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狀元,實戰能力是否很強?

亖亖亖1234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的武舉人考試,還是比較符合歷史的。

武舉人的考試,最早從唐代開始。

唐代尚武,武舉人考試主要是考察本人的格鬥能力,包括測試力量的舉重,以及騎馬、射箭、馬上格鬥等等。如果都符合要求,加上考生外形比較健壯,就可以提拔為軍官。

自然,唐代的武舉人不是直接就能帶兵打仗,還需要進入部隊從底層軍官做起,經過實戰的磨練。

然而,既然你能夠通過武舉人的考試,身體素質肯定是適合做軍人的,是做軍官的好材料。

宋代開始,武舉人考試列入國家政策。

雖然宋代重文輕武,但北方始終都存在遼國、金國、西夏等強敵,北宋中央禁軍始終保持幾十萬規模,最低也有三十多萬,對於軍隊還是比較重視的。

武舉人作為選拔軍官的國家政策,也還是比較重視的。

從宋代開始,武舉人不僅僅要自己有一定的格鬥能力,還重視對於兵法的掌握。

如果像蘇察哈爾燦一樣,雖然武功了得,但目不識丁,不能掌握諸如孫子兵法之內,是無法考取武舉人的。

自然,武人不可能有太多文化,只需要粗通文墨,達到私塾水平而已,同考秀才都不能相提並論

到了靖康之恥以後,南宋退守半壁江山,武將就更為重要了。

當時武舉人的考試更是重要的國家政策,只要通過就可以立即成為低級軍官,可以率領一個排的部隊。

同時,武舉人的職務也提高了,考試第一名直接授予正將,前三名都是副將,前五名也都有高軍銜。

自然,宋代的軍銜和職務是分開的。也就是說,你即便是少將軍銜,不見得就是師長、旅長,必須國家委任你帶兵以後,你才有實際的軍權,說不定只讓你率領幾百人的部隊。

即便如此,宋代武舉人也算是比較牛逼了。

後來的明代和宋代差不多。

不過,明代採用行屯兵(世兵)制,對軍人更為重視。

不過,因為軍人是世襲,所謂武舉人只是用於補充軍官的不足。

所以武舉人地位更高,考試更制度化,分為試、會試、殿試,鄉試馬、步射及試策論一道,會試馬、步射及策二道、論一道。

所以,明代很多武舉人都是社會精英,而且自己也是格鬥高手。

武試則最少要求騎射9支箭,中3支,步射9支箭中5支。大家似乎覺得沒什麼!

薩沙告訴你,現在的射箭俱樂部聯繫騎馬射箭,就算練習2年,你射9支箭很可能1箭都不中。

一些武舉人都是身高力壯的大漢,在馬上作戰的話,普通的幾個步兵也對付不了他一個。

到了清代,大體學習的明代了武舉制度。

同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有不同。

真實的清代武舉考試,是先進行武術考試,合格的才進行筆試。

武術考試也是射箭、拉硬弓、舞刀、舉石。

其中舞刀也是測試臂力,這些刀非常重,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舉石就更誇張,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沒有強勁的力量,根本不可能舉的起來(無恥,恥你老母,我是保留實力)

對於筆試其實沒什麼了不起,多是默寫

武經一段,以不錯漏及端正為合格,要求很低。

其中,清代武舉人考試,對於八旗又有特殊的優待。

因為當時滿人的文化程度低,人數也少。旗人靠武舉人要求降低,尤其是筆試通常都是走火場,你胡亂寫一段字就算過關了。

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有個情節,很真實。

趙無極舉報阿燦不識字的時候,照常理來說皇帝應該讓阿燦把試卷當場寫一遍。

但是,皇帝只是讓阿燦寫出自己的名字。

其實,皇帝何嘗不知道八旗子弟的筆試很多都是胡來的,其實是給阿燦一個臺階下,寫出名字就算你過關了。

可惜,阿燦連名字都不會寫。


薩沙


馬上就要高考了,首先祝全國考生都能考上自己夢想的學校,其實高考多少有點曾經科舉的影子,正好你問的這個問題有點牽扯古代科舉。咱們都知道科舉的產生讓很多普通百姓出身的孩子,有了一條通過自身努力進入仕途的艱難之路。雖然科舉這條路競爭力很大,但在中國歷史長河當中曾經只有官員世襲的制度,科舉的產生就算再難也總歸是一條看得見的出路。咱們印象當中的科舉都是八股文文化課,對於武科取才瞭解的可能還少,那麼咱們今天就簡單聊一聊關於武狀元的那些事。



