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曾經對朱元璋說過,施耐庵的才能勝他十倍,真如劉伯溫所說嗎?

原度拾趣


一、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的話的出處

後來朱元璋統一全國,明朝建立之初,劉伯溫還曾兩次向朱元璋保薦施耐庵,並說:“施耐庵本領勝臣十倍,若教他做官,一定有好的政績。”朱元璋連下幾道詔書請施耐庵做幕僚,但都被施耐庵以身體有病為由拒絕。

二、真的如劉伯溫所說?

由於施耐庵資料短缺,元朝資料少之又少,張士誠資料更加少,再往後的隱居生涯更加無跡可覓,但是從劉伯溫對他的評價來看,此人應該是能夠和劉伯溫不相伯仲的角色。從《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中還是可以窺探到他的一角,亦或者,羅貫中刻畫下的諸葛亮就是他師父施耐庵本人呢?





品勢怪獸


劉伯溫在民間傳說中的地位,幾乎是僅次於諸葛亮的。所謂“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所以劉伯溫在很多人眼裡,至少是元末明初的智囊魁首,絕非他人堪與其並論。但是就這樣的一個人竟然給朱元璋上書說,有個人的才能勝自己十倍,如果讓他出來做事情,那一定會有好政績。

對於劉伯溫舉薦的人才,朱元璋自然不會怠慢,可是此人當時在哪裡呢?此人當時在江陰祝塘鎮教書,東家正是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麒當時剛從四川辭官回到故里江陰祝塘鎮。施耐庵在江陰得到徐麒的照顧,一邊教書,一邊悠閒地創作《水滸傳》。《武松打虎》、《三打祝家莊》這些絢爛的篇幅都是在這裡完成的。而這個徐麒其實就是徐霞客的高祖,所以說明朝有名的那些人物,轉來轉去還都在這個圈子裡。

表面看起來,這個施耐庵和劉伯溫好像沒什麼關係啊。其實不然,施耐庵和劉伯溫是同科,(現在有人考證出實際上施耐庵的歲數比歷史記載的應該小24歲,不然按年紀算下來都70好幾了,朱元璋還不斷徵召他)最早也給元朝在錢塘(杭州)當了兩年的官,但是最後還是辭官去了蘇州投靠了張士誠,而劉伯溫因為在朱元璋攻打婺州後,被迫投被了朱元璋。

因此兩人實際上是各為其主的。施耐庵本身就是興化一代的,和張士誠這個私鹽販子算是老鄉,但是他本人和張士誠關係並不咋地,或許也是早就看出張士誠的確不太適合亂世,所以也沒有替張士誠做過事情。

但是施耐庵和張士誠的部將鹽城便倉的卞元亨關係不錯,所以在他的幫助下暫避興化,後來張士誠敗了,他也就流落到了江陰,後來逃回了張士誠的老家大豐白駒場,那會屬於興化,後來又 逃到了淮安,總之施耐庵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逃避徵召的過程,但是其人的確有大志,這些其實可以在《水滸傳》裡可以看出來。

還有人對《水滸傳》中的人物進行了論證,他們認為其實入雲龍公孫勝的原型正是施耐庵本人,而智多星吳用實際就是暗指劉伯溫。如此一來,似乎還真的能解釋通一些事情。晁蓋一死,當宋江以“忠義堂”取代“聚義廳”的時候,就是整天躲,能尥蹶子,絕對不多待一天。而張士誠一死,施耐庵也是整天躲,能不給朱元璋做事就絕對不會去做。

而反觀智多星吳用,可謂為宋江的“招安大業”煞費苦心,但是最終的結局,卻是宋江喝了毒酒後,吳用把自己掛在了宋江的墳頭。這也暗示了劉伯溫功成之後,卻被胡惟庸餵了毒藥。

而公孫勝卻得道成仙了,施耐庵一直遠離紛擾的局面,最後成就不朽的鉅著。

所以施耐庵出謀劃策的能力,並沒有得到舞臺展現。但是對於識人和對結局的預料,很顯然只能說劉伯溫略遜一籌。





炒米視角


施耐庵和劉伯溫不是一個行業的人,施耐庵是擅長寫書,劉伯溫擅長謀劃,二者不能相提並論。並且書寫的好不見得實戰中出謀劃策就有效,比如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兩個人是無法比較的,就好比一個理髮師和一個裁縫比誰更能理髮一樣,自然是沒法比的。


