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漓江出版社版的《蝇王》,和《金字塔》收录在一起

第一个发出警告的人,必然第一个死。——这是《蝇王》说的。

遇到名叫“Simon”的人,我会有点特殊的感觉,因为《蝇王》里第一个死去的人就叫Simon。这是一个小孩,《蝇王》里的人物几乎都是小孩,但Simon是最特殊的那一个,他发出了警告。

他瘦弱,沉默,敏感,因为知晓很多无从表达的事情而忧伤;他关心所有人的安危,因此不被任何一个人所在乎。他不太主动提出建议,也不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更不会登高一呼;他是一个负能量的人,他说的话都有道理,却总是因为扫了人的兴致而得不到感谢。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最喜欢的一个中文版《蝇王》封面

一群男孩子流落到荒岛上,然后分成两派,一派坚持要生一堆火求救,要盖房子,要过井然有序的集体生活,另一派则主张打野兽,赛气力,逞英雄。Simon属于前一派,被后一派人看不上,但是前一派人也觉得Simon太缺少务实精神,永远不是执行任务的首要人选。Simon的存在让人不舒服,他若有所思,别人无论做什么,他的反应都不积极,似乎什么事情在他眼里都不会顺利。

打猎的人在打猎,生火的人在生火,两方之间产生了矛盾。打猎的孩子承认生火很重要(至少能烤肉),愿意接受他们的领导,可是生火的孩子却不得不去跟打猎的孩子讨一点肉吃,被他们得意洋洋地侧目。日子在一天天地过。前往文明还是回归野蛮,两种倾向彼此拉锯。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上海译文八十年代版的《蝇王》

只有Simon站在了两个阵营之外。他能觉察到的,是临到所有人头上的危机。

那天他看见一具飞行员的尸体,带着降落伞,飘飘摇摇落到了小岛的山上。小说里唯二的成年人之一,还是一个死人。

打猎的孩子看到了降落伞尸身的影子,三人成虎,传说那是一个可怕的野兽,如同荒岛上的鲁滨逊所担心的不明巨人。他们的想象力只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Simon却有了不祥的预感。这是个恶兆,就像《鼠疫》的开头,里厄医生踢到一只死老鼠的情节,也是一个恶兆。恶兆会带来什么,他不知道,也没人知道;可是感知恶兆能够刺激人的敬畏心,不再轻佻地活着。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打猎的孩子嚷嚷着要去消灭野兽,他们磨刀霍霍,群情激亢,这时刚刚同“蝇王”见过面的Simon却出现了,他要说出恶兆,可是他怎么说?谁又能理解他的警告,在这个看上去气候水文得天独厚、什么资源都不缺的秀丽小岛上?他最后开口欲说的,只是一个事实:那所谓“野兽”是一个人的尸体。

然后Simon就被扑上来的野孩子们给杀了。这段情节描绘之神秘、惊悚却又饶有诗意,完全不同于恐怖小说赤裸裸地摹写血肉。我觉得威廉·戈尔丁是把他半辈子脑力提炼出的精华都用在了这上面了。用在了Simon之死上面。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教堂尖塔》也是极具戈尔丁特色的一本小说,

宗教意味浓厚,对罪的思考深入

Simon并不像圣经先知那样,面容严峻地警告“上帝即将把你们罚下地狱了”。代表上帝向人类传讯的使者,是置身于被惩罚的对象之外的。而他并不是。那些孩子看到Simon一步步走上来,在火光之中,他恍惚、神经质、衣衫不整,他们觉得他就是从地狱里来的。

他不是宣告恶兆的人,他就是恶兆本身。传恶兆的人,若真心要让人警醒,就必须牺牲自己,同恶兆合一。

我总在想那个海力布的故事:他要让乡人相信村庄即将覆灭,就必须说出自己懂鸟语的秘密;而说出秘密之后,他还得顷刻化为石头——死去了。只有看到这样的后果,乡人才会受到足够的震惊,才知道海力布说的是真的。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蝇王》同名电影剧照,左为Jack,右为Simon

Simon的情况比他更加凶险:他直接被他所警告的那些人杀了。恶兆应验了,伊甸园般的小岛上开始发生成人世界的残杀。那些一直在维护篝火的文明的孩子,对Simon之死十分伤悼,但残杀他的凶手对此并无触动。他是白死的;这里没有海力布式的天意弄人,这里即使恶兆应验也于事无补。

一切甚至都好像是Simon自己措置不当导致的:假若他镇定一点,把自己收拾得挺括一点,也不要挑那么一个狂热的时刻,而是换一个众人较为平静的时候去找那些危险的小野人,他也许就不会死了。

至爱书 |《蝇王》:第一个预警的人必然第一个死

作者威廉·戈尔丁,仿佛一个一出生就已五六十岁的人

但是他不死,会有别人死。总会有人第一个死。岛上的野蛮能量已经积蓄完毕,它总要挑出它的“0号受害者”。

第一个警告的人,必须第一个死——只为了证明他的警告是对的,从而警醒他人。这是义士吗?我想是的。他未必有意识地勇敢,他只是做好了“被选中”的准备。总要有一个人被选中的。他将被厌恶,被恐惧,被冷落,他还必须明白,自己能期待的光荣,其实是在以后。

“所有的人都不会死”

小说与疫病:当文学穿过灾难之门

看书 | 知识分子一旦坐下,他的声音就将越来越小

看书 | 《客居己乡》:匈牙利犹太人的死与生

看书 | 抓紧空气:赫贝特的诗

看书 | 吉姆佩尔,有头脑的傻瓜或无罪而忏悔的人

10月10本书 | 裹紧衣袖,等待寒冬

9月10本书 | 幸好,还有一些并不只是交付“干货”的书

看书 | “灵魂三问”后的第四问

看书 | 梅耶荷德的献祭

看书 | 《甜蜜巴士》:指引我人生路的那个养蜂人

8月10本书 | 祝贺自己,无论我活多少年

看书 | 用刀尖挑起钻石的手艺

歌德诞辰270周年:他是如何成为完人的?

迟到的7月10本书 | 原子弹和化疗来自同一种力量

有些人的祖先在乱交,有些人的祖先在搞艺术

想象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直到你笑出声来

看书 | 维也纳欢迎希特勒,历史是无情对无脑的胜利吗?

看书 | 以色列的总理们,一些特别的人做着特别的事

看书 | 四季是一场终极的怀旧

至爱书 |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6月10本书 | 永远不要杀你不准备吃的东西

关于犹太-以色列,我的四本压仓底的书

5月10本书 | 总的来看,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看书 |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为理想而发起的战争了

谁最懂言辞,谁就能上六里庄当禅师丨见书

4月10本书 | 有百度则无百年,用仇恨留住你的青春

3月书 | 比高级黑更高级的黑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