相處時間越長,對月牙感情就越深。慢慢兩個人的心就走到一起了,月牙為了無心,在與嶽綺羅,張顯宗的對抗中,獻出生命,非常感人。

另一處是張顯宗對嶽綺羅的感情,張顯宗本是個軍閥,對任何人都殺人不眨眼,但面對嶽綺羅時,她的任何要求,張顯宗都會滿足她,她需要人的精氣補充自身的元氣,張顯宗將自己的姨太太,家中女僕都貢獻出去,幫她補充元氣。嶽綺羅當著張顯宗的面,調戲無心時,張顯宗一聲不吭。在被老上司反攻倒算時,也一直沒拋棄嶽綺羅,還運用自己最後力量,想幫嶽綺羅完成心願,得到無心。

觀後唯一的感覺是,該死的難受,不管是對無心月牙,張顯宗嶽綺羅,亦或是顧玄武,看完結局才恍然發覺,其實從一開始,整個故事的基調就是灰色的,劇情開頭就昭示結局的慘烈。

遊離在黑白之間,偶爾陽光穿透霧氣,偶爾又歡聲笑語。曾以為那就是天堂,不過是換了件衣裳的地獄。從天堂落入地獄的瞬間,我彷彿聽到了一聲悶哼,心像是被鈍刀一下一下的切割,疼痛開始綿延到四肢,無法掙脫。

大雨滂沱的夜晚,顧玄武騎馬趕路不小心將無心撞下山崖,那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誰也避不開。

無心與月牙緣起半個窩頭,在崖底相遇,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有的只是細水長流的感情,他倆的愛情來的悄無聲息,但卻無比深刻,一字一句都刻上了年輪。

月牙之於無心,是幾百年來最珍貴的禮物。無心之於月牙,則是坎坷一生中的救贖。

張顯宗初見髒兮兮的小乞丐嶽綺羅,從此便失了心,丟了魂,嶽綺羅就是他命中的劫數,化不掉,逃不了,遊戲人間幾百年的魔女,遇到霸道軍閥,也會不知所措。

全劇最虐心的是,百年後無心醒來,忘了前塵往事,與顧大人陰差陽錯在街上偶遇那段。此時顧玄武己成家,當他在人來人往大街上認出無心的背影后,丟下懷中的兒子,追著無心跑了好幾條街,他一路跑,一路大聲喊無心的名字,結果還是跟丟了,最後頹然站在路邊,像個孩子般大哭,嘴裡還念著無心的名字。

兩個人在一起著實是極不可思議的,嶽綺羅有多幸運,遇到一個至死也不願拖累她的張顯宗。無心是有多麼被命運眷顧,才能兜兜轉轉獨自漂泊幾百年後,遇上月牙,讓他體味了塵世間的愛恨情仇。

總之一句話,相愛不易,且行且珍惜。





流戀影視


《無心法師》因為題材好、受歡迎程度高,第一部收穫一片好評之後,又拍了第二部、第三部續集,受到不少網友追捧。其中除了男主“無心”貫穿三部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劇中扮演“嶽綺羅”的陳瑤,但是我能不能說吸引我的,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第一部的嶽綺羅和張顯宗。嶽綺羅最後那一句,“張顯宗,我牙疼”,讓多少人心疼!

或許,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不管付出再多也沒用。張顯宗是幸運的,嶽綺羅最後終於發現已經離不開他。可是,現實裡又有多少份愛靠一味付出就有結果呢?繁華落盡,驀然回首,是否還記得曾經那個默默守護你的身影?




二張加一韓


我認為兩季相較而言第一部好看,第一,人物角色的刻畫。首先,就拿無心法師產生變動的主角人物做對比,月牙和蘇桃。金晨飾演的月牙,個人色彩不突出,卻總會帶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溫情,讓人難以忽視她的光芒。她害怕未知,可在愛的面前,一切未知便顯得不在可怕。她外表柔弱,可內心的強大,卻無以倫比。

但蘇桃給人的整體印象,就是多餘,不是說其演技有多差,只是單純的從感官上面做評價。或許她也想如同月牙般,個人色彩不需太突出。可真這樣算起來,就彷彿成了擺設存在,沒有任何細節上面之烘托,就像遊戲裡大佬帶新人一樣,來幾個會躺著喊666的隊友就可以了。

弱!弱到沒有底線的弱,誰都不相信,毫無安全感的角色。若編劇想表達的是這種形象,其實電影學院隨便來幾個人就可做到了,太過膚淺,完全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花時間去介紹,最不像主角的主角。反觀金晨同期也做了另一部網劇的女主角,同樣此網劇的差評也極其高。

第二,劇情的架構。看過《無心法師1》的觀眾,或許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無心法師1之所以突出,是因為其穿插的許多支線極為出彩,看似獨立,卻又折射了大量情感方面的道理。正是因為這一步一步的領悟,才推動了故事主角的情感變化,讓他們形象更為突出。

而《無心法師2》的支線劇情,就像在一條主脈絡裡生生插進了一把刀刃,看似聯繫緊密,卻又讓人感覺到極為尷尬和衝突,要不了多久,就會產生不耐煩的感覺,可謂極其生硬。對比成食物,一個就像剛剛出爐的軟饅頭,入口即化垂涎三尺。而另一個就像放了幾天的硬饅頭,可以磕掉大牙血流不止。

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因為《無心法師1》是一個單獨的整體,所以故事梳理的很好。但《無心法師2》卻是第二部和第三部整和的,因此看起來就雜亂了一些,難以找到重點。或許有人會問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不把第二部和第三部分開拍攝呢?

劇媒體介紹,因為第三部涉及了不好拍攝的時間,所以就選擇將兩部融合到了一起。若如此道來,這樣的情況也的確是為難了編劇。可是影視歸影視,事實歸事實,該評價的還是得做出評價。《無心法師1》的故事結構可以算作8到9分的話,那麼《無心法師2》的故事結構其實只能算6到7分。

所以我認為還是第一部好看


小樹愛影視


我最喜歡第一部。

1.片頭片尾曲很贊《貝加爾湖畔》《最長的旅途》,這兩首歌都為這個電視劇增色不少。特別是《最長的旅途》,很符合無心的人生歷程,就是孤獨。

2.顧玄武,出塵子,黃鼠狼精,孔女神這些配角都特別出彩,特別是顧玄武,分分鐘本色出演,行走的段子手。

3.主演們也演的很好,嶽綺羅和張顯宗變態又感人的絕美愛情,很難讓人不沉淪。張顯宗我牙疼。

4.新鮮感,人物設定,故事設計都很好,之前幾乎沒有這種類型的。單元劇的模式很好。


橘南讀書


最喜歡第一部

因為最喜歡張顯宗

尤其是嶽綺羅那句:張顯宗,我牙疼

最讓人難以忘懷

世上再無張顯宗,無人愛我嶽綺羅

情意結意難忘的cp


嬌子醬呀


第一部。演員演技都挺不錯的。第一部劇情比較好,有驚有險,劇情跌宕些。主角感情戲也很有感。張顯宗與嶽綺羅的感情戲特別感動,張顯宗死了,嶽綺羅呢喃,張顯宗,我牙疼……都蓋過主角的鋒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