歷史磚家


術業有專攻,政治和藝術不同,就是劉伯溫也是後人拔高而已。否則也不會僅封了伯,沒有公爵。


歷史旁觀者系列


劉伯溫和施耐庵,總給人感覺他們中間差了幾百上千年,實際上二人都是元末的進士,施耐庵比劉伯溫稍稍年長。

正史上並未記載二人有何交集,畢竟“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劉伯溫是締造了一個傳奇的人物,而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雖然在今天被定位四大名著,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時候,根本就不起眼,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並不是說施耐庵名氣不行,事實上施耐庵的坊間頗有美名,只不過相比劉伯溫而言,他還沒有登堂入室到記載在正史上的地步。

我們今天流傳下來的有關劉伯溫和施耐庵的故事都是民間流傳的野史,本文就講一下兩個人的趣聞,權當茶餘飯後之談,切勿當真,畢竟非正史。

《消夏閒記》中的劉伯溫和施耐庵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名叫顧公燮的文人,他編寫了《消夏閒記》一書,在書中提到了這樣一件事:

施耐庵,錢塘人,與劉青田相契。明太祖蒐羅人材,劉薦耐庵,命 訪之。適耐庵作《水滸傳》甫竣,劉閱之,遂不言薦,歸報太祖曰:此人心思才力已耗盡於一部小說矣,用之何益!

傳說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國家,蒐羅天下人才,此時劉伯溫推薦了同是元末進士的施耐庵。朱元璋讓劉伯溫去找施耐庵,偏巧施耐庵剛剛寫了一本書《水滸傳》,劉伯溫讀了之後,大為欣賞。但是卻對朱元璋回稟說:可惜了,施耐庵本有奇才,可今天他的才能都傾注在《水滸傳》中,已如枯泉,沒有起用的必要了。

一本《水滸傳》引發的血案

民間另一個故事則是完全不同的版本。

這就像命題人所說的一樣,劉伯溫仰慕施耐庵的才華,屢次向朱元璋提出要重用施耐庵。但當朱元璋決定起用施耐庵的時候,劉伯溫看到他正在寫《水滸傳》,於是打算成全他,讓他寫完再出山。

可是後來《水滸傳》的手抄本流入宮中,被朱元璋看到,書中描寫的梁山賊寇造反一事犯了朱元璋的忌諱,有影射之嫌,另外也有鼓動老百姓造反的意思,於是大為惱火,將施耐庵關進天牢。

故事講到這裡就有兩個版本的結尾:

1、劉伯溫想盡辦法,最終讓施耐庵託病離開天牢,並最終完書直至病逝;

2、劉伯溫勸施耐庵將宋江等人的結局改了,也就是後50回,改成被朝廷詔安。改完之後,朱元璋十分滿意,放了施耐庵,但是水滸傳卻變成了“詔安傳”了。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詬病《水滸傳》後50回是不是寫崩了的緣故。其實在今天看來《水滸傳》的結局肯定是施耐庵的本意,根本不存在被強行扭曲一說,所以這個故事的第一個結尾是比較合理的。

民間流傳的劉伯溫和施耐庵的故事很多,但是主體都是“劉伯溫十分欣賞施耐庵的才能”,所以“劉伯溫曾經對朱元璋說過施耐庵的才能勝他十倍”這件事倒不一定全是杜撰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史味人生


傳說,施耐庵與劉伯溫是同門弟子,施耐庵做事穩重,三步一計,計計得中。劉伯溫精靈些,一步三計,三計難活一計。劉伯溫和施耐庵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探討。轉眼三年過去了。一天,老師向他倆問道:“你們倆,準備將來幹什麼呢?”劉伯溫風快地說:“治國平天下!”施耐庵聽後說:“我還沒想好,晚上我再把想法說給你們聽。”到了晚上,才向老師回話:“遇則治天下,阻則自己受。”師父說:“施耐庵講的對。”劉伯溫不明白老師的說法,滿師之日,師父對兩位徒兒說:“現在朝綱不振,政治腐敗,天下大亂,即將到來,你倆會不會各保其主,翻臉不認人,師兄弟幹起來?”兩人都乾脆地答道:“不會。”第二天,先生送別他倆,囑咐說:“日後,望你倆記住:同窗誼厚莫相忘,手足情深互提攜。切切。”兩人記住了。辭了先生,各奔前程。

不久,元末農民大起義。施耐庵幫助陳友諒拉了隊伍,做了軍師。陳友諒隨著人馬增多,地盤擴大,他不能居安思危,每打下一座城池,就選一次美女。施耐庵諫發九次,都未聽;第十次,施耐庵又諫了,陳友諒還是不聽。施耐庵掛冠而去。隱到家裡,養著桑蠶,過著耕織、寫書生涯。

