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个人解读


《性心理学》由英国性学权威霭里士著作,由潘光旦于于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开始,至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完成翻译。所以读这本书其实不太容易,潘光旦先生翻译这本书用的是白话文,但还是有很多文言文语法。我是读了几遍才读明白,然后再读不知道多少遍才理解。

我所写的完全是读完后个人的见解。真有兴趣,请读霭里士原著或者潘光旦先生译本。


第一章、性的生物学

第一节、性冲动的性质

我们现在可以从性发育的纯粹生理方面转到心理或精神方面了。


《性心理学》个人解读


在精神或心理方面,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大家公认的理论。生殖是人的一种本能,这是丝毫不用怀疑的。但是把性冲动也定义为本能,显然是行不通的。并且,性别已经分化完成,性冲动不是本能所必须的。性别分化完成,生殖本能也具备,那么性的基础已经完善了,性冲动只是一种行为,让两性可以彼此接触,使生殖的本能得以满足而已。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生殖是本能,和生存本能一样,必须得到满足。这一点从自然界除人之外的其他生物身上可以看的出来。例如:男性看到性感美女,会产生冲动,但其目的和生殖无关,只是一种欲而已。冒尔的学说把性冲动分成两部分:其一,满足生殖本能,称其为“解欲的冲动”,其二,迫使一性的人去和另一性的人发生身体上与精神上的接触,称其为“厮磨的冲动”。性冲动就是两者的结合。但是,霭里士修正了一下,因为解欲的前提必须积欲,从自然界其他生物身上可以发现,满足生殖本能并不需要积欲。所以说,积欲和解欲是性冲动这一过程中的两个步骤而已。也证明了生殖本能和性冲动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性心理学》个人解读


性冲动第一步是积欲,第二步是解欲。积欲与解欲不是两个界限分明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一方面让生物个体多多地把力量积蓄起来,另一方面又让它快快地把这力量释放出去,而这释放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满足生殖本能,二是因受阻达不到生殖的目的,但这种力量的释放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维护与培养的作用。


总结,性冲动其本质并不是为了满足生殖本能,而是在于心理层面。因为某种心理因素引起生理变化而导致的一种行为及结果。这种生理变化和行为及结果就不解释了,生理上的事情不可描述。


《性心理学》个人解读


说明:我所写的是我个人读后所get到的,我写出来算是我与读者做的分享交流。若是对性心理学有兴趣,请读原著或译著。特别交代一下,这几张图片是我从译著上弄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