武狀元產生的年代

說起來武科取才還得追溯到唐朝,咱們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則天,首先開創了全國武科取才的先例。那時候的武科考試主要傾向於武技,說白了就算你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也可能考得名次,只要你的個人身體素質過硬就行。比如騎馬、射箭、比力氣等等,那時候的側重點很簡單就是硬件,而對武將的一些文化課就不重視了,比如一些兵法或者謀略等軟件沒有特殊要求。這樣不太完善的武科取才制度,讓一些文化課有缺陷,而個人武力素質特強的人多了一條出路,這是武科取才最早的歷史開端。




武科取才的坎坷期

隨著歷史的變革,一個朝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新時期的開始,唐朝覆滅之後,五代時期四處戰亂民不聊生,這樣動盪的社會環境自然也就沒有武科取才延續。但這並不代表武科取才就取消結束了,一直等到宋王朝的建立,武舉制度再次重新崛起,而且宋朝對武科取才開始初步完善。一句“一介武夫”的俗話流傳至今,就是對武將簡單頭腦的現實反映,所以宋朝對武將的考試增加了文化課。比如一些兵法和策略等和戰爭息息相關的文化課題,都要進行系統性的考試和答問,這樣選出來的武將綜合素質和戰力都能拿得出手。



明清再次規範的武舉制度

到了明朝對武科取材更加重視,明朝甚至武考的兵法應用等文化課放在先考的位置,如果你的文化程度和頭腦靈活度不夠高不夠聰明,那麼剩下的武技考試就不用考了。明朝這樣的武考新制度,讓個人軟素質不達標,後面自身硬件條件再好也不會被錄用,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楞頭青武將的產生。清朝對武科取才的重視程度就更不用說了,清作為一個長時期傳統馬背上的民族,對這一方面肯定更加嚴格。清朝前期武狀元的產生和明朝一樣都講究文武雙全,你的自身軟件無法通過考試,也是無法取得名次的,但清朝相比於明朝對武考文化方面要求相對不高。這樣就造成了清朝後期武考中越來越忽視兵法和策略這類文化科的考試,甚至最後武考文化階段的考試慢慢流於形式,雖然有這個過程但和沒有其實沒什麼兩樣,這個時候的武將戰鬥力怎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追記歷史


古代科舉一般指文試,所謂“武狀元”,地位不高。即使中舉,也要從底層軍官做起。

自唐代開設武舉以來,一千年多時間裡,真正聞名於歷史的武狀元不過十多位,相比較於“文科”,可見武舉的前景並不是特別好。

至於所謂的實戰能力,咱們應該分兩種來看,一個是個人武藝,一個是軍事指揮能力。

首先個人武藝方面應該是沒問題的,在考試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要考察騎馬用槍、射箭、舉重等方面,從這些考核內容來看,就可以發現武舉對於個人武藝要求比較高。

特別是在唐朝時期,唐人尚武,對於武舉的要求比較著重於個人的武藝考核。十八般武器,騎術、射術得樣樣精通,但是在古代,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不可能有讓孩子練習騎馬射箭的條件。所以,武舉考試在當時“門檻”還是挺高的,並不是隨便哪個人就可以參加的。

這個時期的武狀元,是武夫,個人武藝出眾,但軍事指揮能力就得看後來的表現了。

唐朝時期的郭子儀就是武狀元出身,其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到了兩宋時期,武舉的門檻更高了,除了幾項個人作戰實力的考核以外,對考生的軍事素養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個時期的考生在軍事戰略方面要多下功夫,朝廷重點培養的是文武兼備的全面人才。


這主要是因為,宋朝積弱,面對周邊的強敵,必須要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當時的武狀元出來可不比唐朝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軍官,而是正兒八經的的將軍。從這個待遇也看得出來,宋朝對於武舉的重視程度。

這個時期的武狀元,相對而言要更加優秀,畢竟戰爭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遊戲,腦子比身體更重要。不過兩宋時期能在戰場上做出實際成績的武狀元也沒有出現,反而是岳飛這樣的“草根”將領大顯身手,由此可見考試厲害不一定能力就強。


到了明朝時期,對武舉的要求來到了新的高度,按照當時的規定,參加武舉的人員必須有一定的軍事基礎。換句話說就是隻有軍戶家庭的子弟才可以參加這類考試,所以這個時期的狀元們大多來自官員家庭。

