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分餐制”的夢想照進現實

各地公佈的疫情案例中,已發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因此,“分餐制”得以再度成為熱詞。

撫今追昔,早在2003年非典後,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中國飯店協會制定了專門的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不少地方也都出臺瞭如何推進的指導政策。然而,隨著非典疫情的結束,“分餐制”被飛快地遺忘了。

災難總是可以教育更多人,總是可以引發更為廣泛的群體性反思。近日新華網就通過一篇報道發問:分餐制,落實真那麼難嗎?為什麼?

傳統的桌食、堂食的是中國博大精深食文化的一個部分。在這裡,家人、親人、朋友大家齊聚一堂、歡聲笑語、觥籌交錯,一邊共享美食、共享天倫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這也是中國社會獨有的景象。

然而,從人民衛生健康這個角度講,傳統的桌食、堂食弊端很明顯。根據世衛組織統計,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髮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主要途徑之一。專家也指出,傳統的合餐製為健康埋下隱患,可使多種病毒、細菌在就餐者之間傳播,比如幽門螺桿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相互夾菜時不經意間傳染給他人。可見,其已成一種不太符合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值得被改進,需要被移風易俗了。於是,極富針對性的公筷公勺、分餐制便應運而生了。毫無疑問,這是文明的一次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大潮流。

然而,要改變一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生活方式談何容易?一不小心就會落入“說者容易做者難”的窠臼,一不注意就陷入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窘境。

公筷公勺、分餐制到底面臨著哪些困難或障礙呢?一是觀念的,二是技術的。顯然,觀念是內因,技術是外因,革新觀念才是根本,改進技術則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個體的觀念相對容易改變,但群體性的、社會性的觀念是極難改變的,需要付出更多更大、更長更久的努力。即使絕大多數個體的觀念都轉變過來了,還是要克服一些群體和社會心理問題,比如從眾心理、面子思想等。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或體驗,明明是自己不願意甚至反對的事,但放到群體活動中去時,卻常常因害怕非議,比如害怕被斥為搶風頭、裝高冷等,抹不開情面、不好意思而屈從於大眾。因此,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制需要有榜樣帶頭示範,需要有輿論營造氛圍,需要有制度形成推力。

技術上也是有一些困難障礙的,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各有特定的適用條件。公筷公勺能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照顧到傳統習俗,適用條件相對寬鬆一些,因而比較適合宴席。而分餐制對傳統習俗衝擊很大,幾乎是顛覆性的,適用條件更苛刻一些,目前更適合工作餐。公筷公勺建議每人一份,避免“手手相傳”。當然這就意味著,筷和勺要多一倍。還要多出一道夾(盛)放的工序,還有就是一開始往往會記不住,公私之間的轉換往往會混淆錯亂。且同桌人都必須同時使用公筷公勺才有意義。分餐制面臨的技術問題更多,一是廚師、服務員的服務方式有大改變,勢必會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二是一些特色菜品不宜分裝,一些需要雕花、擺盤等特殊技藝的菜品需要完整性。三是自主、自助地分餐、選餐,顧客的用餐體驗會更勞累一些。而如果提前由服務員分好餐,品種、分量等又無法做到針對性、個性化。四是“眼睛大肚皮小”的現象肯定會存在,浪費問題依然無法杜絕。

專家指出,“傳染病爆發一次,分餐制就熱一陣”。那麼,這次我們能不能衝破這個迷陣呢?筆者認為,必須由黨和政府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加以統籌推進。否則就會大概率陷入同樣的怪圈。讓我們不因善小而不為,移風易俗,讓利國利民的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夢想照進現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