朱元璋帶隊伍打到長江,才遇上劉伯溫,便認他做軍師。自此,朱元璋節節勝利,地盤不斷擴大。這一年,隊伍從興化經過,劉伯溫對朱元璋說:“主公,我有一個故人,家住這裡,想請你一道去看望看望。”朱元璋說:“嗨,是你故人,又不是我朋友,我去幹啥呢?”劉伯溫只得打開天窗說亮話:“此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今中外,諸子百家,無不通曉,有經天緯地之才,比我強百倍……”朱元璋笑著打斷他的話說:“軍師,得了,得了。你們讀書人喜歡圈子,說半天,還不是要我學劉備請孔明嗎?成,走。”於是,兩人一道去訪施耐庵。

施耐庵在家聽說朱元璋的隊伍從這裡過,想起老師臨別的話,曉得師弟一定要來,就囑咐家裡人說:“近日無論何人來找,就說我出門訪友,三年方歸。”說罷躲了起來。劉伯溫領著朱元璋來到施家,家人說:“先生,家主出去啦,三天後回來。”劉伯溫說:“那好。施先生回來,請你告訴他,故人劉伯溫和主公朱元璋來訪。三天後再來,望他務必等等。”說罷,就走了。

家人把“三年”錯說成“三天”,施耐庵聽了很生氣。可他沒有對家人發脾氣,只是想著如何解決這事兒。

施耐庵這人“倔”得很。他跟陳友諒幹過,就不願再幫朱元璋。“好馬不配二鞍”嘛!他看到朱元璋額大下巴小,好乾絕情的事,所以就怎麼也不願出山。但又無奈老同學盛情。他想,要讓劉伯溫死了這條心才好。當時,他正在寫《封神》。一看書稿,樂了。“讓《封神》幫我度過這一關吧!”於是第四天,他便把《封神》擺在桌上,然後悄悄地——連家人也沒打個招呼——就出門了。

朱元璋和劉伯溫按時來了。家人把倆迎進家中,讓他倆在書房坐下,說:“我家先生喜歡出門遊玩。你倆坐坐,我去找!”

朱元璋坐下,瞥眼看到桌上的《封神》,就隨手翻著看。朱元璋這人怪,看書從後面往前面看。看到書上寫的盡是些雲裡來、霧裡去、土裡遁的事,飄飄緲緲,不覺邊際,心裡便有幾分不樂,覺得施耐庵太玄啦!因此對劉伯溫說:“施耐庵這人太玄啦,恐怕沒有真才實學,不敢見我們。”劉伯溫一聽,小心說:“主公,他確有本事,你再看看。”朱元璋只得耐著性子看下去,看到哪吒降生,來勁了,目不轉靜地邊看邊笑,手還不斷地比劃著。待看到哪吒鬧海,他不覺誦出聲來,連連叫絕:“好,好!軍師,東海叫他寫的真美啊!這東海,可就是淮安那個東海?”劉伯溫忙答道:“是的。這裡人說,‘海向東流,江向北流’,海就是東海,江是長江。”朱元璋眼不離書,點頭稱讚說:“施先生,有本事!”

劉伯溫聽了樂滋滋的,輕輕舒了一口氣,抹下帽子放在桌上。朱元璋繼續專心地看《封神》,一點不急,看樣子是非把施耐庵等到不可。看著,看著,當看到哪吒與李靖鬧翻,迫父,追父,要殺父時,他眉頭皺了個大疙瘩,把書移推到一邊。心想,施耐庵在唆使人犯上作亂,要照施耐庵的話去做,不是要形成‘子迫父,臣迫君’的局面了嗎?那我姓朱的還能坐穩江山嗎?想到這些,他伸了個懶腰,說:“軍師,算了!我們隊伍齊整,人手不缺。我不想請他了。”

劉伯溫沒有辦法,朱元璋起身,他只好跟在後面,離開了施家。走出村子,劉伯溫忽然說:“主公,你等一步,我的帽子忘了,我去拿來。”朱元璋答應了。劉伯溫回到書房,拿起帽子,誰想帽底下,竟是一隻桑蠶繭。再仔細看,還有一幅丹青,畫面上是一條河,一個漁翁。正依著大片的桑田釣魚哩。劉伯溫看漁翁怪面熟的,瞅了瞅,竟是自己。他恍然大悟,急忙收了畫。原來,這是施耐庵用畫點撥劉伯溫。同時劉伯溫也明白一隻蠶繭的意思了,施耐庵在家種桑養蠶了,就拿起筆寫了一首詩:鄉村野鶴田間坐,池塘垂釣樂逍遙,春蠶吐絲絲未盡,辭官為民一身輕。

後來,明朝建國後,朱元璋火燒慶功樓,所有功臣都被燒死,唯獨劉伯溫倖免,後來劉伯溫保著燕王朱棣在北京開創基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