雖然此時的武舉更加的制度化,有了更高的選拔標準和地位,但明朝的腐敗是出了名的,官宦家庭出來的子弟,能有幾分能力?而且門檻的限制,導致了大批底層人才的流失。

而清朝的武舉基本上就變成了“花把式”,因為這個時期的武舉考核著重注意武藝技巧。由於滿族本身就有特色鮮明的騎射傳統,所以當時的武舉考試特別重視騎射技巧。選拔出來的人才大多以“馬上功夫”見長,在指揮軍隊方面就不那麼擅長了。

主要還是滿人知道自己沒文化,所以也沒在這方面做過多要求!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面,阿燦連名字都不會寫。這個時期的武狀元更像是表演雜技的藝人,其實戰能力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武狀元跟將帥之才並不能畫等號,戰爭不同於其他形式的活動,一個真正具有實戰能力的將軍,一定要通過各種殘酷戰爭的歷練。如果僅僅是通過了武舉,其實戰能力並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更不代表著他能在戰場上有出色的表現。


白話歷史君


隋朝開創的科舉考試為後世歷代王朝所用,通過此種辦法,一是為朝廷選拔了棟樑之材,為歷朝歷代的鞏固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為那些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和平臺。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而武舉則始於唐朝,準確的說是從武則天當政期間,為了選拔能為國家爭戰的武將人才,武則天開始實施武舉制度,當然武舉沒有辦法和文舉相比,地位要比文舉要低很多。

武舉選拔現場

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和摔跤等,同時也兼具考察一些兵法策略等。隨著歷代王朝對武舉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各項制度越來越完善,武舉的考察的方式也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和實戰性。

當然,經過武舉考試而得狀元的,還是要有一定的實力的,畢竟是通過層層選拔出來的,在戰場上要比普通士兵要強很多,對於戰略戰策的思考、謀劃和實施,贏得了一場有一場戰鬥。而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郭子儀。



郭子儀在武則天時期奪得武狀元,一開始並未得到重用,安史之亂後,郭子儀被拜朔方節度使,率兵勤王,收復了河北和河東地區,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後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京,,遷司徒,封代國公。762年河東兵變,被封汾陽王平叛亂。763年吐蕃攻破長安,奉命驅逐吐蕃軍。779年,唐德宗繼位後,拜太尉、中書令,充皇陵使,賜號“尚父”,增加食邑。

郭子儀就是一位以實力向人們證實什麼是武狀元的實力。史書稱他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儀不但武功厥偉,而且還善於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文武兼備,忠智具備,所以,他能夠在複雜的戰場上立下不世之功,在危險的官場上得以全功保身。



要說古代武狀元的實戰能力,也跟朝代科舉選取有關係。

唐代武舉

自從隋朝正式開始科舉考試後,這項制度影響了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為寒門士子開闢了晉升通道,實現了階層流動,到了武則天時期,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成了第一位開創了武舉考試的人。


公元702年,武則天開創了武舉考試,到清末永久廢除武舉,這項制度存在了1200年,然而有名可查的武狀元不過280人左右,真可謂鳳毛麟角,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難考,還有一個原因是文人輕武,修史的人對於武狀元也是惜墨如金,很多沒有記載下來。

唐朝的武舉制是百分百的純武舉,主要考核體能和作戰技術,只考武不考文,科目大致分為三類:一是考射箭,分為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等,二是考體力,分為翹關和負重,三是考身材和語言。翹關是考生單手握著城門長栓的一端,用力把門栓挑直,負重則是考生背起約600斤的大米,往前走的步數越多越好。前面兩項是實打實的,後面考身材和語言主要是要“軀幹雄偉,應對詳明”,就是要身材高大、頭腦清楚、口齒伶俐。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郭子儀就是武狀元出身,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差點亡了國,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武舉出身的郭子儀此前並沒有得到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橫空出世,與李光弼等平定了叛亂,對大唐有再造之功,而且兩退吐蕃,兩復長安,說服回紇,威服叛將,郭子儀不僅武功厥偉,而且忠智俱備,能在複雜的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在險惡的官場也能全功保身。史書評價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議者不之貶。”

唐朝還有一個牛人叫鄭冠,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文武雙科狀元,不過對於鄭冠的記載卻沒有多少,只知道他做了戶部郎中,長於書法,連生卒年、字號籍貫都沒記載。唐代武狀元含武進士現在能知道的只有41人。

