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在抗击疫情的战争中,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们义无反顾地驰援武汉。习总书记在一封给“90后”援鄂医疗队的回信中写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青春之歌不只唱响在战“疫”一线,也唱响在医务工作者的后方。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不少管院学子也以志愿者的身份挺身而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的支援与守护。


这4位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志愿者们,有人亲身投入奋战在家乡社区,也有人通过视频守护着医务工作者的后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复旦管院学子,他们弘扬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与“笃学立业,厚德惠人”的管院院训,知行合一,是优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也彰显了管院学子的蓬勃力量。


01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刘向昆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刘向昆同学是管理学院2017、2018、2019级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2017级本科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响应学校号召,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到了家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志愿者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复旦学子应当具有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我觉得学生党员本身就应当是社会的先进力量,我们有最充足的精力,有最十足的干劲,尤其是在20岁左右的年纪,应当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时刻了。在需要我的时刻站出来,是自己应当去做的。”


刘向昆同学被分配的是社区服务的工作,包括摸排住户情况、管控人员车辆进出、宣传执行省市区各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各相关公告等。谈到为何选择了这项工作,他回答得很坦然:“我加入志愿者群后一周才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当然是义不容辞地报名了。”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在配合团区委、社区委员会的同志管控人员车辆进出的过程中,他也感受到其中的艰辛:这边的小区小而杂,少有大型社区,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把多个小区合并起来管理,只留一个出口进出,其他小门封死,进出口需要人员排查进出原因、登记、劝返、核实的工作,其他门也需要人员巡查以防止有居民翻墙、破坏封锁等情况的发生。


长期处在人头攒动、寒风凛凛的工作环境中,此中苦处,可想而知。但刘向昆同学印象最深的却是工作伙伴们的奉献精神:“我服务的社区,委员会一共才6个人,连轴转了大半个月,每天每人睡眠时间都严重不足,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还是尽量为我们志愿者考虑,为我们准备一次性手套,换班时为我们消毒;和我一起工作的团区委的同志,每天都要在室外站10小时以上,她一直戴着口罩我不曾见过全貌,但可以看出也是一位年轻的同志。这些同样奋战在非疫区的一线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都令我十分感动。”服务过程中的小确幸,让他坚定信念,不惧艰险,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在学校里我们的标签是大学生,而在疫情面前我的标签变成了青年,既然我无法作为医护人员或者科研工作者为疫情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那就让我做一名最基层的志愿工作者,尽自己所能,履行青年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希望我的努力可以为这次全国防疫工作的成功起到哪怕一丁点的微薄之力

。”


02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孔振东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管理学院18级本科生孔振东同学在疫情之初,就已经开始思考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给予抗“疫”前线一些支持,并参与了一些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如wuhan2020的信息平台搭建等。


孔振东借用习总书记的话“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和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达了他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多思考当下发生之事的意愿。“因此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我觉得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承担这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在朋友圈看到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辅导志愿活动招募信息时,他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孔振东对参加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感到很荣幸:“我们的主要对接对象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虽然不能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帮助,但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我们希望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


孔振东的辅导对象是一名五岁的小朋友,辅导内容主要是根据家长和小朋友的需求做一些学前教育,启蒙孩子的表达和认知能力。他的计划是每周对小朋友进行一次英语练习、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并讲一本绘本。


在辅导之余,他也会关心小朋友每天的生活,询问他的日常爱好。他还打算给小朋友看一些防疫宣传片来进行相关的教育。孔振东表示,由于之前报名的志愿者非常多,大家都很积极,他也是最近才和小朋友匹配上的。预计这项活动会持续到疫情结束。


虽然孔振东刚开始辅导小朋友,但已经感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教孩子学东西需要一点一点地来,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同时,他表达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敬意:“父母其中一方前往一线支援,另一方留下照顾孩子是更大的挑战。”他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医护人员的家庭能早日团圆。


孔振东认为学校、学院在为抗疫提供支援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十分用心,而自己现在做的也不过是尽一些绵薄之力。最后,他表达了对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的期望和信心:“希望武汉和湖北的同学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而其他地区的同学则安心居家学习生活,这样每个人都为防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03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张高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管理学院18级本科生张高阳也同样参与了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向全校同学发起了“你的后方,我来守护”——复旦大学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线上辅导志愿活动。在疫情爆发后,张高阳一直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抗疫工作做点事情。她高中给同学做过一对一的学科辅导,假期也曾去农村给小朋友上过课,对辅导有些经验。于是在看到青志部关于志愿辅导活动的推送,就积极地报名参加了。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面向的主要是复旦医院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孩子们,年龄从学龄前到高中不等,每位志愿者对接一个家庭。张高阳负责的小朋友是个十岁左右的四年级男孩,孩子的妈妈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生,是主动报名前往武汉的。线上辅导是从2月17日正式开始的,每天线上辅导一小时,计划一直持续到疫情得到控制,志愿者们返校的时候。


张高阳会针对孩子的年龄和学习情况一次备五天的课,准备得非常充分。线上教学采用的是共享屏幕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即时反馈性较差,形式也相对单一,限制了课堂的生动性。但张高阳还是和孩子进行了许多有趣的互动,聊聊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两人的距离慢慢拉近。


张高阳认为,此次志愿辅导活动为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医生做好了后方支持,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看到武汉的新闻,心里会有些无力感。相比之下,张高阳觉得自己做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每天一小时的辅导并不会占用很多时间,她也乐在其中。通过做这件事情,张高阳也和武汉人民、身在武汉的医生们产生了一些联系,为疫情做了贡献。


对于一些事情我们确实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尝试着去做些什么。


04


选择“站出来”的志愿者们

吉玚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


还有一位参加了线上辅导志愿活动的是管理学院的18级本科生吉玚同学。在被问到为何参加这次志愿活动时,吉玚回答道:“我的父母和姑姑姑父全都是老师,但是我还没有参加过支教或是家教,所以很想知道辅导别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想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守护支援者的家人。


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吉玚在提交完报名信息,通过了电话面试等层层考核后,就顺利入选志愿者团队了。她负责辅导一名初中的学生语文科目。辅导的时间是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辅导的内容则是前期以古文为主,后期再增加一些现代文阅读。为了能够让辅导的效果最大化,吉玚同学每次在课前都会对重点的词句和作者的背景进行整理。当辅导的内容扩展到课外后,她还会特意搜集一些相关的古文练习。


可是辅导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吉玚觉得线上辅导的形式确实存在一些困难。“线上交流不方便,不是特别清楚对方的思路和想法。只能靠语言沟通,也不是特别能看出对方的状态。”但是尽管效率不如线下,吉同学还是圆满地完成了辅导任务,孩子学习和听讲都十分认真。“比较遗憾的是,在学习之外没有更多地和孩子互动。”


这样一次特殊的志愿活动对于吉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守护那些支援者孩子的方式,还是一种给予自我安定感和胜利的信心的途径。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辅导,吉玚和一位在前线战斗的工作者的孩子产生了联系。在帮助对方、陪伴对方的同时,自己面对疫情时的那种无力感也随之淡去。“感谢他们给了我们参与战疫的机会,如今我们能够看到渐渐好转的局面,其实离不开很多默默付出、坚守岗位的人。看似平淡的工作,能做到最好真的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