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說:“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走上工作崗位後知道的越多,就越發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用。遂有了想考研,回母校深造的衝動。但八十年代研究生錄取率之低,不免有畏難情緒。父親知道後寫信鼓勵我:“你們是那一年全樂山地區最優秀的100個尖子生,要對自己有信心。” 從讀高中到讀研,是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兒子的人生起點,我只是努力走得更遠。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但一想到廠領導不會同意報考就很煩惱。在一次團支部活動中,與坐我身邊的廠辦胡秘書聊起此事,一慣古道熱腸的胡秘書大大咧咧地說:“小李,你放心複習,如果到時領導不同意,我偷偷幫你把公章蓋了就是。” 遂與胡秘書成為刎頸之交,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解決了信心和決心問題,開始了在艱苦的考研道路上一路狂奔。追夢之路註定不會平坦,青春不就是用來奮鬥的嗎?臨考前一個月正是車間試產最緊張的時候,白天帶班生產,晚上熬夜複習。年輕的好處就是熬完通宵之後,白天在車間打個睏又滿血復活。哪像現在偶爾值個夜班,幾天都回不過神來。真的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功夫不負有心人,天道酬勤終有獲。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廠裡同事都很高興,大夥湊錢擺了一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豪邁的青春沒有“三高”。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臨別之際,在廠行政樓前與幾位美女同事依依惜別。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開學那天,呂澤光書記親自送我去母校報道。從孫師開火三輪迎接到呂書記用吉普車送別,感覺像是走了一個輪迴。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有點像初戀,雖不能廝守終生,但總有刻骨銘心的思念。畢竟這裡留下過我的青春,我的汗水。

94年新材廠開發新品,請我當技術顧問,很高興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到他們。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我畢業留校分到第一套舊房時,廠裡同事又送來幾桶塗料幫助裝飾。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到廣東工作以後,回成都如果有時間也會約新材廠老同事聚聚。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正如故鄉是用來懷念的,青春就是用來追夢的。當我們再也無夢可追的時候,回望你曾經追過的夢:所有搬過的磚,流過的汗,行過的路和摔過的跤都會在你的身後留下青春的印記,無怨無悔。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後記:

開掛的人生中必有很多貴人,胡秘書就是其中之一。她80年技校畢業分到新材廠機修車間,82年考上電大,畢業後任廠辦秘書兼人資行政工作。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不畏權勢,敢作敢當,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在我離廠後不久即調離,但我們一直都有聯繫。待我讀研三達到法定晚婚年齡(25歲)時,迫不及待地迎娶了她的妹妹,一位漂亮的中學英語老師—傳說中的胡老。原來勸學篇中說 “書中自有顏如玉”是真滴。

緣份的天空:工廠紀實大結局


“緣份天空青春追夢,因為有你而變得不同。”

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