宋代武舉

宋代重文輕武也影響到了武舉,考試科目既考武藝也考程文,武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武藝科目包括弓步射、弓馬射、弩踏、掄使刀槍等器械,而力量考試則以通過拉弓弩的幅度來衡量。


宋代的武舉考試增加的程文,包括策問和兵書墨義,也就是說你光懂得武藝還不行,要懂得時務兵防和兵書的閱讀及理解。而且這個文化課佔比還挺大,對武藝一般但是知陣法、懂謀略的考生會格開恩,在宋朝這個重文輕武的風氣下,考武狀元韜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體能和技藝。

考中武舉的,一般都是被差遣去幹一些“京東捉賊”“教習騎軍”的事情,還有的會被派往邊疆一線,充當士卒。因為考試跟實戰脫了鉤,宋朝的武狀元到了實戰就懵圈了,難堪重用。宋朝最有名的武狀元是九歲的朱虎臣,南宋孝宗時代人,射十箭能中九箭,精通《孫子兵法》等兵書戰策,可謂神童,不過這個神童也只是當了武臣官第五十二階的承信郎,可見並未受到重用。

明朝武舉

元朝最重軍事卻未實行武舉,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有大臣提議恢復武舉,被朱元璋駁斥說:“析文武為二途,自輕天下無全才…是無謂也。”提議被駁回,武舉沒有得以繼續。

到了明英宗時期,武舉才被重新啟用,不過明代的武舉考試,幾乎就是宋代的翻版,也是分為武藝和文考,考試分為三場,分別為騎射、步射、筆試。筆試考古兵法或者問時務,文化課仍然佔的比重大。



明朝最出名的武狀元叫許泰,是弘治十七年的武狀元,被明孝宗朱佑樘收為義子,並賜國姓朱,封安邊伯。只是許泰為人心胸狹窄,嫉妒王陽明,想要奪取王陽明的戰功,被彈劾,最後死在發配戍所。

清朝武舉

武舉在清代比以前的時代重視多了,武狀元授官也比以前優厚,一旦被點為武狀元,就成為正三品武將,不是授予參將,就是紫禁城中的頭等侍衛。

清代武舉一改宋明兩代重文輕武,將武舉又恢復注重武藝上。所以清朝的武舉慢慢的發展到能武不能文,到了嘉慶時,考生只要能默寫《武經》一百字不出錯就可以。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出身武術之家,自小習武,拜在武林名師楊國昌門下,不管是槍、刀、劍、戟還是軟鞭都有獨到之處,百八十斤的練武刀耍起來如盤龍翻舞。

張三甲被參加武舉的一眾豪門子弟視為“窮猴”,卻能夠考得武狀元,靠的是真本事,只可惜考得武狀元后,回鄉省親,前來登門拜訪祝賀的人絡繹不絕,張三甲天天忙於應酬,回鄉十幾天就病倒了,未來的及報效國家就因病而亡,年僅22歲。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武舉制度被宣佈廢除。

武舉考試主要是考射箭和力量,古代作戰,弓箭最具殺傷力,所以歷代考試都是以弓箭為主,至於徒手搏擊之類的傳統武術卻沒有列入考試重點,武狀元的實戰能力,也確實存疑,所以一千多年的武舉制度,能真正成名的也是曲指可數。


歷史紅塵


武科與文科一樣,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

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殿試的規格很高,一般由皇帝親自主考。考試揭曉後,在太和殿唱名,西長安門外掛榜,並賜給武狀元盔甲。然後由巡捕營護送武狀元歸第,炫耀恩榮。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清代科甲等級差別甚大,同樣是武進士,一、二、三甲的等級和榮譽卻大不相同。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綵,上街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武狀元始終是科舉考試中最輝煌、最榮耀的一級。以武藝求功名的人經過層層篩選,在皇帝親自認定之後才得中武狀元,真可謂是萬里挑一。因為,凡取得武狀元者,立即成為朝廷武官。特別是清代,凡取得狀元者,馬上由平頭百姓“釋褐”,成為正三品將領,不是授予參將,就是紫禁城中的頭等侍衛,成為高級武官。

考試辦法差不多與明代一樣,分一、二、三場進行。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準參加二場。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專為考察伏射能力。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膂力。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第三項是拿石蒂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考場還備有三百斤以上的出號石蒂。應試者石號自選,要求將石蒂提至胸腹之間,再借助腹力將石蒂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凡應試者,弓、刀、石三項必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為不合格,取消三場考試資格。

三場是考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

落第的武舉人,雍正年間曾規定按路程遠近發給回家路費,多則十兩,少則四、五兩。而大部分武舉人,按規定可到兵部註冊,由兵部依據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到本省軍營中效力。總之,只要有一個武舉人資格,就算有了進身之機,同樣也有逐步升遷的機會。

這樣以來,武科舉體系與文科舉體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準備將。

最後一個武狀元的名字叫張三甲,河南人。這又是一個自幼習武的武術愛好者,力大無窮。1898年,他參加武科舉殿試,表現得非常完美,被欽點為狀元。不過,他這個狀元沒當多久(據說只有100來天)就因為生病去世。此後,清國再也沒有開過武科舉,他也成為了最後一個武狀元~


黑兔子牙


武狀元的能力應該是毋庸置疑的!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重用!這裡還是要看皇帝的臉色行事!並不是你高中之後,就可以信馬由韁任意馳騁了,你還是要為皇帝效力這樣才能夠得到重用!但是,這裡有一個認識問題,就是這樣的武將不再是封候拜將的功遂身退的典範,而是一個在戰場上殺敵以及其功績和罪行一併懲處的對象!所以,即便是有武舉,但是有的人一生鬱郁不得志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即便是有郭子儀那樣的武舉有力挽狂瀾,國之巨臂,但是一樣不受皇帝們的喜歡,甚至覺得有些礙眼!這就是武狀元的命運,一如他是習武出身一樣,從一開始留給予了定論,甚至這樣的認識和看法至其到終都不會有改觀!所以,這在過去,這樣的武舉一定則要實力非凡,必要時能夠一展手腳,但是朝廷的管制還是要用的時候用一用,不用的時候關在籠子裡比較安穩!這樣的命運就註定了,武狀元的武藝高超,而不是左右逢源的一生!而是一個如備用的千里馬一樣,被關在了馬廄裡!


蕭晗之十二子門


公元702年,大權在握的武則天為了鞏固統治,選拔人才,仿照科舉制度設立了武舉制,並且允許平民參加。在那個崇尚武功,風氣開放的時代,武舉以武藝為基礎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因此唐代的武舉考試更像是一場武藝展示的秀場。考試的內容包括:“步射”“騎射”“馬槍”(即馬上功夫)“舉重”“材貌”“言語”“神采”。除去後三項外,其餘的科目都與個人武藝有關。

唐代的武舉制度以個人武藝為標準,因此選出的武將無論指揮水平如何,最起碼都是一身腱子肉,單憑魁梧的身姿都能讓士兵們敬畏三分。但是,唐代武舉取士人數極少,唐代武官的產生途徑又很多,像郭子儀那種由武舉制度出身,之後成為傳奇名將的武舉人僅僅只是個例。


宋代重文輕武,造成武將不足,無將才以應對西夏的進攻,宋代恢復武舉,但武舉重點放在了對應者“謀略”的考察上。武藝的考察,則簡化為“馬射”與“步射”,不僅純粹考察箭術,而且標準降低了許多。宋代應試武舉還要得到將領或者文官的推薦才行,一般的農家子難以參加平常的武舉,除非皇帝舉辦特別的選拔。


元朝無武舉制
度,明朝也沒得到很好的發展。到了清代,武舉制度才得到了正常的發展。清代承襲了明代的武舉制度,文武兼考。清廷將文試稱作“內試”,武試稱作“外試”。第一場先考“外試”中的馬射,第二場再考步射和技勇,技勇包括拉硬弓、耍大刀和舉重,最後第三場再考策論。相比於前代,清朝的武舉人授官一律平等,不論是否有世襲頭銜,只要成績優秀就可授予高級職位。職業武人只要舞好刀劍,照樣能夠出人頭地,得到皇帝和官僚們的肯定。據統計,自唐至清末廢科舉,共產生777位狀元,其中只有近200人是武狀元(其中清代佔了109個),比文狀元要少得多!而功成名就成為名將者更是鳳毛麟角,這可能就是中國古代武人的悲哀吧!



現在來說說正題吧。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武狀元的戰鬥力應該還是不錯的,畢竟是通過武功層層選拔出來的。但是要成為一代名將,則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而不僅僅是武功。想在武舉之中找出一位有"帥才"之人,其實真的很難。


閒時讀史


有實戰能力強的,是在戰場上贏來了一些綽號,大約有二成左右的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